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行有所帮助──它会激励我们的修行。所以若诸位能努力保持这个东西的记录,那么它一定会让你的修行更上层楼,心思更为细密,我不认为它会给诸位带来什么不必要的烦恼和问题。不过这里面牵涉到许多要素,代表若要真正做好的话,诸位一定要费上好几年的时间去修。所以我并不担心它会给诸位什么困扰。我一定会告诉诸位,让诸位至少对死亡的征兆有些概念。
在我们周遭的一切看起来都同样那么真实,一切我们所想的也都好像真有其事,它就像迷信的定义一样。大家都喜欢对一件事下一个清楚而明确的定义说这是迷信,而那不是迷信。但在一般的因缘法中,我们并无法做这样的分别。因此,在我们周遭的一切都与我们同样关系密切,不只是死亡的征兆,它也包括了健康的征兆、病衰的征兆,以及一切事情的征兆。
有些人学数学,我们称他为数学家;有些人学黄道十二宫、行星、星星等的运行,我们称他为星象学家;有些人学把脉、看气血和身体上各个部位所显现的东西,我们称医生;有些人学观察人对事情的反应、观察人对情绪的反应等,我们称他为心理学家;他们都专精一门,并且一点一点的学会而成专家。他们能就其所专攻领域内的事情对我们提出判断和建言,而后我们才能知道要如何改进。
所以现在这个死亡的征兆,我们要透过呼吸来观察。呼吸在身体、精神和情绪上都是一个非常基本的东西。当我们的情绪有所起伏时,呼吸便较快,而在情绪稳定时,呼吸便变得缓慢,所以呼吸会随着我们周遭的事物起变化。当诸位停止呼吸时,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因此,我们的呼吸是生命的一部份,只有活人才会呼吸。我们的身与心是合一的,而我们的身更是与宇宙以及宇宙所处的太虚相溶为一。因此,它们时时保有密切的关系。纵然我们不相信,但它们之间还是互有影响。好,就这个内容来说,任何一个月的初一就是地球和我们身体的初一。不论我们相不相信每个月的初一,它就是每个月的初一。每月初一的定义如何来的呢?依照阴历来说,它就是月亮的月牙在最小的时候。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我们几乎看不到月亮了,然后在阴历初一,我们看到的月亮是一个既小且薄的半月型。初二它看起来大一些,初三再更大一些,然后到了十五时,它就变得又大又圆了。但在新月与满月之间的十五天日子里,它并不是固定的,因为有时它只有十四天,而有时则有十六天。例如使用阴历制的藏历,我们有时会多出日子来,而有时则会减少。有时我们会有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六、初七等,而没有十五。它制定得非常精确。而有时我们的月份数也有多出来的时候,好比通常一年只有十二个月,但在某些年中,我们却有十三个月。
它就是这样子的精准而正确。所以在每个初一,我们用大家都懂的七支坐法来打坐。在使用七支坐法打坐时,我们要正确的将自己的身体置于宇宙的天体中,让身体、让能量都能保持平衡。通常我不太用“能量”这个字,以免因滥用而导致大家产生迷惑。不过在此,“能量”倒不失为一个恰当的字眼。当我们用七支坐法打坐时,我们的身体、能量、情绪等,我们身体和心灵上的一切都会变得很平静、很和谐。在坐下摆好姿势后,我们要试着安静下来,全身放松,这样我们的呼吸才会沉淀,回到正常的状态。接着再做吐纳的练习。我们要专心一意的做呼出、吸入合为一组的动作共二十一次,或是以三组、五组、七组为准的动作共二十一次,这完全要看我们的时间而定。在沉稳的做完这个动作后,我们的身心都会进入一种深层的和谐状态中,然后我们再观察自己是由那个鼻孔呼吸的。有时我们会发现用右鼻孔出入的气较多,有时则是左鼻孔,依日子不同而定,然后我们把它记下来。倘若我们能持续做记录的话,便会发现它按照我们的身体有一套模式可循,那就是每七天,或每三天,或甚至每一个月,它就会由一个鼻孔换到另外一个鼻孔呼吸。
当我们找出自己的一套模式后,便继续观察呼吸。倘若哪天模式产生混乱的情形,我们便知道身体有了问题,身体一定是出了什么差错。因此,当我们做得很熟练时,根据这个,我们便可以看出死亡的征兆。其实很多我没有提到,而且我也不会再提的东西,因为老实说,我对这方面并不是很专门。
一旦我们建立起这套模式后,要检查它是否有所改变便很简单,也很容易做到。但不只这样,倘若诸位真能做得很熟,那么它也可以帮助你检查你的亲人、朋友和其他的人。诸位可以用自己的呼吸去观察别人,因为每一个人都要呼吸,也都生活在宇宙的大气内。
要真能做得熟练其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如果有人要我们试试看时,我们就做些基本的工作,好比不必大费周章,我们就把每天的情形记录下来即可。这是如何看出死亡征兆的一个例子。而它也正显现出我们身体的状况,以及做为整个宇宙中的一份子,它与我们心之间的关系若何,这是一个检视死亡征兆的方法。接着我会为各位举些其他的例子。
另一个例子就是听声音。就像我们有两个鼻孔一样,我们也有两个耳朵。透过禅定,我们可以观察到耳朵的运作情形,并了解它的自然规律。此外当我们看东西时,眼睛就像鼻子和耳朵一样,也有许多层面,好比看颜色的方式不同,例如有人有色盲等。事实上,我们无法找出两个人看到颜色时的感觉是完全一模一样的,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颜色本身并不存在,颜色是属于空性的东西,但那是他空见的空性。颜色并非是空无一物,颜色是存在的,但它只存在于相对的层次上,因为颜色依于个人而有不同的觉受。
不仅如此,其实我们每天所看到的颜色,感觉也不尽然一样。好比我今天在这里看到一片红色,但明天再看到时,它绝对不会百分之百感觉一样,百分之百一样是不可能的。东西或许看起来很像,但由于我们总是来去匆匆,所以不会仔细去注意到。就像看电视一样,我们总是直直的就坐在那里。我们是宇宙中一颗埋在土里的小马铃薯,我们不够敏感、不够稳重、不够定心,所以不会去特别注意到。
但倘若我们真能去注意到的话,便会发现每次我们看到同样那个东西的感觉绝不会是完全一样的:今天我们觉得某样东西很大,但明天我们对于“大”的感觉已经变了样。好比有时我们到一个地方,觉得它很小。但三年后我们再去时,会恍然大悟的说:“我的天!我以为它很小哪!”所以似乎它并不小。然后等五年后再去时,我们会觉得它看起来比以前平坦。然后又等五年再去,这次我们觉得它的地势比以前高许多。常常都是这样,但那不只是我们的眼睛所使出的戏法,它同时也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耳朵、我们的鼻子、我们的舌头、我们的感觉……一切一切等所使出的戏法。所以我们的感觉永达不会百分之百一样的。
一切事物都是这样的,有件事非常有趣,那就是甚至连科学家也是一样的。我非常尊敬科学家,因为若不是他们,恐怕今天我已不在这里了。我在九岁时曾经病得很严重,如果不是医药救了我,我早就死了。因此,我非常感激并且尊敬他们,但他们也还未从这中间解脱。我记得有一次医生告诉我不要吃奶油,因为那对我们身体不好,所以可以改吃乳玛琳。但过了几年后的现在,他们又告诉我吃乳玛琳不好(注:人造脂肪分子的结构不利人体的缘故),应该吃纯奶油才对。然后又有一次他们告诉我不要吃米饭,因为那很容易让人发胖,所以应该吃面包比较好。但现在又有一种说法认为面包不好,米饭事实上还是比较好。
这不是他们的错,所有的事情都像那样,永远没有一个固定而究竟的结构存在。只有佛性才是究竟的,只有开悟成佛才是究竟的;在那之外,一切都是有碍的。每次再找到什么时,它就又变了,从没停过。我不是在怪医生,但他们会这样说真是有趣,而且他们也把它当真理看待。我不是说医生不好,他们事实上很慈悲,但他们没有找到最究竟的东西。在相对上我们可以找出很多东西,而且他们的确也找到了。不过这些东西老是在改变、在转变。
我在这里所说的除了呼吸有关外,它也可以应用在所有其他的一切东西上面。有一本关于死亡征兆的经典叫“che te tse malanggu 亡命九兆”,但除此外,我们还有许多其他有关这方面的法典。在这部经典里,它所讲的都是这些可以事先显现、可以事先预知的征兆。
当然像意外身亡这种东西可能就无法透过身体衰微的特征而事先预知,不过它还是有其他兆示可以知道这种情况何时会发生。好比假设我会在车祸中身亡的话,它不一定可以从我的呼吸中看出来,它可能会从其他的方面显现出来。所以它一定会有征兆的,我们总是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在藏文中,我们给它一个名词叫“tsi de 死兆”。英文中比较正确的翻译是“死亡兆示”,而这也是中阴教法的一部份。
现在我要开始谈做为一个修行者的我们,在中阴中该如何做。除了我昨天所提到的五力外,它还有一个非常简单容易,也很方便,我们随时随地可做的一个方法,那就是“定心”—-将我们的心住于宁静安详之中,我们可以尽量去做。
例如像“止”修这样的东西,其目的无非也都是要达到心静、心定的程度。心定是在我们的自身之内,而非外在某个地方。因此,透过例如像“止”修的方法,我们才能让自己心中真正的定力显现出来。当然在一开始时,它只能短暂停留,但短暂是一个正确的启修方法。我们不要在心中充满期待、要求和各种烦恼、情绪等,我们只要把自己安静下来,让心自然住于轻安宁静之中即可。这对任何修行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定心是一个很好的修行,很方便也很容易做。我不相信我们之中有人不喜欢让心安定,但定心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我们必须让它显现出来。我想对于一个无可避免,但又自然且健康的死亡,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准备基础。
见…
《死亡无惧(泰·锡度仁波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