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面这一句,「密咒王者具六种」这些咒语它具有六种好象是密咒王的特色在。「将令显出于无二 无生法者自宣说」,这边的「无二」就是指方便、智慧无二,由方便、智慧无二而出生,「无生法者」就是自性无生之法者作此宣说。接着就进入到咒的部份了。首先从「哑哑 依依 乌乌 耶耶 窝窝 吭哑」,这边一共有十二个字。两个一组,两个一组,所以共有二个六组。这边我们如果加以解说的话,这个可以代表我们所要净化的所净机,也就是不清净的世间,在南瞻部洲当中的具六界之人。在这边就是指出我们的所净机,我们所要净化的基础在什么地方?这是指具六界的人,这六界是指什么?就是地、水、火、风以及父精、母血,父精又称为是白界,母血又称为红界,这六界就是我们的所净机。也有另外一个计算法,就是这六界是指地、水、火、风、空、须弥,这是就外器世间而言,这个也是我们的所净机。内情世间就是刚才所说的,地、水、火、风、白界、红界,内情世间是我们的所净机。就外器世间而言,就刚才所说地、水、火、风、空、须弥,如果是就另外一种讲法的内情世间,也可以指六道而言。能净道是来净化不清净的所净机,能净道就是指六种性的坛城。能净道依着所净机而区分成外器世间的能净道以及内情世间的能净道。外器世间的能净道就是指六如来的坛城,就是譬如说金刚持、五方佛的坛城,一共是六如来的坛城,这是外器世间。如果是内情世间就是指譬如时轮金刚圆满次第里面所应当要修持的加行六支。刚才所说的是将这十二个咒字把它用两个一组、两个一组把它区分下去变成六组,这六组解释的方式就像刚才所说的。
我们如果不将这十二个字两个一组来区分的话,就变成十二个字了,十二组的意思,这同样也可以依着所净机和能净道来作解释,所净机十二个如果依着时轮金刚的根本续里面所说的,这个世间是属于大世间,由十二块所组成的,如果是就《俱舍论》所说,它说这是一个小世间。时轮金刚的根本续里面有讲到说这个世间是由十二个大块所组成的,里面也有讲到一些野蛮人所住的地方,文字上是野蛮人,意思就是说他们不信因果。这些野蛮人或者说外道,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就占了八大洲了这么多。在时轮金刚的根本续里面,就有讲到说他住在香巴拉王国的哪个地方,香巴拉王国之外的每一个地方都有讲得很清楚,比如说中国、印度或西藏等等,等等的意思就是很多地方都是这些外道所住的。当他们在画整个世间的地图的时候,他们都会根据时轮金刚的根本续来画。这边所讲的就是指外器世间的所净机,这是地上而言,就是我们说的地支,如果是就天上而言就是我们说的天干,有包括十二宫,不论是地支或者是天干的十二宫,这些都是这边所讲的外器世间,是我们所应该要净化的所净机。如果是就内情世间的所净机,就是指无明到老死这之间的十二缘起支。如果就十二个字而言,它的所净机可以是外器世间的所净机以及内情世间的所净机,内情世间的所净机就是指这无明等十二缘起支,外器世间的所净机就是指天干还有地支等这些所净机。
如果是就能净道而言,能净道就是能净化之道而言,就是指信解地等,信解地就是指资粮道还有加行道,另外还有圣者地,圣者地就包括有十地,有资粮、加行之外的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三道而言。所净果也就是净化之后所获得之果。所净机刚才有提到一个十二缘起支,这是顺转的十二缘起支,这边所净果就是证得逆转的十二缘起支,例如说顺转的十二缘起支一开始是无明,这边的逆转十二缘起支,就是断除无明,以此为例。所以如果能够断除三有的根本,也就是依着这一条能断我执无明的三有根本这一条能断道来修持,然后证得空性慧,随着这一条道而修持的话,我们必然可以证得果位。以上就将这「哑哑 依依 乌乌…」这十二个种子字把它用两种方式来解释,一个是把它归类成六组,一类是归类十二个字的解说,到此为止。
我们继续看咒语,也可以分成六等份,「萨剃朵 纥里低」,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加纳目儿帝」,第三个就是「啰合」,第四个就是「卜多」,「卜答喃那你」这是第五个,「答耶答啦 巴帝答那」这是第六个,可以分为这六等分。第一个「萨剃朵 纥里低」是安住于心,再来「加纳目儿帝」是智身,「加纳」是智慧的智,「目儿帝」是身。第三个「啰合」是我。「卜多」就是通达、了悟的意思。再来「卜答喃那你」就是诸佛。再来就是「答耶答啦 巴帝答那」,这个是安住于三世。所以这一段的咒语可以区分成六等份,这六个部份它的解释就像刚才所说的
文殊真实名经
蒋孜曲杰仁波切开示
法炬师译
89.4.27-28
89.4.27
《文殊真实名经》它是属于密续,有一些人说这一部《文殊真实名经》它是属于瑜伽部的法,也有一些人说是属于无上瑜伽部的法,也有一些人说它是属于父续的法,所以有不同的说法。至于这一部《文殊真实名经》它的释论、注解,有非常的多。由于这一部《文殊真实名经》的注解非常的多,所以我们今天只会先就口传部份。一方面我们所剩下的时间好象不多,一方面《文殊真实名经》是一部非常难以了解的密续,所以先就口传部份先传给各位。《文殊真实名经》一开始就引述了一段梵文,梵文就是这一部《文殊真实名经》的名称,我们说像书名一样,下面就有一个藏文,「礼敬 妙吉祥」,这一个是属于译者的礼敬。仁波切说这是称呼他的名号。《文殊真实名经》它是梵文,所以一开始按原文这边是先引述梵文。在这一段梵文,就是「啊呀曼诸殊利南无三喀一喀一耶」,啊呀的意思就是圣者的意思,曼诸是柔软的意思,殊利是吉祥的意思,所以我们就是曼诸殊利就把它翻成文殊或者说曼殊师利耶,再来南无,是称他的名号,就是礼敬的那个意思,再来就是三喀一喀一就是真实宣说的意思。一开始引述这一句的梵文,主要是让我们了解到这一部《文殊真实名经》是由印度那边的梵文所翻译过来的。
下面「敬礼孺童相妙吉祥」这一个是属于译者的礼敬,一般如果在经典或者说密续是从梵文翻译成藏文的话,译者为了让他所翻译的文章能够非常好的缘故,也为了让他在翻译的过程没有任何的障碍,达到最究竟的缘故,所以这些大译师他们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先致上致敬礼。接着就是「复次吉祥持金刚」,首先「得内」就是复次的意思,复次是衔接的文字,也就是先前译者已经将《文殊真实名经》的根源梵文引述出来,他也致上他的致敬礼了,礼敬文已经致上了,下面就要开始翻译他的主题,就是《文殊真实名经》的本文的部份了,为了让上、下前后相衔接的缘故,所以他就写上「复次」这个字来作衔接动作。我们说这个「得内」如果就字面上的意思而言,它是复次,就是衔接文的意思而已,就是复次,可是它有深一层的意义在,就是非文字上的意义在,深一层的意义,「得内」梵文是「啊踏」,「啊踏」它就代表「A望」,深一层的意思,「得内」就是「A望」。「A望」的意思,「A」就代表空性,「望」就代表大乐,所以「A望」就可以成为是空乐无二智。所以「A望」就是代表空乐无二,它也代表方便和智慧,「A望」这两个字就代表出我们所要证得的无学双运的果位,所以就方便分而言,以「A」这个文字来作代表,智慧分而言,就是以「望」来作代表。「A望」我们还可以就基位、道位以及果位配合起来来作解释。基位就代表胜义和世俗二谛;道位来讲就是代表方便和智慧分;果位而言,就代表法身和色身这二身。至于「A望」这两个字的意义非常的深,而且非常的广阔,我们实在很难以用简单的几个言词,来将它解释清楚,所以我们就粗略的为各位作这样的解释「A望」的意思。
下面就是「吉祥持金刚」,这一个「吉祥持金刚」就阐释出《文殊真实名经》的这一个持有者,因为藏文是「巴滇多杰呛」,「呛」的意思就是去持有的意思。持金刚的意思,就是他手中拿着金刚杵,一个金刚的持有者的意思。所以这边的持金刚,就是指我们所知道的金刚手,金刚手的手就是持的意思,去持有的意思。金刚的梵文叫作Vajra。Vajra的意思就是不坏,不被摧坏,如同金刚钻一般,不是任何的东西所能摧坏的。要来解释它不为何所摧坏呢?我们先来解释何为密咒金刚乘。所谓的密咒就是指方便和智慧两个是不分离的,如同金刚一般,不被其他的东西所摧坏一样,所以我们说密咒。一旦我们的心相续当中,生起了方便和智慧不二的道位的证悟的话,我们的心就会如同金刚一般,不随着烦恼所摧坏了。所以持金刚就是金刚手,他手中就拿着金刚杵,那就代表他拥有这个道路,并不是手上拿着这金刚杵是要来丢向火或者是打人的,不是那个意思。金刚意思也就是它非常的坚固,不是一般的人所能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故事,佛陀有一次将金刚杵放下来,放在地上或者放在哪个地方,然后去找全国所有这些大力士来把它举起来,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将它举起来,后来佛陀有一个化身就是金刚手菩萨,佛陀就叫这个金刚手菩萨把它举起来,这一个金刚手菩萨他就用他的大姆指一手就将众人所难以举起来的金刚杵举起来,而且又可以这样子挥动,意思也就是说,他的心相续当中已经有了道上的证悟了,所以他可以轻而易举的举起众人所难以举起来的金刚杵。
刚才就稍微来讲了一下《文殊真实名经》,先作一个好的缘起,明天我们再继续解释下去。我们既然已经获得红、黄文殊的随许灌顶,我们就应当以文殊菩萨来作为我们修持的增上本尊来修持,还有我们应该要依着上师的吩咐来作,每一天应该要尽量来去持诵文殊菩萨的咒语,不要间断,你所受的菩萨戒,也应该要清净的来持守,不要去染犯菩萨戒的十八根本堕,甚至四十六恶作也不要去染犯,接着请随着上师来…
《文殊真实名经(蒋孜曲杰仁波切讲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