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缘起赞论略释(宗喀巴大师造 法尊法师译释)▪P5

  ..续本文上一页,岂不苦哉!然所幸者,今将近终,命根相续未能即没,由正教理于大师处,略生少许深忍信心,自想亦是宿世善根,定非侥幸之所能致。

  摄义云:灭众过根本,启诸利乐处,教诲缘起道,心礼彼大师。

  

  

  戊三、摄义

  

  

说中缘起说,慧中缘起智,二如世胜王,尊善知非余。

  佛薄伽梵所说法中,缘起教说最为殊胜;一切慧中,达缘起智是极殊胜。如于世间有足无足、二足三足及以多足有情众中,唯有能仁胜出四魔,DB法王最为尊胜;彼二亦尔,说、智二事,唯佛世尊善能了知,非余外道劫昆罗等能知是事。诸慧中者,谓善通达五明处慧、四谛理慧、菩提分慧、缘起慧等,此中唯有缘起胜慧。《入中论》中说六地时,亦以通达缘起性空无生妙慧,是十度中慧度胜义。

  

  

  丁二、由说缘起门中别赞分三:戊一、宣说缘起道理及所为果。戊二、于佛能仁殷重修得。戊三、由是因缘求佛密意。

  戊一、宣说缘起道理及所为果分三:己一、能仁为令所化证得妙涅槃故说缘起法。己二、于是圣教应深敬持之因相。己三、显示所持圣教殊胜

  己一、能仁为令所化证得妙涅槃故说缘起法

  

尽尊所垂教,依缘起性转,彼为涅槃故,尊无不趣寂。

  广则法门八万四千,中则圣语一十二分,约所说事摄为三藏,尽此一切无上圣尊所垂教诲,皆依缘起性理而转。

  依缘起说,有何必要?答:彼诸教法,悉皆为使所化有情趣涅槃故;能证涅槃首在断惑,烦恼根本起自无明,对治无明须达缘起,是故世尊无有不趣寂静涅槃而反增长惑业苦果无益之说。

  弥勒菩萨云:「若有具义法相属,为断三界烦恼说,显示寂静殊胜利,是大仙教我顶持。」此颂含有四辩才义,如前已释。

  

  

  己二、于是圣教应深敬持之因相

  

美哉尊圣教!随至谁耳道(5),彼皆趣寂故,尊教谁不持?

  美哉妙矣!如来世尊所说圣教,初中后善,文义巧妙,对治烦恼随顺涅槃,甚深寂静光明无为,离「生灭」等八边戏论,缘起性空二谛妙法,犹如诸天最胜甘露,随至所化谁之耳根,彼皆渐次当趣寂静。是故智者,谁不喜乐、恭敬受持无上圣尊所说教法?

  

  

  己三、显示所持圣教殊胜

  

能降诸怨敌,离前后相违,与众生二利,此教我生喜。

  世尊圣教略具三种最殊胜事,故我唯于此教法生喜,开示建立令其久住,非由偏党邪执之心。

  若尔,三种殊胜云何?一能摧伏外道怨敌,如大霹雳摧伏蒿草。何故见摧?答:由诸外敌不具正智,妄说常、断二边邪法,诳惑有情堕恶趣故。如来既是众生慈父,何故亦说外道为敌?答:如世慈父虽爱诸子,子若邪行,岂容不呵;又诸外道谤佛为非,故是邪众,假说敌名。二谓远离前后乖反、自语相违诸过失故,非同外道断常邪说。三谓能与众生二利,令于现时不违业果,依之取舍得生人天最胜生利,又令不迷缘起性空,依之修学得出世间决定胜利。即此三种殊胜事故,诸有智者,谁不乐持。

  

  

  戊二、于佛能仁殷重修得(6)分二:己一、能仁殷重修学道理。己二、如何发起欲证得心。

  己一、能仁殷重修学道理

  

  

尊为求此故,经于无量劫,数舍诸身命,亲爱受用等。

  无上世尊于因位中,为度有情出苦海故,为证无上妙菩提故,为积集彼二资粮故,即为求此缘起诸法故,经历无量俱胝劫中,数施舍诸身寿命,及诸亲爱妻妾子女、饮食庄严、车乘国土受用等事,未曾稍起贪吝悔心,故此圣教最为难得。何处宣说如是等事?答:大小乘经处处见说;《本生论》中集说尤详。如《寶积经·护国问会》佛说颂云:「我于往昔无量劫,为诸众生求菩提。」又云:「舍于爱子及妻妾,亦舍资财七宝等,寿命国土及大地,为求菩提佛智故。」此为成佛而正出家。又云:「不惜身命投高岩,为求诸佛善言故,尔时亦无身命想,为成菩提大事故。」又云:「往昔慈悯于饥兽,身肉充济于八虎。」又云:「我昔曾见贫穷人,时我为王以身施。」又云:「我昔曾为尸昆王,有鸽恐怖来投我,我以身肉代彼命。」此说为求正法利生,施舍全身。又云:「曾作国王名月光,时有梵志名可畏,从我求索于身首,我无爱惜以愿施。」又云:「又作国王名知足,手脚柔软如兜罗,色妙清净如莲花,亦以布施众生等。」又云:「又作国王号华眼,一切瞻仰心无厌,如是妙眼用布施。」又云:「又作国王名信幢,两手柔软具轮相,时有人来乞我手,为求菩提用施彼。」又云:「又作菩萨名普瞻,见有一人病羸困,我于尔时生慈悲,以己血肉用施彼。」如是等颂,显为正法,施身支分。又云:「我昔修行为众生,曾作王子苏达拿,时有人来乞妻子,我不爱惜用布施。」又云:「我曾作王名狮子,身遇重病医授药,时有病人乞此药,我不爱命先施与。」又云:「又作国王名普现,有四天下多财宝,礼乐安稳男女盛,为求菩提用布施。」此说布施一切外物,为求菩提及与正法。如是等类,如经广说。

  

  

  己二、如何发起欲证得心

  

由见何法德,如钩钓诸鱼,能引尊意法,未亲从尊闻;

  

自恨善根劣,由彼忧恼力,我意终不舍,如母意随子。

  

于此思尊说,相好胜(7)晃耀,光网遍围绕,大师妙梵音,

  

此作如是说,能仁妙影(8)像,显现于意中,如月治热恼。

  

  初二颂义,显未值佛及亲闻法,故生忧恼。后二颂义,显仅忆想能仁胜仪,亦能治除忧恼之心。

  谓佛世尊由见何法殊胜功德,而能引夺世尊深意,令不自在爱乐欢喜,如以钩饵引钓诸鱼,令不自主,彼法即是缘起道理,能断生死流转根本;此法未能亲从世尊金口闻说,我善慧称自恨宿植善根微劣,由彼自恨忧恼势力随逐我意终不暂舍,如有慈母唯一爱子,其子忽夭,母意随恋、深生忧苦。又有释云:由彼自恨忧恼势力,令我此意随逐世尊终不能舍而暂忘息。又有本中作忧恼火,恒烧我意,曾不暂舍,如子忽死,母意烧然。

  于此二字,曰前忧恼;问此忧恼由何能除?答:我今思惟世尊所说《般若经》等缘起空义,想佛世尊昔在鹫峰人天海会无量众中,为显妙法最极殊胜应敬重故,能仁亲自敷设法座,于宝座上端正跏趺,相好胜妙晃耀无比,映夺诸天如暗铁色,令舍慢心成正法器;一一相好放无量光,遍照十方无边世界,令诸有意悉来集会;次光收回渐近尊身,光网一寻,周遍围绕;次胜大师,启百福口,发无扰动,悦耳称心,可爱先首,美妙分明,易可解了,可施功劳,无所依止、非可厌逆,无边无尽、微妙梵音,于如是事,作如是想,作如是说,由以如是追想力故,能仁妙像影现意中,即能益治所起忧念,如净月光治除热恼。广《菩提道次》回向颂中,亦说此义,恐繁且止。

  

  

  戊三、由是因缘求佛密意分三:己一、求觅之因相。己二、求觅之方便。己三、由何故获得。

  己一、求觅之因相

  

于此奇胜教,诸不智众生,周遍起纠诤,如跋缚罗草。

  于此甚奇最为稀有缘起性空殊胜教理,见诸众生由无智力不善巧故,不能显了宣说;或有说为胜义非有,或有说为胜义有性,亦有说为真胜义谛俱不可说是有是无,如是等辈,势同魔众,各执自是,周遍纷纠,互相竞诤,如跋缚罗,乱而无绪。跋缚罗者,其说亦多,有师说是兔丝子草,或有说为拘执鼠草,亦有说为拇罗草等;然书正义,在取纷乱,故此诸说,悉不违理。

  

  

  己二、求觅之方便

  

  

由见如是相,故我多励力,随顺智者行,数求尊密意。

  由见诸说互相是非如是乱相无一可凭,唯恐圣意依之隐灭,故我善慧名称吉祥,由闻思修、祈祷本尊众多门中,殷重励力,随顺智者龙猛、提婆、佛护、月称诸论师行,依彼堪为定量善说,数数求觅世尊所说缘起性空及有性等种种密意,非仅依文及不了义,便生喜足。

  

  

  己三、由何故获得分二:庚一、显示非由少力能得。庚二、由尊重恩始得道理。

  庚一、显示非由少力能得

  

  

次于自他宗,修学众教时,后反以疑网,遍烧恼我意。

  由见佛意迁灭殆尽,次于自宗佛护学派,及于他宗清辩以下,乃至《俱舍》,无偏无党,遍学众教,尔时见彼诸师异说;然佛正意,为《俱舍》耶,抑经部耶?为唯识耶,抑中观耶?如是多途,难宗一是。求者之意,后后反疑,以惑稠网,遍极烧恼。

  《俱舍》说者,谓说一切诸法实有,由可析坏舍弃名觉,安立世谛,由不可尔说为胜义;初如瓶水,次如色受;宣说无有常一自在独立之我,五蕴假我是所许认,修道证果亦有不同。

  经部有二。顺教如前;随理行者,说有为法是胜义谛,是自相法,是实有体,皆有作用,无为世俗,共相假有,作用亦无;既许自证,又许外境,道果差别,余处广说。

  唯识略分教理二派。随教行者,许有八识,色等唯是识所变现,诸根亦约起识功能,三性之中,二是实有,真胜义谛是圆成实,小乘无依,身智俱灭,如来智灭,可许还起,三乘五性,定有差别,约无漏种,建立为性;…

《缘起赞论略释(宗喀巴大师造 法尊法师译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