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生欢喜》兜率净土上师相应法门导修 正行开示▪P5

  ..续本文上一页翻为英语,再由另一位译者把英语译为汉语,否则大家就沟通不了;衲的声音很小又很沙哑,佛语并不是这样的。如果佛语只像衲的语一样,就不值得大家去敬拜顶礼了!佛陀开示时,声音美妙令人不会生厌,不论坐得多远也听得清楚,而且各人随类听到佛陀以个别听者所能明白的语言及程度来开示,所以佛语之功德称为“六十妙音”。在这偈句中,偈文把宗喀巴大师之语比美贤者之耳饰。世俗的人喜欢以漂亮的耳环来装饰自己的耳朵,但贤士则喜欢耳朵能听到大师之妙音开示,所以偈文把大师之语喻为贤士之耳饰。我们诵这一句时,要同时思忆大师之语功德。

  第三句为对大师之身礼拜。大师圣身与佛身无异。佛身之功德是不可言尽的,经上有说佛身之三十二相及八十种好,衲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去学。

  如果我们看到佛身,会生起不想与之分开之念,即使分开了也会心中自然忆念仰慕佛身之端严美妙。佛陀在世时,不单止有很多弟子,甚至还有小鸟、牛、鹿等各种动物来瞻仰佛身。这些畜牲在看到佛相时是全神贯注的,即使你去打它们,它们也没反应,只懂专注地看着佛陀的圣身,这就是佛身之功德感召之现像!

  宗喀巴大师圣身与佛身无异,所以也是具有无量功德的。大师的皮肤白里透红,代表菩提心﹙白色﹚与智慧﹙红色﹚;双手作说法印,表义证世俗谛与胜义谛于同时,两手同时也表义显密兼授;双掌互对表义缘起与性空互相依赖成立;大师手持的月花(注:即“乌巴拉”花)表义大师之开示基于他的大悲心;花上的经函代表一切佛法,另一朵花上之剑表义断执之慧;大师的黄冠代表已证正知见与圆满智慧及其弘戒之决心;三衣表义大师之戒行清严;我们必须知道这些表义,在观想大师的时候就会懂得忆记大师之功德。

  偈文中的第四句“敬礼见闻思皆胜之尊”,是说不论见到、听到及想到大师之身、语、意功德,都会有很大的利益,所以我们向这样的一位大师顶礼。

  在修礼拜时,我们正在礼拜大师之身、语、意,但自己也是以身、语、意来礼拜的!诵念这一偈时是语礼拜,心中忆思大师之功德为意礼拜,同时合掌低头为身礼拜,三者加起来就是同时以自己之身、语、意礼拜大师之身、语、意。礼拜可以分为大礼拜、半礼拜﹙即五体投地﹚及合掌低头三种。在念诵的时候,我们可以合掌恭敬低头,这也是一种礼拜。大家也可以站地来作大礼拜,但一般之习惯是在上座前先作大礼拜,念至仪轨的这一偈时就合掌恭敬。在修礼拜时,也有一些特别的方法去观想。前面我们已说过,要观六道众生围绕自己同时修行。在礼拜时,还可以观自己有无数化身变化出来,自己以无量化相同时拜佛顶礼。此中的观法有两种:

  ﹙一﹚观自己身体每一个毛孔化出一个化身,每一个化身之每一个毛孔又化出一个化身,如此观为算不尽之身体,同时顶礼;

  ﹙二﹚观自己从无始轮回以来之过去世的身体同时化现顶礼,但必须观想自己过去世在畜牲、饿鬼、地狱、天及修罗道转生时之身体现在化为人相。由于过去世是算不尽的,所以这时我们有数不尽之身体同时在一起礼佛。

  在礼佛时,还要想着面前之宗喀巴大师与心子为所有佛及圣众、历代祖师、所有本尊及上师之合一化相,要想着向他们﹙注:即三祖师﹚礼拜等同向所有三宝及圣众同时礼拜。

  以上这些并非修〈兜率百尊仪轨〉之不共开示。在平时,譬如到佛寺礼佛、朝礼圣地等时,也可以同样地观自己化身无尽,而面前顶礼之对像乃一切圣众与圣物之总摄。这样去礼拜的话,一拜就可以积聚无量之功德,利益十分广妙。

  我们曾经说过这仪轨可以与四加行合修。四加行各有独立的仪轨,也有四加行合一之仪轨,作用都是一样的。我们修〈兜率百尊仪轨〉的人,如果同时要修四加行,可以与此仪轨合修,那样就是五加行合一仪轨而修了(因为这仪轨本身是上师相应法,所以本身也是一种修上师相应加行之仪轨)。修加行以十万为一单元,一般是要作闭关修才算是正式的修加行。一个关期中起码要完成一项加行,也可以一关期中把四、五个加行一次修满,甚至在一个关期中修满九种加行(即五加行加上水供、造佛像、金刚空行火供及三昧耶金刚法)。在闭关时,我们可以把这仪轨作为上师相应加行仪轨,诵大师赞十万遍,另外依四加行各别独立仪轨或四者合修仪轨而修持五种加行,也可以把四加行全部并入此仪轨中修。在不是闭关的时候,我们修加行的数目并不能算是正式修十万遍各种加行,但当然也有很大利益与效用。如果要把四加行之礼拜加行并入此仪轨中合修,可以在修到这一偈时加修礼拜加行。在礼拜加行之闭关中,一座上修到这时候就开始礼拜,拜到心目中设定之数目或该座快满时,就把仪轨中剩下来之部份修完。这样一天分几座地去集聚礼拜的次数,以满十万拜为一个单元。如果是日常修诵,也可以加修礼拜加行。如果不欲加修礼拜加行,就在念诵完礼拜支后念诵下一偈继续修下去;如果要加插修礼拜,则要站起来开始礼拜,在拜完自己心目中要做的次数后才继续念下一支之供养偈及其它未诵的部份。如果是修礼拜加行之闭关或日修时加修礼拜加行,就必须作大礼拜或起码作半礼拜。刚才说修仪轨中之礼拜支时,可以合掌恭敬以作身礼拜,这只是限于修〈兜率百尊仪轨〉之礼拜支时可以如此。如果是合修礼拜加行、闭关修礼拜加行或单独依其它仪轨修礼拜的时候,要做十万遍大礼拜或半礼拜,不可以重复合掌十万次就当作修满十万遍礼拜。身体有病或残障的人,可以向自己之师父请求开许及另授方便的拜法,其它有能力的人都应作大礼拜或半礼拜。

  修这个法门并不一定要同时加修礼拜加行,但如果能加修倒是很好的。要同时修四加行的人也不一定必须与这仪轨合修。如果要依单独的仪轨来修礼拜加行的话,应依〈菩萨堕忏〉﹙注:即〈三十五佛忏〉,出自〈三蕴经〉﹚,以三十五佛为资粮田而集十万遍礼拜。如果想与〈兜率百尊仪轨〉合修,方法是这样的:

  〈兜率百尊仪轨〉与礼拜加行合修之方法

  我们先要学懂正确的顶礼姿势:站立时如军人立正般挺直身体,这不是做给他人看的,在自己一个人拜佛时也一样要站得庄严堂正;然后双手合于胸前,拇指屈入掌心内;然后把合掌之双手放头顶上,再碰额头,然后碰口或喉部,再触心部,最后拜下去,双掌分开贴地;如果是作半礼拜,就在拜下时以额碰地,加上双膝与双掌贴地面,这就是五体投地顶礼;如果作大礼拜,则在双掌触地后把全身﹙注:即胸部及面额﹚触地,双臂向前伸出合掌,起来时以手掌缩回贴地支持身体起立,双掌不应以指作拳形或如畜牲之蹄或爪形,免积生为畜牲道之因缘;拜下触地后应马上起立,不可以卧地稍休或如懒牛般懒洋洋地爬起,免作招致生为畜牲之因,同时也因为起身时表义迅速地引领众生离苦,所以宜迅速地起立,不作拖延;起后双掌合于胸前立正,这样是一拜;又把合掌放头、额、喉及心,再拜下去,再起立,就是第二拜。双掌合什表义悲智双运,拇指屈入如掌持宝珠(注:即掌心内空)。触头顶及额是忆记及积因以能成就佛身之无见顶与眉间白毫。这些是佛身之相,代表其内在功德。积因去成就佛身,也即是积集未来成就佛身之意思。触喉或口部是积集成就佛语之因。触胸前是为了积集成就佛意之善因。此外,十指亦表义十种圆满。

  在礼拜时,同时应对礼拜之对像生恭敬心,口同时作念诵。开始之三拜可以先念〈增长礼拜功德咒〉,一拜就念一遍咒,共三次。咒文为:

  南摩曼珠丝里伊 南摩淑丝里伊

  南摩乌他玛丝里伊 疏哈

  namo manjusriye namo susriye

  namo uttamasriye soha

  这个咒能令礼拜之功德增十万倍,一拜之功德就成为十万拜之功德!所以前数拜可以先配合诵数遍这个咒,令跟着再做之多次礼拜的功德得以增长。

  在前三拜(同时诵咒)以后,这一座中你准备做多少拜就做多少次,譬如说早上第一座拜了五百次,第二座又五百次,下午又作五百次,晚上又拜了五百次,这样就有了二千拜;闭关时就是这样计算,到拜满十万遍就完成了一个单元之礼拜加行。十万只是一个用来作结算之数目,不是说一生中拜满十万就够。我们一天未成佛,还是需要多作礼拜的。如果这次闭关做了十万,未来仍须重复闭关修更多次的十万遍。

  我们可以用念珠来计算,也可以放若干颗小石头及一个小杯在地上,在每一次拜下去时,就随手把一颗小石放进杯里,当全部石头都在杯里时,我们就知道已经完成了若干数目的礼拜。

  在这样礼拜时,我们格鲁派是诵〈菩萨堕忏〉仪轨的。如果觉得太难的话,也可以每拜一次念一遍〈兜率百尊〉之礼拜支(即“上师智慧意念遍量知……”等四句偈文),观想面前之宗喀巴师徒三尊于云上和其它细节,心中忆记大师之功德而生敬念,这样重复地把这四句一遍一遍重复地去念,同时一下一下的拜。拜满心目中之次数时就坐下来,继续修诵仪轨中之下一支。

   如果要依〈菩萨堕忏〉来修,就要观宗喀巴大师心中“吽”字(见图﹚化出三十五佛在大师面前,亦即自己与大师的中间虚空。若无能力观三十五佛者,可意想大师即三十五佛之总持,然后依本来已观出之资粮田(即宗喀巴父子三尊)而修诵〈菩萨堕忏〉,同时作礼拜。

  观三十五佛者,有多种不同之观法。若依衲之根本师祖柏绷喀大师开示之略观法,应观中央为释迦如来﹙见图﹚,上方有十佛,下方有十佛,释迦如来之右有七佛,左又有七佛。所有如来皆坐于由大象肩托之珍珠宝座上。观想大象座是有特别意义的:因为像是群兽中最堪负重者,观诸如来坐在象座上是喻三十五佛为最能净罪之圣者。三十五佛各有不同身色、法器及手印,…

《《心生欢喜》兜率净土上师相应法门导修 正行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