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遍益明鏡——勸勉修習聖教根本調伏正法▪P2

  ..續本文上一頁代表佛的勝幢——出家衣服,其罪極重,如上《極愛比丘經》中所述,故尤須謹慎。究其原因則因其會損害佛教的形象,增長與教法相違的邪命,因而對正法造成很大的障礙,在教法的傳承和曆史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爲免文字繁冗,在這裏就不贅錄了。

   出家的功德:

   《贊出家功德品第十五》 中:“(爾時世尊,贊歎)出家功德因緣其福甚多。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聽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無量。布施之報,十世受福,六天人中,往返十到,猶故不如放人出家及自出家功德爲勝。何以故?布施之報,福有限極。出家之福,無量無邊。又持戒果報,五通神仙,受天福報,極至梵世。于佛法中,出家果報,不可思議,乃至涅槃,福故不盡。假使有人,起七寶塔,高至叁十叁天,所得功德,不如出家。何以故?七寶塔者,貪惡愚人,能壞破故。出家之法,無有毀壞。欲求善法,除佛法已,更無勝故。如百盲人,有一明醫,能治其目,一時明見。又有百人,罪應挑眼,一人有力,能救其罪令不失目。此二人福,雖複無量,猶亦不如聽人出家及自出家其福弘大。何以故?雖能施于二種人目,此人唯各獲一世利。又肉眼性,性有敗壞。聽人出家,若自出家,輾轉示導衆生永劫無上慧眼。慧眼之性,曆劫無壞。何以故?福報人天之中,恣意受樂,無窮無盡,畢成佛道。所以者何?由出家法,滅魔眷屬,增益佛種。摧滅惡法,長養善法。滅除罪垢,興無上福業。是故佛說出家功德,高于須彌,深于大海,廣于虛空。若使有人爲出家者,作諸留難,令不從志,其罪甚重。如夜黑暗無所睹見,是人罪報,亦複如是。入深地獄黑暗無目,譬如大海,江河百流,悉投其中。此人罪報,亦複如是,一切諸惡,皆集其身。如須彌山劫火所燒,無有遺余,此人亦爾,地獄火燒,無有窮已。譬如迦留樓醯尼藥,極爲毒苦,若等斤兩,比于石蜜。彼善惡報,亦複如是 。聽人出家,若自出家,功德最大。以出家人,以修多羅爲水,洗結使之垢,能滅除生死之苦,爲涅槃之因。以毗尼爲足,踐淨戒之地,阿毗昙爲目,視世善惡,恣意遊步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以是義故,放人出家,若自出家,若老若少,其福最勝。”此品的末尾:“時城中人,多發淨心,或有聽放男女奴婢人民令出家者,或自出家者,莫不歡喜相勸出家,以是因緣,出家功德,無量無邊。福增百歲,方乃出家,成就如是諸大功德,況諸盛年,欲求妙勝大果報者,應勤修法出家學道。”如經中所說,家主福增出家時年已百歲,依然能證得廣大的功德,其詳細情況請觀此品。如是出家的功德,在《別解脫戒經》中:“即令諸佛名,世間極難聞。”“汝當求出離,于佛教勤修,降伏生死軍,如象摧草舍,于此法律中,常爲不放逸,能竭煩惱海,當盡苦邊際。” 因而,若發心出家走向寺院,步步都有無量的福德。于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出家,若沒有敗壞戒律,此生可得四種果位 ,即或今生不得解脫,也必定能于賢劫千佛中的第五尊彌勒世尊出世時,成爲彌勒佛的首會弟子,證得四種果位,這是釋迦牟尼佛對弟子所說,其時彌勒菩薩正是會中的上首。若于釋迦牟尼佛教下出家,中雖破戒,在賢劫千佛中最後的勝解佛出世時,也必定能得到解脫,這是佛親口所許。如同活的大象能值百金,而死象也同樣值百金。不用說于佛教出家而未犯戒者,就是犯戒的出家人,他的福德也不是再好的普通人所能比其少分。這也是佛金口所說。而密乘中,比丘金剛持勝過沙彌金剛持,沙彌金剛持勝過在家金剛持,在有比丘金剛持的地方,沙彌金剛持和在家金剛持都不得說法,有沙彌金剛持在家金剛持不說法。時輪法中也有明言:國王的上師須由比丘金剛持來作,而不可由在家金剛持作,然而也應以具足智慧爲首要。而八種別解脫戒律也是菩薩戒的基礎,都不相違。如同不可請轉輪王到貧舍中,菩薩戒也不可沒有別解脫戒。賢劫千佛都依出家身而成佛。身披出家服飾,以能令大家見聞的形象宏揚出家教法,有這樣最好的清淨榜樣,所在之處,教證的正法自然興盛宏揚而且保持純淨。這種情形我們都有看見過。《普賢行願品》中:“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入行論》中:“我由文殊恩,得地登極喜,常得憶宿命,出家修梵行。”《律本事》中:“諸未出家者應禮出家者,出家沙彌應禮比丘,比丘幼序應禮諸長者,世間諸天應禮佛。”還以和氣四瑞的故事來作比喻。如是諸佛菩薩皆發大願出家修行,叁界的依身中沒有比出家身更高更勝,《賢愚經》贊出家功德品第十五中說障礙出家積極重地獄惡業,對願出家或尚猶豫者也應勸勉或令其心堅固,若喪其志罪過很大,更不可說出家丟臉之類的話,何況對清淨出家的男女衆,乃至于出家還俗之人也比未出過家者福德大得無量。有的人最初離五擇定 而出家,後不能忍受出家生活,雖可還俗,然而出家能生無量福德,所以應勸勉他們堅持出家。京俄仁波切紮巴绛曲在他的父親臨終前一個月,讓父親出家,說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此類的史實還有很多。將來佛法最後的時期,裏地的國王所供的五百出家人也因互相戰爭而亡,爲解國王的憂苦,大臣們只能派兵五百身披紅牛皮,扮作他們的樣子。到了那個時侯,剃發染衣的形貌也極難覓見,(更何況真正的出家人了。)因此,現有這麼殊勝的依身不要令他白白浪費。《律經》中還記有一個故事:有一戶人家,育有一女名具色又名細腰,女婿本是仆人,後讓他作了女婿,一夜夢中醒來,忽然發現女子的獠牙外露足有一磔手長,大驚之下忍住未說。天亮後趁女外出,向女兒的父母說:“我不住了要離開這裏。”父母強留,女婿說:“你們的女兒並非具色,我不住。”逃了出來。女兒回到家中父母責問她:“你爲什要把獠牙露出來?”女兒一聽立即追趕,攔住女婿要吃了他,女婿求饒,女兒說:“你若出家我就不害你。”放過了女婿,女婿出家,一切有形的仇敵和無形的鬼魔都不能作害,反而成爲他們禮敬之處。這樣的故事很多。佛曾說過:“我出家聲聞不貧食。”《慶喜出家經》中也記有五通仙人和轉輪王出家的曆史,影堅王與勝光王 碰到出家人都要下車下象親自行禮,國中的叁口溫泉,一口是國王洗浴的,一口是妃嫔洗浴的,一口是平民洗浴的。國王洗浴的溫泉供養出家比丘,妃嫔的溫泉供養比丘尼,還專派童子和妃嫔分別侍奉出家男女衆。藏王赤熱巴堅則爲每位出家人分配七戶人家供養,郭香比國王夏巴出家並證得阿羅漢果,出家的功德利益廣大經論中極多,恐煩不錄。爲了令未出家者歡喜出家,已出者生勝歡喜,引用《慶喜出家經》 與《賢愚經》中贊出家巨大功德利益的經文,前面已列《賢愚經》中說出家之“大”,此後引《慶喜出家經》來凸顯其“大”意。爲免閱讀有失,經下全文引用。

   《慶喜出家經》:“梵語:難達紮紮匝雅蘇紮。藏語:慶喜出家經。頂禮一切智。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迦毗羅皤窣都城 那雅卓達遍喜園中。爾時世尊食時披著衣裙,持缽入城乞食,具壽阿難隨侍。時世尊赴釋種子慶喜家,善男子慶喜遙見世尊前來,急爲世尊敷座,曰:“世尊此來,世尊此來。善哉世尊,請于座坐。”世尊坐訖。善男子慶喜禮佛足已,住世尊前。爾時世尊問善男子慶喜:“汝何不出家?”慶喜報曰:“世尊,何謂出家?”世尊告慶喜:“謂斷一切罪,除諸貪瞋癡,鬥诤攻讦角訟狡詐等,愚暗所積諸垢盡皆洗淨,猶如地爲稼穑所依,出家是一切功德之所依也。如摩尼寶能于一切無畏而施,出家能予一切安樂是如意寶也。住一切功德之勝處,予一切衆生以生息,爲一切鬼類所信任,施一切有命以無畏,爲一切貧者之妙瓶,是諸無怙者之救助,是求覓所困苦者之休憩,是一切大覺之無染,是一切衆生之應供,是諸智者之所贊,是趣解脫之路徑,是諸正士之所奉,是堪器者之所依,閉惡趣之門,開善趣解脫之門,增盈諸天之趣,減損一切苦痛,解脫貪愛系縛,慶喜,是謂出家也。而以正見爲家,正解脫爲律,涅槃爲所事,斷生死之續,焚煩惱之薪,絕粗細之使,裂惡見之網,伏魔王之幢,建忍辱之言,逆輪回之輪,轉正法之輪,竭母乳之海,摧屍骨之山,是生老病死之邊際。舍五蘊之重擔,出煩惱之汙泥,脫家室之縛累,盡損惱之觸受,斷除疑惑及諸堅固煩惱垢穢。息老死之怖畏,離罪愆盡無余。超越輪回苦痛之境,越諸欲界,越諸色界,越諸無色界,得獲最勝勝義涅槃。慶喜,是謂出家也。指迷途以正路,示諸法之本來,解一切諸結縛,除無明之愚暗,蠲無知之翳障,啓懈怠于精勤,治破戒之罪失。令諸勤者得獲勝喜,已得喜者令極歡喜,瑜伽行者令得勝智,滅煩惱者令得利器,獲不還者令最尊勝。是無住者之住處,是無依者之皈依,令怖畏者得無畏,令無助者得救助,是痛苦逼惱者之樂具,是輪回系縛者之解脫,慶喜,是謂出家也。是諸人天之應敬,是諸人王之應供,是諸佛之所念,舍棄家處,導涅槃路,剃發染衣是離煩惱之相,勤諸明慧是勵精進之田,此乃大仙之勝幢,能破惡魔之名稱,能增人天之歡喜。慶喜,出家如是,汝今雲何而不出家?慶喜,出家之樂遠勝輪王,而佛出世極難值遇。慶喜,諸求解脫國王仙人,乃至輪王具足七寶亦舍後妃眷從出家修行。”時善男子慶喜白佛言:“大德,我亦恭敬承侍僧衆,作諸衣缽臥具、病藥資具等。”佛告慶喜:“如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遍于叁千大千世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百年中以衣缽臥具、病藥資具等承事供養,慶喜,此不及出家功德十六分之一,慶喜當出家,暇身極難得,我是汝大師,勿作我不喜。慶喜,譬如大地變成海,海中有一盲龜,海上有一有孔牛轭浮遊,應作是念:彼牛轭孔可容龜頸。而此有孔浮轭爲風所吹,四處飄遊,慶喜,假使盲龜浮出,其頸適入牛轭孔中,慶喜,人身難得其過于是,若得暇滿更複如是。慶喜,汝之人身如是難…

《遍益明鏡——勸勉修習聖教根本調伏正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