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信位菩萨的修行▪P16

  ..续本文上一页它种种法门也是如此,若久习某种法门,见有赞叹者则心生欢喜,见有批评者则心生瞋患。这样就不能如实住于平等实理之中。修一佛乘之人,须于一切法修行「不着不染」。这当然很难,但总是要勉力去做。不过在做之前先得生信,若心中不信则必定无法做得好。须信什么呢?须信「一佛乘为究竟实在,且为诸佛说法的最终目的,亦是三世十方一切贤圣修行的最终目标。」是故当知,依第一义谛言,佛所说的一切法中,如人天乘法、声闻乘法、缘觉乘法、乃至菩萨乘法,都是方便教化接引门,而此「一佛乘」才是如来的本意。因为诸佛出世说法,是为了令一切众生皆能成就无上菩提,永断二死(分段生死、变异生死),「与佛无二」,达到佛所证的境界,故言菩萨「绍隆佛种」、继佛种性,令正法不断。为佛弟子,信受此法,善体佛义,即入佛心宗、不负如来。

  四、信『 三世十方-切之法」

  为佛弟子,不但要信受本师释迦牟尼佛之法,也要信受西方阿弥陀佛之法,亦要信受东方药师如来、乃至阿闪鞍如来之法,乃至要信受南方宝生如来、 北方天鼓雷音如来之法。简言之,不只信一佛、二佛、三四五佛之法,乃至应信三世十方一切诸佛之法。若能具如是信,方能称为真「信法」。信受一切法又可以分为:a .信权法b .信实法C .信无上法d .信大乘法

  此三项兹分述如下:

  ( a )信「权法」

  何谓「权法」?「权」者方便也,故称权便,方便者,接引也,故「权法」乃是权变、权且之法,而非最终、究竟之法。虽然权法并非修行最终之目的,然而却是一切修行者必经之路,因为它仍是一种极大之方便,而经上佛敕诸菩萨应「美闷修方便」,故菩萨修行,不应舍离方便。应作如是解、如是观;作如是观者,即是正观,反之即是邪观。当今佛教界有个大问题出现:越来越多人在误用或褴用「方便」这一词,很多人把「方便」之义当作:「此时暂且违背一下戒律亦无妨,亦不为过」解,殊不知所谓「方便」并非随便,亦并非违背戒律、破戒犯禁。佛所说法乃「方便之法」,非「随便说法」。而究其实,「方便」为「方法」或「法门」之义,且唯有佛及大菩萨之无漏智慧才能产生此方便智。譬如某种事理或现象很难理解,为了令学者易于了解、 入手,故从种种角度、用种种方法来加以描述、诠释、解说;此种令人闻之易解、修之易入的方法,即是所谓「有方便」。故用种种方法来讲解难懂的事理,令他人易解、易持、易行,这才是经中所说的菩萨「有方便」,或「有善方便」。反之,若以犯戒、破戒、污戒、 毁法犯禁当作方便,或以受行外道法、 世间染污法,妄称为「方便」,例如:提倡风水、命相、 或世间哲学,或杂以外教如耶、道、儒等,而称它是方便,此为「邪方便」,非「正方便」。若要有正方便,必须有坚定的正信,及广大的正智慧,而且本身对于所要开演的道理都己融会贯通,才能产生如是善方便,摄引众生,令得正信、正解如来正法。例如我们在学校读书时,有些科目比较沉问,如公民、地理、历史,甚至物理、化学,但是有些好老师很有本事,他们能将原本极为单调枯燥的科目都给「讲活了」、甚至还讲得颇为动听,能引人入胜,叫人听之无厌,真个是化腐朽为神奇,让学生们个个儿听了都感到很过瘾,而且对那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欲主动地不断追求那门学问,甚至拟将那门学问作为自己未来的专业,或成为终生的兴趣。这就是「有方便」的老师。这些老师为何能有如是方便?因为他们对于自己专长的科目之内容都已融会贯通,再经过一番费心思惟、整理之后,找出一些讲授的好法子,一讥学生听了之后容易接受、容易进入、容易吸收、 容易学习。他们所采用的比喻或故事,能一讥学生于本课题容易理解、产生兴趣等等。那些讲授之法,虽说是权宜之便,但是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很好,而且是必要的;因为一般学生需要有那些譬喻、故事等,才易了解趣入其本文之宗旨。可是请注意:那些善巧方便并不是「随便」栽入的玩意儿、 亦非「骗人」的把戏,而是很有用、 很有价值、 很用心着力的教学素材。其中一点一滴,在在处处,都表现出此教师对本科目的认真、在意、尊重,对学生的耐心、爱心、及期许,以及他在其专业上深入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及心得等。简言之,这是位「有良心」、有悲心、有真才实学的好老师。同样的道理,我们身为佛弟子,绝不能有意或无意中误解、或曲解、乃至误用如来所谓的「方便」这两个字,尤其切不可将「方便」一词天天挂在嘴边,当作污如来戒、犯如来禁、破如来法的「挡箭牌」(合理化借口)。再退一步说,毕竟我们仍为凡夫人,都还没有佛菩萨的无漏智慧,因此在佛法的解行上,能有什么自创的「方便」呢?再一次强调,「方便」即是「妙法门」之义,我们仍是具缚凡夫,在道德智慧上还没有达到大菩萨的境地,实在不太可能生出如是微妙智慧的度生法门来,因此从今以后,最好不要随便自己称说做某件不如法的事是一种「方便」― 相反的,最好一切事都能「如法行」,切莫再把随便、 放逸、 违法、犯戒之行当作「方便」。又,为佛弟子,若将如来的方便法门当作随便,这个过咎是很大的。再者,「方便」亦可称为「善巧」,或合称为「善巧方便」。如上所说,「善巧方便」之梵文为「枢和俱舍罗」,简称「呕和」。这是需要很大的智慧才得如是,通常要到登地的菩萨,才能有此「方便之智」,而于度生中,起大智慧善巧方便,接引教化无量众生,这在密教的十波罗蜜中,称为「方便波罗蜜」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所谓「信权法」是信「实有权便之法」。因有些众生根器太钝,所以如来为他开示比较容易接受的法门,也就是比较深入浅出的修行之道。不过须知,权法虽是一时权设,但它也是必要的,而且是实在的、是真实而有的,并非权法就是虚假的、不实在的,因此我们也不能轻视权法,因为权法亦是具有广大、不可思议的如来功德在其中,众生依之修行,能灭罪生善,得无量福德果报,生起善根,渐入无上菩提,真实不虚。举要言之,一切权法,亦皆从如来的大悲心、萨婆若海(一切智海)中流出,如上面所举之「有善方便」之教师亦然。不但如此,甚至可说我们末世众生也都应该修习如来上妙的权法,为什么?佛在地藏十轮经理说如来有「三种清净业轮」:

  第-、『 如来修福业轮」:此为修习持戒、布施、斋僧、供佛、放生等善业福报。一般而言,业障重的人,修行之第一步应从「修福」开始,以积集菩提资粮。「修福业轮」圆满之后,即可进修第二种「如来念诵业轮」

  第二、『 如来念诵业轮」:「修福业轮」圆满之后,虽然业障减轻了,但是智慧尚未开启,还不能够由信而解,所以先习念诵,让第八识经过念诵之熏习,而后能进入不可思议境界,得心开悟解。

  第三、『 如来定慧业轮」:这是开始正修禅定、智慧。习定与修慧,皆有其修行之次第,应依次循序渐进,不可造次、混滥。前面第一、 二两种「业轮」都是所谓的「权法」,但于修行之进程却是不可或缺的「上妙方便法门」,因为末世众生一般而言业障都很重,若想要一步登天,如练撑竿跳,想用极快速的方法成就,是不太可能、 而且很危险的事。再说,即使你要学撑竿跳,也得有根好竿子才行(有好竿子才能借助其力),那根好竿子也就是「权法」。故知所谓的「权法」还是一定要修的,但你若还没发心要如是「如法」修,也没关系,不过你至少要能起信;再退一步说,你若不能深信的话,至少不要疑,更一定不要起谤,这一点非常要紧。因为若起谤,则毁法,则误导众生,如是不但断己学佛之路,亦断他人修学出苦之路,罪障甚重。所以于佛法中,千万不要在看到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解的事理时,也不昵勉、虚心求其所以然,就顿然说是迷信。例如,看到别人敲木鱼,便说那是迷信。为佛弟子,若听他人说敲木鱼是迷信,要立即告诉他:「不要这么说,这是有罪过的;这样说,对你不好。」你若不告诉他、不提醒他,则是对他不慈悲,也是未尽佛子护法之责。

  ( b )信「实法」般若、方等种种圣教皆称为「实法」,而非权法。信受实法,表面上好像比较容易做到,而实不然,「实法」实难信解,因为「实法」甚深微妙,离言说相,离一切相,故难信解,因此,善根不足的人,于实法不能得正信解。金刚经上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故知实法实难信解。

  ( c )信「无上法」何谓「无上法」?无上法为与佛果功德相应,从佛果地萨婆若海的智慧之中出生、 流露出来的不思议法,其法最为甚深不可思议,离于儿夫一切言说戏论,是为离言法性。因为此法不可思议,极难信解,而凡夫人,一天到晚都只落在思议之中,自然很难与之相应;以不相应故,便常产生「疑」或「不信」。然而若只是心一袅起疑、或不信,还不致于落到断坏善根的地步;倘若依于不信而出口言之,起而毁谤者,则不但自断善根,更造下弥天恶业,其果报不可思议。大般若经中说:毁谤佛法者的果报是来世当堕地狱,而且是堕于最深一层的阿鼻地狱。此人须长劫在地狱中,待到此方世界的地狱经过住劫,到了坏劫,即转往他方世界的地狱中,继续受诸苦报;于他方世界的地狱经过住劫到了坏劫,其狱已坏将成空劫,则又转到第三个世界的地狱中去继续受苦。如是于十方世界的各大地狱都周遍轮流受报过一次,算是「一次报尽」;如是须七次于十方世界大地狱中受尽苦报,才得脱离地狱道。地狱报受尽,则生于畜生道,于种种畜生中受生。畜生报尽,再生于饿鬼道― ― 如是在三恶道中辗转七次受报之后,称为「果报」受尽;果报受尽后,才得生而为人。虽得人身,却是聋、盲、瘠哑、 六根不具,五百世皆…

《大乘信位菩萨的修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三皈依要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