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释出离心(2)消除现世贪著的方法▪P10

  ..续本文上一页不会负责,只有自己来承担。人最爱的是自己,但是要真正爱自己,就不要只是心里爱自己,所做的事情却是在害自己。迁就现世亲友的面子就是我们修法的障碍,一旦迁就了他们,法就修不起来了,因为没有时间修了嘛!

  【与智慧金刚同行】者,是指绝不违背所立的誓言,永远抛弃毫无意义的贪恋现世的经营。修法意乐坚固,把生活与修法结合起来而相一致。

  什么叫智慧?智慧就是知道一件事情该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就坚决做,不该做的事情就决定不做,这就是智慧。我们要抛弃那些对于断三恶道、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世间贪恋,贪恋世间的人有了十万就想百万,有了千万就想上亿,贪恋永无止境。现在世界上那些百亿富翁们还是不想停止赚钱,尽管他们的钱很多,甚至到了自己都不清楚究竟自己有多少钱的地步,可还是在天天想赚钱。

  [修法意乐坚固]就是我们决定修法的心要坚固,决定了就坚决不变。而且修法的意乐要和生活结合起来,生活是为了修法,这一点大家要搞清楚:我们需要生活,但是生活的目的是为修法的需要,而不是为贪世间的安乐,区别就在这里。在家的人难免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要避免过于贪多、过于贪好的念头,可以过得去就行了,不要去想怎样才能更好。不说别的,这样的心用多了,上了座还会想:“某人差我一笔钱还没收回来!”这样的念头。修法的人将那样的心放松一些没关系:“收得回来就收,收不回来也没关系!现在是很多帐收不回来,不是别人所欠的钱都能收得回来。”我们应该这样把执著钱财的心放下。不放下执著钱财的心,一上座心里就会现出来:张三欠我多少,李四欠我多少,我的货运过去他是否收到等等。假如我们能够像文殊院里那付对联所说的那样:“做了就放下,放下就了,了了有何不了。”身外之物都没关系,心里不执著就好。

  【出于人群】者,意为把贪恋现世盛事视为仇敌,与那些希求现世的贵贱人等,哪一个都不像,举止如疯癫之人。这就叫【出于人群】——现世的人群。

  为什么我们要将世间那些看似美好的事视为仇敌?因为一旦贪恋现世,自己的心就会动摇,时间就会浪费,那还怎么有时间修呢?不要像那些希求现世的人一样,并不是我们自己疯癫,而是别人将我们看为疯癫之人:“钱到眼前你不去拿,你不是傻瓜吗?!”甚至有人会说:“明明有好的地方不住偏要住茅棚,这个人一定有神经病!”世人大都会这样看我们。

  [出于人群]是要出于贪恋现世的人群,即出于贪恋世间法的人群。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一点:我们对于生活上的需要够了就行了,无须贪恋,因为自己死时连一根线都带不走。从前有个笑话:一个老财迷临死的时候总也不咽气,旁人问他:是挂念大儿子还是二儿子?他的姨太太说:这个老鬼的毛病我知道!于是她走过去将灯盏里的两根灯芯掐灭了一根,老财迷立刻就咽了气。此人执著到了这种程度:临死他还惦记着怎么点两根灯芯?还舍不得浪费灯油!大家不要学这些,否则将来断不了气哟!

  【入于狗伍】者,指衣、食、名三方面吃亏,为法甘愿忍受饥渴疲劳。

  狗是没有衣、食、名这些东西的,它天天都在找吃的,找到这一口不知下一口在那里,因为它自己不会生产、不会做饭。我们修佛法的人如果在衣、食、名三方面不怕吃亏,对生活所需没有贪恋,心里就不起贪著之心。修法人不会穷,如果我们真正修佛法,就会像宗喀巴大师示现的那样,当生活难以维持时,山神土地都会来供养他。当年释迦佛成佛的时候,他将六万多次转轮胜王的福报全部都回向了给未来的修佛法者,就是遇到灾荒年,佛弟子都不会缺生活来源,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修正法是福慧双收,福慧双收怎么会没有生活来源?只要我们的心里不执著,认真修法之人是不会没有生活来源的。

  【得到圣位】者,指住僻静处,舍弃一切俗务,修法至于究竟,今生获得【天中天】佛位。

  [天中天]是一个称赞词,就是天里面还有天,是用来形容佛位的。我们现在并不想生天,但是我们将来成佛的时候,依密教的说法是在色究竟天成佛的。在色究竟天成佛的是不是天人中的天人?显然不是,所以这是一个形容词。

  我们若今生就要获得佛位,就要纠正这样的思想:“佛位好难得啊!我现在差的这么远,怎么修得成佛啊!”这样的思想要不得!因为有佛法在这里,我们按照佛的方法去修,也就是按照佛当年如何由人身成佛的方法去修。佛已经给我们示现了、规范了这些方法:要经过什么样的次第,要如何修,这是能够保证我们成佛的。有人会说:“说起来这么容易,为什么修起来这么困难啊?”大家要知道:从无始生以来所造的恶业,从无始生以来所生的烦恼,这些在我们身上根深蒂固。修佛法时,有佛所示现的方法,我们依照如是修行必然能成佛,从这方面来说是容易的;但是我们在真正修佛法的时候,必须和自己过去生中的烦恼和业力作斗争,烦恼和业力藏在我们的心识里,佛法中所说的它不喜欢、不接受,不肯接受佛法怎么能够离苦呢?所以说这是困难的。

  与自己的烦恼业力作斗争是要下大决心的,我们要按照前面所说的四依:心依于法,法依于穷,穷依于死,死依于野。有了这样的心念,烦恼和业力就没有办法。以世间法来说:若是自己坚决不干,别人拿你有什么办法呢?要与烦恼作斗争,就要将坚决不随烦恼转的心生起。这样的心怎么才能生起?一是要多看佛经,多想道理,将自己结合进去思维,这样的心才能生起;二是要注重修,光是懂佛教的道理,懂得再多,就是三藏十二部都懂,但是心上没有功能也不行,因此重在实修。我建议大家在修佛法的时候会修定的要好好修定,不会修定的要学着修定。因为会修定的人修法的速度要快许多,比如修《菩提道次第》,会修定的人修一天,相当于不会修定的人修一个月,就有这么快。

  外面有一种怪异的说法:“出离心没有生起就不能修定。”这样歪门邪道的话大家不能听。我可以这样反问他们:“外道都可以修定,他们懂不懂出离心呢?他们没有出离心怎么能将定修得起呢?”实际上这是懒人说的话:“我连出离心都没有,哪有时间修定呢?所以我现在就只能修出离心。”那么请问:除了大菩萨之外,我们是初业有情、是凡俗之人,哪有那么容易生起出离心?我们能舍得什么?就连吃饭时看到某双筷子好,都想拿那双筷子,怎么能舍得丢弃现世的安乐呢?舍不得丢嘛。我们现在应该一方面修容易修得起功能的法,另一方面也要修一下难以修得起来的定。定不是那么容易修得起的(有机会的时候我们再谈如何修定,后面我们在讲正见如何生起来的时候也会谈到修定。),首先要守戒,其次还要在师承指导下努力实修。懂得佛法的道理是一回事,但仅仅懂了道理不足以抵抗心里烦恼的力量,必须有了定力才能压服烦恼的力量,证了空性才能断烦恼的根子。依大家现在的水平无论怎样加倍努力还是断不了烦恼,贪境来了还是要贪:世人的贪就是像油浸在布上一样,哪有那么容易分得开?瞋境来了还是要瞋:街头那些骂人的非要将对方骂痛快了,自己骂舒服了才停止,还会对此自鸣得意。我们要断烦恼现在就要向着舍贪、舍瞋的方向走,要能够真正舍贪、瞋就必须先得了定,再证了空性,那时才能真正断除贪、瞋。

  随便说一下,你不必担心会因如此地舍弃现世修法而成为乞丐饥饿而死,世俗人饿死的情况可能会有,但修法者绝不会饥饿而死。这是因为我们的大悲大师在成佛时,将能受生为转轮王六万次有余的福德,回向给后来的弟子们,作为生活的顺缘。《大悲白莲花经》说:“往昔薄伽梵发心时说,在我的教法里,只要能够受持四指袈裟,若不能如愿得到饮食,则我欺诳佛陀,誓不成佛!” 又说:“未来世上遭饥荒时,一斗糌粑须以一斗珍珠交换,而佛的弟子们仍能得其所需。” 佛最后说:“诸在家士夫,仅耕于拇指,我出家弟子,不为生活困。”这些说法出自经藏,是圣言量,绝无欺诳。

  [大悲大师]指的是释迦佛,[四指袈裟]指的是出家人的衣服。有这么多的佛菩萨成佛时的回向,我们佛弟子怎么会缺少生活来源呢?所以我们不要担心。这就是前面我说过的道理,修佛法之人哪一个会被饿死?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在座的出家菩萨哪一个出去赚钱了?还不是会有钱供养给诸位?并不需要你们出去赚嘛。你们出去赚也未必赚得到,还可能会将本钱也赔掉。别人供养你就不用自己操心,他还生怕你不接受。这是从何而来的?是释迦佛回向给大家的。况且我们修佛法是天天都在增福、增寿、增慧,怎么会缺生活来源呢?再简单举个例子:你们这些出家菩萨和西藏的出家菩萨穿的衣服都是很好的,有的还可能会是毛料的、很名贵的,出家人自己也不会生产,那是从何而来?还不是他们的福报、还不是所有的佛回向而来?所以大家只要好好修佛法就会有生活的顺缘,所有的佛所回向之福报在大家身上都将会堆起来的,生活上需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并不需要为生活来源而操心。

  帕绷喀大师说得好:“世人最会修,如将行世间法的心转过来修佛法就没有修不好的。”我们在行世间法的时候,事前会想到这件事该怎样做,做完了还要想想有没有自己做得不圆满的地方,是不是这样?如果将这样的心用于修佛法,怎么会修不起功能呢?因为加行、正行、完结行三样都是具备的:事先想该怎么做这是加行;正做的时候尽自己的才智去做;做完了之后还要想自己所做的是否圆满,如不圆满还要想如何补救,加行、正行、完结行都做好了,世间法就行圆满了。如果我们将这样的心用来修佛法:修法前加行时想:我要为众生为利益一切有情而成佛,修法的时候认真如法地修,修完之后下座来检查自己哪些功能生起了、哪些还没有生起,自己还要怎样好好地修。这样…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释出离心(2)消除现世贪著的方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