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由事物门故力大。
[由所依门故力大]这就是看造业的对象是否具戒,对只持皈依戒者造业是一种力量,对持皈依戒外还持五戒、持菩萨戒者造业就不同了,对持密宗戒者造业就更加不同。除了对造业的对象是这样,造业者本身也是如此,具不同戒的人所造的业力量不一样大。双方的所依都有这样的关系,如果我们持的戒越多,所造善业功德就越大,同样犯戒所造恶业罪过也越大。
对上述这些应生起坚固的深忍信,花时间仔细思维这些微细而甚深的业果道理,然后实行。实行意指护念,即应在舍弃十不善的基础上护念业果。
[对上述这些应生起坚固的深忍信,]大家要注意中间这个忍字,不是相信、深信就够了,而一定是要有忍。忍字不是忍受的意思,而是心安理得、觉得就是这样的道理,内心里能够承认就是这样的,不会再有其他的想法,这才是忍。我们听了多少法,不见得心里都能忍得下去。举个例子:上师是佛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看到上师时我们大都会心想:“他就是上师,哪里是佛?”学道理时知道上师是佛,看到上师时还要用心想一下:“他老人家是佛。”这就是心里没有忍。如果我们心里有忍,一见到上师自己内心里就会油然生起他老人家就是佛的心念,到这种程度才叫安忍。别人讲上师是佛,自己还要在心里想一下:“他老人家就是佛,是诸佛菩萨的总聚体。”这是心里还没有忍;一定要一见上师内心里就会油然生起他老人家是佛,心里能够心安理得地承许,这才叫安忍。在加行道里有暖顶忍世第一法,就是这句话要在心里能够心安理得地承许,不需要别人说,只要我们自己心里能承认就是这样的、确实是这样的、没有一点的怀疑,这才是安忍。我们现在只能从心里勉强忍开始,逐渐到了最高级的时候做到安忍。但如果连勉强忍都做不到,那就要挨棒棒了!
[花时间仔细思维这些微细而甚深的业果道理,然后实行。]所谓花时间就不是想一次,而是要经常想、反复想,这才叫花时间。因为要经常想、反复想,心里才能生起决定见,如果想一两次,很快就会忘记了。
[实行意指护念,即应在舍弃十不善的基础上护念业果。]
[护念]的[护]字是指要保护我们的身、语、意三业,要护持我们的心念不趋于恶、纯趋于善。
[十不善]并没有包括宇宙间的一切恶业,佛将世间最大的、最明显的恶业归纳为十不善,其他的恶业还有很多。业果细微得很,分为总业果和别业果,总业果包括善业生乐果、恶业生苦果。别业果则是哪种善业生哪种乐果,哪种恶业得哪种苦果,包括了无量的善业和无量的恶业。孔雀身上有它那种特别的羽毛,其他的鸟禽就没有这种羽毛,那是由各种不同的善业感得的。
[护念业果]是要我们保护自己的心念不要朝坏的方向走,只向好的方向走。
世人所谓的【正见】也是指这个,这是僧俗大众都应受持的。这里的【世人】不单是指在家人,而是指所有未得圣道的异生。若是异生,【世人】一词便可周遍故。
能够深信业果是我们的世间正见。学佛有两种正见:一种是世间正见,一种是出世间正见。我们能保护住自己的业果,心念不趋于恶、纯趋于善,能达到这个水平就算生起了世间正见。生起世间正见的好处在于不再种恶因,能与三恶道绝缘,也就是说有了脱离六道轮回的基础。
[未得圣道]这里是指没有证得空性,没有解脱生死。这段话中所讲的[异生]就是指世人,范畴包括了在俗人和出家人,证了空性的为已得圣道者,没有证空性的则为初业有情。我们大家(不包括在座的可能是菩萨的人)都算是初业有情。由于帕邦喀大师讲法的时候,听者绝大多数是出家人,在家人是少数,因此他的大多数话都是对出家人说的,其中也关照到了在家人,所以这里他说是不单是僧众,就连这些在俗人也都是该受持的。
所以实践佛法必须先从业果开始,所谓:“道之始为依止善知识理,道次第之始为暇满,修习之始为动机,实践佛法之始为取舍业果。”所以,我们必须使三门不为过失所沾污,万一沾上就必须忏悔来清净之。
学《菩提道次第》是从什么是暇满开始。修习佛法是从端正动机开始,也就是为什么而修,是为了自己家里的娃娃长得胖而修,还是为了断三恶道、为解脱生死、为利众生成佛而修,因此端正动机很重要,我们每天开始修时要念皈依,就是为了端正动机:我们是为了利益有情而成佛,所以今天来修学。
[实践佛法]就是依佛法而做,依佛法而做必须先从业果开始。开始学佛法应当依止善知识,否则就不知道佛法是怎样的,应怎样断生死,应怎样成佛,这些都无法知道。所以学道,也就是学方法的时候,要依止善知识。
[所以,我们必须使三门不为过失所沾污,万一沾上就必须忏悔来清净之。]就是说我们应尽力使自己的身、语、意三业不被过失染污,万一因我们的烦恼和业力被沾染了一点就必须要忏悔。忏悔就是防止恶业翻倍增长,不感大苦果,但是小苦果还是要受。不是说忏悔了就能不感果,无论怎样忏悔,所造的恶业都还存在。如果我们不做恶业,简直一点也不做,就好比我们在用完好的碗在吃饭;如果造了恶业就好比将碗打碎了,忏悔就好比请补碗匠将碗修补好,虽然同样可以盛饭但毕竟是补起来的,总不如原来没打碎的好。
守戒和忏悔同样是相关连的,永远不犯戒是最好的,万一犯了戒马上就要忏悔,而且当天就要忏悔,不然恶业就会翻倍增长,通过忏悔可以避免恶业翻倍增长。我们能守戒,犯戒能忏悔,这就是持戒。
总的来说,思维业果便足以消除后世的贪著,但最主要的还是思维轮回苦。从广义上讲,如修习【等活地狱】,若心中生起恐惧者,即初萌出离心;如对轮回盛事也能消除贪著,出离心才告圆满。
[思维业果便足以消除后世的贪著]我们知道了业果的道理就不会种生人天的因,只种为众生成佛的因。我们在这里学法开始的发心是为利有情愿成佛;学完之后的回向同样是依宗咯巴大师的愿文,为了证得金刚大持位。总之不管怎么样,我们所积的资粮都是为利益一切有情而成佛。换句话说,虽然我们还没有证得空性,但没有种世间因。如果种了世间因就非来世间受果不可,一定要受果。
[最主要的还是思维轮回苦。]有的人会这样想:三恶道实在是苦,可是上天很好啊!人间自然是有苦,生到天上应该尽是好的,都是快乐的嘛!这样想就还是没有消除对后世的贪恋,我们不仅要思维三恶道的苦,还要思维轮回的苦才能断包括生于天上的苦,才能知道生到天上最终还是苦。
[从广义上讲,如修习【等活地狱】,]等活地狱是地狱之中最轻的一层,堕于那里主要是由瞋恨心而感的。堕于等活地狱之有情见到所有的同类都视为敌人,就拼命杀对方;对方看到他也同样视为敌人,也会拼命杀他,双方就这样整天互相残杀。等活地狱的一天是四天王天上的五百年,四天王天上的一天是人间的五十年,所以才会有万死万生的说法。因为业力的关系人死了这一世就了结了,在等活地狱里由于业力的关系,死后被业风一吹又会很快的复生。复生之后因为无始以来成为习惯的瞋恨心所驱使,又会继续相互残杀,就这样冤冤不解、延绵不断。堕于等活地狱之有情要杀九百万年才算人间的一天,而他们都要活五百岁,你们算算他们要受多少苦啊!堕于等活地狱主要都是由自己的瞋恨心感得,所以大家现在一定要养成不发脾气的习惯。前面我曾建议大家要控制二气:既不要对别人发脾气,也不要自己怄气,这样我们就可以与等活地狱绝缘了。
[若心中生起恐惧者,即初萌出离心;]对三恶道的恐惧是出离心的粗分;想出离轮回是出离心的细分。我们知道惧怕三恶道的苦,有利于明白生于人、天也是苦(因为天人极有可能堕入恶趣),同时才能生得起菩提心。我们知道了六道轮回的痛苦,才知道生生世世的母亲都在遭受这样的痛苦,才生得起悲心和慈心。尽管这是最浅的,但这是生起后面最殊胜功德的因,所以大家要重视这一点。
虽然看起来自己现在所学的法很浅,但实质上并不浅,是生起后面最高功德的基础。因为这是为利有情愿成佛中利益有情的支分,所以并不是低的。或许我们所修的是佛法中最浅、最基础的法,但是只要自己发心是为利有情愿成佛而修,也是种下了成佛的因,也是成佛的条件,也是成佛的加行。这个加行和一般所说的加行不同,凡本功德生起前一切所修皆为本功德的加行,修后一个功德时本功德又变成了加行。一直到成佛之前,我们前面所修的一切皆为成佛的加行,只有上师三宝最后告诉我们成佛要修什么,并且我们开始修的时候才是正行。
黄教认为:凡是为修后面高深的法门,前面所修行的一切法都是这个法的加行。前一个法修好了之后,再修下一个法时,这个法又变成了下一个法的加行。黄教是这样说的,别的教派怎么说我不知道,有人笑黄教一辈子都在修加行,其实我们不是一辈子修加行而是在修前行,说我们在修加行是不对的,说我们在修前行才是合量的说法。一直到成佛前的当天清早开始修成佛的最后教授之前,我们所修的一切都是加行。实际上不能说修加行,是别的教派这样说我们黄教的,应该是说我们在修前行。因为他们对加行的定义与格鲁派对此的定义不同。
对三恶道的苦生起恐惧的心,是出离心的初萌,也就是出离心的粗分,但还不算是生起了出离心,只能说是对出离心有了一点萌芽之心。想要完全离开三恶道的苦,也还只是出离心的粗分。只有对六道轮回都不愿意受了,那怕是生到天人也不愿意,认为都是非离开不可的,这才是出离心的细分。有了厌离轮回的心,再证了空性,这才算是出离心圆满。
[如对轮回盛事也能消除贪著,出离心才告圆满。]这是单指出离心而说的,对于生起…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释出离心(3)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