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至尊·法幢吉祥贤着《宗义建立》之译注研究(廖本圣)▪P9

  ..续本文上一页-1)所取能取等数派398、(1-2)半卵对开派399、(1-3)种种无二派 400。 401他们各自的主张如下:

  因为主张:以「执取蝴蝶翅膀上之斑纹的眼识」 402来执取「斑纹」403之时,对境方面投射了404青、黄等各自不同的形象;而有境方面也“以形象真实的方式 ”405产生青、黄等各自不同的形象。406所以称为「所取、能取等数派」。

  因为主张:如上执取〔蝴蝶翅膀上之斑纹〕时,对境方面投射了青、黄等各自不同的形象;而有境方面则“以无形象的方式 ” 407产生青、黄等各自不同的形象。408所以称为「半卵对开派」。

  因为主张:如上执取〔蝴蝶翅膀上之斑纹〕时,对境方面并没有投射青、黄等各自不同的形象,而仅投射斑纹的形象;有境方面没有 “以无形象的方式 ”产生青、黄等各自不同的形象,而仅是 “以无形象的方式 ”产生斑纹的形象。409所以称为「种种无二派」。

  (2) 若加以区分的话,有二:(2-1)「形象虚假有垢派」 410、(2-2)「形象虚假无垢派」 411。412

  3-3.语词解释

  为什么称为「唯识宗」?因为主张「『一切法的本质』唯是『心』」,所以称为「唯识宗」;而且因为主张「『一切法的本质』唯是『明了』 413」,所以称为「唯明宗」

  3-4.对境的主张方式

  「所知」若加以区分的话,有二:(1)「胜义谛」及(2)「世俗谛」。「以现证〔胜义谛〕自己的现量,透过 “二显消失” 414的方式,所了解者」,就是「胜义谛」的定义。 415「胜义谛」、「法性」 416、「法界」417、「究竟的实相」 418等同义。「胜义谛」若加以区分的话,有二:「细品法无我」及「细品补特伽罗无我」。若从「空性的所依处」来区分「细品法无我」,则有二十种空性; 419若加以简化,有十八种空性;若再简化,有十六种空性;若再简化,则有四种空性等。「细品法无我」的实例,如:「『色』及『取色之量』异质空的空性」 420及「安立『色』这个语词的基础--色 421--是自性相成立空的空性」 422。「细品补特伽罗无我」的实例,如:「补特伽罗为自己能独立之实质有空的空性」 423。「以现证〔世俗谛〕自己的现量,透过 “带有二显”424的方式,所了解者」,就是「世俗谛」的定义。 425若区分的话,有二:(1)「依他起性」 426及(2)「遍计所执性」 427所摄的二种世俗谛。(1)与「有为法」同义,(2)与「异于胜义谛的无为法」同义。主张「一切事物是『谛实成立』428,并与『虚假』 429同位 430」431;主张「一切法性是『谛实成立』,并与『谛实』432同位」 433;主张「异于法性的一切无为法是『虚假成立』 434,并与『虚假』同位」 435。「法性」必然是「无遮」436,而其他无遮的实例与经部宗类似。437色等五种对境是依于阿赖耶识之上遗留下来的共、不共业的习气,而于内识这个实质上产生的;而〔色等五种对境〕不是成立于外在的对境。

  若根据形象真实派的话,主张:色等五种对境,虽然不是外在的对境,但是以粗分的形态成立。

  若根据形象虚假派的话,主张:色等五种对境不是粗分,因为如果是以粗分的形态成立的话,则外境必须成立。

  3-5. 有境的主张方式

  形象真实派主张「八识身」438,亦即在其他说宗义者所主张的「六识身」439之上,再加上(1)「阿赖耶识」 440及(2)「染污意」441而主张「八识身」。(1)「阿赖耶识」及(2)「染污意」二者的实例如下:主张「与六识身别义, 442而且不观待自己的增上缘--根--的识」,就是(1)的实例;「以阿赖耶识为所缘,并将『自己能独立之实质有的形象』执为『我』的识」,就是(2)的实例。主张:「阿赖耶识」是「业果所依之补特伽罗的实例」。

  形象虚假派主张「六识身」,并且仅安立「意识」为「业果所依之补特伽罗的实例」。

  主张「觉知」有二:「量的觉知」及「非量的觉知」;而且主张「量」有二:「现量」及「比量」。

  「现前」有四, 443而且「自证现前」及「瑜伽现前」必然是「不错乱的认知」 444。「凡夫心相续的根现前」,必然是「错乱的认知」 445。「其(凡夫)心相续的意现前」,有「错乱的认知」及「不错乱的认知」二种。「现前」未必是「现量」,因为凡夫心相续中虽有「取色之意现前」,然其心相续中无「取色之意现量」;而且因为其心相续中「经验『取色之意现前』的自证识」及「取色之根现前第二剎那」等,并不是量。「瑜伽现前」有四:

  (1)「现证『细品无常』446的瑜伽现前」、(2)「现证『细品补特伽罗无我』447的瑜伽现前」、(3)「现证『粗品补特伽罗无我』448的瑜伽现前」、(4)「现证『法无我』449的瑜伽现前」。

  「比量」必然是「分别识」 450;然而,对于某法而言若是比度,则对于该法来说,未必是分别识;例如「了解『声是无常』的比度」,虽然是「『声常』空」的比度,然而〔了解『声是无常』的比度〕却不是它(『声常』空)的分别识;因为若是某法的分别识,则〔此分别识中〕必然要显现该法的形象,然而对它(了解『声是无常』的比度)而言,却没有显现「『声常』空」的形象。因为它(了解『声是无常』的比度)没有 “直”了解它(『声常』空);因为它(了解『声是无常』的比度)是在直接了解「声是无常」的同时“间接 ”了解它(『声常』空)的缘故。

  3-6.无我的主张方式

  粗品及细品补特伽罗无我的实例,类似于自续派及其以下的安立方式;而法无我的实例,如「『色』及『取色之量』异质空的空性」。

  3-7.地道的建立

  分二:(1)所断及(2)直接说明地道的建立。

  (1)安立「『补特伽罗我执及其种子』及『由彼(补特伽罗我执及其种子)势力所生的三毒及其种子』」为「烦恼障」;安立「『实执及其种子』及『它(实执及其种子)的习气与它(实执及其种子)的势力所生的一切的二显错乱』」为「所知障」。

  (2)「诸具有声闻种姓者」与「诸具有独觉种姓者」二者,专为「自利」这个目标,而将「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见解」 451分别与「下品福德资粮」、「中品福德资粮」二者联系452,并分别透过在三世及百劫等等当中串习之后,而现证〔声闻、独觉〕各自的菩提 453。诸菩萨则是专为「利他」这个目标,而将「了解『能取、所取异质空』的见解」 454与「上品福德资粮」二者联系,并借着在三无数劫(三大阿僧祇劫)等等当中串习之后,现证自己的菩提 455。

  形象真实派主张「诸声闻、独觉阿罗汉在无余涅槃时,明了456的相续是断绝的。」主张「佛圣者的明了相续不可能断绝」,这是因为他们主张「诸菩萨最初在色究竟天 457当中以报身458的方式成佛;而只要轮回不空,那个报身的同类形象459就会依照所化机各自的缘分460,而不断地以各种化身行利他。」三乘各自的种姓是决定的,这是因为他们主张「诸有情从无始以来,就有三种不同的种461及本质462,因而形成三种不同的信解463,因而也就有三种不同的修行,因此就证得三种不同的结果。」 464

  若根据形象虚假派,则不主张「诸声闻、独觉阿罗汉在无余涅槃时,明了的相续会断绝。」这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诸声闻、独觉阿罗汉)在那个时候仅仅断除苦、集二谛所摄的明了。」而因为主张「唯明了465朝向佛地」,所以他们主张「成立『究竟一乘』」 466。

  

  

  4.解说说无体性宗的系统

  分三:4-1.定义、4-2.分类、4-3.分类的个别意义。

  4-1.定义

  「即使在名言467中,也不承认『实有事物』468之说大乘宗义的补特伽罗」,就是「说无体性469宗」 470的定义。 471

  4-2. 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二:4-2-1.自续派472、4-2-2.应成派 473。

  4-3.分类的个别意义

  分二:4-3-1.解说自续派的系统、4-3-2.解说应成派的系统。

  4-3-1.解说自续派的系统

  分七项说明:4-3-1-1.定义、4-3-1-2.分类、4-3-1-3.语词解释、 4-3-1-4.对境的主张方式、4-3-1-5.有境的主张方式、4-3-1-6.无我的主张方式、4-3-1-7.地道的建立。

  4-3-1-1.定义

  「主张有『自续因』474,然而即使在名言中也不承认『实有事物』的中观宗」,就是「自续派」的定义。475它与「说『自性有』的中观宗」 476同义。

  4-3-1-2.分类

  若将之区分,有二类:(1)经部行中观自续派477、(2)瑜伽行中观自续派478。

  「关于名言的安立,大多与经部宗一致的中观宗」,就是(1)的定义。 479「关于名言的安立,大多与唯识宗一致的中观宗」,就是(2)的定义。 480(1)的实例,如「清辨」481及「智藏」 482。(2)的实例,如「寂护」 483、「师子贤」 484及「莲华戒」485师徒。

  4-3-1-3.语词解释

  「清辨」有法,将您称为「中观自续师」的原因如下:因为您是主张有『自续因』486的中观师,因此那样称呼。

  4-3-1-4.对境的主张方式

  「以自性相成立」 487、「由自己方面成立」 488、「自性成立」 489 等为同义词。 490主张「无为的虚空…

《至尊·法幢吉祥贤着《宗义建立》之译注研究(廖本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