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至尊·法幢吉祥贤着《宗义建立》之译注研究(廖本圣)▪P17

  ..续本文上一页常,即使当成立有为法的微细无常的证明被提出来,也并不会立即产生一个有效及不可动摇之「声音是剎那无常」的比度。大部分的人刚开始仅得到一个伺察意,但它不是全然不可动摇;而在不断串习正因之后才会得到一个比度。

  358 snang la ma nges pa”i blo。参S&H(1989, 242)。第五个非量知是「显而未定知」。例如当一个人对于美丽的对境感到极大兴趣时,或许不会去留意某个走近的人的谈话。虽然有听到谈话,但因为没有去留意,因此事后无法回忆起来。

  359 rtogs zin rtogs pa”i rig pa/ dang po(dpyad shes)”i mtshan nyid。

  360 phyin ci log tu zhugs pa”i rig pa/ gnyis pa(log shes)”i mtshan nyid。

  361 rang stobs kyis mtha” gnyis su dogs pa”i sems byung/ the tshom gyi mtshan

  nyid。其中的 mtha” gnyis「二端」是指「符合事实的一端」及「不符合事实的一端」。

  362因为分别识均会“耽着 ”自己的对境,亦即想着「这是如此这般」

  363因为没有了解对境,所以是「受到欺诳」

  364虽不了解对境,但与事实脗合,所以是「符合事实」

  365因为属于分别识,所以是「耽着识」

  366 rang yul la zhen pas slu ba”i zhen rig don mthun de/ yid dpyod kyi mtshan

  nyid。参: L&N(1980, 93)

  367 rgyu mtshan med pa”i yid dpyod

  368 rgyu mtshan dang ”gal ba”i yid dpyod

  369 rgyu mtshan ma nges pa”i yid dpyod

  370 rgyu mtshan ma grub pa”i yid dpyod

  371 rgyu mtshan yod kyang gtan la ma phab pa”i yid dpyod。

  372 don byed nus stong。意思就是「无法发挥功用」。

  373 gzhal bya。

  374 ma nges pa”i gtan tshigs。亦即「因三相」当中的「第二因相」(rjes khyab,

  anvayavyapti, pervasion,随遍式)与「第三因相」(ldog khyab, vyatirekavyapti, counter pervasion,反遍式)不成立。亦即「因」(所量)的范围大于「所立法」(无常)。

  375 mig shes kyi gzung bya。

  376 ma grub pa”i gtan tshigs。亦即「因三相」当中的「第一因相」(phyogs chos, paksadharma, property of the subject,宗法式)不成立。亦即「声音」并非「眼识的所取」。

  377 rang yul ma nges pa”i gsal snang can gyi ma ”khrul ba”i rig pa de/ snang la ma

  nges pa”i blo”i mtshan nyid。

  378 yul can。

  379 skyes bu。

  380 ngag。

  381 yul can tshad ma。

  382 skyes bu tshad ma。

  383 ngag tshad ma。

  384 shes pa tshad ma。

  385即:资粮、加行、见、修四道。

  386 Sangs rgyas kyi gzugs phung。即:佛的身体。

  387参:「1-7.地道的建立」。

  解说唯识宗的系统

  388 phyi don khas mi len cing/ rang rig bden grub tu ”dod pa”i theg chen gyi grub mtha” smra ba”i gang zag de/ Sems tsam pa”i mtshan nyid。其中, sems tsam pa的藏文直译为「唯心宗」。

  389 rNam rig pa。

  390 rNal ”byor spyod pa ba。

  391「形象」或「行相」(rnam pa, akara, aspect)这个语词有许多含意,一般而言,「对境的形象」(yul rnam, visaya-akara)即「对境」或「客体」本身;「具有『所取的形象』者」(gzung rnam, grahya-akara)即「能知的主体」或「认知对境的心识」;「具有『能取的形象』者」(”dzin rnam, grahaka-akara)即「能认知『能知的主体』者」,也就是「自证识」。然而,有时候「具有『所取的形象』者」(gzung rnam, grahya-akara)是指「对境」而不是指「能知的主体」,此处「形象」的意思是「对境显现的方式」。「真相唯识派」主张;显现为「粗品」或「粗显」的对境的蓝色补丁,的确就像它所显现一般,以「粗品」或「粗显」的对境的方式存在;但「假相唯识派」则不这样认为。身为唯识宗,真相唯识派同意假相唯识派主张:「蓝色补丁显现为“外境”,这点是虚假的」;但不像假相唯识派,真相唯识派认为在这个虚假显现的情况中,「显现为粗显外境」的这个部分则是正确的。而另一方面,假相唯识派认为:除了粗显的感觉外,那里并非真的有粗显的外境。这意味着二派皆承认有将蓝色认知为蓝色而非认知为黄色的眼识,因为即使没有外在的对境,与认知之识相同性质的对境是存在的。同样地,二派皆同意,由于眼睛的缺陷而有认知蓝色为黄色的眼识。真相与假相二派均一致同意无可辩驳的一点就是:(1)蓝色补丁显现为粗显的对境--亦即由许多微粒而非单一微粒所组成的东西--以及( 2)即使对于有效的根识来说,对境的性质也会虚假地显现为彷佛它们是存在于认知之识以外。参: S&H(1989, 250-251)及 Klein(1998, 113)。

  392 Sems tsam rnam bden pa。或称「真相唯识派」。真相唯识派主张:对于「取青色之眼识」而言,(1)青色现为「外境」,是被无明所染污;但(2)青色现为「青色」及( 3)青色现为「粗分对境」二者则没有被无明所染污。参: S&H(1989, 252)。另参:廖本圣( 2002, 34)。真相唯识派=有相唯识=形象真实论=有形象论。

  393 Sems tsam rnam rdzun pa。或称「假相唯识派」。假相唯识派主张:对于「取青色之眼识」而言,不仅(1)青色现为「外境」,是被无明所染污;连(2)青色现为「青色」及( 3)青色现为「粗分对境」二者也被无明所染污。参:藏本《大宗义》,p. 237。另参:廖本圣( 2002, 34)。假相唯识派=无相唯识=形象虚伪论=无形象论。

  394 tshur mthong直译为「见近处者」(one who looks near-by)或「短视者」(short-sighted),即「所见不能超越世俗显现者」,意思就是「凡夫」。参: S&H(1989, 270)。

  395「粗分」(rags pa, gross)意思是「不是仅由一个极微、而是由许多极微所组成者」。参: S&H(1989, 252)。另参「 4-3-1-4.境的主张方式」:若根据经部行中观派, ……,并主张「由无部分之极微所形成的粗分是外境」。

  396 sems tsam pa gang zhig/ tshur mthong gi rgyud kyi gzugs ”dzin mngon sum la gzugs rags par snang ba”i cha la ma rig bag chags kyis bslad pa ma zhugs par ”dod pa de/ dang po(Sems tsam rnam bden pa)”i mtshan nyid。代表人物为:陈那、护法、难陀等。

  397 de(sems tsam pa)gang zhig/ tshur mthong gi rgyud kyi gzugs ”dzin mngon sum la gzugs rags par snang ba”i cha la ma rig bag chags kyis bslad pa zhugs par ”dod pa de/ gnyis pa(Sems tsam rnam rdzun pa)”i mtshan nyid。代表人物为:安慧。

  398 gZung ”dzin grangs mnyam pa。英译Proponents of an Equal Number of Subjects and Objects。此派分二:主张「八识」…

《至尊·法幢吉祥贤着《宗义建立》之译注研究(廖本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