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P7

  ..续本文上一页(

  此师自谦语),教弟子事之如佛。但正说法时,听者应作上师想耳。前言宗喀大师

  心中有释迦像,释迦像心中有大日如来者,乃表上师,佛及大日如来,三位一体。

  昔释迦在灵鹫山等说三乘教时,为当时众生业报故,现三十二相化身相。说密乘时

  ,现大日如来相。现值末法世,吾人所能见者,唯与吾人相似之上师相。故观宗喀

  ~P 134

  巴比丘相,即表见上师像。将来业障轻消时,可见佛像。再轻消时,可见大日如来

  像。成佛时如百川入海,成为一味。以此三者合一,观想上师即佛。谓具德上师,

  非余自谓。余但转述颇邦喀及康萨两仁波卿教授。如二公者,应视为一切佛聚而为

  一。又另一观法,乃观上师如一大处所,诸佛本尊皆聚于内。喇嘛瑜伽,即用后法

  。其法即继续前讲释迦化身相心中复有大日如来双身相,即金刚跏趺座上师。清净

  五蕴转为五佛像。

  顶上代表色蕴,转为白色□卢遮那佛…顶有绿住妈佛母

  依密义为身金刚,名朗巴朗贞,显义为身佛。

  喉间代表受蕴,转为红色弥陀佛像……喉有红过噶佛母

  密义为语金刚,显义为语佛。

  心间代表想蕴,转为蓝色不动佛像……胸有蓝麻妈格佛母

  密为意金刚,显为不动佛。

  脐间代表行蕴,转为黄色宝生佛像……脐有白吉马佛母

  密义为功德之佛,名仁亲穷。

   地水火风四大转为四佛母。佛母皆向内抱持而住。

  ~P 135

  密根代表识蕴,转为绿色不空成就佛像

  密名□诸,显密皆为事业之佛。

  又上师清净眼,白色地藏相。耳黄色大势至相(伽那夺吉),鼻色虚空藏相,

  以虚空为其体性。舌红色观自在。密根玉色(定法师译密处绿色,除盖障。)离垢

  菩萨。乃至经络血脉,普贤为其体性,手足密宗十大明王安住,为其体性。如是观

  想成熟,自认上师为佛。汗毛皆无数声闻缘觉围绕,如是观上师为诸佛菩萨海会聚

  会场所。观想成熟,自然次第显现。初观当想五蕴即五佛,四大即四佛母。本来真

  实如是,惟吾人以业力故,未曾见耳。上师胸中,又观想代表清净意之文殊相。先

  观自胸至喉有蓝色不动佛,其胸中有释迦佛,释迦佛胸中有大日如来。不动佛之后

  有文殊,二像相对,如二镜对置然。再观大日如来心中放五色光,向右,光中现弥

  勒说法相。光端(如臂出指)围绕有十三尊传承菩萨(无著等)弥勒光端十三尊,

  即:一、无著,二、世亲(黑毅),三、解脱军,四、精进解脱军,五、尊胜军,

  六、调伏军,七、谢瓦错,八、师子贤,九、孤萨里,十、格瓦井,十一、金洲,

  十二、阿底峡,十三、仲登巴。又放五色光向左,光中现文殊相,光端围绕有六尊

  ~P 136

  传承菩萨(龙树等)。右分光再右稍低,以格西贡巴瓦为主,及传承噶当派菩提道

  次第八尊围绕。熊巴派(噶当经教派),以博多瓦为主,有十尊围绕。左下方以格

  西楚称巴哇为主,噶当秘密教授派,有八尊围绕。博多瓦聚前又一聚,以噶当色摩

  瓦(新噶当派),自东登降错以次十九尊。即黄教,左方深观派,围绕诸聚,与右

  相同。后上修行加持派有二:(一)、共,自大日如来、底若巴、拿若巴,以至宗

  喀巴。(二)、不共,五行中,自大日如来、文殊、至宗喀巴,称噶当列珠,耳传

  。余四行,为密集、大乐、大威德、阿底峡,自阿底峡以次噶当十六尊承传。若但

  学一种,即观想一行承传亦可。本师心中大日如来放光向前,以具足三恩根本上师

  为主座,凡受恩诸师围绕(图上画三尊,以为代表)。前后左右放光皆稍高。第一

  层,四瓣莲瓣之前瓣上,应想大威德。(颇公说:或说以自修本尊在此),此为噶

  当不共承传。以文殊为其体性。又具足父母续,右表方便,右瓣上观想密集。左表

  智慧,左瓣上安置大乐金刚。后瓣喜金刚。次层花瓣前时轮金刚、无上瑜伽本尊围

  绕。三层以□卢遮那佛(肱热。普遍光明)为主,瑜伽部本尊围绕。四层以两两昂

  足为主,行部诸尊围绕。五层以土汪当真松歌(三昧真言如来)为主,作部围绕。

  ~P 137

  (或以长寿佛为主)。六层诸佛,七菩萨,八独觉,九声闻,十勇空。勇士在右,

  空行在左。十一以六臂明王为主,在前,智慧地一切护法明王围绕。宝座上四方有

  云围绕。为护法四天王,皆现世间护法像,不在宝座上,而在其外云中。以上所叙

  资粮田,乃三昧耶尊,即真言尊。次再如法迎智慧尊。

  五月二十四日讲

  智慧尊迎请法。继想宗喀佛胸中之释迦,释迦胸中之大日如来。大日如来心中

  □字、放钩形光,遍照十方。其余一一尊中□字,亦皆放钩形光,俱遍照十方。由

  无量常住佛心中,迎请一一佛心中之完整(如自所观想)曼荼罗,充满虚空。行者

  自赞说云:「堪作无余众生依怙者,能离一切内外魔。尽知一切,如是佛、世尊。

  我今请降临。」各曼陀罗之诸尊,皆现神通变化,在自面前高空中,一一相合,成

  一曼陀罗。此时行者心应默诵(不一定默念),三昧耶咒云:「杂□榜火」。念杂

  字时,想三昧耶诸尊各有一完整新请来之资粮田来住各尊顶上。(应除去高低想)

  。念□字时,观想智慧尊与三昧耶尊相合。智慧尊三昧耶尊之身,如镜中现影。念

  ~P 138

  榜字时,观想智慧尊与三昧耶尊无二无别(应除尊卑想)。念火字时,观想各各本

  尊均已安住,心生欢喜。诵时不要太快,一面诵,一面思一切声缘勇士、护法,皆

  上师为调伏我等故所化现。何以既观真言尊,又须观智慧尊。可举一例,昔无著菩

  萨修观,欲见弥勒。一十二年,迄不得见。后弥勒告以随时在其面前,汝以障故而

  不得见。故观真言尊,显面前有。又观智慧尊,显于此有。再进而言之,前说皈依

  境显,但为作皈依之境。此说以曼荼罗为六加行积福忏净之境,其意义更为重要。

  在此观想圣像之后,与第五科之前,于此间,有沐浴法。此法因初业有情,无

  始来罪障甚重。不修尚不自觉,至修时一入座,财物等障,如黑布蒙心。故于此加

  沐浴修行法。修此分广略二种。略修,即取净瓶及镜,以盘承之。想诸尊皆在镜中

  。由净瓶取水,以浴之。口诵沐浴文(详后广修)。如广修,则想资粮田与自己之

  间(不仅想一肘),有一方形七宝殿,四门,外有琉璃围墙,以珍珠为纲,幔张其

  上(喇嘛,以哈带表纲幔),外有栏盾。栏盾内有浴池,水具八功德,金沙为底。

  由自心中出无数美妙天女,侍立池旁,各持宝瓶。此处有二种想法:一想资粮田中

  ~P 139

  诸尊,如飞鸟之堕入于池中。一如颇公说,想资粮田前有宝梯,诸尊由梯而下。池

  畔各有宝座,一一尊侧有三天女,有为沐浴者,有为擦磨者,有为供衣者。行者自

  诵云:「我今行沐浴。犹昔佛降生,九龙吐德水,而为世尊浴」。口诵此时,心念

  天女以净瓶由池中取水浴佛。并诵吉祥歌赞。浴水流入池中,另一天女行擦。以华

  美柔滑巾,先拭顶,念嗡。拭胸,念□。拭脐,念●。拭右肩,念时以。拭左肩念

  阿。佛头上水聚于顶,上身之水聚于胸,下身之水聚于脐。左右聚于两肩。如是拭

  净。另一天女即供涂香,(油质),清净芬芳遍满世界。次供衣,去其旧者而供鲜

  美之衣。凡所应具,一切皆具。或威猛密衣,或三衣。阿底峡之弟子仲登巴,系居

  士身,以有特别缘起,供蓝布猞猁袍子,以衣带围绕六匝。表行六度。行者若观想

  力强,清明显现,再加供饰,如钵,如杖,如骨饰,皆可,各各皆有功德。最后想

  各尊或如飞鸟,或由宝梯,皆还本座。所余浴室旧衣,皆化为光,收入行者眉间。

  如是观想已,即得加持。浴池下有六孔,分为六渠,流入六道。寒狱得温,热狱得

  凉。饿鬼得饱食。天得甘露。修罗得戈甲武器,畜生得除愚疑。人得妙药。各从其

  好,各如其所欲。颇公云:「惟人最贪,故须妙药以为医治。」此为缘念六道教授

  ~P 140

  。次想浴室如虹,渐次而入于空,至无所缘念。以上说沐浴法竟。

  (五)积资忏净。此科本摄于七支内。喻如玄妙之七个宝车轮。若缺其一,不

  能至佛地。昔印度有国王,名阴杂不底云:「依唯识、实识及幻识,皆不能成佛,

  当依七支而成佛。」因七支功德,能使种姓清明,身心成熟。颇公亦云:「不唯凡

  夫应修七支,佛与佛相见,皆先以七支赞叹为供养。菩萨见佛,闻大乘法,亦以七

  支为供养。初地菩萨,分身百数,见百佛世界。二地分身千数,见千佛世界。亦皆

  以七支供养。可见七支之重要。」有说七支乃未证空性前粗劣有情所作,实非应理

  。昔打坡噶居派初祖,打坡达吉时,行者皆以大手印证空行相。舷波摩竹巴,亦噶

  居派,但修七支,众讪笑之。答云:「我但愿修七支。」盖知此重要,舍此,实亦

  别无法可修也。

  一、礼敬支,即:

  「三门各别礼敬中,初身礼。即『普贤行愿』等一颂。谓先缘十方三世一切诸

  佛,复观自己化身无数,量等刹尘,而行礼敬。此须于彼普贤行愿,起信解力,乃

  能发起。」

  ~P 141

  此为第一支中之第二颂。礼敬,梵文为南无,藏语为抢择,即华言顶礼。礼字

  具恭敬义。分短礼与长礼。短礼,由戒经来,须五体投地,若头不至地,不为礼(

  五体,即两手两膝及头)。长礼,由班青俄若巴传(大成就者),须两手屈大指合

  置掌中,表不空,捧如意宝。初举顶上,表佛髻相。次停眉间,表白毫相。次停喉

  间,表妙音相。后停心间,表一切智。两手著地,感佛手蹼相(指间光纲,如鸭之

  蹼。)迅速起立,表速得解脱相。起身端正,感天人相。反之,两手紧贴,乃外道

  相。两手空,感生无…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