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佛边地。不能屈指,感兽啼相。迟迟不起,感腹行相(如蛇类
)。头不著地或昂起,感生昂首畜生。起身屈曲,感畜生相。总之,和平恭敬,如
法礼拜,感如行者礼拜所占地之尘土数转轮圣王报。此乃别解脱经所说,行者礼拜
之功德如是。如见佛相,心中生起恭敬,合掌当胸,亦即有十功德。又具足六度而
礼拜,即:一、自顶礼,而引他人顶礼,合于施。二、清净三业,远离不合法而顶
礼,合于戒。三、数数顶礼而不厌,合于忍。四、心生意乐,合于精进。五、一心
不乱,思三宝功德而顶礼,合于定。六、知能礼所礼,礼拜之事,三轮皆无自性,
~P 142
依缘起而顶礼,即具足智度。此为上根智者说。如就普通说,能知礼拜之功德,与
不礼之过患,即属于智。复次,身礼,须观想心量无边,则功德亦无边,此有二种
教授,一思吾人由无始来,曾受无量身,今在佛前固可变现曾化与未化各种无量身
体。二思一一佛所知境中,皆有我在。例如,现在堪布,仅为一身,而听众心中,
各各有各别之堪布形像在。故吾人身体礼拜,可观想为无数身躯,在无数佛前而礼
拜。
五月二十五日讲
「次,意礼。即『于一尘中』等一颂。谓一一尘中,皆有一切刹尘数佛,处在
菩萨众中,须生起随念彼等功德之胜解而礼。」
此为第一支中之第三颂。心念诸佛菩萨如何生起菩提心,如何修积资忏净,如
何圆满证得正等觉,如何转*轮。心生欢喜赞叹。尘刹二字,谓如南赡部洲之微尘
数刹土。即观前所讲资粮田中诸尊,遍满虚空而行礼拜亦可。
「次,语礼。即『各以一切』等四句颂。当观自己一一身有无量头,一一头中
有无量舌,一一舌中出无量妙音声,赞佛功德。海者,是极多意。」
~P 143
此为第一支中之末四句颂。观自一一身,现无数头口舌,以语赞佛。此礼敬可
对治我慢,消除身语意罪障。以上三者,以身为主。此属于积资忏净中净障分。西
藏规矩,讲至此,有发心礼拜,或供曼遮至万亿者。然彼属七支中之忏悔支。二、
供养支。共三颂,前二为有上供,后一为无上供。即:
「有上供养者,『以诸最胜』等二颂是。妙华者,谓人天上妙奇花。□者,用
各种散花配合连缀而成。此二者,或系实花,或系仿造。伎乐者,有弦器等之音也
。涂香者,谓妙香泥是。最胜伞盖者,即盖中之殊胜者是。灯者,谓香油等灯,及
能放光之宝珠等。烧香者,指和合或纯一之香料。最胜衣服者,乃衣中之华美者是
。最胜香者,谓能放香气遍满三千世界之香所掺合之香水是。末香者,香粉也,亦
可燃烧。以此堆积,造成坛场,更加彩画,量等须弥者是。」
资粮田,较凡俗农田殊胜百千万倍。宗喀大师尝言:「此田若任其荒芜,而不
播种,其愚疑直无寻处。此福田,既不分四季,亦不论主权,任何人可种。但须以
信犁为耕,而勤播善种。」所谓善种者,即勤修供养是。供佛功德,依经中
~P 144
广说,对于佛像,或佛之舍利,以一花恭敬向空供养,亦可感得涅槃果,观音
经云:「过去亲供无量诸佛,不如末世供养一佛像功德之大。」又经说:香、花、
灯、涂、铃、乐、伞、盖、幢、幡,各各皆具十种功德。如供花,感得行者所生世
界如花之美,身形壮盛,颜色美妙,身发异香,不感财用困乏,乃至证涅槃。总之
,供佛何根,即感何根清明美妙。又供不论何物,但以诚意而供,皆感成佛之果。
颇公言:行供养时,视其发心,若以出离心行供养,得解脱果。若以菩提心行供养
,得佛果。此为共说。其不共说者,谓供养佛时,所发虽为世俗利乐心,而以所供
境胜故,亦如田之土力厚者,纵投以劣种,亦可感清净涅槃果。昔藏王松贞缸波所
著书中,引「文殊问佛:佛涅槃后,众生以何为福田。佛答:比丘优婆二众,汝等
须知,我涅槃后,供我身像,与现供我之功德福田无别。以异熟无别故。有佛出世
,方有佛像。虽系身像,即我化身」。又供养法,显密各有不同。今依显说,分有
上与无上二种。依颂文计有十种,摄为七种。如颂中之一、妙华,二、□,三、乐
,四、涂香油,五、伞盖,六、烧香,七、灯,八、衣,九、最胜香,十、末香。
摄为七者,谓烧香、最胜香、末香,总为一也。
~P 145
「次,无上供养者,『我以广大』等一颂是。其有上者,即世间之供物,此乃
菩萨等,以神力变成者。此中后二句,凡上二所陈,有欠缺者,一切加之,此是显
示礼敬供养等之心与境故。」
无上供,分质与体。质,即五功德供养(色声香味触),转轮王七宝供,八吉
祥供,又以无主之物供。如入行论云:一切江河清净水,清净园林,清净荒岛,旃
檀林,凡堪受用,堪生悦意者,皆可观想为供养。花类,分有造作与无造作。无造
作者,如山中园中草木之鲜花是。有造作,如以珍宝所制成,或以花穿为□等是。
伎乐,如吹、打、击、磨等是。涂香,乃油质,色如金,香极烈,油极清净。伞盖
,或以宝,或以花,或以天衣等所成。灯,但能发光者即可,如夜明珠、日、月、
镜等。烧香,如沉、檀、降香,或条或末皆可。最胜者,谓香水。颂中「一一皆如
妙高聚」句,藏文为「末香犹如妙高聚」。谓以末香染为五色,堆聚为妙高聚。或
以末香盛纱囊中,悬当风处,使清风徐来,异香满室。(与汉文译本不同,应照是
更正。)又次颂中最胜庄严具句。谓诸供养,应观想为陈列整齐,具足庄严,而光
明灿烂。以上所说,乃供养之因,尚非真供养。须以意想供养诸尊心中生起无漏大
~P 146
乐,方为供养之体。供养法有三种:一、即实物供。二、以意化现妙天女,手捧诸
供而供诸尊。三、观想诸供品,陈列诸尊前而供养。三者之中,总以生起诸尊大乐
为供体。
复次,无上供,乃圣者供养,为世间所无之物。如普贤所供如意宝树、八功德
池、甘露、琼浆等,以神通威力而变现者是。但凡夫亦具有四种无上供:一、以菩
提心供。二、受持正法供。三、闻法修行供。四、以善根变作供养。西藏以「生机
却巴」为心要,即「心的供养」,所以对治悭吝心习气。由供养所得之报身,即受
用果。单行六加行法均详于积资。
「附」供曼遮罗法。昔阿底峡弟子贡巴瓦,入定七日,仲登巴见其座前曼遮已
积灰尘,乃斥之曰:汝毋须观别事,但观汝师之行持可也。因阿底峡每日供曼遮六
次。以彼不知供养重于观修,故斥之。贡由是勤行曼遮供,感诸佛清净现前。此种
教授,直传至宗喀大师皆如是。大师石曼遮经手磨光(相传龙王迎此石去至龙宫供
养)致肉穿骨现,乃依教供曼遮不断所致。行者若有福报,应造一具曼遮盘。最上
为金,次银,次铜等质造。下至土木亦可。直径大一肘,小约五寸,依习惯师传,
~P 147
修和息用圆形,修增上法用方形,修权力用月形,修威猛密法用三角形。上等用宝
物堆积,中等用杂粮,最下用小石子亦可。供法,两手皆握宝物,左手持盘,以右
肘侧磨擦,因此处有智慧脉络,可得宿命通。先向外擦三匝,观想我与众生罪障除
尽。再向内擦三匝,观想得佛身口意加持。向外三擦以去障,向前而内三磨擦,得
加持。此乃普通教授。颇公谓,以多磨擦为妙。念曼遮文,「汪青以喜格,萨喜」
等,先念大自在地基,次念大铁围山。依经说,因业力故,须先成风轮、次水轮、
次地基、地下宝雨、香水海、须弥山、四洲。有说水轮地轮相连。风轮不连,距无
量由旬。详见俱舍。供时应观无量须弥日月。须弥八千由旬,在香水海中。日用齐
四层,上为天界。(应观单行本,详加学习。)最前东胜神洲,其旁有二小洲。右
南赡部洲。自前西牛贺洲。左北俱卢洲。每洲旁各有二小洲。(皆由右而左)。
五月二十六日讲
曼遮,梵文为曼遮罗。或译曼荼罗。藏语为金科,义为清净坛场。推广言之,
在一大风轮之上,有无数世界刹土。总称为曼遮。平常由凡夫易于受持故,但摄为
~P 148
一须弥、一日、一月、四洲,总为七主。心中观想,但称为供养,不得称为实现。
因曼遮必须以实体表现故。修密法,每日对于金刚上师,应供三次。否则为密宗应
忏之一。昔印度有大成就者,名刚巴那,曾云:「若行者未证得圆满次第以前,不
勤行曼遮,如自杀其勇士与空行。」其重要有如是者。应观想无数须弥,无数日月
与四洲,以供诸佛,其功德尤大。供时心量应清明广大。中有六道众生。须弥上为
帝释天(庄严光明),周围有药叉,手持金刚杵而为守护。快乐城中,有宫殿三十
二,为其眷属。须弥山如覆斗,各方异色。七层香水海与七重金山围绕。外尽头处
有外围海,咸水在其中。四方有四大洲。东半圆形,南扇子形(又略如斧),西圆
形。北方形。其小洲与大者相似。
东胜神洲有大宝山,南赡部洲有如意树,西牛贺洲有满欲牛,其乳不断,宝为
其角。北俱卢洲有自然稻,晨割夕长,不须造作,即可为食。轮宝即七宝,在东胜
神洲与须弥山间,大虚空上,乃转轮圣王福报所具。阎浮提金为其质,大五百由旬
,光明灿烂如日。牟尼宝在南方,吠琉璃为其质,白光,夏寒冬暖。妃宝在西,此
非凡俗女眷,乃具八德,离五欲。臣宝在北,乃善巧政务。象宝东南隅。马宝西南
~P 149
隅。将军宝西北隅。大藏瓶东北隅。密集金刚本续云:应想八宣宝充满虚空。有四
神女在,出海面须弥山上,一东,嬉女,二南,花□女,三西,歌女,四北,舞女
。东南隅为供花女,西南隅供香女,西北隅供明灯女,东北隅…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