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佛像或者上师像,心里想着现在眉间的正前方,既不要高也不要低:想高了容易引起散乱;想低了容易打瞌睡,所以要想着现在眉间的正前方。如果感觉不舒服,将像想得略低些也没有关系。
除此之外要注意呼吸自然平静,一般人说修定要调息,要想到呼吸均匀,这就搞错了。修定时是不能想呼吸的,一想到呼吸,呼吸就会波动,心里所现的像就会随之波动。不要心里想着调整呼吸,呼吸如果一调就会跳个不停,反而更静不下来。正确的方法是只需要将心放平静,不要想呼吸与调息,心静下来之后,呼吸自然会平静下来。
在观想所缘的时候,开始所现的像不会是眼睛实际看到那样的清清楚楚,只要能够想到大体的轮廓就可以。一旦像能够现得起,心就要抓住现起的像。一会儿,心力会逐渐地弱了,像也不那么现得出来了,心里会感到有些累,此时就要从像的头顶帽子开始,向下想,一直想到莲花座,再从莲花座向上想到帽子,如此上下想三、四遍,后像又会清楚一些,这时你要用心就赶紧将现起的像抓住,因为像是从心里想起的,所以要用心将其摄持住,像才不会淡化。从来没有练过的人要不了多一会就感到累了,心力摄持不住时像就会不清楚了、动摇了,心也会感到劳累了,这时就要再次从像的头顶帽子开始,向下想到莲花座,再从莲花座向上想到帽子,如此上下想几遍,一旦像清楚了就赶紧用心力摄持住,不要使像衰弱了。有人说的是不要让像跑了,其实应该是不要让现起的像衰弱了。在像不衰弱的情况下,能摄持多久就摄持多久。开始一般只能坚持几秒种,像就消失了,练得久了,摄持像的时间会慢慢地逐渐增加,到最后练成功了的时候,一座下来可以达到三个小时,三个小时里心念既不会起昏沉、也不会起掉举,那时定就修得差不多了。
大家不要认为这是很容易办到的,修的时候自己可以体会得到:开始修定时所缘还没想清楚,现在的、过去的潜伏意识就会现形了,因为自己观想所缘的心力没有它的力量大,心就会跟着它跑,这在修定中叫做掉举。修定的时候像现不清楚,想打瞌睡,这叫做昏沉,修定就是要去掉举和昏沉这两样。开始时掉举和昏沉会不断地来,自己要坚持练下去,慢慢地练到昏沉和掉举都不来了,一直练到连它们的影子都不来,这样就纯熟了。纯熟之后自己还要不断地用功(这个阶段所用的时间无法确定,各人的时间长短不一样。)然后就会生轻安。轻安先从头顶开始,像剃头时师傅的手摸在头顶的感觉一样,热乎乎的(剃过光头的男人可以体会得到),然后是心生轻安,再往后是全身生轻安.全身轻安时心里会感觉喜欢得控制不住,舒服得感觉简直无法克制,随后这种感觉会慢慢平息下去,那时身心就都稳定了,这时就算得定了。
得定之后自己会感觉变了一个身体似的,不是外表有什么变化,而是内心会感到修任何善法都有堪忍性了。不像现在脚痛坐不起了,腰伸不直了,身体左右偏斜了等等状况都不会出现。帕邦喀大师圆寂的时候就是坐了二十一天,圆寂之后红白菩提都流了出来,他的身体还是那么端端正正地坐着。以力学的观点来说,他坐得前后左右非常平稳,所以才能够坐到二十一天,直到圆寂都是那样端正。得定之后首先是不用考虑健康问题,身心健康就更不用说了,天气冷了、热了都没有关系。不然那时米拉日巴当年住在山洞里能不冷吗?他就是因为生起了这些功能,外缘就没有干扰作用了,身上有堪忍性了。
修定第一个重要的门槛就是找所缘,这是个很困难的过程,找得到所缘才能修得成定,找不到所缘就修不成定。在修定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到所缘又能修得好,修到第五住心的时候还有一个门槛,也就是断细昏沉的时候,此时一般的修定者会误认为自己已经得定了:因为此时的境相是清明的,心里又是异常舒服,不是世间的快乐感受可以相比的。由于这种异常的舒服才使修定者误认为自己已经得定,其实此时细昏沉还没断,所以这是修的过程中的另一关。修定开始找所缘是一关,修到第五住心断细昏沉又是一关,如果这两关能过,就肯定可以得定。找不到所缘我们用什么来修定?肯定没有办法修;修到第五住心的时候,细昏沉未断,自己却误认为已经得定:有了平时从没有过的舒服感觉,心也异常明了,只是因细昏沉未断,心现所缘没有力量。细昏沉断完之后到第六住心是断细掉举,修定的次第大概是这样。
由于各位多为初修,所以我强调的是找所缘。下面我再给你们重复讲一遍:初找所缘时要自己去试,看哪一尊佛像比较容易地想起来,无论是画的、铜铸的、还是泥塑的像都可以,总之要很容易想得起来,而且自己很喜欢观想,就可以以此作为自己的所缘。所缘一旦决定之后就不能变了,要一直修到得定。不能听别人说观想本尊的像更好,自己马上就换本尊像为所缘,那就需要再从头开始了,那么自己前面所修的就浪费了!因此只要所缘现得起,就要一直的修下去,一直到得定为止都不能换所缘。
我们做事情通常做久了之后会生疲厌,观所缘、修定可不能生疲厌,否则一切功能都断了。大家回去以后就自己去试试,哪尊像现得起就天天想。
观所缘会有很多名堂:像不是高了就是矮了,不是近了就是远了,很难将像想得不远不近、端端正正。千万不要将像想得太近,稍微想得远一些比较好。还有一个问题要给大家讲清楚:有的人观所缘是用眼睛看,尽管眼睛是闭着的也是心想着用眼睛去看,大家不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如果用眼睛观所缘,时间长了额头眉心处会痛,还会引起以后其他不舒服的问题。总之不能用眼睛看,而要用意识去观想。意识不是看而是现,这一点大家要分清楚,这叫意生身,由意识而引生的。修密法的本尊也是意生身,由意念生起的。
初修定者主要的任务是去找所缘,所缘找到后,现的是什么样的情形可以来问我。每个人所现的情形不会是一样的,有的人过去生中修过,有的人从来就没有修过,有的过去生中修得很好,每个人的烦恼业力不同,修起来都不是一样的。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如果都学佛就会有十三亿种情形,不会有完全一模一样的。虽然个人所现的情形不同,但是总的方向是一样的。俗话说条条道路通北京,但不会都是一样的。修定也是如此,基本的原则不能错,也就是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坐要具备毘卢七法,然后要将气息调好。我特别给大家解释的是:一般书上说的是:所缘不能跑,要想着所缘。其实这说的是现象,实质上是心现所缘,心力能不能摄持所缘,不是所缘跑掉,而是心能不能摄持所缘。
今天我将修定大概地给各位讲到这里,大家要回去自己去试,看自己怎样才能做得好,有了什么样的境相或是有了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我,我再告诉你怎样能够提高。各位有了什么困难也可以告诉我,如果我知道该怎么样解决的话会告诉你的。各位今天问我如何修定,这很好,没有定大家就还只是理论研究家。
下面我们接着学习《三主要道》。
学法前我们发心,是提醒自己用什么样的意乐来学习,念《心经》的作用一是帮助我们忏罪,二是帮助我们排除学习的障碍,三是加持我们生智慧,这些是每次学法之前都要缘念的。学法之后或是做了功德之后都要回向,不然回去之后一旦孩子惹自己生气,就会将今天所做的功德一下子全都烧毁了。那就太可惜了。
文中【暇满难得】即是开示认识暇满,思维利大,思维难得之三法。【暇】指远离八无暇而有暇修法,【满】指生于人中且入佛门中等,具足修法的内外顺缘。
[思维利大]就是说只要我们具备了条件,就可以成就最大的利益。这个最大的利益就是断三恶道、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
[思维难得]就是前面我所说过的:得一个残脚、瞎眼的人身都要持一条清净的戒!
大家要认真想想:“我具备了得一个残脚、瞎眼的人身的条件没有?”这确实需要每个人认真自我检查的。如果连这样的条件都没有具备,像今生这样圆满的人身自己还能不能再得到呢?这是一个大问题!因此我们今生无论如何要将来世能够继续得人身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对待。要想再得人身第一重要的是要持戒,凡是受过的戒都要认认真真将其守好。这里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烦恼这么重,外面引起我们犯戒的因缘这么多,我们应怎样守得好戒呢?”持戒有两种方法:一是要防止:身、语、意三业尽量不犯戒,能做到完全不犯戒是最好的。二是要及时忏悔:由于很难做到完全不犯戒,一旦犯了戒一般要当天忏悔不要过夜,免得恶业增长。再强调一下,持戒的两种方法就是:最好的是不犯戒,犯了戒要当天忏罪不要过夜。
我们无法避免犯戒,在座的各位没有谁可以说自己完全不犯戒。阿底峡尊者说过:比丘戒二百五十三条,自己没有犯;菩萨戒偶尔犯之;密宗戒简直像毛毛雨一样犯得不得了。他老人家给我们示现了这样一个方法:他在走路时发觉自己犯戒了就会马上停下来,从行李中取出庄严佛塔像,在其面前痛哭流涕地忏悔。忏悔过后将佛像包好放在行李中再继续赶路。阿底峡尊者就是这样给我们示现的。我们虽说不用在路上犯了戒让别人等着自己忏悔,但起码要在睡觉之前忏悔:将过去生中直到当天自己所犯的恶业进行忏悔。晚上睡觉做梦时也有可能犯戒,那么起床之后也要忏悔,将晚上睡梦中犯的戒进行忏悔。这样做虽说我们犯了戒,但戒律是干净的。不是说要大家绝对不犯戒,那是办不到的,无始以来的烦恼会促使我们犯戒。最好是不犯戒,一旦犯了戒就马上忏悔不过夜,这样做就是我们在持戒,能坚持这样做戒律就是干净的。
[【暇】指远离八无暇而有暇修法,【满】指生于人中且入佛门中等,具足修法的内外顺缘。] 大家回去之后要将十圆满、八无暇认真搞清楚。在《菩提道次第》中有八种无暇、十种圆满的详细解释,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内外顺缘]指…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释出离心(2)消除现世贪著的方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