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圆的,但为了在每个箱子里装下更多蕃茄以利航运过海,日本人把它种成方形的样子。我们可以把圆形的蕃茄升级成方形的。同理,假设此生我们能尽力而为的话,那么我们一定会有所改善和进步。
这两件事都是我从菜圃里所学到的。这是一种处理我们对死亡恐惧的方法,我们不要只是坐着,然后茫然无助的一生都活在恐惧中,因为在我们一生当中的每个时刻都有可能遭遇死亡。所以只要活着,我们随时都会死。必须等死后,我们才能解除这种不确定感。否则在那之前,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心中只是害怕对我们一点帮助也没有,我们一定要想点办法。首先,我们要清楚知道这种恐惧不是一种茫然无助的害怕,这种恐惧是一种反应真实的合理关心。它是一种真心的接受和关切,而非是一种茫然无助的害怕。所以我们要善用这种心理,此生尽力而为,这样它对我们的今生和来世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产生。我想这样我们才能有效而完整的掌控我们生活中的状况,以及我们对死亡的恐惧。
今天我要与各位分享我所谓的建言,这些建言字字珠玑,可为我们的死亡预做准备。在我们每天过生活的同时,也要为一个理想的死亡做好准备,直到它真正来临。下面我将取自大乘和金刚乘的佛法内涵来教导各位。此外它在菩提心的修行,例如“修心七要”等的教法中也受到广泛的传授。所以我也要特别取自这个圣法,现在诸位知道这个法的根源了吧!
这个法包括了五点建言,或又称为五力。
第一力 克服死亡恐惧
第一力是我们要尽力克服死亡的恐惧。关于此点,上面我已大约的做了说明。但另外还有一件事我们认为也会对亡者造成一种不舒适、不利的状况,讲得普通一点就是他们“未完成的事业或工作”,倘若我们有太多的未竟之志便会死得很痛苦。所以我们尽可能不要留下未做的事,这一点很重要。
我想一般人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让我平静的死去吧!”但倘若我们有太多未了的事情,便没办法走得很平静。就算我们不得不死,就算我们已无能力,我们还是不想死。纵使所有的医生告诉我们已无希望,一切药石也都罔然,而我们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但我们还是不想死。因为有太多未了的事,导致它无法避免的变成一种障碍。
因此,我们对一切自己的所做所为要很谨慎。最首先,我们不应对所有的俗务太过投入;当然我们要有规划,我们应该要有一切可行的方法。倘若我们根本不在意,那绝对成不了事,如此一来已经很糟的事情会更糟。所以我们应事先规划、我们应有一切可行的方法去做,但我们不应把它当成是一样最终、最究竟的东西。我们必须时时把轮回世间视为无常且相对的,我们不应太投入、不应紧紧的抓着它、不应把一样非究竟的东西当为究竟的。所以这是第一项最根本的要义。我们应该常常对无常有所认知,了知轮回乃无根且虚幻的。我们必须要有这种认知,这是一件事。但就算我们有了这种认知,我相信大家最后还是会忙碌的做了一大堆事,这是我们最擅长的。
轮回中的俗务,有时是因为热衷,有时是因为无法逃避的责任,所以我们才涉入。当我们在那种状况中时──其实我们大部份的时间都在那种状况中,便要尽力做得清楚、诚实、真心、正确。我们要尽力把事情做得完整,如此如果明天死了,我们一点也不会觉得心愿未了。尤其我们不应留下对后人有害的工作或事业,我们必须时时保持审慎、周密、负责、关切的态度。这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因为说比做容易。但倘若我们已有此等认知的话,便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如此我们才能把未完的工作减至最少,而在临终那一刻,我们的恐惧和怨恨、我们的嗔念才能减到最低,而我们也才能至少走得无憾。这是第一力,也就是死亡时,要尽力克服我们的恐惧、绝望、憎恶和怨恨。
第二力 累积善业功德
第二力是我们必须累积善业。我们不仅要克服逆缘,更要累积善业。但要如何做呢?当然我们穷极一生都要修善业,在我们活着的时候要做,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同样也可以有些作为。怎么做呢?善的定义是无限的,也就是说当与恶的相比时,它较无局限。而这也是为何善就是善,恶就是恶的缘故了。恶意为阻碍,善意为无阻碍,诸位觉得如何?那么再来说一切恶业、一切烦恼等均由我执而来,而“我”则由无明中生起。若不明道理,我们会把自己当成“我”。但我们是无限的,我们每一个人在究竟上来说都是佛。只要我们不懂这一点,我们永远就只是一个“我”。“我”、无明、我执、自我都是有限的,它不是无限的;而任何由它所生起的,例如,贪欲、嗔恨、嫉妒、我慢等都是有限、有阻碍的;这是我们所谓的恶。所以假设我们能了悟自己的本然面貌、自己的本性,那么那就是无限的。因为我是佛、我的心是佛性、我的身体是化身、我的相貌和声音等是报身,而我的心是法身,当我们了悟到这一点时便证觉成佛了。但若只限于知性上的了解时,我们并还未悟道。它只有在我们了悟并完全圆熟此等悟境时,才能算开悟证觉──我们是佛。
我们的本质是无限的,而一切事物的本质也是无限的。所以举例来说,慈悲与虔诚可以也是无尽的;我的意思是,在此我们所说的是一种属于菩萨的慈悲,也就是菩提心。一般不是像菩萨的那种慈悲是有分别的,它是轮回的一部份,虽然也是好,但并非真的如我们所说的是无尽的。而菩萨的慈悲则是无尽的,菩萨说:“我希望将一切众生由轮回的痛苦中究竟解脱,并引领他们至佛的觉境。”这才是无限的。我们不说:“我希望让一切众生富有、健康,受到良好的教育。”这虽也不错,但毕竟还是有限的。纵然我们说“一切众生”,但毕竟它还是受到了限制。只有在我们发愿希望一切众生证悟成佛时,它才是无限的,所以像这样的慈悲才是无边无尽的。此外,若我们能对佛菩萨生起虔诚的心,那么这亦等同无尽无边,因为它是同样的东西。慈悲与虔诚是一个铜钱的两面。所以慈悲和虔诚是无尽的,而此无尽的力量则来自无尽的佛性。因此,它能转化清净任何恶业,因为恶业是有限、有尽的缘故。所以我们无法永远生气,我们无法永远我执,我们无法永远嫉妒,我们无法永远起贪;但菩提心是无尽的,所以慈悲与虔诚若能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那么它也是无尽的。以此无尽,我们可以将有尽转为清净。这就是为何我们要对一切众生生起菩提心,对一切诸佛菩萨生起虔诚心的原因所在了。
在消除恶业的当下刹那,我们便会生起一种功德,这是第二力。第一力是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第二力是生起善业功德。我们必须尽量唤起此等无尽的功德,如此我们才能向诸佛菩萨忏悔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纵然是已不复记忆的部份。轮回中有许多恶业,因此,我们要加以忏悔,并随喜自己所做的善业──纵然是已从脑子中消失的善业。如此,我们才能生起功德,这就是第二力。
第三力 战胜消除我执
第三力是我们必须战胜我执,我们必须削弱它。但要如何做呢?其实除了利用外在的方法做善事外,我们并没有外在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我执。消除我执、征服我执是一种非常属于心灵上的东西,它同时要做的是从内心生起菩提心,因为只有虔诚与慈悲仍是不够的。所以若能做到这一点,自然便能消除我执了。我们的心、我们的本性被我们当成“我”,被我们投以为“我”的概念,但实则其本身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不仅是“我”而已,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比佛差。一旦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的我执便会削弱而减到最低程度。我们战胜了我执,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本质就是佛,我们知道我们自己是无限的,我们不只是“我”而已。若能实证到这一点,我们便能真正消除无明,也才能真正去除我执。这就是第三力。我们在一生中要尽力不要忘失自己的本质,并致力实践以获得了悟,尤其在临终之时。
第四力 临终实际做法
第四力是技巧上的东西。它是我们真正在临终时,要如何去做的一个方法,至于细节部份我会在下个阶段讲。假设我们是自然死亡,而且有一个善终,那么我们的心和身体便会分开。心远比身体不受阻碍。我已说过,我们的心性就是佛性,它是广大无边的。但即使是我们有分别的心,也较身体无阻碍。心无速度的限制;我们有各种速度的极限,例如,马赫数(注/飞行速度除以音速)、光速等,但它并无法应用在我们的心上。我现在不是在谈佛的心,我谈的是一般众生,例如你我等的心。在我们死亡时,心本身无限的力量便会显现出来。
所以举例来说,假设我的业力是要生在一个离此十亿光年的宇宙,而且假设我已投胎,我并不需要花十亿光年才能到那里,在心的空间上,我们并没有像我们现在所碰到的那种相对概念。诸位记住,我现在所谈的并不是佛的证悟之心,而是指一般普通人的心。所以有可能在今天我们这个群众当中,有许多人过去生曾投生在离此数亿光年的某个星球上。我不是说我知道谁是由那里转世过来的,但依我的信念,这绝对是可能的。
在身体温暖而潮湿的条件下,我们的体内充满细菌,而且也有可能在过去半个小时中,已有不少新的细菌产生。有一个医生告诉我,细菌在分裂的那一刹那就能以百千的倍数成长。倘若细菌有心识的话──这一点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想它们应该是有的。那么有些附着在我们头发上的细菌可能是从一个离此十亿光年的宇宙过来的。就佛的教法来说,它没有理由说这是不可能的。心本身纵然还未开悟,它依旧是没什么阻碍的。因此,在一个自然而善终的情况下死亡,我们的身体与心识会分离,而此无限无阻的条件便已具足。
临终前,通常医生会说:“做为一个医生,我已尽了最大的努力。我切掉了你的肝,我切掉了你这个、我切掉了你那个,我什么都做了,但我还是无能为力,除非你想要冷冻在某种液体当中,然后等待万年后有新的技术出…
《死亡无惧(泰·锡度仁波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