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生欢喜》兜率净土上师相应法门导修 正行开示▪P12

  ..续本文上一页注:假设供物是谷物)在掌心而握捧底盘内沿,平面向上方 ;然后右手取谷粒洒底盘之面,以右手内肘在盘面上顺时针方向磨拭三圈;再以右手取谷洒盘面,以内肘逆时针拭磨三圈。这一部份极有意义:右手内肘有一脉与慈悲心有关,这样地磨拭表义当速生起慈悲及菩提心之缘起。顺时针方向拭三次时要想着是在拭除贪、嗔、痴三毒,逆时针方向磨拭三次要想作是在增长戒、定、慧三学,这既是吉祥之缘起,也是在策励自己。这些小节如果能知道意义而忆想着地去做的话,是很有效的修持。如果不知道或者不去参想这些动作的内在表义的话,供曼达就与小孩子堆砌泥沙玩耍一样,并无甚么意义可言!

  我们以自己方向为盘之东方,面对方向为西方,我们左边为南方,右边为北方。如果要严格地说,在供予自化本尊、供予面前本尊或师长之不同情况下,东方有时是己方,有些情况下则是面对之方向。这些细节大家不需全学,只要掌握基本要点而一心作供即可,衲只是顺带提一提让大家知道有其它的供法,以令大家增长常识而已。大家不论任何情况都以己方为东方作供即可。前面曾开示修〈兜率百尊仪轨〉应面向北方或心想正在面北,这一点与现在所说的是两回事,大家不要混淆或以为有矛盾。面北是为了面向权宜所说之兜率净土所在之故,现在以己方为东方只是为了定下一个指标,方便在底盘上放上代表宇宙各方的物品,所以二说并无矛盾。

  然后我们取供物洒于盘中央,诵“唵班渣布咪阿吽 广大黄金地基”,观为供上大地。谷粒或许会溜走而没多少粒留在盘中央,这并无问题;再放上最大的一个圈于盘面,取谷绕圈之内沿顺时针方向洒一圈,然后又取谷洒于圈中央,念“唵班渣里其阿吽 中央为诸山之王须弥旁周为铁围绕”,观宇宙边缘是铁岭围,宇宙中央为高广之须弥山,有关须弥山之观想在前面已简述过了。复念:

  东方部洲 南方部洲 西方部洲 北方部洲

  同时在圈中之东、南、西、北四方各放一撮谷,代表位于须弥山四面之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及北俱卢洲);再于东南、西南、西北及东北四点各放一撮谷粒,代表东方二旁部洲,南二小部洲、西二小部洲及北二小部洲,同时念:

  东方二旁部洲 南方具二旁部洲

  西方亦具二旁部洲 北方亦具足二旁部洲作供

  各小部洲其实是观为各大洲之左、右二旁的,如东方之二小洲应观在东胜神洲之左、右两边,余此类推地观想;在放谷时,我们为了方便之缘故,在四维(即东南、西南、西北与东北)各放一撮,以各大部洲之左方一撮代替了实在是位于其左、右二方之两个小部洲。然后再取谷粒填满这一圈,再放上第二个圈于填平了第一圈之谷粒上,于四方顺序及四维顺序放一撮谷粒(即依序放于第二圈中之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处),代表宇宙各方之宝物,同时念:

  东方具有宝大象 南方具宝统主

  西方为宝骏马 北方具有宝皇后

  东南方为宝将军 西南方具有宝轮供

  西北方具有珍宝石 东北方为大财宝瓶

  以上宝物之意义若果要一一细述,大家也没能力全学懂,所以只想着有这些宝物就可以了,并不一定要全知道它们是甚么及有何殊胜之处等小节。单只观想具足这些宝贝作供,这样已十分足够了。研究〈俱舍论〉 的学者倒应该知道细节,因为这些全是俱舍部宇宙观的内容。

  我们把第二圈也以谷粒填到平满,放上第三个圈,在东面放一撮谷,西面也放一撮,同时念:

  在内东方为日 西方为月

  并观想日与月于宇宙顶方;再以谷粒填满第三圈,最后放上顶饰,同时念:

  我供奉身语意及自他所具福财与自他三世所积功德予上师本尊及三宝 奉上此宝贵曼达具足云海妙供品 祈以大悲赐予加持

   再以右手取少许谷于掌中而握底盘,想左、右手一为帝释天王,一为大梵天王,把全个组合(见图)置胸前,唱诵最后之四句及供咒而观整个宇宙作供;这四句偈与短略曼达供养偈是相同的:

  以花铺盖涂香之大地 须弥四洲日月作饰严

  观想为佛陀土作供养 愿普有情受用清净土

  依登 古路 勒那 曼达那康 尼呀他呀咪

  以上是作二十五供之方法 (见二十五供次序图示)。三十七供是在供品上较详细地列出宇宙中其它珍宝,排列方法与二十五供已列之供品所置方位有小异之处,其它则大致是一样的。

  在念完四句偈文后,把整个堆砌好之组合向内方(己方)倒翻还原。传统上,除障时会把盘向外倒盘,祈请加持时就向己方倒盘,大家修〈兜率百尊仪轨〉时宜向己方倒盘,以祈上师加持入于自己心中。

  供三十七或二十五供者,宜先背诵整个供文,否则边阅读、边作供,又要观想,肯定会出现手忙脚乱之笨拙情况!若信口可背出来,各供品放何处等也熟记了,则口诵与手作的动作几乎是自动的,心就可以集中去观想。大家听了刚才开示,或会以为供曼达十分复杂,其实只要照着做三数次,就会学懂全部动作和次序,一点也不难,唯一的小难处只在于观想方面。

   把全个组合向内方倒翻后,又取出三个圈与顶饰置旁,以左手取底盘,就可以作下一次之曼达供了。还是同样地以右手取谷洒上,顺磨三次;洒谷而逆拭三次....等等如前所作。

  修七供之法则简单得多。先如二十五供般持盘,顺及逆拭擦各三次并洒谷等如前所作,然后在底盘之中央、东、南、西、北、内南方及内北顺序各洒上少许谷粒,分别代表须弥山、四部洲、日及月(见七供次序图示)。在作以上动作时,同时念皈依偈: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 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

  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 愿证佛境利普有情生

   在七供中,只用底盘,不用三个圈与顶饰。由于七供并不用圈,谷粒通常会溜下而没多少会附在盘上,这个并无问题。在略加训练后,就能做到同时念皈依偈,同时作顺逆拭擦及放上七供,念诵与动作同步完成;若未能做到也并无问题。在二十五供中,日与月是分别放内东与内西方的;在七供中,日与月分别放内南与内北方,与二十五供中的处位有别。“内南方”是指盘中近中央的南方,余此类推。

  在放好七供及念了皈依偈后,右手取谷而握供盘于胸前,唱诵短略曼达供养文与曼达咒,即是以手印作供所诵的供文与咒,又即二十五供的供文尾部的四句和咒:

  以花铺盖涂香之大地 须弥四洲日月作饰严

  观想为佛陀土作供养 愿普有情受用清净土

  依登 古路 勒那 曼达那康 尼呀他呀咪

  唱时同时观整个宇宙,不是只观七种供品。虽然念的是七供,观想中还是尽己所能而观整个宇宙所有东西的,这一点不论是修七供、二十五或三十七供都一样。宇宙中之珍宝及物品并不止于三十七种,供曼达时所供的是整个世界,包括人、动物、花、草、河、海等等,所以不论是作哪一种曼达供,包括以手印作供也一样,都是观宇宙中所有东西而供的,要随自己能力而尽力观为广大、齐备和庄严。

  作了以上步骤后仍把盘向己怀里方向翻倒,如此算作一次曼达供;然后再由持盘、洒谷及拭擦底盘开始作又一次的曼达供。

  修加行者,一座中第一次与最后一次之曼达必须修三十七或二十五供,但主要之积集数目是以七供来累积的,期中偶尔做数次三十七或二十五供即可。一座下来,共做了多少次长供及七供就是这一座中供曼达之总数。例如前、后各一次二十五供,中间一百次七供而加插六次二十五供,就是供了一百零八次曼达。供七供期间偶尔做一次二十五供或三十七供,是为了令观想之细节不会因重复作简单之七供而忘失了。

  不论以手印供或以供盘作三十七、二十五或七供,都同时要保持观想供养之对象,即面前之宗喀巴大师、二心子及云线等等之观想。在做完曼达后,心中祈愿众生皆能净化罪障和积聚功德与智慧,再想面前大师欣然纳受供养而应允加持我们积资忏罪。

  若配合为众生之利益而修行的心念,即使供上小小的一柱清香,也能积不可思量之功德!何况供养整个宇宙呢!所以大家要好好修这曼达法门。如前所说,即使不拟修曼达者,在仪轨之供曼达部份,仍然至少要以手印供一次短略曼达供养。这是传统仪轨中之一部份,即使不修曼达者也不宜跳过,至少也要诵一遍而作手印供养。

  在仪轨中之曼达部份后,就是持咒的环节了。但在这两个部份之间,我们可以加诵 〈启胜道门·历代上师启请文〉和〈普善德根本〉这两种祈请文﹙见附录﹚。前者为向菩提道次第历代传承祖师的启请,祈请对像包括由释迦牟尼佛至阿底峡及宗喀巴等历代祖师,最后至自己的师长。文中之“慈心戒律诸等圣财宝…” 四句是启请柏绷喀大师加持,此偈把大师之全名巧妙地嵌入了赞文之中。大师全名为 “慈心持教事业海”,此数字分别嵌于四句之赞文中﹙注:上师讲解乃指藏语原文,但附录中之汉译本亦以同一方式译成﹚。“总集一切善慧法王智…”一偈四句乃启请衲之根本上师—— 知真仁波切——赐予加持,大师之全名“善慧智持教海” 亦是巧妙地嵌入了四句赞文之中的。在念诵此历代传承大师启请文时,同时保持观宗喀巴大师,想着宗喀巴虽现为大师身相,内证其实却总摄了全部传承祖师。例如念至启请释迦本师时,心想:“宗喀巴大师!您即释迦牟尼本师/而作祈请;诵至其它历代祖师时亦是同样地想着:“宗喀巴大师!您即阿底峡!阿底峡亦即您宗喀巴/ 等等。行者必须至心启请历代祖师加持自己,尤其恳切祈请加持令自己能证悟菩提道次第教法。〈普善德根本〉﹙亦译作〈菩提道次第极略颂〉及〈诸功德根本颂〉﹚乃三藏佛法之浓缩精髓。诵时一心启请宗喀巴大师与历代祖师、自己师长等加持令自己能证悟道次第教法、加持令能除去障碍。三藏佛法无不统摄于〈菩提道次第…

《《心生欢喜》兜率净土上师相应法门导修 正行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