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现,让你再度复活。不过那也不是很肯定的一件事,所以不要把我的话当真。”而我们的父母、亲戚和朋友则会说:“我们已经尽力了,我们很伤心难过,我们会留在你身边看着你,尽量让你走时觉得舒服。”当这种情形发生时,那么我们要能对自己这么说:“要来的死亡在我的生命中是一件很神圣的事。它与出生,是做为一个人的开始同样神圣。死亡是我们做为一个人生命的结束,这是非常神圣的一刻,我要尽力不去浪费这宝贵的一刻。愿我仍可修行,并完全善用此即将来临的一个自然死亡的过程。愿我死时即能认出我的佛性,愿我死时即能认出并了悟心的广大无际,愿我在死亡那一刻即能开悟证觉成佛。”
愿力是无尽的,所以没有人会怪我们野心太大。我们要有一个坚定而清楚的决心;我们可以称它为祈求,我们可以称它为心愿,我们可以称它为祈愿──不论我们如何称它,都应该能生起这样的决心,并且坚持下去,而非三心两意才对。不过我并不太担心,因为当那一刻无可避免到来时,通常我们都不会再有第二念──一直是这样的。有第二念是很奢侈的,只有承受得起的人才有第二念,它就像一辆额外多出来的车子一样。所以在自然死亡的过程中,我们要能产生这样的决心和愿力,好好善用这神圣的一刻。这是第四力。
第五力 尽力做个好人
第五项的建言事实上不是我们在死亡时才做的。第五力乃是我们现在马上就要培养的东西。那就是只要我们活着,就必须要尽力做一个好人──尽可能的好、尽可能的善、尽可能的慈悲、尽可能的虔诚。我们应该要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保持一种专注和醒觉的心,并且尽力而为。这是第五项。
这些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五项建言,它又称为五力。我希望我已将这个主旨清楚的传达给了诸位,同时我想它可以与诸位所修的任何法契合。诸位可能每日持咒,或修某些法,或做闭关等。不论诸位修什么法,或做什么工作,都能将这五力溶入其中,我希望诸位都能做到。
肉身死亡的定义
我们现在继续来谈死亡和中阴。之前我们已经知道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对于一般大众最根本的建言就是尽力而为。如此当死亡不可避免的来临时,我们便已好好把自己准备妥当。现在我大约来谈谈我们肉身死亡的定义以及我们身体基本的定义。
在我们宇宙太阳系的这个地球上,像我们这样的人类寿长多少是固定的。如果有人活过百岁,我们就认为那是一种奇迹。我很难说出目前在我们地球上有好几千人活过百岁的话,因为事实上我们很难活那么长—虽然那是可能的。我们就多个几年来看吧!倘若我们问是否有人活了二百岁时,我会说我们连一个都找不出来。所以像这样的人类纵然可以活上亿年来说,但在此太阳系的地球上,人类绝对活不到二百岁,我这样说可以让大家觉得快乐一些。我们无法活超过二百岁,而这也就告诉我们,我们的肉身在其相对因缘的显现上有其固定的作用。我想在科学或医学的名词上,我们叫它是基因或细胞的结构,诸位在这方面事实上可能比我懂得还多。有些东西是固定的,在地球上,人身体死亡的定义是依身体的寿命而定的。当然,我们也应知道这只是一种相对的事实,而任何时候我们都有可能超越这种相对的东西,我们无法活超过二百岁不是一种绝对的事实,它是一种相对的事实。
但若想超越物质性的相对事实,我们必须要有很深的了悟才行。所以长生不死也能存在同样的这个肉身之上,我们称之为永生。在佛教的历史上,有少数大师已达此种境界,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至今仍活着。
当然,有些西方的学者说那是不可能的,也有一些人出书阐明莲师长生不死的不可能性,但我们都相信莲师至今仍活着,他已证悟。我曾与一些不同意我论点的人讨论过这件事,没关系的,我们都有言论自由,也都有信仰自由。有些人喜欢为莲师和其他已证入永生的大师说那是他们的心识获得永生,但我不同意这一点,因为我们的心一直都是永生不灭的。我们不一定非要是莲师,我们不一定非要是大成就者才行,因为我们的心本就已是永生不灭的。心从一世转生到另一世,从来无死。但莲师所证入的永生并非指他的心,莲师了悟到身体乃是心的化现,而这就是他能转化自然法则的道理所在。因为自然是我们心的一部份,是究竟实相的一部份,所以一旦证入此点后,莲师就获得永生不死的身体了。
永生不死是可能的,但除非我们已获得那种了悟,并且转化了相对的事实,否则我们的身体还是有生灭的,而有生灭的身体就有生命的长短。有时我们喜欢说人类寿长大约百岁,但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人类指的是生于六道中的人道众生,但人类并不仅局限于住在地球上而已,他也可能住在另外一个星球。六道中的人道遍及一切众生存在之处,因此,有些人可能看起来不像我们所认识的那样。他们可能看起来像一张地毯一样,虽然很怪异,但绝对是有可能的。我们看起来像一根树干一样,所以当看起来像张地毯的人看到我们时可能会说:“好奇怪的人,他们看起来像一根树干一样。”人道是一种心的状态,所以人身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什么样子都可以就是了。我们是地球上的人,往上看,我头上长了称为头发的东西,从没看过我们的人会觉得我们的头发很好笑,因为有人把它绑起来,有人把它放下,有人剪成那样,更有人全部理光。他们会觉得很奇怪,而我们则认为那是一种美化自己的方法,所以非常小心的照顾着它。没有头发的人则把头顶擦得干净,既油亮又美观。
人道是这样的,但有些投生在其他星球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功德比较多或比较少的关系,而纯粹是因为业力的缘故。换算成我们的历法,他们可能活上千万年,而其他别的换算成我们的算法时,则也许只有十年或三年的生命;这完全依于星球本身的特性而定,例如,星球旋转的速度、空气的浓薄、大气的轻重等。人依据这些而可能拥有一个较大、较高或较平的身体,看起来像地毯、像树或任何什么的。
表相的化现并非一定是一样的,但心识成熟的程度以及身心所展现出的能力都属于人类的,所以这些都叫人道;因此,由此观点来看,它与人的生命长短并无一定的关系。有些人道众生如果看到我们顶多只能活二百岁一定会觉得太短,倘若他们一般的寿长是数百万年的话,那么对他们而言,我们就好像是他们的二个小时而已。但又有一些其他的人道众或许生命只有十年,而我们的二百年就等于他们的二千年,那么这可就长了,所以它完全依于身体的结构而定。至于在六道中的其他众生,只要他们拥有一个二元相对的个体,不论我们称之为有身相或无身相的,只要他们拥有一个含括过去、现在、未来等三时的相对个体便有死亡。时间开始、继续,然后结束。因此,只要有时间的存在,便会有开始和结束;但像这种有身相的死亡跟我们的肉身关系密切。
至于在中阴阶段的众生,我们不说他们是生于中阴。当我在这里谈中阴时,我指的是死亡中阴,也就是从死后到我们再转世投胎这一段的中阴。中阴有许多种层次,好比我们现在也是处于中阴当中。因为从出生到死亡中间也是一种中阴,所以当我们死亡时,我们不说我们生于中阴,而当我们再转世时,我们也不说我们死于中阴。但就过去、现在和未来而论,死亡是中阴──死亡阶段的开始,然后我们会再往前进入真正的中阴,并在此停留一段时间。因为我们是地球上的人类,所以会在中阴停留长达四十九天。最短可以是其他的时间,但最长是四十九天。这是我们所谓的停留在中阴。但最长四十九天或任何一个较短的时间结束后,我们便会再投胎进入来生,而这也是一个中阴的结束。所以这里面有过去、现在、未来,也就是中阴的开始、停留和结束。但我们不说人死于中阴,生于来世。不过原则上那是一样的,因为当人再出生时,中阴对他而言已是过去。人会从中阴中逝去而进入来生。而中阴的众生倘若还说英语,倘若还喜欢跟我们用同样的语气说话时,便会说:“我的朋友从中阴中分发出去了!”这很简单,但有时我们还是必须讲讲才能把事情弄对。
死亡征兆
如此一来,死亡这个名词的使用便跟我们的肉身有极大的关系。我已说明了我们的身体在死亡上的定义,以及有关死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在此阶段,我们要谈的是有关我们的肉身以及寿长的极限,这个开示也是中阴教法的一部分分,我们还可以讲到许多与死亡征兆有关的东西。死亡有许多征兆,我们也有许多细节可谈。不过这方面我不准备讲太多,因为它可能变得很复杂。此外,老实说,经典上所讲的有关死亡的征兆,目前我并不是完全记住了,所以我还必须再回头查查资料和我自己所做的笔记,这会花上很多时间。所以基于这个原因,我就不准备进入所有的细节。
但除了这一点外,我们还有另外一个严肃的理由认为不应讲太多,因为或许它会因此造成各位的困扰。有些人一向对做梦感到兴趣,他们会把梦中的情形记录下来而成为一种嗜好;他们花很多时间和精神在那上面,导致有时反对自己产生一种障碍。同样的道理,诸位若在这方面了解太多,便有可能过度担心,导致有时所得到的预示是假的;或诸位也有可能在别人身上看到这些兆示,而在心中暗自替他们感到难过。所以这些都不是很愉快、很好或是对我们有所帮助的东西,所以我由佛法观点所可能带给诸位的迷惑,我想至少我应该负责。法律上诸位不能碰我,但即便是如此,在精神上,我还是要为诸位的福祉负责。所以对于这一点,我一定要非常小心。
但有一件事我想与诸位分享,而且它会让诸位大致了解在中阴的教法中,死亡征兆代表什么。所以基于此因,我会做点开示,而且我也看不出告诉诸位这些会有什么危险性。而假设诸位能试试这个方法的话,我相信它将对我们的修…
《死亡无惧(泰·锡度仁波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