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坛经义解▪P8

  ..续本文上一页于堕落恶道,来世还可以作人或者可以升天,去做天人受天福,这样叫做人天乘,这需要受持五戒和十善,中品的人就可以来世再做人,下品的来世就没把握了,上品的人就可以升天,这是凡夫。如果要修道的人,所以受五戒不一定是修道,你要知道受五戒有的是求福,但是你受五戒有大福。再过来就是「声闻乘」,声闻乘的人就是见到娑婆世界很苦,深深感到这个世界很苦很苦,苦得已经不能忍受,所以赶快要解脱,于是就修苦、集、灭、道「四圣谛法」求解脱,这种人叫做声闻乘。再来「缘觉乘」,声闻乘是见到「苦」,缘觉乘是见到「无常」,比较高一点。为何称作「缘觉」呢?就是修「十二因缘」,从这十二因缘里面得到觉悟,所以称为缘觉。十二因缘就是讲无常的道理,因为体悟到无常,所以他修「出离」。其实缘觉乘所修的无常,也是一种苦,但是苦有很多种,可是这个无常是「苦的根本」,为什么会苦,因为「无常」故苦。所以缘觉乘他是有更加高一层的原因,因为他不是在果上,而是在因上,为什么会苦?是因是无常,这个叫缘觉乘。接着就有「菩萨乘」,菩萨乘除了它要体悟到世间的无常和苦以外,为了要自求度脱,同时他还发大悲心要度脱众生,这种人叫菩萨,修六度万行,这叫做菩萨乘。接着菩萨再往上就是佛了,叫做「佛乘」。「一佛乘」就是说在法华经内说的,佛祖说这么多,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讲这么多「乘」,到底佛祖的意思是什么呢?其实佛祖的意思、究竟的意思只是说「你们都应该要作佛」,我跟你们说修「人天法」,然后得到世间的福田,得到快乐,这只是暂且说说而已,为何要如此说呢?因为你没有那个根器,我跟你说那么高的法,你也没法修,所以你现在只要增加一些福报就不错了,如果根器、根机比较好的人,我就叫你修四圣谛、八正道,不再求世间的福田,因为世间的福田是「有漏」的,是无常的,这不究竟,也不能出离,也不能解脱,也还是在三界六道之内,所以你如果有这个根器,我就给你讲四谛八道的道理,让你去求解脱,或是说十二因缘,让你有更高的体悟。如果有那种人,就是说他除了自己感到很痛苦以外,他又会感觉到别人也一样,所以他有发心要自度度他,这种人就叫做有发大悲心的人,我就和他说「菩萨法」。不是只是说「自求度脱」而已,因为二乘人就是自求度脱啊,但是菩萨是「自度度他」,这要有那个心才可以,也就是说菩萨比较不自私嘛!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的利益而着想,为别人的利益而发心,为别人的利益而努力,为别人的利益而受苦,为别人的利益而受难,乃至于舍生命,这种就是菩萨。如果有这样的人,我就教他菩萨法,就修「六波罗密」,乃至于修「十波罗密」、「四摄法」,如此去修,修菩萨就修菩萨道,行菩萨行,这样已经「四乘」了,对吧!但是这个都不是如来的本意。如来的本意就是说「你们每人都要和我一样,将来都要成佛」这样的意思。因为怎样呢?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你们如果不成佛,我们用一个白一点的话说,「不成佛白不成佛」,这样可惜啦!因为你的佛性你不用,你不用来成佛,你宁愿在外面抛头露面,在六道里面轮回,抛头露面,轮转受苦,这样可惜,这样白白浪费,这样枉受苦难。怎么枉受呢?这叫做冤枉,冤枉无处诉,冤枉啊!怎么说呢?你本来不用如此啊!你本来可以不如此,在这个六道里面轮转,可是因为你不用你的真如本性,你不用你的真心,你全是用你的「虚妄之心」在生活。虚妄之心是什么?就是贪、瞋、痴、烦恼啊!跟别人计较,天天就是点钞票,因此就轮回生死,贪、瞋、痴、嫉妒等等,这些恶法都是「虚妄之心」,你不用你的真心,而用虚妄之心在生活,所以永劫不得出脱,所以就枉受苦难,如此可惜啦!可惜你具有一个佛性,甚至于你有佛性你都不知道啊!所谓「不知不觉」啊!所以众生就是如来。如来是已经觉悟的人,对不对?他觉悟什么?他也没有觉悟什么,他所觉悟就是觉悟他的佛性,这样子。那我们不知不觉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不觉知自己有一个佛性,不觉知自己有一个真如本性,所以无始劫来,只是用自己的妄心在讨生活,所以就枉受辛劳,枉受辛苦啊!

  好!那么现在回到这个正题。佛种种的方便言说都是什么?这个字「诱」、拐你,好象小孩子在学走路的时候,你会对他说「来来来」对不对!你「来来来」他就走一步,又「来来来」他又走一步。我们就象那个婴孩一样,正在学走路,如来就拿一颗糖「来来来」,你因为想拿那颗糖,你就向前走,所以一步一步拐你,拐到你能够走,拐到你不用扶旁边的栏杆就能走,如此渐渐成熟。所以开始的时候用简单的东西,用人天五乘、人天法来诱你,引诱,再来就用小乘法、再来就用大乘法,最后就用入究竟的一佛乘,这是如来的本意。大家都要成佛,这是究竟,你不成佛太可惜了,意思是如此。

  那有人发心,根器大的人一发心,就是我要求佛道,其它我都不要。譬如像世间苦,没有关系,我就是要求佛道,我不求小乘道。当然啦!那些什么世间法,那些东西都不求了,那练气功,唉!这个嗤之以鼻,根本看都不看,然后还有种种的那些世间贪著的法,根本看都不看,弃若敞屣,听得懂吗?好象一双破鞋子该丢掉了,你若是开始学佛的人,一双破鞋子要作何用,你有新鞋子不穿,每天穿那双破鞋子,等新鞋子坏掉了你才去穿它,对不对?所以学佛的人就是要有这样的觉知,然后「自求大乘」、「自求一佛乘」。但是一般的人不是如此,这六祖大师他说「唯求作佛」,我就是(要)求一佛乘,「不求余物」。但是我们(却)不是,我们很多学佛的人所求的很多,有的比较下等的就求一些世间之事,有的求发财、有的要求病能痊愈、有的求先生能乖些,不要喝酒、不要睹博,儿子会念书、生意好,求这些,这就是求世间的。如果比较高一些的,就求其它的,说这娑婆世界太苦,我要赶快出离,或者说我赶快去西方净土避难哪,不是说去西方净土不好,很好啦!但是现在是说最究竟的,最究竟发心的人,就没有此土彼土的差别,但是也不贪爱这一个世间,所以如果是真正发大心之人,所谓发大心,你就要知道,说「他很发心」,发什么心,那真正发大心就是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能这样吗?你自现在开始就不要妄求,世间人有一点可怜的地方就是妄求,虚妄追求或是「盲目追求」,看别人追求那个,就跟着别人追求,譬如有很多人如此,例如现在,好像在十多年前开始的样子,很多小孩都去学钢琴,或学小提琴,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在学,我的孩子不学也不行啊!所以都在比较,这就是虚妄追求。看别人如何,就要如何,还有的人还有更加可怜的,就是上大学或者结婚,也是一样,你为什么结婚,大家都结婚,我也结婚,你为什么生小孩,大家都生小孩,我不生不行啊!真的啊!不生就有社会压力,对吧,有社会压力,那你就过不下去啊!你已经有三个女儿了,还要生孩子是为何?就因为没有儿子,大家都生儿子,我不生不行,赶快生一个,要生一个,又说不够,再多生一个,因为生一个,好像不太安全的样子,再一个比较稳,可以传完满接代,所以这个都是为了别人,为了别人而活啊!每啊个人都在赚钱,每个人一个月至少三万五万,那我至少也要三万五万,我如果赚二万五,就比别人差,就不行了,其实我两万五已经是够用了,但是别人都是三万,我就不能两万五。所以别人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因此就虚妄追求。那你如果是真学佛人,你真正有发心要学佛,看看你有没有那个气魄,「从今以后不再虚妄追求」。那样叫做什么?这样叫做「息心不求」,你说要学「心地法门」,这个就是心地法门,这个就是最困难的,但是这个你必须做,你如果不做,你读再多的经也没用,我说再多让你们了解也没用,这就要真正在心内自己去用功,「息心不求」。如何谓之「息心」,因为我们的心跳动七十二,一分钟砰砰砰砰这样一直跳,跳不停,每一跳都是在追求,你看能不能让他慢一点,仍然要跳啦!但是不要那么凶,稍慢一点,这样你的烦恼可以减掉很多,而你的智慧会增加很多。我们的烦恼都是由心跳的太凶来的,乃至于会有心藏病,也是心跳太快。好!所以这个就解释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

  有人因为读「金刚经」,说我「无所求」,那都是骗人的,「无所求」你没有那么行,除非你是像六祖大师这样的人物,你才有可能无所求。你现在只要不妄求就不错了,然后再进一步,唯求一佛乘,这样才是正确的。你不要说你是无所求,那都是吹牛,这种大话都不要乱讲,因为讲这种话的人,大概都糊里糊涂,不知道自己在求什么,自己在求的时候,当下也不知道自己在求,你知道,他会如此与的原因,就完全是无明,无明愚痴在背书,读了一些经书在背书而已。

  以下「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你是岭南的人,垒是獦獠。獦獠是什么意思呢?獦獠就是夷狄,夷狄是南蛮,我们所谓的「内山兄」。「若为堪作佛」,「堪」就是能,你怎么能作佛。这是激他,激将法,不是在笑他。「慧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人虽然有南北之分,南部的人和北部的人、台北的作下港的人,但是微型佛性没有南北之分啊,佛性都是平等的。「獦獠之身」,内山兄(乡巴佬)之身与和尚(和尚就是亲教师的意思,我们普通话就是师父)的身体虽然不同,但是佛性有何差别,这佛性有什么差别呢?都一样的啊!

  经文:〖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

  五祖大师还想跟我讲话,「与语」就是与我语,还要跟我说话,但是看到徒众全都在旁边,「总」就是全,于是就令,就叫我「随众」,随着大众去「作务」,「作务」就是作粗重的工作。

  经文:〖慧能曰:慧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

《六祖坛经义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