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因为表相都是虚妄之相。这样听得懂吗!所以,所说的虚妄是指什么?是指那个表相是虚妄,好象拍电影一样,好象我们在看电影一样,我们在看电影都有一个银幕,对不!那银幕是什么颜色的?一般都是白色的,银幕上面有没有东西?银幕上面普通都没有东西,只是一个白色的银幕而已,对不!如果有一个放影机,电源打开一放下去,然后银幕上面就会出现很多影像,对不?所以你就看到银幕上面有很多影像,但是电源如果关起来以后,银幕又恢复原来的白色,一点东西也没有,是不是?所以我们说那个心是虚妄是什么?就是心的那个因为外物的投影、外物的投影投在上面让你看到很多影像,所以那叫虚妄相。但是那个虚妄相虽然投在心上,可是这个心从来也没有被这些虚妄相真正的染污掉,它心的清净还是一样,清净本然,所以这个叫「一真」。因为我们自己贪著这些外尘,所以东拉西扯,吸引了很多外界的虚妄影像,投在这心上。所以佛就说,开始的时候就说,这一切法皆是虚妄,这是对开始修行的人所说的,然后这个虚妄,不是说那个心是真正的虚妄,是讲心上的那些表面的事情是虚妄,然后让你体悟了这个心表面的虚妄以后,然后你再能够更深的一层去体悟的时候,这个心的「本体」它是真实的,那心的本体是真实的。可是你必须要先体悟到那个心的虚妄相,然后才能够更进一步体悟心体是真性。所以相是表面的,相假,但是性是真的。所以,也就说是「相妄性真」。所以你若证到「一真」的时候,那一切法都是真的,都是真如。那讲到虚妄的时候,这个是开始修的时候,所以在二乘境界、声闻缘觉境界,就是修这个虚妄相,乃至于权教菩萨所修,也是修这个虚妄之相。所以,我们有「一心三观」(即:空、假、中三观)。我们开始修的时候,修一切法都是空的,修「空」,但是你要知道那个「空」和「假」都是对治法,因为我们众生执「有」,执着那个「有」,所以佛说「空」来对治那个有,来治你这个对「有」执著的病,因为我们执著一切法都是有,因为执著「有」,所以会贪爱,为了要治这个病,所以说「空」这个法。而这个空并不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叫做空,(而)是「自性空」,就是说你不能把握的那种叫做「空」,因为没有一件东西你能够把握的,不光只是说外面的东西你不能把握,这个「把握」是什么呢?我们如果这样讲比较清楚,(如)「拥有」,这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以佛的知见来讲是我们真正「拥有」的,乃至于什么,不要说财产啦、田产啦,乃至于说父母、妻子儿女都不是我所拥有的,乃至于这个身体也不是我所拥有的,为什么?我作不了主啊!譬如说,这个身体我若作得了主,那它就不会生病了,它如果生病,就说不要病,我是主人,不要病,它就不病了。但是你说的话不算数啊!为什么?因为你作不了主啊,你不是主人,所以他不听你的。你若能作得了主宰,那样子的话,就是你真正所拥有嘛!「主宰」表示「拥有」,拥有一定是能主宰,对不?但是房子、田产、妻子、儿女乃至于这个身、心都不能主宰啊!那个「心」我们都不能够说要它怎么样。譬如说在「一直在想」,你叫它不要想,它也还是在想,它如果是在担忧、在烦恼的时候,你叫它不要烦恼,它也是烦恼烦恼啊!是不是?所以,你自己不能做主宰心的主宰。所以,因为不能做主宰,那么就是「空」的意思,就是没有主宰性、没有自性。没有主宰性、没有自性叫做「空」,所以这个「空」是一个专有名词。「假」是跟着「空」来的,「假」就是幻化的意思,虚幻变化,好像变魔术一样,这一切法就好像在变魔术一样,好像无中生有那样,所以叫「假」。然后从假再生出这个「中道」,中道就是兼顾了「空」跟「假」,就不偏于空,也不偏于假。空的话,就表示完全不取著,那假呢?假是偏于「有」,因为「假有」嘛!空是偏于无,假是偏于有。但是空也不是无,假也不是有,只是偏而已。因为现那个相类似那个样子,那中道呢?就是在那个中间。这些空、假都是什么?都是方便说法,都是方便,方便接引。那「方便」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那回事哦!方便还是真的,只不过是你程度还没有到那个地方,你程度还没到那儿,所以就一步一步把你接引。如果一下子就要把你接引得那么深,你不能忍受,你不能接受,不要说受用,你根本就不能够领受,你会受不了,甚至于会惊怖,所以佛就慈悲,一步一步慢慢讲,由浅入深,那「空」是初步的,然后再讲「假」,「空」等于差不多是小乘法,「假」是菩萨法,从空出假。所以菩萨就幻出一切的境界来接引众生,这都是菩萨的慈悲,所以「假法」代表慈悲。那「空法」呢?就代表二乘的境界,假法是菩萨境界,「中道实义」是大菩萨及佛的境界。所以「空、假」二法都是慈悲接引人,那「中道实义」才是真正的、究竟的。所以证到后来就是看到一切都真,不是开始所说的空或假,实在都是真的。但是,佛祖为什么一开始就(没)教我们一切都是真的,如果你基础没学,那你就说一切都是真的,这样我就不用学了,这样我就不用修也不要紧,一切都是真的嘛!所以,我就钱愈多愈好啊,虚名也是愈多愈好啊!种种色、香、味、触愈多愈好,因为都是真的嘛!所以就会变成这样子,然后就会坏因果,然后变成堕在世间里面的贪著,而说「一切都是真」,这你看现在学佛的现象,这佛教界就有很多是这样的,说这一切都是真的、真实的,其实他就没有从根基开始学起,然后也没有真正懂得无上义,就拿着这最高的法门来掩饰他最低的修行。听得懂吗?就这样,所以一真一切真「如」,如果证得一心是真如,这样就看到「一切法都是真如」,一切法皆是真如,「一切真」是一切皆是真如。那这「一切」是代表什么?「一切」代表世间法、出世间法,全部在里面。不是说佛祖是真如而已,菩萨也是真如,乃至六道一切众生统统是真如。
「万境自如如」。这万境自如如,这「如」是什么意思?「如」刚刚我们说是真如。这真如是什么意思?梵文叫做「多陀伽他」(Tathagatha)。这个「多陀伽他」,我们中文翻做「如」。这个「如」是什么意思呢?是「平等」、「不动」这两个意思。「平等」、「不动」的意思就是「如」。那什么叫「平等、不动」呢?「平等」的意思就是没有差等,没有差别,没有差等。什么差等呢?就是没有「圣凡」的差等,没有「染净」的差等,这样叫做「无差等」。那凡夫和圣人都一样是真如,净法和染法都一样是真如,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也都是真如,这个叫都「平等的」、「一般」;然后「不动」是什么呢?「不动」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不生不灭」就是「不动」,如果有生灭就有「动」,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叫做「不动」,有生有灭就一定「有来有去」。「生」就是「来」,「灭」就是「去」。没有生灭就是「没有生死」,这样就真正的「不动」了,所以「如」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一个「如」是平等不动,那为什么有两个「如」(如如)字呢?两个「如」字就是「内法如,外法如」,谓之「如如」。什么叫做「内法」呢?「内法」就是我们的根身,「内根身,外器界」。根身就是我们的五蕴,五蕴六根,根身就是内法。「外」就是外器界,山河大地、六尘,统统叫做「外法」。所以不但是「内法」是真如所成,连「外法」也是真如所成。所以一切法都是「如」,所以「金刚经」里面说「如来者,诸法如义」,你听过这部经(后),连金刚经的重要道理也都听到了。「如来」是什么意思?如来者,「者」就是「的」的意思,如来的意思就是说「诸法如」,「诸法」就是一切法,一切诸法如义,「如」平等不动,「如来的意思就是说证得一切法都是平等不动的人,这样叫如来」。「诸法如义」的「义」就是道理,「如来的意思就是说已经证得一切法、一切诸法全都平等不动的道理的人」叫做「如来」。这平等不动另外还有一个(地方)讲平等的,「金刚经」里面又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法」是说什么?这是法是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说无上正觉、无上菩提的这个法,如果证得这个法的人,或者说这个法里面就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也没有低。所以我刚开始学佛的时候,看「金刚经」看到这句就减少我很多烦恼,有些人,我如果看到他们在分别的时候,我就感到很可怜,也很可笑,我说一些给你们听。例如有人说禅比较高,有的人说密比较高,有的人说净土比较好,又说未法时期只有净土可以度人。这都有高下的分别,对不?我如果听到这些话,我就用「金刚经」印心,说这都是「乌说」(骗人的)。如何说呢?因为「金刚经」里面分明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佛祖所说的,所以我就绝对相信这句话,实在是全都是平等的。再说「金刚经」里面说的,当要知道「如来说法如筏喻者」,「筏」就是船,以前要过黄河没有船,就用竹子把它编成一个竹筏,对不?就是要过渡用的,如来说法就好像那个过渡用的竹筏一样,那个竹筏是给我们过那个河的,过了河以后又怎么样呢?就舍筏登岸,对不?如果过了河以后,竹筏就不必用了,但有的人就觉得这个竹筏「太讚」(太棒了,舍不得放弃),这样我们就应该背着它走,背着它跑,这样听懂了没有?这样就变成法缚、变法缚,被法绑住了。你要知道,法是使人解脱的,结果你觉得这个法「太讚」(太棒了),你就把它背着跑,那就变成执着了,法缚就是「法执」。这就使人想到伊索寓言里面一对父子、驴子,一只驴子要骑也不是,要骑也不是,统统被人批评,后来他们父子俩就背着那驴子走,这你们知道吗?所以这就是听别人的话,而自己没主张,搞得不知道怎么办好。所以修行的人自己要有一些主张。继续讲下面。
「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如如之心这就是讲,…
《六祖坛经义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