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经讲解 第八讲▪P3

  ..续本文上一页萨。菩萨只是一个名词。就跟我们人间称那些当官的是一个道理,局长、厅长是有级别的。如果真的你的学历和你的本事到了那个级别,上级任命了就可以叫厅长、局长。

  修行不管你是修哪一门哪一派的,你真的达到心空空之处的时候,没有我、人、众、寿相的时候,你就是菩萨,因为心中没有烦恼了。没有烦恼了,肯定是没有我。首先是没有我,才可以放下人众寿三个相。四相没有了,人我是非就没有了,长短黑白就没有了。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有法者,心中肯定是有为法,是苦集灭道的法,或者比苦集灭道法还要低的法。比如说民间的巫术或者术术啊,都属于有法,有法(有为法)属于小法。前面也说了,如果执著于小法,那你肯定还是凡夫,是凡夫就有四个相。有四相的人,是发不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根本就不会发起这种大乘的心愿。

  只有你实无有法,就是心中真的没有小法的那种概念,这个时候你才能发出无上正等正觉大乘心愿、无上心愿。发无上心愿的人,肯定是人我等法都没有了,心空空如也,烦恼妄想相对都没有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啊,你是如何认为的哪?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这个如来是释迦牟尼佛本人,就是我以前在燃灯佛那里,是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这个“有法”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只有心中无法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没有法可得。如果你真的是有法可得了,就得不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这个话就是,如果你心中存有任何得法的心态的时候,你是得不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了。只有你心中空空的时候,发大乘心愿无上心愿的时候,才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果。

  须菩提接着就说,如果按照我理解佛所说的话,佛在燃灯佛那里没有得到一个法,哪怕一点点也没有得到。心中没有执著任何法,所以说才能称无有法得。只有无有得法的心,才能真正证得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接着佛就说,就是呀,就是呀,就是你深得我义,深得我义,你明白宇宙法了,或者说你明白大道了。

  如是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你须菩提啊,善解我义啊,就是须菩提啊,明白了释迦佛说的密意,他现在已经完全了得。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做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这个时候,释迦佛就对须菩提说啊,假如我真的有法得,我就证得不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正因为我释迦佛心中没有执著任何法,我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啊,如果有得法的心态,就是说如果我释迦佛执著于有为与无为的法相的时候,我就得不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燃灯佛不会给我授记的,说我将来要做佛的。

  正因为我没有执著任何法,是以空空之心去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所以燃灯佛与我授记了。我真正达到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燃灯佛才与我授记。这个就相当于禅宗的以心印心法门,只有你达到了和祖师是一个心态的时候,没有法可得的时候,燃灯佛才开始给我授记。

  【做是言。汝于来世。当得做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燃灯佛说我在未来某某时候可以做佛,佛号为释迦牟尼。是什么原因哪?接着佛继续开示。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如来者,就是本来就应该这样的,本来就是宇宙的实实在在的真理。实实在在的真理,大家现在只能说从科学角度上去理解,从佛法上很难明白什么叫实实在在的诸法如义,就是本来就是这样的规律。你如果执著法了,也就无法了达如来的妙义。只有心达到空空寂静的时候,才能证得无上的最高的最大至尊的果位,所以说,燃灯佛才给我授了记,说我在某某某时候,将得做佛。

  大家从这个《金刚经》就能明白,我们中国的禅宗以心印心是什么个态度。这已经明确告诉,只有你心中空空,而不是一个空,是两个空,才是真正的空,是无为之空。

  只有你达到无为之空的时候,你才能证得自己的实相。你证得实相之后,你会顺着宇宙的运行规律而行走,行走的时候就叫如去如来。实相本身就是不动的,也不是不动。就像太极图,并没有看到它真正的动,但它还是在动。就跟太阳一样,天天在那儿挂着,大家都看不到它在那儿动,但它是动的。

  如来之义就是说,原本宇宙运行规律就是这样的。如果你心中执著了法,心中就有了障碍了,也就不会顺行宇宙规律而走,不顺宇宙规律而走就不叫如来,就不叫做诸法如义了。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不能住呀。

  禅宗的两本书:一本书是《楞伽经》,一本书是《金刚经》。这两部经基本上能看明白、能理解里面的密意的人,就是佛。其他的法门修菩萨、修罗汉都是要次第而修,没有真正奔心里头去走。

  《金刚经》是直指心性,《楞伽经》也是见性成佛,看到自己的本来,你就成为佛了,但是不能叫佛。因为我们中国人只能说你是觉悟者,叫佛是一种西方的语言,中国的语言是觉悟者。

  佛是觉悟者,但觉悟者之间还是有微妙的区别的,因为能量是有区别的。大日如来是佛,释迦牟尼也是佛,东方药师佛也是佛,但是我们以大日如来为最高、最大,因为他的能量是无比的,其他的佛都是从他身上幻化出来的。幻化出来的佛也叫佛,但是能量就有区别。弥勒佛也叫佛,是未来佛,现在不是佛,因为他也是授了记的,现在只能称为菩萨。

  圣人也有大有小。释迦牟尼佛和老子为大圣人,孔子为小圣人,罗汉为圣人,菩萨也为圣人,同样是圣人,果位是不一样的。

  如果《金刚经》能看明白了,大家心中也就没有两边的说法了,因为《金刚经》说的是圆满的法,圆通的法,法法圆满,法法皆通,所以说叫万法归一,都归于本位,本位为一为零。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从这一段我们就更加明了,如果执著法,心有法相,也就落了下道了。这里佛又深入的开示,须菩提啊,实无有法,真正心里没有执著任何法的时候,心里根本就没有得法的心态,有为和无为法都不执著,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啊,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指的是释迦佛,密意上讲是大家的本来面目(法身),法身为如来,是指的心性。如果我们的心性真正能达到了无有法所得心态的时候,就可以当下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果的时候,是一种什么状态哪?是“于是中无实无虚”的状态。于是,中,什么中?我们的心中。从表面上讲,就是我们的心性。从密意密法上讲,是我们的中脉。无实无虚就是我们的中脉。

  中脉,用医学仪器是查不出来到底在哪儿,是在脊髓里头,还是在脊髓外面,还是在我们人体的正中间哪。它是飘忽不定,无实无虚的,又没有实实在在的让我们看到的影子,又不是真的没有,有又看不清。大到无边,整个虚空就是中脉,小到针尖也不容,针尖那么细的东西都插不进去。

  如果从修法上讲,就是修中脉。中脉不通,上不能通天,下不能入地。孙悟空说过一句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五行指的是什么?心肝脾肺肾,是为五蕴。五蕴空,可渡一切苦厄,是为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往深里行就是文殊法门。人,上可通天,下可通地,指的就是这条中脉,这是从密法上讲。从心性上讲,我们的心性应该是无形无相的,无形无相的也是无实无虚的,心法就是无有法可得。

  修中脉法,上可通天,天门打开,天门也就是梵天轮(百会穴),百会穴为天门。下可通地,地,是我们的会阴穴(海底轮)。一旦上下通达,我们的无位真人就在这个无实无虚中间开始运行变化,开始建立自己的万法,建造自己的世界。

  佛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罗汉只修慧不修福的话,虽然涅槃了,但他的国度里是空空的,孤家寡人没有人来陪伴。只有福慧双修的时候,他的国度里才会有众生来听法。只有你福慧双修,打开中脉的时候,你的国度的众生才会建立起来,你会把自己三千烦恼全化为你的听法的众生。外可度三千凡夫的众生,内可度自己自性三千的众生。

  如果我们离开了中脉修,或者离开了心态修,我们的心性是烦恼的,炁入不了中脉,中脉是堵的。这个炁代表最原始宇宙的能量,炁入中脉,人才会健康,才会年轻。如果宇宙之炁不入中脉,不入体内,智慧就打不开,心脉打不开,就会衰老,就是凡夫。

  得大道明大道的人都知道,是修自己的中脉。中国道家修任督二脉,这是小法(有为法)。张三丰后来得到了大法,写了很多诗中有:无影树下。这个无影树就是中脉。只有中脉打开的时候,才叫无影树,是没有影的,是看不见的,所以叫无影树。

  我们的中脉像树干一样,高不见天,低不见底。张三丰明白了任督二脉的凡间之气也就是五谷杂粮产生的气体,要入中脉去换得宇宙的炁,无字下面加个火字,上面还有个撇。那个撇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先天的本性,是法身。法身需要火来炼,四个点是为火,要用火来炼我们那个本来的我、本来的面目,需要在烈火中来锻炼,金莲才可以开开。

  在无实无虚的状态中,我们的心得的法才叫无为法,因为你不执著得不得法了,也不执著自己有没有法了。只有达到这种状态的时候,才可以叫一心清净,你的心才能真正的寂静下来、寂灭下…

《金刚经讲解 第八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