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但为令方便观想故,我们可把仪轨中之三十五佛分为五组,各七尊如来:首组由释迦如来起至宝焰如来,除释迦观为金身(见图)外,龙尊王如来观作头白而身蓝,二手双握以中指直竖而相触(见图),余皆观为阿门佛身相,身蓝色,作左手定印右手触地印﹙见图﹚;第二组由宝月光如来至清净施如来,全观为毗卢遮那佛身相,身白色,双手作说法印﹙见图﹚;第三组由水天如来至无忧吉祥如来,全观为宝生佛身相,身黄色,作左手定印右手施印﹙见图﹚;第四组由无爱子如来至名称普闻吉祥如来,全观为阿弥陀佛身相,身红色,双手作定印﹙见图﹚;第五组由帝幢幡王如来至宝莲华善住须弥山王如来,全观为不空成就佛身相,身绿色,作左手定印右手说法印﹙见图﹚;三十五佛皆现僧相,披三衣,作跏趺坐,具足三十二相及八十种好等。这是柏绷喀大师所授之三十五佛简易观法。若依三十五佛各别身相、手印及法器而观当然亦可以,但衲恐怕大家不易做得来!若能清楚观起此五种身相﹙见封面内页彩图﹚的三十五佛﹙除释迦及龙尊王佛观为本来身相外﹚在前,已经十分足够了。
观想及称念三十五佛名号有不可思议之功德:
观释迦如来者能灭过往万劫罪业。
观金刚藏要能摧如来者得灭过往万劫罪业。
观宝光耀如来者得灭过往二万劫罪业。
观龙尊王如来者得灭过往千劫罪业,并得免于龙族加害。
观勇猛军如来者得灭过往口作之恶业。
观吉祥喜如来者得灭过往意作之恶业。
观宝焰如来者得灭过往两舌及破和合僧罪业。
观宝月光如来者得灭过往一劫罪业。
观不空见如来者得灭过往宣说四众过失之恶业。
观宝月如来者得灭过往世杀母之无间重罪。
观无垢如来者得灭过往世杀父之无间重罪。
观吉祥施如来者得灭过往世杀阿罗汉圣人之无间重罪。
观清净如来者得灭过往世出佛身血之无间重罪。
观清净施如来者得灭过往多世之罪业。
观水天如来者得灭过往世驱逐阿罗汉之恶业。
观水天王如来者得灭过往世杀菩萨之五无间重罪。
观吉祥贤如来者得灭过往杀害圣者之罪业。
观旃檀吉祥如来者得灭过往世阻止别人供僧之业。
观无边威德如来者得灭过往世毁塔寺之恶业。
观光吉祥如来者得灭过往世由嗔而起之罪业。
观无忧吉祥如来者得灭过往世由贪而起之罪业。
观无爱子如来者得灭过往万劫罪业。
观华吉祥如来者得灭过往万劫罪业。
观清净光游戏神通如来者得灭过往七劫罪业。
观莲华光游戏神通如来者得灭过往意作之恶业。
观财吉祥如来者得灭过往妄取僧物之恶业。
观念吉祥如来者得灭过往谤僧罪业。
观名称普闻吉祥如来者得灭过往一切嫉妒之不善。
观帝幢幡王如来者得灭过往慢心之不善业。
观善能锁伏吉祥如来者得灭过往世之两舌恶业。
观斗战胜如来者得灭一切烦恼。此尊如来之像极为少见,若大家有缘遇上又能力所及,应恭敬请回珍藏。
观善能镇伏逝吉祥如来者得灭教令他作恶之业。
观普照庄严吉祥如来者得灭随喜他作恶之业。
观宝莲华善能镇伏如来者得灭过往世灭法及谤法罪业。
观宝莲华善住须弥山王如来者得灭过往谤师及破三昧耶誓戒之罪业。
观想三十五佛有以上这些功德,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礼拜三十五佛的忏罪法门,多作礼拜、观想及称诵佛号。
在观出三十五佛后,依〈菩萨堕忏〉﹙已印于附录中﹚诵念首段之皈依文:“我名﹙某某﹚者恒常皈依上师皈依佛陀皈依法皈依僧”,然后开始拜三十五佛。仪轨在称念三十五佛名号后有忏罪文,我们修这仪轨可以采以下三个方法之一而行:
﹙一﹚假设想拜一百次,就每念一个佛号拜一次,拜完三十五佛就念忏罪文,然后又从释迦如来开始拜三十五佛,又再念忏罪文,如是地做三次就刚刚超过了一百拜;
﹙二﹚从释迦如来到最后一尊如来顺序地拜及称念各别佛号,然后又回到释迦如来名号,这样连续把三十五佛名号顺序拜三遍,以达到百拜之数,最后念忏罪文一次;
﹙三﹚仍假使欲集百拜,则先对释迦如来拜三次,同时称念名号,然后对第二尊佛又顶礼三次……,在对最后一尊佛顶礼称诵三次后,也就完成了刚超于一百拜的次数,最后念忏罪文一次。
第二及第三种方法总共只念了忏罪文各一次。第三种方法比较利于着重观想每一尊佛及祈请他加持,因为我们对同一尊佛连续顶礼了数次。每一座如果要念一千拜,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去做,余此类推。
在有些版本的三十五佛忏仪轨中,在佛名后并无 “如来”尊称,但宗喀巴大师开示说必须称念“如来”这个尊称,所以在格鲁派的忏法中都必定在佛号后加上“如来”称号。此外,也可增诵药师七佛名号而作额外的礼拜称名,因为这七佛与末法众生特别有因缘。
最后之忏罪文的意思是说:礼拜者忏悔过往世至今所积作之罪业及回向一切善业,诵时应好好地发忏悔心。有关忏罪之修持,我们在说至忏罪支时,会比较深入地开示。
最后我们观三十五佛融回于宗喀巴大师心中,然后继续修〈兜率百尊〉正文的下一支:
供养支
净水鲜花燃香共明灯 涂香种种云海诸供品
实设排备以及意观者 我今诚奉殊胜功德田
这一偈为七支中之供养支。供养是悭吝的对治法门。
供品分为不同之种类,如外、内、秘密及胜义供等。我们凡夫并无能力作内、秘密及胜义供等殊胜之供养,所以必须好好去作外在的供养,包括供养前面已说过的坛前实物供品及观想出来之供品。
实物供品之多少是不太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供品之来源清净及供养心清净。在前行开示中,我们谈到了供品必须是不依恶业而换取的,例如不是由杀生而得来的供品等等。如果你以作杀业、淫业或偷业等而换购的供品来供养佛或自己之师父,却不发露供品之不净来源,这就是不如法的!但如果是心生忏悔之心而供养以作净罪,只要说明供品之来源乃由不善业而来,现生忏罪之心而作供,这是可以开许的。
除了实物以外,也可以观想实物供品变为无穷无尽地供养,也可观想山河大地及宇宙中之花、药等妙品作供。虽然它们不全属于自己,但宇宙大地是众生之共业所生,所以自己是它们的主人之一,故此我们可以观想以整个宇宙作供。自己、众生与圣者的智慧、功德及修持这几类无形相的东西,也可以在意念中供养。
在念诵供养支时,应观坛前供品变大及变多而作供,心内要欢喜地作供,不可生吝啬心,也要想着大师与两位心子欢喜受供而生起乐受。
宗喀巴大师及诸佛并不需要我们所供之凡俗物品,也不需以我们供养之饮食维生。这些供养的行为,是我们为了自己积集资粮功德而做的,不是为了佛之利益而做的。事实上,他们也不会因我们之供品而生乐受,但为着吉祥之缘起,我们仍然必须这样地去想。
忏罪支
忏罪支的偈文也是四句:
凡从无始以来所积集 身语意作诸等不善业
更曾违悖三律仪戒誓 至心一一不善皆忏悔
这一偈是七支中之忏罪支。前面开示中曾说可以在礼拜支中加进礼拜加行修持,但如果把礼拜加行并入现在这忏罪支中修,也一样是如法的,因为礼拜与忏净二者有密切之关系。
佛教中常常说要忏罪障,到底甚么是“罪障”呢?如果不知道甚么是罪障,就无从忏净了。我们必须清楚明白“罪障”这个概念:它是甚么?它从何来?如何能消除它?如果不知道这些的话,就谈不上做甚么忏罪了。
我们在六道中屡历生死轮回,从不止息,所体验的是无尽之痛苦。单只在人道的转生,已经有生苦、老苦、病苦及死苦,此外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及五阴炽盛苦等等,这些苦大家都正在经历,所以就不需多讲了。人间算是六道中较为少苦的一种转生,在三恶道中的苦更大。即使生于极大福乐之天界,一样还是有苦。肉体的痛苦已经不堪忍受了,但精神上之痛苦则更甚。这些苦由何而来呢?我们一般之看法,都以为是外来的因素导致我们受苦,譬如被虫叮了一下,我们就认为苦由虫而引致;有人对你发脾气,令你不高兴了,你就认为苦乃由这个人而来。我们常常都是这样地想,认为苦报是外来的,尽是他人的错、是虫的错、是世界的错等等。其实这些外在之因素只是一种助缘,我们心识中必定先有苦因,在碰上外缘时才会感招苦果。如果没有苦因,即使碰上适合的外在因素,也肯定不会体验苦果。譬如说你并无因服毒而死之因,即使有人迫你喝下一瓶毒药,你也不会有事!只有缘而没有因,是绝不会成果的,就像你对没有种子的泥土淋水施肥,绝不会有发芽。本师释迦牟尼也曾饮下毒物,但他一点事都没有,因为他已经再无苦因了。
我们生病,甚至死亡,都各有外在之因素,譬如意外、细菌感染等等,但是主要还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能感召苦果的业因在心中。我们有无量的苦因,也有一定的善因,这些业因待遇上适当的外缘时就会结果,像久存之种子现在碰上了泥土、肥料、水份和阳光一样。单单是抱怨有苦是没用的,我们必须知道它的因。所有苦因都是自已从无始以往轮回以来累积的,即种种的不善业。不善之种类无数,但可以用十不善业归纳:杀生、邪淫、偷盗、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悭贪、嗔恨及邪见;又可以进一步归纳为身作、语作及意作这三种不善业;最终可以追溯至无明及我执。因为我们曾作种种能招致苦果的因,所以就不息地轮回,不休止地受痛苦。所以我们需先知苦,再要寻因,这些教法归纳为佛陀的开示中之四圣谛(参阅〈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大着)。所谓“罪障”,包括了这些苦因、其果,也包括了心识中这些业之熏染习气及病患与 “非人”等之障碍。要想不受…
《《心生欢喜》兜率净土上师相应法门导修 正行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