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梦参老和尚开示 3 生起决定的信心▪P3

  ..续本文上一页如果他一回来绷著脸,太太不晓得怎么回事,满头雾水,再一说就发脾气,再一碰就发脾气,这就不行。永远布施人家欢喜,这就是说家庭。

  对任何人,你走路时难免有人碰你一下子,或者你给人家道个歉,过在他,你道个歉,使他更惭愧一点,没什么关生活费的。如果两个人一争,在美国经常有这个事,你认为是小事,就因为走路碰他一下子,两人吵起来了,吵起来掏枪,一枪就把他打死了。打死了,他也被捕了,判了好多年。我说,死的死了,他活著也是想不通的。就因为一念之间,如果布施一个欢喜心,又有什么不可以?

  我说得很容易,自己还是做不到。一天笑脸给人家,人家骂你,你还给他笑脸,你越笑,他越骂你,不麻烦了吗?你的心地一定要能平衡。

  还有,我们一布施,就想到佛菩萨加持。只给佛买几个水果,希望佛加持他又发财、家庭又平安,真是一本万利了。有没有这个心呢?我看有些人是有的,我看一般的老婆婆,或者到庙里烧香,拿著一支香跪在那里求,她求的事太多了。她只插了一支香,可以不可以呢?可以。并不是说物质少,而是你心量如何。我这一支香插一去,我观想这去香遍法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世界,乃至阿弥陀佛世界,我这一支香全遍满了;我这一支香大,观想它无量,因为你心无量,物质就无量。可以用少物。并且没有求回报心,要无所回报的。

  我们也发愿《地藏经》说:你有千百万亿愿、千百万亿事,都可以向地藏菩萨求,地藏菩萨都能满你的愿。但是总的说,你要让一切众生得幸福,我们第一个回向都是法界众生。我们大家道友们都这会了,只要回向,要法界众生得快光。不过,他心里看重的得点可不是法界众生,他的著重点还是自己。也好啦,自己也有了,你就多回向几次,回向法界众生,他的著重点还是自己,也好啦,自己也有了,你就多加向几次,回向法界众生,之后最后回向我自己,用这个回向的功德回向,让诸佛菩萨加持自己。五欲的事儿少回向,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多回向得智慧,有了智慧你什么都能知道了,你什么都能成就了。

  对于供养的功德,不要起执著心。像《金刚经》,你诵一遍得那么大的功德,你感觉上很渺茫的,说是得了,你没到手。我们是务实主义,我一回向之后,隔两天,菩萨就给我送来,他才认为这是真实的。这种事是办不到的,这样容易生执著,容易起贪恋心。

  没得到想得,得到的守护著不施,很怕丢掉,保护不失。你保护不住的。你什么都保护不住的;就是这个世界,这个地球,也保护不住的。一定时候必定坏,没坏是时候没到。就像你所做善恶,还没有回馈给你的时候,还没报的时候,是进修没到;到时候,你想不报都不行。

  施的时候要舍心,常时布施,什么都舍。要内施,眼、耳、鼻、舌、身、意都舍。意施怎么舍?意施,你随人家的意愿。我有我的看法,人家有人家的看法,我就欢喜人家的看法,把我的看法收起来,我就布施给他,让他高兴,这叫布施。布施里面包含很多,有内施、外施、财施、法施、一切施、无畏施。像这个人害怕了,我能给他安慰,让他不害怕,这叫无限施,这就是观世音菩萨所施舍的。

  皈依三宝了,一定要有施心,施舍的“施”,不是自么的“私”。你皈依三宝了之后,你老是用自私心的心,不行;要用布施的心,能舍,乃至于连你自己的身、首,一切你所有的都能舍,这就是布施。布施的涵义,大家一定要好好的认识。不要认为,和尚一说布施,佛一说布施,就是钱钱钱,一切都向钱看,那样子所得的功德很小,布施你的心,得的功德才大。

  有些弟子问我:“师父啊!我想布施你老人家,你缺什么?”我说:“我想成佛啊。”我都未成佛,我怎么能供养师父呢!我说:“你念部经就行了。长的经你没时间,念部《心经》总可以吧。”佛教导我们,一切供养之中,法供养为最。如果我们要想供养佛,坐在佛前面念一部经供养佛。这个功德,佛跟你自己所得的功德非常之大。

  你们怎么一说供养,就想到钱,一说施就想到钱?要不要呢?要啊,也要。但是功德是小的,真正的功德是法供养为最,布施就是这样子。

  我在纽约发生过这种事,我跟在家的道友说:“你不要到处跑,你在家修行就好了。”他这个庙烧香,那个庙磕头。这儿打佛七,那儿参禅。功夫都浪费了,路上开车的时间很多,都浪费了。于是纽约的道友就说了,他说:“梦老说的,我们不必到处乱跑,在家修就好了。”好多寺庙的师父跟我打电话:“老师父啊!你大概有缘份啦,我们没缘份,我要吃饭,你让人家都不去寺庙,我们吃什么啊?“这不是误解嘛。

  我说:“你多拔出时间在家里头好好念佛,不要一天到处跑,跑完了,就讲这间庙是非、那间庙是非、道友之间是非,你还修行什么吗?你信仰三宝、恭敬三宝,功德没有,让你嘴巴造业都造出去了,划不来是不是?“至于面对劝的人,我是这么答案覆他:”你自己修行嘛,你还愁没得吃、没得供养?没得供养,韦陀菩萨要负责任的,护法神是干什么的?护法神就是护法,但是你没有法,那是不行的。”

  护的法,你们诸位护的也是法,没法的你不要护,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护法不是负责你吃饭的,也不是负责你穿衣服。懂得这个涵义就行了。

  还有,必须护佛、护法、护僧。最重要的是护持不要忽略掉你自己,你要护持你自己的正念,护持你内心的善法,护心非常得要。我们往往把自己的善业忽视掉了,不护持,散失掉了;面对自己的那点世间财,用种种方法来保护,你保护不住的。你内心护持到了,一切天龙八部都给护持,你有了正法,你有了心,你还怕吗?你愁什么?什么都不怕。身体是假的,全命是假的,是幻化的,不实的。真正要护的是你内心的善法,是你仙心的善念。念佛、念法、念僧,善护自己的意念,消除一发的障碍。

  正因为我们的善念不坚定、正念不坚定,人家一诱惑、听人家一催,把你自己的正念、正心就丢了,跟著人家转去了。因此,定心跟护心都很重要。

  还有发愿,我们刚信佛受三皈依的时候,没有一位师父不教你发四弘誓愿的。一定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叫四弘誓愿。一定要发愿度众生,一定要使如来的正法永久住世。要策励自己,这个愿就是促使你精进。

  同时,要发愿生生世世都遇见三宝,这是最重要的。发愿生生世世都能遇见三宝,都能生生世世如法修行,照化所教导的,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就是护你自己的佛、自己的僧,叫自性三宝。你的清净心,你的本体,那个性体,就是你的佛宝;清净心,就是你的僧宝;清净心跟你的本性结合起来,就是一切诸法,这就是法宝,因著这个而去修行,使你的自性三宝生生世世增长,直至成佛。

  之后,你别认为你修行的功德小。修行的功德不可思议,你若是能愿心、护心、定心、念心、精进心,这些心都保持护持很好,把这些都回向,这叫殊胜功德。回向给自己,又回到自心来。功德是外头的,回到自心来,又回向给一切众生,就是自他两利。你心里头长时这样念,不舍离这个念心,一定要注意,永远不舍离三宝,念念不忘三宝。

  我们讲的这些,就叫修行,就这么样修行。就是你天天想,天天这样念,天天回护,转变你的心,转变你的性。同时也告诉我们,修行没有什么奇特,并不是打坐才叫修行,非到佛堂磕头才叫修行。就在日常工作当中、生活当中,我念念都在修行;端看你怎么样用心就是了,每部经都这样说。

  在《华严经》的(净行品)里,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说:“这一切末未能众法,要想得到佛智,要想得到无碍智,要想得到殊胜智,怎么样能得到呢?”文殊菩萨答覆四个字“善用其心”。如果你善用其心,你都能得到。我们经常护念三宝,就是善用其心,如果你还做不到,你念念(净行品),一共有一百四十一愿,念念不忘众生,念念求佛道,就是这个心,善用其心、善护其心就是这样。

  所以,你这样来念念回向,念念思惟,永久皈依佛、法、僧三宝。从皈依外在境界佛、法、僧三宝,回归你自己自心的无境界的三宝,就是用你自心的三宝转外界的三宝,心能转境就是佛。如果不是三宝的境界,别的境界,贪、嗔、痴欲,财、色、名食、睡,把你转了,你就苦了,就流转。

  你所求的永远都得不到,你想离苦离不到,你想得到的得不到,你想不病办不到,你想不死更办不到了。

  你经常的这样回护、这样想,这就叫修行。就在你日常的生活当中,随时随地都在修行。要是等到了佛堂才修行,在外头散乱了一天,回来到佛堂,心里收不回来,这么一坐下,“那笔生意还没谈好!明天还来不来啊?“好多事了。不静下来没事儿,一静下来,妄想杂念就来了。但是会修的,可以排除一切杂念。我们大家做静修的时候,都会想到很多的事儿,这是自己的浮尘的影子,一过去了之后,你的真心就会显现,你的智慧就会来了。

  有的人跟我说他记忆衰退,问我说:“怎么修行啊?我打坐静下来时。哎呀!一静下来妄想很多。”我说:“你多静一会儿,你就没妄想了,智慧就来了。”我就给讲个故事。以前,在高明寺,大家都知道高明寺,是坐禅的。有一天,天天给寺里头送豆腐的生意人,他看见师父天天坐著,他说:“干什么?究竟有什么好处?”他就跟知客师说:“知客师啊!能不能让我也坐一下?”知客师说:“不行啊!你怎么能进去坐啊,你也坐不住,时间很长啊。”他一再要求。知客师说:“这样好了,你别进禅堂里头,在后门那儿坐著,听到人家打板再走,没打反你可不能动。”他说:“好啦。”他就去坐上。打板出来了,知客师问这位卖豆腐的人:“你坐怎么样?”“哦!太好了。”知客师说:“好到什么程度?”他说:“我有好几年的豆腐账都忘了,现在…

《梦参老和尚开示 3 生起决定的信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