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让有缘士夫朝向解脱与一切相智地的地道建立:摄要▪P7

  ..续本文上一页无间道也非解脱道的声闻修道根本定智当中分三:(1)声闻修道者心续之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空性」之智,(2)声闻修道者心续之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智,(3)声闻修道者心续之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无我」之智。

  「从声闻修道根本定智当中出定之声闻随现观,在心续当中具有〔声闻修道后得智〕自己的补特伽罗的心续当中显现而生者」,就是「声闻修道后得智」的定义。而其意义就是:在根本定的阶段当中,一个未显现之道,在后得位的阶段中显现并发挥道的作用。在根本定阶段,主要累积智慧资粮,而在后得位阶段,则主要累积福德资粮,因此在声闻道中,有累积定义具足之二资粮的情况。(Tib, p. 1-39)既非根本定智亦非后得智的声闻修道,即是声闻修道根本定者心续当中的四无量心、归依、希求解脱之心等等,以及声闻修道后得位者心续当中之现前了解「空性」的心,他的心续当中之现前了解「二空」的心及他的心续当中之现前了解「无我」的心等等。因为那些道在心续中具有自己(?)的补特伽罗的心续当中是以不显现(现行)的方式存在,因此既非根本定智也非后得智。

  转移至上道的方式:在81个声闻修道无间道当中,最后的那个无间道是有顶的细细品烦恼或有顶的第九个烦恼的正对治之无间道,而与它相应的三摩地就是「声闻修道金刚喻定」。像这样的无间道作为有顶的第九个烦恼的正对治之后,在断除有顶的第九个烦恼的同时,现证声闻阿罗汉的果位。因此,无余断除烦恼障、从轮回脱离、证得解脱、证得阿罗汉,这些都是同时的。

  2-1-2-1-2-2-3. 解说声闻的无学道

  「已断除烦恼障的声闻智」,就是「声闻无学道」的定义。或者,「声闻道之进程已达究竟者」,就是「声闻无学道」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三:「根本定智」、「后得智」及「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声闻无(Tib, p. 1-40)学道」。声闻阿罗汉心续当中虽有解脱道但没有无间道,因为声闻阿罗汉虽已经断尽烦恼障及其种子,然而尚未证得正对治任何所知障的无间道。声闻阿罗汉在未舍弃「身寿之行」(sku tshe “du byed)的期间当中,称为「有余者」,而舍弃身寿之行的时候,则名为「无余者」;而就他的心续当中的涅槃而言,又将「未舍身寿之行的阶段的涅槃」称为「有余涅槃」,而将「已舍身寿之行的阶段的涅槃」称为「有余涅槃」。《经》说:「当声闻阿罗汉舍弃身寿之行的时候,会由于无漏业之力而生于净土。」

  2-1-2-2. 独觉地

  2-1-2-2-1. 定义

  「作为自果之众多功德的所依基础的独觉智」,就是「独觉地」(rang rgyal gyi sa)的定义。「独觉地」、「独觉的现观」(rang rgyal gyi mngon rtogs)及「独觉智」(rang rgyal gyi mkhyen pa),这些是同义词。

  2-1-2-2-2. 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二:

  2-1-2-2-2-1. 独觉异生地

  独觉异生地若予以区分,有二:

  2-1-2-2-2-1-1. 解释独觉资粮道

  2-1-2-2-2-1-1-1. 独觉资粮道的定义

  「独觉的法现观」,就是「独觉资粮道」的定义。

  2-1-2-2-2-1-1-2. 独觉资粮道的同义词

  「独觉资粮道」、「独觉法现观」与「独觉资粮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1-2-2-2-1-1-3. 独觉资粮道的分类

  独觉资粮道若予以区分,有分为「下品」、「中品」及「上品」三者;或者分为「现前」、「比度」及「再决知」三者;或者分为「闻所成」、「思所成」及「修所成」三者等,与声闻类似。(Tib, p. 1-41)

  在独觉资粮道下品的阶段当中,分为「了解二空」与「不了解二空」两类,而到了资粮道的中品则必定要了解二空,因为当转移至资粮道上品时必定要证得缘二空的止,而要证得那个止,必须先行了解二空。因此,暂时于独觉道中决定种姓的独觉资粮道上品者,他证得缘二空的观、证得缘二空的止观双运、证得缘二空的修所成慧、以及证得独觉加行道,这些都是同时的。

  2-1-2-2-2-1-2. 解释独觉加行道

  2-1-2-2-2-1-2-1. 独觉加行道的定义

  「独觉的义现观」,就是「独觉加行道」的定义。

  2-1-2-2-2-1-2-2. 独觉资粮道的同义词

  「独觉加行道」、「独觉义现观」与「独觉加行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1-2-2-2-1-2-3. 独觉加行道的分类

  独觉加行道若予以区分,有加行道「暖」、「顶」、「忍」及「世第一法」四者;前三者可以分为「下品」、「中品」及「上品」三者;或者分为「现前」、「比度」及「再决知」三者;或者分为「闻所成」、「思所成」及「修所成」三者等。但世第一法则没有这样的分类,因为世第一法是时边际剎那的缘故。

  暂时于独觉道中决定种姓的独觉加行道者,他现观二空、证得独觉的见道、证得独觉的圣者之道、以及证得独觉见道无间道,这些都是同时的。

  2-1-2-2-2-2. 解释独觉圣者地

  解释独觉圣者地当中,分三:

  2-1-2-2-2-2-1. 解释独觉见道(Tib, p. 1-42)

  2-1-2-2-2-2-1-1. 独觉见道的定义

  「独觉的谛现观」,就是「独觉见道」的定义。

  2-1-2-2-2-2-1-2. 独觉见道的同义词

  「独觉见道」、「独觉谛现观」与「独觉见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1-2-2-2-2-1-3. 独觉见道的分类

  独觉见道若予以区分,有三:(1)「见道根本定智」、(2)「见道后得智」、(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

  2-1-2-2-2-2-1-3-1. 独觉见道根本定智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无我(?二空)之独觉谛现观」,就是「独觉见道根本定智」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1-1)独觉见道无间道(rang rgyal mthong lam bar chad med lam)、(1-2)独觉见道解脱道(rang rgyal mthong lam rnam grol lam)及(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de gnyis gang rung ma yin pa”i 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谛现观,也是作为自己份内之执色为外境的徧计分别之正对治者」,就是(1-1)「独觉见道无间道」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八忍。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谛现观,也是从与〔独觉见道解脱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独觉见道无间道份内的障碍当中解脱出来者」,就是(1-2)「独觉见道解脱道」的定义。

  (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有三:(1-3-1)「平等安住于无我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1-3-2)「平等安住于空性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及(1-3-3)「在独觉见道(Tib, p. 1-43)后得位之后,再次平等安住于二空的根本定智」。

  2-1-2-2-2-2-1-3-2. 独觉见道后得智

  「心续中具有『从独觉见道根本定中出定的独觉谛现观』之补特伽罗的心续当中,前述的独觉谛现观显现而生」,就是(2)「独觉见道后得智」的定义。2-1-2-2-2-2-1-3-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

  (3)「既不是根本定也不是后得位的独觉见道」,就像「见道根本定者心续当中的希求解脱的心」及「后得位者心续当中现观二空的心」。

  2-1-2-2-2-2-2. 解释独觉修道

  2-1-2-2-2-2-2-1. 独觉修道的定义

  「独觉的随现观」,就是「独觉修道」的定义。

  2-1-2-2-2-2-2-2. 独觉修道的同义词

  「独觉修道」、「独觉随现观」与「独觉修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1-2-2-2-2-2-3. 独觉修道的分类

  独觉修道若予以区分,有三:(1)「修道根本定智」、(2)「修道后得智」、(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修道」。

  2-1-2-2-2-2-2-3-1. 独觉修道根本定智

  2-1-2-2-2-2-2-3-1-1. 独觉修道根本定智的定义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无我(?二空)之独觉随现观」,就是「独觉修道根本定智」的定义。

  2-1-2-2-2-2-2-3-1-2. 独觉修道根本定智的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1-1)独觉修道无间道、(1-2)独觉修道解脱道及(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修道根本定智。

  2-1-2-2-2-2-2-3-1-2-1. 独觉修道无间道

  2-1-2-2-2-2-2-3-1-2-1-1. 独觉修道无间道的定义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随现观,也是作为自己份内之执色为外境的俱生分别之正对治者」,就是(1-1)「独觉修道无间道」的定义。2-1-2-2-2-2-2-3-1-2-1-2. 独觉修道无间道的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下、中、上等九品。

  2-1-2-2-2-2-2-3-1-2-2. 独觉修道解脱道

  2-1-2-2-2-2-2-3-1-2-2-1. 独觉修道解脱道的定义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随现观,也是从与〔独觉修道解脱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Tib, …

《让有缘士夫朝向解脱与一切相智地的地道建立:摄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