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奇,稀有此稀有。」宗喀巴大师云:「若见世出世诸法,因果毕竟无欺诳,然所缘处遍空寂,彼入智者欢喜道。」彼缘起法及实体性,非于世俗毕竟所无、亦非可执自性所有;如是二事,俱堕边故。
此中摄义:性空缘起义,见者善解脱,不达堕边见,尊赞见缘起。
壬二、说一切法由缘起因故自性空分二:癸一、正宣说。癸二、显于彼诸敌者无过可得。
癸一、正宣说分三:子一、一切诸法由观待有故说缘起。子二、由缘起故说性空。子三、若自性有说涅槃等应不成就。
子一、一切诸法由观待有故说缘起。
无待如空华,故无依非有,若性有彼生,待因缘相违。
前半颂义,成立诸法定有观待,若无依待是事非有,如虚空花,毕竟绝无;诸有为法待自因缘,诸无为法待自支分。
后半颂义,成立性空;谓依他起自性有者,彼生起时应不待缘,待因缘生与自性有成相违故。
全颂合释,应作是说:不依待他,是法非有,若是有者,定有待故;无待之法,如虚空花,非是有故;有为诸法待自因缘、无为诸法待自支分方得有故。知是有为,例如苗芽,非自性有,观待有故;彼诸苗芽,若有自性,于彼生时复待因缘,成相违故。若无为法是自性有,自性有已,复待支分,亦是相违,随理应知。龙猛菩萨云:「自性非新作,亦不观待他。」又云:「自性因缘生,即是不应理。」
唯识学者,有作是说:依他起法定有自性,是遍计施设处故,是圆成实所依事故;虽有自性亦依他缘,然不相违,自性是彼自不共体,所待之缘是助伴故。若依他起无自性者,应如空花毕竟无用,遍计、圆成二性应无,是即诽谤三种自性;又豆不应唯从豆生,豆亦不应唯生于豆,麦应生豆,豆应生麦,俱无不共自体性故;然实不尔,故说无性,道理不成。
中观学者,有作是说:汝初所说,由是遍计施设处故、及是圆成所依事故,成立依他有自性者,于汝自宗虽说假法必依实说,不尔有谤三性过失,《深密》《瑜伽》教理成立;然于我宗,说《深密》等是不了义,亦不许假必依于实,一切皆是观待有故。
又三性义,依《般若经》不同汝说,且止不论。
汝第二说,依他起法,虽有自性、亦待他缘,不相违者,应问汝,彼之自性,是否依他?否则违宗。何以故?作他自性是世俗谛故非圆成,是实有法故非遍计,三性摄尽一切法故,是依他者所作之他为是何法?若云即彼前一刹那无间所有自体性者,应如是问:后一刹那所有自性,前刹时为有为无?若云有者,应成常住,不应道理;若云无者,自性新生,亦不应理,徒计自性有损无益。如是前性,后刹那时,有则常住,无则成断。
又依他起自性本有、后待缘生,不相违者,则数论师说自性有、后待缘显,不应质难。
又汝所许依他起法,根本要扼住诸种子;眼识新种所有自性,为以赖耶前刹那性为其亲因、抑以能熏前念眼识自性为因?若云眼识自性为因,种子自性应非赖耶,赖耶亦应非一切种,故不中理;若云赖耶前性为因,此种后生眼识自性,不应正理,赖耶、眼识互相违故。
又唯识宗破外境时,以有方分破极微等,若即以彼有时分等,进破内心,悉同一例。如是破救曲折繁多,今且暂止,余处重述。
又汝所说,豆生豆故应有性者,此亦非理。如眼有翳所见毛轮,毛轮等事虽无自性,然唯是彼有翳眼见,彼有翳眼亦唯见彼毛相非余,毛轮亦应许有自性。
又豆生豆,豆有自性,是则此豆,唯从豆生,说是心生不应正理;若是心生,说豆生豆亦不应理。若云为顺世间说豆生豆,故依他起成自性有,亦应顺世说有外豆,是则赖耶徒计无功。
若云外豆理破成无赖耶共种似外豆现,破外豆理能破内心,赖耶共种有自性者亦不极成。
又感豆业,我虽许有,然不说彼实有自性,是故唯识对中观者立依他起有实自性,颇感困难,劳而无果。
子二、由缘起故说性空
是故离缘起,更无有少法,故说离性空,亦无有少法。
是故二字,承前颂理,谓除缘起更无少法,是有可得,由前颂说,不待他法,毕竟无故,三句故字,承前半颂,谓大师说离性空外,定无性有少法可得,除缘起外,无余法故。凡是缘起定是性空,二谛非即亦非离故,前已略述,后当广说。
如龙猛菩萨云:「何故非缘起,是法则非有,是故非性空,亦非有少法。」何故二字,是征起辞,非等八字,正以理答,次后二句,结成性空。
子三、若自性有说涅槃等应不成就
若法有自性,则说无涅槃,及无戏论灭,自性无灭故。
此颂正说,若有自性,断证二德皆不得成;自性之法不可灭故,惑不可灭断德非有,由无断故证德亦无。
问:若尔,佛于何处宣说?答:《般若经》云:「诸法下至有髪尖许是自性有,则诸菩萨摩诃萨不得现证无上正等菩提。」《象力经》云:「设若诸法有自性,胜者声闻应现知,恒法不应般涅槃,智者永无离戏论。」龙猛菩萨云:「自性有变异,毕竟不应理。」又云:「若此不皆空,应无有生灭,是则于汝宗,四圣谛应无。」戏论二字虽通二障,然重执有自性无明。
总摄义云:诸法缘起故,说性空应理,不尔涅槃等,为说不成立。
癸二、显于彼诸敌者无过可得
故于智众中,发大狮子吼,数唱离自性,善说谁能难?
由前所说,得大义故,无上大师,于诸智者声闻菩萨大众会中,发狮子吼,无畏无惧,数数唱说,一切诸法皆离自性。于此离性有正理成,于有自性正理能破。于此善说,余诸敌者,谁能求难?无可难故。如经云:「如狮依山无所畏,发大吼音惊余兽,人中狮子依慧度,于世间吼惊外道。」
摄义云:故自尊莲口,说法本无性,狮音所宣说,于此谁见难?
壬三、即由此理大师说是无上说
况(3)无少自性,及依此此生,建立皆成立,二不违随顺;
即由缘起因,说不依边见,此善说即是,尊无上说因。
此中二颂,总为成立大师妙说是无过上。但能成此是无上说所有正因,实亦多种;谓能仁说诸法无性真胜义谛,及说诸法由依此故此法生起、建立一切因果取舍皆得成立世俗谛法,能仁所说此二谛法,非但不违,而且随顺,此事能成大师所说是无上说。
况字是遮遣,谓成世尊所有言教是无上说,不必待此甚深奥义;此第二颂承况字起,谓观行者,即由了知缘起因故,世尊说彼不依、不近、不堕有无、自、他、共生、无因生等种种边见,由此善说,即是成就圣尊所说是无上说无过正因。龙猛菩萨云:「作者依业有,业复依作者,除此缘起外,未见能生因。」《入中论》云:「是故由此缘起理,能断一切恶见网。」经亦云:「智者通达缘起法,是则不依诸边见。」
摄义云:缘起故性空,诸建立皆成,说遍离边见,是为无上说。
庚二、摄赞
此皆自性空,缘此此果起,二决定更互,无障为助伴;
除此更有何,为甚奇稀有,以此理赞尊,成赞非由余。
若内有情、若外器世一切诸法,虽性本空,然亦由作彼彼善恶诸业为因,缘此业故,亦有此等爱非爱果,若异熟果、若等流果、若增上果,皆可生起;如是二种决定智见,非仅更互不相障碍,而且辗转更相助伴,由性空故方有缘起,由缘起故自性本空,除此甚深二谛法外,更有何事为最稀有?《释菩提心论》云:「知此诸法空,而依业果者,甚奇此甚奇,稀有此稀有」,是故能仁虽具众德,由此道理赞美世尊成殊胜赞无上第一,非由余德称赞能尔。
或有问曰:既说性空是缘起义,达此义者,最为稀有,由此赞佛,是第一赞;若尔,应说此中道理。答:所问道理,文中广说。今于此处,略言总义。以空遣常,由现遮断,虽诸外道,无不尽同;唯由异宗,破斥异宗,非于自宗见自宗过,此亦内外无少差异;然由知空能除断空、由达缘起能遣自性,此是龙猛无上奥义,佛护、月称无等胜说,清辩、静命观力未及,所余内外更何待言?
《入中论》云:「如是法皆空,亦由空性起。」缘起故空非极难解,空故缘起实属难立,藏地诸师由不善此,或断或常,其人非一。如由缘起引性空智,即由空因于缘起义决定智生。例如苗芽由无性故方从种起,种子亦由无性故方为芽因;若有自性、二性则异,自性异故、因果不成。故决定知,要是性空方有缘起,非自性法能有斯义。
此宗精要极应知者,谓「有」、「性」、「有空」与「性空」四事差别。初后二句,此宗所许;中间二句,是所破斥。颇有一类不谙此者,见无自性说应尽无,见是有法执应有性,性空缘起势同水火,是人难达圣教深义;唯应暂以唯识等说方便接引护炼根器,于此深宗暂止莫学,免堕断常险恶处故。
傍论且止。
总摄义云:诸法自性空,作所作皆成,双运稀有教,礼宣说大师。
己二、显示未能如是知者即是未达圣教心要分四:庚一、显受缘起不许性空是可笑处。庚二、显若有人执法实有是则外出圣教心藏。庚三、显受缘起又许性有成相违过。庚四、是故结成诸法如幻
庚一、显受缘起不许性空是可笑处
若有为愚使,与尊作仇隙,彼不忍无性,妙声有何奇?
《缘起赞论略释(宗喀巴大师造 法尊法师译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