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上师应有十德。前面所说的是简单的条件,这里说的是圆满的条件。[功德增上]就是说上师的功德要超过弟子的功德。[勤教丰]就是有圆满的教功德。[善达真实]就是有能通达一切的诸法总相是什么样子的智慧。[善说法]是指能够应机说法,不是死搬教条说法,对不同的有情知道该怎么说。要引导有情脱离生死最终成佛,总的方向只有一个,但是具体方法却不只有一样。上师说的话要合众生的心量,如果不合他就不喜欢听,上师再怎么说他就是听不进去。所以这个[善说法]就是指要合众生的根器,或者说要合众生的脾气,不然他就听不进去;也可以说要合他的爱好,他喜欢的、不喜欢的都要合得起,他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不能光按照书本上说这个重要,就该这样说。你这样说了如果不合他的根器,众生一点也接受不了。再说简单一点,给众生说法的时候(先声明一下这不是说我,而是说上师给众生说法。),要合众生的烦恼才能说得他们能接受,否则他们就难以接受。比方说我们大家一起学习,水平当然各不相同,你说的话要使大家都听得进去,不仅高级知识分子听得进去,没有文化的也能听得进去;对佛法了解得很深的听得进去,初学的也要听得进去。宗喀巴大师的教义就是要我们为众生成佛,要三根普度,如果没有悲心这些是不能做得到的,所以说我们要好好修菩提心,慈悲心生起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学人应把这些上师的标准牢记于胸,然后去寻访这样的上师。]我们应该把上师的标准记在心里,一方面便于我们去寻找合量的上师,另一方面待未来需要去帮助别人进步时,我们一定要先将自己充实起来,这些条件我们要具备,不具备怎么能行?帮助别人要如是,帮助自己也要如是。我们要寻访这样的上师,不要像我说的笑话那样:一听到大德来了就赶紧扑过去,尤其是活佛来了更不得了,脑壳挤爆了也要伸过去,这就是没有选择上师的过患。
[上师功德的大小与弟子缘份的优劣一致,]这一点大家要知道:上师的功德大小与我们自己的缘分优劣是一致的。缘分由何而来?是过去生中我们通过自己的修学而来。我们修学得好就能遇到好上师,修学得差就很难遇到好上师。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现在自己要好好地修学,未来生中才能遇得到好上师。这里就含有这样的教授。
[如果弟子亲近一位能引导显密全圆道的上师,此人便有听闻与理解全圆道的缘份,]这里我要附带给大家说一下:大家现在不要忙着去找教授,佛菩萨每天都在关注着我们的修学,缺少什么教授他会给我们的。举个例子:我过去所得的教授在文革中全部被人烧干净了,可现在我屋里不是又堆起来了?需要的教授是会来的,问题在于自己是否实修。在诸佛菩萨智慧的觉照之下,我们缺少什么教授他们都知道,会有因缘让我们得到的。因此,大家不要去忙着去找教授,应该抓住主要的东西赶紧去修,如果还需要什么教授,都会自己来的。
如果我们认真去修,真正修到心和法相应了,自己现在的环境是会变的。因为我们的心和身起了变化,这是正报,正报变了依报也要变。因为我们的正报(自己该享受什么、值遇什么)都要依靠外境,这个外境就是我们的依报。只要我们修得有功德、有成就了,无论大小,依报都要变。从前见了面就要瞪眼睛的人现在会改变态度,会跟我们亲善;以前那些很不容易做到的事,现在会意外地一下做成了。大家一定要努力,今生就会见效的,并不一定要等到来世。
我给大家再重复一下:我们实修就是要变身心,身心是我们的正报,也就是我们正该享受的报身。报身要靠外环境而享受,这就是我们的依报。只要我们的身心变了,过去是仇人的见了我们也会笑嘻嘻的。这个道理可以拿世间法来想一下:你见了人家都是笑嘻嘻的,很恭敬、很客气,他会不会见面就给你两耳光、对你发脾气?不会嘛!这就是正报变了依报也要变的道理。我说这些都是大家做得到的事情,而且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这可不是给你们空说道理,而是一定能够做得到的。你们可以去试嘛,只要大家修到有了功德之后,现在那些想求而求不来的东西,会涌起的来,挡都挡不住。
举个笑话例子,糊里糊涂有人给你送来一万元钱,你拿了晚上都要睡不着觉:放在家里怕强盗抢,放在银行里又怕出什么问题,人家会不会疑心我从哪里弄来的?这样就给你增加了无限的麻烦,这并不是好事啊。
只要我们的身心起了变化,主要是心起了变化,由于身和心是连在一起的,心起了变化身也就变了,身变了正报也就变了,我们所接触的环境,那些依他而受的报(也就是依报)要随之而变。比如,在你没有福报的时候,口袋里一个钱也没有,你两条腿就很累,因为要走路嘛,要依他而受报。如果你口袋里有一些钱了,出门至少可以喊个三轮车,安安稳稳地坐上就去了;如果口袋里钱再多一点,你就可以坐汽车了;你若再有更多的钱,就可以坐飞机到北京去了。这是要你的正报变了,依报才会变。修学并不是求这个依报变,只要你的正报一变它就会来的,那时候你挡都挡不住。我说这些还只是大家在物质上的享受,假如我们认真修学以后,内心的享受,那些由修法而得的快乐是说不出来的。这是没办法拿世间的道理来解释的,因为世间没有同样的道理可以用来解释,所以那叫“不可思议”。比如我如果问你:糖是什么味道?你肯定说是甜的,我若再问你:甜是什么味道?能给我说说吗?你还能回答得出来吗?法的功能就是这样,修了之后你身上得了,自己确有感受,可拿世间的语言就是说不出来,这就叫“不可思议”。修法中就有这样的感受,所以叫法乐。没有法乐哪个会去修?还不如天天去吃火锅,去跳舞娱乐,何必这么辛辛苦苦的?就是因为会有感受,而且是现生就能得到的感受,未来生中还会比现生还要好。可是如果你不修的话,今生的福报用完了、没有了,那你就会到比今生还差的地方去。比今生还差的地方是哪里?就是三恶道,最轻的也要让你变只狗。变只狗还要分有没有福报,有福报的会有人把它养起来,还能天天吃牛奶;没有福报的就要自己到处找食吃,找不到好吃的连屎都要吃,所以培福就很重要。要想不变畜生就要有智慧,生到畜生道的主要因素是愚痴:不知道因果,不知道善恶取舍,不知道如何种善因、如何除恶因。因此我们既要培福,还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不会到畜生道去。这就是培养好的兴趣习惯,哪一类的到哪一类去,爱体育的和爱体育的合得来,爱文学的和爱文学的合得来,爱音乐的和爱音乐的有交流,我们求解脱的人就和求解脱的人合得到一起。
[对全圆道能懂得大概者,其福报也比具有别的功德来得大。]这是一句很重要的话,像我们就是学全圆道的,我们现在就比听闻任何法的功德大。大家要知道,今天我们共同学一次,就积起了无量的功德。因为我们发心不是为了个人,是为了遍虚空一切如母有情,生生世世的母亲都要报恩,这样的心量好大啊!
一旦获得这样的上师就应如理依止,这里面有【近于佛位】等八种如理依止功德,以及相反的八种不如理依止过患。
如理依止上师前面我已经说过,就是心依止,行依止。心依止又分两样:认识上师是佛,同时念恩生敬。行依止就是承事上师、恭敬供养,最主要的是依教奉行。宗喀巴大师就给我们特别示现了依教奉行,他事事都向文殊菩萨请示,以此教后人要照着样依教奉行。你如果把他看作根本上师,上师教你如何做,你就应没什么可说的去照着做,要做到弟子不见师过,上师示现一切都是很有针对性的。
我在康定值遇昂旺朗吉堪布仁波切并且跟他十二年,就是没有看到他有丁点过失,这是很不容易遇到的上师。不要以为他老人家是自己到康定来常住的,他可不是像现在大德出来了、活佛出来了,他是奉帕绷喀大师和康萨仁波切两位上师的命令到汉地来弘扬宗喀圣教的,他是一代传承师到我们这里来的。上师的一位译师叫祝维汉,解放后他在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的编译室作副主任。他给我的来信中说:“昂旺朗吉堪布仁波切在拉萨几万出家人中都是少见的!”我们有幸今天来学他传来的法流,不知道有多大的福报!你们的福报我说不出来,不知道你们有多大的福报今天才能感得来这里共同学习。
大法师传别的法我同样觉得了不起,传什么经、传什么法,乃至于修密法等等,没有一样不好,但是传《菩提道次第》就寥寥无几,除了海公上师和清定上师讲过《摄颂》以外,就再没有人讲过了,在内地简直没有人讲过《菩提道次第》。我这里只是说在西南地区,北京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了。北京有几位大德在那里,比方观空法师(他是依止帕绷喀大师的),法尊法师(他是依止安东仁波切的),在北京可能有他们的法脉。其他的地方只有海公上师在上海建了一个金刚道场,他最殊胜的道场是五台。其他的我没听说过,不知道的就不敢说。
关于[八种如理依止功德]大家可以看一下昂旺朗吉堪布上师讲的《菩提道次第略论释》,里面就有:有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离缺大善知识、不堕恶趣、魔及恶友悉不能胜、烦恼恶行皆自消灭、道地功德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眼前究竟一切义利,标出来一共八种。
至于[八种不如理依止过患]就让人害怕了,不如法依止上师的过患说起来相当可怕,《菩提道次第略论释》里面也有,同样是八种。其中最可怕的是生生世世不能遇到善知识,并且长期在三恶道中流转。大家可以自己去看《菩提道次第略论释》,那里面有详细的叙述。
宗喀巴大师也说:“所有现后诸福聚,其能最初成就者,谓由意乐及加行,如法亲近善知识,纵至命缘终不舍,如教修行法供养,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这个颂子的前半部分说的是:我们将现在和今后的所有…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一.序分 4· 如何寻访上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