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者即慧明师也。慧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慧明今后向甚处去?慧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看到这里。
这慧明上座他就大悟,就又问说,「上来」,这个「上来」不是「从上以来」(从古以来),有人解释说是「从上以来」,不对的。这个「上来」就是「您上面所开示的」(或上头),就是我们在作早课时有回向说「上来现前清净众」的那个「上来」。你刚才、你上头所开示的「密语密意」,怎么说「密语密意」呢?因为这个「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如果没有好好地解释,一般人是不会听懂的,对不对?这样就好象秘密了,是不是?也因为好像「秘密」,所以又叫「密语」。那密语中间包含了很深的道理在里面,所以又叫「密意」。而这正是禅宗里的秘密(密诀),大家要注意,不是密宗才有秘密,「禅宗」也有秘密呢!禅宗也有「密法」呢。退一步讲啊,禅宗里面的「密法」才是真正的「秘密」。怎么讲呢?因为它都公开给你看,大家都可以看,结果都看不懂,对不?这才是真正的秘密。如果像密宗是说你不能看,不能看所以是秘密,对不?因那是秘密啊!但那是说密咒,「咒」是秘密。而禅宗(的秘密)并不是「咒」,是有意义的,虽是有意义的,而你就是看不懂,那才是真正的「秘密」了。所以这个是真正的最「深密」。
这个「明上座」就问说,您刚才所开示的这个「密语密意」以外。「密语」就是刚才所讲的那句话,「密意」就是可能接下来六祖大师有跟他开示,那是什么意思,以及要怎么修,他才能开悟,并非只说了一句话「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说完,他就开悟了,不是这样子,六祖有再解释看要如何修行,他才开悟。所以(问)除有此「密语」以外,还有其它的「密意」吗?「还更有」就是还有其它的「密意」没有。意思就是说你刚教我的这些,这是很秘密的,就好像是绝招,对不!「除了这个之外,你还有其它的绝招吗」?意思就是说(师父)你可不要留一手,你还有的话,快点全部都教我。
「慧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若汝返照,密在汝边」。这句你可能要把它背起来。怎么说?这个确实是很深的道理,而且还可以破「执著」。「与汝说者」我所跟你讲的、如果是向你说出来的,就不是秘密了,另外一个意思就说,我如果能够跟你说得出来的就不能说是秘密了,因为如果真正是秘密的东西是讲不出来的,也就是超乎「言语的境界」。即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可以用语言「道」出的「道」即「非」恒「常」不变的「道」)。真正如来的秘密境界是「唯证方知」,不是用言语可以讲得通的,你要自己去做、自己去证到,才会知道,是「超过言语的境界」,所以「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我如果跟你讲、能够讲得出来的,就不是秘密了。这有一个笑话,就是说「我跟你讲,你不要跟别人讲,这是秘密喔」,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对不对?所以只说「我跟你讲」,讲到这里就好,不用再说「你不要跟别人讲」,这句话不用讲,这句话是多余的。因为如果这是秘密,你就不应跟别人讲,甚至你也不要跟他讲,对不对?你既然跟他讲了,就不再是秘密了。所以「秘密」就是「对什么人都不能讲的」这样才叫秘密。什么人都不能知道,只有你知道就好了,如果以佛法来讲就是「你知道,佛祖知道」,这样就好了,这样就是秘密的了。如果你讲出来,那就不再秘密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就称为秘密。如果你我以外的人也知道,这样就不是秘密了。所以「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意思就是这样。所以若跟你讲了,那就不是秘密了,如果是真正的秘密是讲不出来的,那叫做「秘密境界」,那个要「自证自知」。对不对?
「汝若返照」。如果你自己「返照」、「返照自性」。怎样是「返照」?那你就要了解刚才我所讲的「六根取六尘」,我们的「六根」都是「向外面去追求」,所以是「往外」的、是「外驰」的,我们的「六根」跟「六识」都是往外的,所以是「外驰」。现在则要反过来,要「往内」、「内摄」,「内摄」就是「返照」。「返照」什么?返照「自心自性」。你如果能「返照」你的「自心自性」,(就会看到)「密在汝边」,一切「秘密」啊全都在你的「汝边」、是你的身边,但这不是身边,是你的「身上」,是指你的身上,你如果可以返照你的「自心、自性、自心」,那么,一切的秘密啊就在你的「身上」,这意思;还有另外一句话说一切最秘密的是什么?就是你的「心」,一切最秘密最秘密的境界不是如来的境界,而是你自己的「自心」境界,是最深、最秘密的,没有比这个还要秘密的的了。它秘密到什么程度?秘密到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你看有多秘密,是不是。连你自己也不知道,意思是什么?连你自己在某一种情况下怎么会生出贪爱,你自己也不明白。怎么会有贪爱、怎么会有「嗔怒」、乃至于怎么会「得定」?你也不知道。你如果照这样去修,你就可得「定」,或你照这样去修你就会减少烦恼。为什么会这样?你自己也不知道。所以这是最秘密的了。「心」最秘密了。
所以我现在讲一个补充的。你看我现在学密法,对不?但是我自从「古时候、古时候」的那个「古时候」(很久很久以前),就相信六祖大师所讲的什么?就是「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所以,你不要看我东奔西跑,到处去求「密法」,其实我是依这个「法」(坛经)来求「密法」。听懂吗?
所以我也不羡慕密法,也不贪爱密法。但是可以这么说吧,以慈悲故,以慈愍故,而努力受尽千辛万苦,而求密法(法师东渡日本求学东密)。但是心里深信最「秘密」的是什么?就是「自心」。那这不只是说站在禅宗的立场上看,事实上我现在向你们透露一点点,「密教中所修的也是这一个」,密宗中他要修的最后还是这个境界,只不过密宗的方便不一样,而且它有很多、种种的方便。反过来说,禅宗是「最高」的境界,但是它没有方便,它「以没有方便,为方便」,所以是「大根器的人」、是「上上根器的人」修的,所以(在禅宗)你悟了「就悟了」,没有悟了「就算了」,这样子。所以历代(禅宗)祖师徒弟那么多,开悟就悟了,没开悟就算了,你没开悟,师父也不烦恼;若能开悟的,他(师父)就尽量让你开悟,如果开不了悟,也好!这样子,大家都好!就是很自在。但是没有悟到的人却很苦恼,是不是?(这是说禅宗)。而密宗则是不管你是什么根器它都有办法让你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有次第的这样一直修上去。禅宗就没有次第,禅宗不讲次第,「以无次第为次第」,「以无门为门」,这样你就楞住了,是不是?所以(禅宗)你能修就修,不能修就罢,如果根器差的就落入「文字禅、口头禅、野狐禅」了。而密宗就有很多方便,让你这样一步一步地正修行,渐渐的「渐修」上去,若能够顿悟的它也有顿悟的大法能让你这样修进去(顿悟之门)。
所以,如果通达这部经(坛经),通达这个法,学起佛来就方便很多,然后就少掉很多执著,其它不说,「知见」就正,少走很多冤枉路,少生很多烦恼。
再回头说一句,你说修「密法」,什么最「密」?「自心」最「密」。那密法只是帮助你的一个方便,他确有很多的方便来帮助你,去入那「如来的秘密境界」,这样而已。而禅宗呢?是一下就要让你上去,入「最高境界」,如果你爬不上去就算了。就以爬山来讲,禅宗的人就像什么?就像登山高手,他不用走的、也不用爬,他就拿那个好像泰山的「藤索」,(甩上去)咻咻咻咻——嘣——钩住了,(一拉住藤索)他就上去了。但那个要有力气才行啊,没力气,(爬)不到一半就掉下来,是不是?那如果是净土宗的,这是比较啦!净土宗的一样要爬到山上,禅宗的是这样——「咻」就上去了,净土宗就慢慢地开路,接着绕呀绕地(依路)绕山而上,绕、绕、绕、绕到后来那很稳啊!又不会跌倒,很稳啊,慢慢上去,但是很慢就是了,且要很有耐心,慢慢地绕到最后也是上山了;又如密宗,密宗就什么都有,看你是什么根器,他也能让你一步一步(地上去),但是他(密宗)那法门就是那样绕就是了,他可能是绕S型,有比较快一点,因为「持咒」吗!「咒力」是如来的咒力,有不可思义的力量,所以有快一点。但是「密宗」所修的最后的境界也和「禅宗」的境界一样,也就是禅宗开悟的时候的那个境界,这是正统的「密宗」。如果说是外道的「邪密」,那就不一样了,外道的邪密就追求种种的神通,贪著世间,对不对?那是不一样的。
好!这一句再重复说一遍。「与汝说者,即非密也。若汝返照,密在汝边」,如果是跟你讲的,就不是秘密了,就不是密法,那如果是密法就不能说了,就说不出来了,那真正是「密」的,退一步讲,你如果说是自己「返照」,一切的秘密法门全都经你的「自心」里面。你不用求我说「还有什么秘密的法门」(没有),如果有什么秘密的法门,你「自心」里面都有、「一切具足」,只是你自己没有「返照」而已。好像什么呢?像「法华经」里面所说,那个「浪子怀金」的事,对不?就是这件事。「浪子怀金」简单讲一下,「法华经」里面佛祖说,有一个人他父亲很有钱,他要出去旅行,他父亲怕他在旅程中没钱可用,除了给一些现金之外,又在他的大衣的「缝里」缝了一块金了,但是这个人出去流浪太久钱花光了,却不知道他父亲缝了一块金块在大衣里面,以致他在外面流浪变成乞丐,由于不知有真金在衣服里面,所以就不能使用它,因此还是在乞讨,这譬如什么?那块「真金」就好像是我们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很宝贵的,像「真金」一样,所以具足一切功用,那众生因为不知道,所以穿一件破衣服。那「破衣」是指什么?就是指…
《六祖坛经义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