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释出离心(3)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P4

  ..续本文上一页出离心来说是圆满的,但对于出离心的究竟来说还没有圆满,因为还没有证空性,所以还不可能出离。只有证了空性之后,出离心才算是究竟圆满了。

  我们生起了菩提心还不够,要证了空性之后,生起了胜义菩提心,菩提心才算是圆满了。我们必须修到愿、行菩提心都圆满。行菩提心就是六度四摄,完成这些菩萨行之后,行菩提心才圆满。单发的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我们首先要不造作、自然地生起世俗菩提心。生起世俗菩提心之后我们还要修六度四摄,再证了空性,修到菩萨行圆满了,世俗菩提心才圆满了,那时我们的菩提心就变成了胜义菩提心。一旦我们生起了胜义菩提心,成佛就是必然的了,不会再走其他的路,只能走成佛的路了。

  思维轮回之苦分思维总苦与思维别苦二方面。《妙音口授》中先说思维别苦,后说思维总苦;《乐道》与《速道》则先说思维总苦,后说思维别苦,均有各自的道理,这里依据《妙音口授》来讲。

  帕邦喀大师是按照文殊菩萨所说的来讲,要先思维别苦后思维总苦。《菩提道次第》也是这样讲的,要先思维别苦后思维总苦。

  勤修皈依与业果取舍,虽能解脱恶趣,但如果不彻底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就是不入恶趣得乐趣妙身也仍然是苦,没有别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得了人身之后,有快乐的时候,也有痛苦的时候,仔细算来还是苦多乐少:工作上有很多不顺心的事,回到家里同样有很多不顺心的事情。只要我们生在轮回之中,没有哪一趣是完全安乐的,都是有痛苦的。

  生于人中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等;生于非天中有斗争、嫉妒心恼、身遭割裂等苦;生于欲天中有传报死相、堕下处等大苦。诸天死后多数堕入恶趣,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所积的善妙业都被天福消耗完了,为天时又没有重新积善,而不善业方面,贪等烦恼力量十分强大,由此被引入恶趣;生于上界天中虽无明显的苦,但具【周遍行苦】的自性,且无法自在安住,终有一天会受以前的其他善妙业牵引而下堕,等善业消耗完了,便会值遇某种恶业之缘而入恶趣。所以你可以发现,轮回中的盛事再怎么好也是不可保信的,生于最上的【有顶】与生于最下的地狱饮烊铜汁实在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这七苦是针对我们人来说的,还有思维轮回的六苦和总摄的三苦。三苦是从略、概括地说的;思维八苦是针对我们人来说的;思维六苦是针对六道中的一切来说的。人中八苦除上述七苦之外还有五蕴炽盛苦,我们的身子就是五蕴积聚,是苦器,也就是装苦的器皿。说八苦就有五蕴炽盛苦,说七苦则不包括这个苦。

  [生于非天中有斗争、嫉妒心恼、身遭割裂等苦;]这个[嫉妒心恼]是恼火得很,比方说单位上选先进,那些没选上的人心里会想:“为什么把我给选掉了?领导有偏见,一定跟他有特殊关系!领导不了解我,我做的事情他们看不到!”他们认为自己不仅该选上先进,甚至还应该比先进更高些,所以一旦没有被选上,他们的心里就会很苦。人间的嫉妒是非常恼火的,而非天中的嫉妒就更加恼火,因为他享受不到天人的享受,所以嫉妒心特别强。大家要知道,生于非天也是修善业才上去的,他们修的是善业不是恶业,只是没有解决嫉妒心。在佛法中,显教的六大烦恼不包括嫉妒心,修密中嫉妒心却是大烦恼。因为有了嫉妒心在布施的时候就有悭吝,有了嫉妒心就不能大量布施别人。有嫉妒心的人的心情是:“我的东西你们不要摸,你们的东西给我才好!天上掉下财宝,怎么不掉给我一个人?”

  非天和天人不一样:天人打仗的时候身体受伤后马上就能还原,非天则不能,被砍掉一只脚就少了一只脚,所以他就有身遭割裂之苦。

  [生于欲天中有传报死相、堕下处等大苦。][传报死相]就是说天人要死的时候能预知死相,所以更加痛苦。天人要在相当于人间几千年的时间里都死不成,要整天想着自己要离开天界这么美好的地方投生为猪,整天和粪便滚在一起,变成狗天天吃肮脏的东西,他们的心里有多苦啊!平时跟他多好的朋友都要离他远远的,因为嫌他的身上臭,最多用根棍子挑上一朵花远远地递给他,这种心有多苦?这样的苦还不是受一两天,在天人那里的七天相当于人间几千年!所以佛说:天人临死时所受的苦要大于地狱中的所受之苦十六倍!他们在精神上的压力比其他的痛苦都厉害得多。

  [诸天死后多数堕入恶趣,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所积的善妙业都被天福消耗完了,为天时又没有重新积善,而不善业方面,贪等烦恼力量十分强大,由此被引入恶趣;]为什么天人多数堕入恶趣?因为他们生天人之前所造的业既有善业也有恶业,由于善业力量大才先受报。可他们将善业用完了之后,剩下的只有恶业,所以自然要到三恶道去。天人的贪等烦恼力量强大是因为他们在生天人时是有带恶业的,并没有将恶业忏尽。由于他们有定力,善业的力量大就先成熟,所以才将他们带到天上去了。等到他们善业用完了,恶业的力量就大了。这就等于原来是亿万富翁的时候,十块钱不觉得有什么,一旦钱财没有了变成个叫花子时,欠人家十块钱也没有东西可还了。天人的福报享用尽了,恶业的力量就强大了,这样的力量在他们的心识上,怎么不将他们拉下来?此外,天人被引入恶趣还有业果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恶业没有忏尽,在天上还在不停地翻倍增长,而且他们无法遏制其增长,所以多数要堕入恶趣。

  非想、非非想处的天人是什么也不想,他们如生于人间就是个十足善人,跟他说话无论好坏他都无动于衷,因为他从来没有思维过,已经成为习惯,无法思维了。这样的十足善人有什么用处,就是个大傻瓜。

  [生于上界天中虽无明显的苦,但具【周遍行苦】的自性,] [周遍行苦]是因自己过去生中的烦恼业力起作用而感得的一切不自由之苦,这是所有有情都有的苦。行苦就是有很多事情我们自己不能做主,比如:今天想多睡一会,可到时间了怎能不上班?该上班时下雨了,家里伞破了也只能将就,就是没有伞也得要去,这些都是不自由的。这些都是我们过去生中由烦恼业力所感得的苦,说话、做事自己大多不能做主。

  [且无法自在安住,]这就是说我们如果心里有事就会很烦躁,想让自己坐下来却怎么也坐不住,坐一下就想站起来,站起来又想坐下去。

  [终有一天会受以前的其他善妙业牵引而下堕,]生于天位是由天人的定力而成,当他们定力消耗完了之时,因为还有其他的善业,像这样堕下来的天人只是失去了天位,但还是可以生为人。

  [等善业消耗完了,便会值遇某种恶业之缘而入恶趣。]如果天人以前的恶业没有忏尽,连生人的善业都消耗完了,恶业就会现前,这时如果遇到某种恶业有缘,就会下堕恶趣。

  [所以你可以发现,轮回中的盛事再怎么好也是不可保信的,]为什么说轮回中的盛事是不可保信的呢?因为那一切都是有为法,凡是有为法就有出生、成长、衰落、灭亡,在佛法上叫生、住、异、灭,都是要变的。轮回中的任何事物都有这样的规律。

  [生于最上的【有顶】与生于最下的地狱饮烊铜汁实在没有什么区别的。]生在有顶天是西藏的一般的习惯说法,这种说法不一定指无色天才是有顶天,生于有顶天好像就是生于色究竟天,这和汉人的说法不十分相符。我们的说法是在色究竟天成佛,西藏人通常所说的有顶天,习惯上是指色究竟天,并不是非想天、非非想处天,所以这是他们的习惯说法。

  《道次第广论》中将思维生死总苦分为三方面:思维八苦,思维六苦和思维三苦。初之八苦多指人,后之三苦系略说,这里重点讲一下思维六苦。这六苦分别是:无定过患,无饱足过患,数数舍身过患,数数结生过患,数数高下过患和无伴过患,详见《道次第》。我们应该记住曼达答国王的临终遗言:“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贪求不知满足过失更大的事了。”对于我们出家人来说,只有二件事应该做,即读书听闻思维和舍事修定。这里的【舍事】是指持戒。如果我们只专心这二件事,总有一天会善巧经论与获得成就双丰收。如若不然而流于多事多业,那么我们的佛法是一点也修不成的,这是不遵循【少欲知足】导致的过失。

  所谓[八苦]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外加五蕴炽盛苦。五蕴就是我们的身体。八苦可以概略地说为[三苦]即:苦苦、坏苦、行苦。行苦也就是本书所说的周遍行苦。

  [这六苦分别是:无定过患,无饱足过患,数数舍身过患,数数结生过患,数数高下过患和无伴过患,详见《道次第》。]

  [六苦]是指六道轮回中生死流转的苦。这里我简单说一下:

  [无定过患]就是受生的地方无法确定,可以生在最高天上,也可生在最苦的地狱,自己无法确定。

  [无饱足过患]就是说世人都是贪著的,即便已经很好了也还是要去求更好,永远不感到满足。

  [数数舍身过患]就是说我们自无始以来曾无数次受生又舍身,因此可以引伸出遍虚空一切有情都是我们生生世世的母亲。

  [数数结生过患]就是说我们这一生死了要和下一生结合,出生的过程也是苦,在娘胎里被关上九月零十天还是不好受:母亲吃口烫的东西你会感到热;吃口冷的东西你会感到冷;万一母亲要是跌了一跤你就可能会丧命,所以住胎并不是乐事。如果被关个十天半月自己都会感到难受,何况要关九月零十天?因此住胎是个苦事,更何况出娘胎是压迫出来的,我们从电影院出来挤了一下都难受,哪里比得上出娘胎的压迫之苦?

  [数数高下过患]就是时而生在高高的天上,时而生在下下的地狱。

  [无伴过患]就是不管我们和别人关系有多好,有多少亲人朋友,死的时…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释出离心(3)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