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遍益明镜——劝勉修习圣教根本调伏正法▪P2

  ..续本文上一页代表佛的胜幢——出家衣服,其罪极重,如上《极爱比丘经》中所述,故尤须谨慎。究其原因则因其会损害佛教的形象,增长与教法相违的邪命,因而对正法造成很大的障碍,在教法的传承和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为免文字繁冗,在这里就不赘录了。

   出家的功德:

   《赞出家功德品第十五》 中:“(尔时世尊,赞叹)出家功德因缘其福甚多。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听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无量。布施之报,十世受福,六天人中,往返十到,犹故不如放人出家及自出家功德为胜。何以故?布施之报,福有限极。出家之福,无量无边。又持戒果报,五通神仙,受天福报,极至梵世。于佛法中,出家果报,不可思议,乃至涅槃,福故不尽。假使有人,起七宝塔,高至三十三天,所得功德,不如出家。何以故?七宝塔者,贪恶愚人,能坏破故。出家之法,无有毁坏。欲求善法,除佛法已,更无胜故。如百盲人,有一明医,能治其目,一时明见。又有百人,罪应挑眼,一人有力,能救其罪令不失目。此二人福,虽复无量,犹亦不如听人出家及自出家其福弘大。何以故?虽能施于二种人目,此人唯各获一世利。又肉眼性,性有败坏。听人出家,若自出家,辗转示导众生永劫无上慧眼。慧眼之性,历劫无坏。何以故?福报人天之中,恣意受乐,无穷无尽,毕成佛道。所以者何?由出家法,灭魔眷属,增益佛种。摧灭恶法,长养善法。灭除罪垢,兴无上福业。是故佛说出家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大海,广于虚空。若使有人为出家者,作诸留难,令不从志,其罪甚重。如夜黑暗无所睹见,是人罪报,亦复如是。入深地狱黑暗无目,譬如大海,江河百流,悉投其中。此人罪报,亦复如是,一切诸恶,皆集其身。如须弥山劫火所烧,无有遗余,此人亦尔,地狱火烧,无有穷已。譬如迦留楼醯尼药,极为毒苦,若等斤两,比于石蜜。彼善恶报,亦复如是 。听人出家,若自出家,功德最大。以出家人,以修多罗为水,洗结使之垢,能灭除生死之苦,为涅槃之因。以毗尼为足,践净戒之地,阿毗昙为目,视世善恶,恣意游步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以是义故,放人出家,若自出家,若老若少,其福最胜。”此品的末尾:“时城中人,多发净心,或有听放男女奴婢人民令出家者,或自出家者,莫不欢喜相劝出家,以是因缘,出家功德,无量无边。福增百岁,方乃出家,成就如是诸大功德,况诸盛年,欲求妙胜大果报者,应勤修法出家学道。”如经中所说,家主福增出家时年已百岁,依然能证得广大的功德,其详细情况请观此品。如是出家的功德,在《别解脱戒经》中:“即令诸佛名,世间极难闻。”“汝当求出离,于佛教勤修,降伏生死军,如象摧草舍,于此法律中,常为不放逸,能竭烦恼海,当尽苦边际。” 因而,若发心出家走向寺院,步步都有无量的福德。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出家,若没有败坏戒律,此生可得四种果位 ,即或今生不得解脱,也必定能于贤劫千佛中的第五尊弥勒世尊出世时,成为弥勒佛的首会弟子,证得四种果位,这是释迦牟尼佛对弟子所说,其时弥勒菩萨正是会中的上首。若于释迦牟尼佛教下出家,中虽破戒,在贤劫千佛中最后的胜解佛出世时,也必定能得到解脱,这是佛亲口所许。如同活的大象能值百金,而死象也同样值百金。不用说于佛教出家而未犯戒者,就是犯戒的出家人,他的福德也不是再好的普通人所能比其少分。这也是佛金口所说。而密乘中,比丘金刚持胜过沙弥金刚持,沙弥金刚持胜过在家金刚持,在有比丘金刚持的地方,沙弥金刚持和在家金刚持都不得说法,有沙弥金刚持在家金刚持不说法。时轮法中也有明言:国王的上师须由比丘金刚持来作,而不可由在家金刚持作,然而也应以具足智慧为首要。而八种别解脱戒律也是菩萨戒的基础,都不相违。如同不可请转轮王到贫舍中,菩萨戒也不可没有别解脱戒。贤劫千佛都依出家身而成佛。身披出家服饰,以能令大家见闻的形象宏扬出家教法,有这样最好的清净榜样,所在之处,教证的正法自然兴盛宏扬而且保持纯净。这种情形我们都有看见过。《普贤行愿品》中:“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入行论》中:“我由文殊恩,得地登极喜,常得忆宿命,出家修梵行。”《律本事》中:“诸未出家者应礼出家者,出家沙弥应礼比丘,比丘幼序应礼诸长者,世间诸天应礼佛。”还以和气四瑞的故事来作比喻。如是诸佛菩萨皆发大愿出家修行,三界的依身中没有比出家身更高更胜,《贤愚经》赞出家功德品第十五中说障碍出家积极重地狱恶业,对愿出家或尚犹豫者也应劝勉或令其心坚固,若丧其志罪过很大,更不可说出家丢脸之类的话,何况对清净出家的男女众,乃至于出家还俗之人也比未出过家者福德大得无量。有的人最初离五择定 而出家,后不能忍受出家生活,虽可还俗,然而出家能生无量福德,所以应劝勉他们坚持出家。京俄仁波切扎巴绛曲在他的父亲临终前一个月,让父亲出家,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此类的史实还有很多。将来佛法最后的时期,里地的国王所供的五百出家人也因互相战争而亡,为解国王的忧苦,大臣们只能派兵五百身披红牛皮,扮作他们的样子。到了那个时侯,剃发染衣的形貌也极难觅见,(更何况真正的出家人了。)因此,现有这么殊胜的依身不要令他白白浪费。《律经》中还记有一个故事:有一户人家,育有一女名具色又名细腰,女婿本是仆人,后让他作了女婿,一夜梦中醒来,忽然发现女子的獠牙外露足有一磔手长,大惊之下忍住未说。天亮后趁女外出,向女儿的父母说:“我不住了要离开这里。”父母强留,女婿说:“你们的女儿并非具色,我不住。”逃了出来。女儿回到家中父母责问她:“你为什要把獠牙露出来?”女儿一听立即追赶,拦住女婿要吃了他,女婿求饶,女儿说:“你若出家我就不害你。”放过了女婿,女婿出家,一切有形的仇敌和无形的鬼魔都不能作害,反而成为他们礼敬之处。这样的故事很多。佛曾说过:“我出家声闻不贫食。”《庆喜出家经》中也记有五通仙人和转轮王出家的历史,影坚王与胜光王 碰到出家人都要下车下象亲自行礼,国中的三口温泉,一口是国王洗浴的,一口是妃嫔洗浴的,一口是平民洗浴的。国王洗浴的温泉供养出家比丘,妃嫔的温泉供养比丘尼,还专派童子和妃嫔分别侍奉出家男女众。藏王赤热巴坚则为每位出家人分配七户人家供养,郭香比国王夏巴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出家的功德利益广大经论中极多,恐烦不录。为了令未出家者欢喜出家,已出者生胜欢喜,引用《庆喜出家经》 与《贤愚经》中赞出家巨大功德利益的经文,前面已列《贤愚经》中说出家之“大”,此后引《庆喜出家经》来凸显其“大”意。为免阅读有失,经下全文引用。

   《庆喜出家经》:“梵语:难达扎扎匝雅苏扎。藏语:庆喜出家经。顶礼一切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皤窣都城 那雅卓达遍喜园中。尔时世尊食时披着衣裙,持钵入城乞食,具寿阿难随侍。时世尊赴释种子庆喜家,善男子庆喜遥见世尊前来,急为世尊敷座,曰:“世尊此来,世尊此来。善哉世尊,请于座坐。”世尊坐讫。善男子庆喜礼佛足已,住世尊前。尔时世尊问善男子庆喜:“汝何不出家?”庆喜报曰:“世尊,何谓出家?”世尊告庆喜:“谓断一切罪,除诸贪瞋痴,斗诤攻讦角讼狡诈等,愚暗所积诸垢尽皆洗净,犹如地为稼穑所依,出家是一切功德之所依也。如摩尼宝能于一切无畏而施,出家能予一切安乐是如意宝也。住一切功德之胜处,予一切众生以生息,为一切鬼类所信任,施一切有命以无畏,为一切贫者之妙瓶,是诸无怙者之救助,是求觅所困苦者之休憩,是一切大觉之无染,是一切众生之应供,是诸智者之所赞,是趣解脱之路径,是诸正士之所奉,是堪器者之所依,闭恶趣之门,开善趣解脱之门,增盈诸天之趣,减损一切苦痛,解脱贪爱系缚,庆喜,是谓出家也。而以正见为家,正解脱为律,涅槃为所事,断生死之续,焚烦恼之薪,绝粗细之使,裂恶见之网,伏魔王之幢,建忍辱之言,逆轮回之轮,转正法之轮,竭母乳之海,摧尸骨之山,是生老病死之边际。舍五蕴之重担,出烦恼之污泥,脱家室之缚累,尽损恼之触受,断除疑惑及诸坚固烦恼垢秽。息老死之怖畏,离罪愆尽无余。超越轮回苦痛之境,越诸欲界,越诸色界,越诸无色界,得获最胜胜义涅槃。庆喜,是谓出家也。指迷途以正路,示诸法之本来,解一切诸结缚,除无明之愚暗,蠲无知之翳障,启懈怠于精勤,治破戒之罪失。令诸勤者得获胜喜,已得喜者令极欢喜,瑜伽行者令得胜智,灭烦恼者令得利器,获不还者令最尊胜。是无住者之住处,是无依者之皈依,令怖畏者得无畏,令无助者得救助,是痛苦逼恼者之乐具,是轮回系缚者之解脱,庆喜,是谓出家也。是诸人天之应敬,是诸人王之应供,是诸佛之所念,舍弃家处,导涅槃路,剃发染衣是离烦恼之相,勤诸明慧是励精进之田,此乃大仙之胜幢,能破恶魔之名称,能增人天之欢喜。庆喜,出家如是,汝今云何而不出家?庆喜,出家之乐远胜轮王,而佛出世极难值遇。庆喜,诸求解脱国王仙人,乃至轮王具足七宝亦舍后妃眷从出家修行。”时善男子庆喜白佛言:“大德,我亦恭敬承侍僧众,作诸衣钵卧具、病药资具等。”佛告庆喜:“如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遍于三千大千世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百年中以衣钵卧具、病药资具等承事供养,庆喜,此不及出家功德十六分之一,庆喜当出家,暇身极难得,我是汝大师,勿作我不喜。庆喜,譬如大地变成海,海中有一盲龟,海上有一有孔牛轭浮游,应作是念:彼牛轭孔可容龟颈。而此有孔浮轭为风所吹,四处飘游,庆喜,假使盲龟浮出,其颈适入牛轭孔中,庆喜,人身难得其过于是,若得暇满更复如是。庆喜,汝之人身如是难…

《遍益明镜——劝勉修习圣教根本调伏正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