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缘起▪P2

  ..续本文上一页就者呢?那些生起了菩提心又证了空性的人才是大成就者。例如海公上师、清定上师,他们就是大成就者。我们都要发愿不但要成为小有成就者,还要成为大成就者。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佛,成佛由何而来呢?就是要具备证空性和生起菩提心这两个条件,才能成得了佛,所以这是我们大家学佛的共同目标。我们现在所学所修的就是起两种作用:一是如何生慧,一是如何培福。我们现在要紧的就是如何把福报培起来,如何把智慧开起来。智慧不是一件可以从商店拿得到的东西,智慧是对世间法、出世间法以及如何成佛具有清净圆满的认识,这种认识就是智慧。有了智慧我们才能起行,没有智慧我们就没有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比如说我们将客观事物了解清楚了之后,自然就能够想出办法。学佛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把成佛的因弄清楚,知道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需要怎样的先后次序,这可是不能乱的。当然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大菩萨,我只是以自己的程度说:我们现在要紧的就是将下士道修好。发心当然要为上士道,要为报母恩而成佛,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但是基础是先要将下士道修好。下士道修好了,简单说就是我们把业果掌握在手上了,能够生生世世得人身。我们有了发愿的愿力,才能生生世世值遇上师,生生世世值遇宗喀圣教的教义。

  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学习宗喀圣教的教义呢?因为释迦佛过后,由于时间久远了,佛法慢慢地开始有了污染,并且有了很多失缺。后来有宗喀巴大师来整顿、弘扬、开演出了非常圆满的佛法,而且他的方法符合我们当前的根器,对我们来说是最需要、最实用的。这里我要说明:凡修佛法都是好的,即使是念阿弥陀佛的人都能成佛,不同的只是时间的早迟。如果找到正确的、圆满的修行教授,就能缩短成佛所需的时间。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圆满的修行教授,修行者就不清净了,不清净的要想转变为清净的,那就很难、很难。

  自无始以来,我们的烦恼一生比一生浓厚,要想把它清除是最大的困难。我给你们举个例子:我们给别人做思想工作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给自己做思想工作就困难了,因为我们总是会这样的原谅自己:“我是犯了错误,但那也是迫不得已,都是为了家人,或是为了别的什么。”我们总是要把责任推给别人,没有那个敢于大胆承认这件错事是我干的、该我负责,生不起这样的心嘛!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是尽善尽美的,即便实实在在是自己错了,也大都会把责任推给别人,因为生生世世都是这样的。我们学佛法就是要断烦恼,断烦恼就是要做思想工作,在帮助别人断烦恼时我们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要帮助自己断烦恼就比什么都困难。多少生以来养成的习惯是:“我没错,我是正确的,有错都是旁人引起的。”我们学佛法之人要正面看待自己的过失,比如儒家就有这样的话:“君子过犹如日月蚀焉。”这就是说:真正正人君子的过错如日蚀、月蚀一样,大家都是能够看得到的,这样他们才能注意改正。

  大家要认识到,我们学佛法就是要断自己的烦恼,佛说了一辈子法,都是教我们如何断烦恼。有烦恼生起,那就是我们的苦因,这一点大家要明白。当着人你不敢说,在佛面前你可以说嘛。你不说他老人家也是知道的,你何必不说,何必隐瞒呢?我们在修学佛法时所做的七支供养里面就有忏悔。不能说我们今生是好人,今生行的是善业,就能说过去生中没有恶业,这谁也不能保证。因为业果有一生受,有多生受,乃至多到五百世受。万一过去生中的恶业将我们引到三恶道该怎么办?因此,我们要乘着今生的人身好好忏悔。忏悔有什么作用呢?因为忏悔有追悔心,可以破坏恶业倍增的功能,所以我们要忏悔。我们不知道自己过去生是否做过坏事,在座的各位过去生中什么好事都做过,什么坏的、要堕地狱的事也大都做过,在我们的心识上什么善恶都是具足的,遇到什么境就会现起什么。我们学修佛法之人无论如何都要忏除一切恶业,修行是改造三世的业,我们要乘着今生的人身好好忏悔过去生中的恶业,不让它生果;今生的恶业更要好好忏悔,不让它生果;我们现在还要发愿未来生中不造恶业,这样三世的恶业就可以清除了。

  关于三世的善根,由于我们过去生中没有生起求解脱的心,没有生起出离心,所以种的都是世间因。由世间因感得的果无论好、坏都要在世间受,因此,我们应该将善业拿来回向,将过去生中所做的一切善业回向给为报一切母亲恩自己愿成佛,变成为成佛的资粮。当善业变成为成佛的资粮以后它就可以倍增,在没成佛以前一切善业都不会消失,而且业的力量还在不断地倍增,这就等于我们在积福。我们将今生的和未来的善业都拿来回向,那么这些善业就不再在世间感果了,自己所做的点滴善业都要一直到了成佛才为止。大家也许会想:“我将一切福报都回向成佛了,那么今生的生活怎么办呢?”这是不必担心的,能够成佛的资粮我们都有了,现生的资粮自然会有。我举这样一个例子,比如我们要去北京,当然要经过许多地方才能到达,不刻意追求到这个地方,却自然而然地到了这个地方。佛当年成佛之时,他老人家将几万次转轮圣王的福报都回向给了未来所有的学佛者,即便是发生饥荒的时候,佛弟子都不会缺生活的来源,所以大家不必担心。另外我们天天在培福,天天在忏罪,自己也在不断地积累福报,因此不要去担心。内因果比外因果发展得要快些,发展得要大些,所以我们学佛佛法之人不要愁生活来源。

  现在一般人认为:“今生我好聪明、好能干,所以我才会有高楼大厦可住,生活上才会有如此的好!”殊不知这些聪明都只不过是一个*引线,现世的果报是过去生中培养好的,单是有点引线起不到什么作用。我们过去有福,它自然要来。我举一个现实的例子:那些踏踏实实工作的普通人即便是又聪明,又能干,总是在实干,可到头来他不一定能分到一个大房子,不一定什么都能弄得好好的。但是有些当领导的(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领导都不对,只是说有这种现象。),虽然连话都说不清楚,可万事却都要他说了才算,而且他的享受还要优厚于其他人。这些是怎么来的呢?是来自于过去生。过去生中所积累的福报就好比你在银行里有存款,你走路去银行提款可以;坐车去银行提款也可以;甚至坐飞机去银行提款都可以,但必须要银行你有存款才能提得到。反过来大家可以看到,有许多常年辛苦劳作的人,到今天连住房也没能分得到,这种例子有很多。这就是说不是只靠今生的勤劳与聪明就可以得到一切,还是要有前生积得有福、积得有慧。积得有福享受就与众不同,积得有慧就能辨别善恶是非,这些都是由过去生中来的。我们今生努力地好好做人就是在发扬过去生中的好习气,如果我们坚持这样做下去,来生一定会更好。

  我们修学佛法之人要掌握三世,趁着我们今生得到人身,不仅要将过去生中所做的恶业全都忏净,将善业回向成佛;还要把今生所作的恶业全都忏净,把善业回向成佛;还要发愿来生只作善业、不作恶业。这样做我们就能一天天地美好下去,不空过人生。假如我们去忙正修以外的事,自己最大损失就是过了一天,寿命就短了一天,福报也就短了一节。大家往往忽略的就是这个问题,总是认为自己的福报如银行里自己有存款一样,不断取就是了,殊不知世间的福报总是会有个限度。我的上师——昂旺朗吉堪布上师当年的生活就十分简朴,我们这些弟子们总希望他老人家过得好一些,舒适一些,堪布上师对我说:“成佛要好多的福报喔!”他老人家一生都示现一个普通出家人的样子,生活上十分节俭,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修学,这就是他给我们做出的榜样,大家应该好好向他学。

  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成为大成就者,这是最大的希望。假如不能成为大成就者,我们也要利用这个人生成为小有成就者:或者是能得定;或者是能将业果搞清楚,确保自己生生世世能够得人身,这是我们学佛法之人这一生中最起码要做到的。千万不要现在就去广看三藏十二部,等你看完了,头发都白了,就再也没办法修了,尽管心里很想修,但是堪忍性、坚持力都不够了。所以大家要趁年富力强的时候好好学、好好修。

  宗喀巴大师依藏中各派大德教授实修,建立清净完整显密圆融教法,于拉萨建噶登寺,立辩论之规,建密院之制,使学人皆能依显入密,实践实修,由凡趋圣;遂使释迦牟尼教法,在藏地大为兴盛,故西藏僧俗尊称宗喀巴大师为第二法王。

  这一段概略地说明宗喀巴大师是怎样整理复兴如来佛法的。他并不是一个人作主,而是先向当时各宗各派的大德学法,学法之后就实修,实修之后他发现了其中的不足,就亲见文殊菩萨,在文殊菩萨面前求教授,将不清静的洗涤清净,将不圆满的补充圆满,建立了完整的显密圆融教法。西藏过去的密法都是秘传,从宁玛派起就盛传密法,到了莲花生大师的时代,他就不仅仅是传密法,而是先讲显教。他对当时的二十五大弟子都是显密共传,这二十五大弟子也都是即身成就。当时的宁玛派还是重在传显教,以后的西藏学密法的人也都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现在都归称其为宁玛派,这就是西藏的早期佛教。我们现在所说的宁玛派,意思是旧教,是原来就有的。不仅是莲花生大师一个人所传的,包括后来很多在西藏传密法的,我们都把他们统称为旧教。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建噶登寺,最为殊胜的就是建立辩论之规,现在称为辩经。大家学经教时,比如学《俱舍论》,论中好多疑难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家就互相问难。也就是我一问你,你立即要回答,如果你不能立即答出来,就说明你对教理还没有明白,就是你输了,这就是他们的规矩。就如电影《班禅东行》中所演的辩论那样,都是两人一问一答,击掌之间就必须回答。西藏考格西时也要进行辩经,无论怎么问都要能回答,才能考得上格西,这也就表明他已经…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缘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