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萨戒修学法要》讲记 第四卷

  《菩萨戒修学法要》讲记

  净界法师主讲

  第四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15面,我们讲到菩萨十波罗夷罪的第二条,盗戒。偷盗的基本定义就是不与而取他物,主人并没有允许而我们却偷取他人的财物,就构成盗戒

  我们看第四个开缘情况。开缘情况有五种情况,己物想,与己想,暂用想,亲厚想,粪扫想。

  己物想就是说你认为这个是自己东西,你产生一种错误的判断。比方说,你参加佛七,很多拖鞋,你看错了,你把别人的拖鞋当作自己的拖鞋,你把别人的海青当作自己的海青。你在拿这个东西的时候,你内心当中真实是认为这个是我的东西。换句话说,你根本没有犯罪动机,不犯,就算你拿了别人东西都不犯。

  与己想,你以为对方已经给你了,那事实上他没有给你,但是你误会以为他给你了,那拿走不犯。

  暂用想,我急着要去上洗手间,我看到别人的拖鞋,我心里想说我跟你借一下。即便主人没有在旁边,暂用想,不犯。你到了某一个地方,有一个笔,你急着要写几个字,暂用想,也不犯。没有占有、没有偷取之心,暂用想是不犯的。 亲厚想,你跟他关系很亲厚,亲厚到什么程度呢?你认为你用他的东西,他不但不会生气,还心生欢喜,这个你要做正确的判断,你不能一厢情愿。不过律上说你这个亲厚想,你事后要跟对方说明一下。

  粪扫想,就是这个无主物,地上的石头,地上的废弃物,这个是粪扫想。

  痴狂心乱,不自觉知。这个所有的戒只要是精神错乱,它在完全没有觉知的情况,完全没有犯罪动机的情况是不犯的。

  看第五的异熟果报。偷盗严重的情况是来生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从三恶道出来会产生两种余报,第一个贫穷,就是你很努力地工作,但是你就赚不到钱,就表示你过去有偷盗的罪业的余报。第二个,你赚到了钱,但是你这个钱很容易失掉,共财不得自在。

  什么叫共财?就是说你的钱财是跟五家共有。第一个恶国王。你就很容易遇到一些不好的官吏给你苛税,怎么样,总之你就会遇到这样一些因缘把你的财富给夺取。第二遇到盗贼。你的钱很容易被骗、被抢。第三个败家子。你经常犯盗戒去偷取别人的财物,诶你就会出现一个败家子,你一生的积蓄就败在他的手上。第四个水灾。第五个是火灾。你看我们有些人他的财物得到以后很坚固,这个地震一来的时候,他的隔壁的房子破坏了。左边的房子破坏了,他的房子没事。水不能淹,火不能烧,地震不能破坏。为什么?因为他过去生没有偷盗,所以他得到一个财物的果报的时候,很坚固。

  你看华严宗的一个祖师杜顺和尚。杜顺和尚有一天人家拿钱供养他回去盖庙的,结果他不小心丢在路上了。回去以后他的侍者很紧张,说师父,你怎么把钱放地上,没有拿回来?杜顺和尚说,你不用紧张,你去哪一个地方,一定可以拿得到。结果他侍者跑去,果然没有人拿,就拿回来了。杜顺和尚说,我过去生有三生三世都没有偷盗,所以我的东西没有人可以拿走。他就是那个善业特别的坚固,得到财物以后很坚固。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故事来说明这个偷盗产生的后遗症。过去在明朝的扬州有一个做南北货生意的商人。南北货就是说从南边买东西来北边卖,从北边拿东西来南边来卖,赚取它的价差。那么这个商人为了投机取巧,在秤斗上加上水银,使令在秤的时候看起来比原来的重,所以他牟取很多的不义之财。但是他也赚了很多钱,买了好几栋的房子,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又生了两个孙子。那么老人家要死掉的时候,临终就把这个儿子叫到身边说,儿子,你知道我为什么赚到这么多钱?我就靠这个秤斗,这是我们传家之宝。这个秤斗多么好用,你看,它可以看起来比较重,赚取这个价差。后来讲话这个老人家就死掉了。

  这个儿子是个读书人,他知道世间上因果的道理,他看到这个秤斗很害怕,他父亲一生造这么多盗戒,偷取他人的财物。他当天晚上就写一个疏文白告上天,说我父亲因为一时的愚痴,希望上天原谅他。然后当众就用火把这个秤斗给烧了,我们从今以后,我们以正义的方式来做生意。烧的时候这个秤斗还飘出两道的黑烟冉冉地上升。他就开始用正派的经营,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后来没多久他两个儿子就相继地生病死掉了。这个读书人非常地懊恼,就禀告上天说,我很正直地做我的生意。怎么我这样正直,我两个儿子都死掉了呢?这世间上有没有天理呢?他这样白告以后,当天晚上就做梦了,天神就跟他讲,他说,你这两个儿子是我们上天的凶星来讨债的,你爸爸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本来这两个儿子,这两个败家子要长大以后,把你们家的房子都败光了,钱都花光了,才会死掉的。因为你一念的善心,所以上天把他们提早带回来。所以你不要紧张,你继续修善下去,你以后还会有两个儿子,这个就是正常的儿子了。后来果然他继续做正直的生意,两个儿子后来都考上了功名。

  这个公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两种抉择,第一个我们希望现世的安乐,第二个我们也希望来世的安乐。当这两个不冲突的时候,其实我认为两个是可以兼带,今生也安乐,来生也安乐。但是两个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不知道诸位怎么想,就是你今生的安乐跟来生的安乐产生冲突了,比方说盗版,比方说漏税。你可能因为盗版,你可能因为漏税而暂时得到一点便宜,但是你永远没办法想象你付出的代价有多大,你没办法想象的。如果你有志于行菩萨道,你的生命观是很重要。因为你勉强,你说我勉强不这样做,其实是很难啊!所有的善法的背后都必须以智慧做引导。一个菩萨道是活在愿望,所以菩萨是为了未来而活的。你说你为什么而活?其实如果你是一个觉悟的菩萨,你是为了创造来生而活。你把今生看得很重要,今生是你生命的全部,你说你不去做一些偷盗的事情,我看你很难。因为很多人都在做,而且当下就得到很多的不法的利益。所以这个偷盗就是说,当你这个现世的安乐跟来世的安乐冲突的时候,你要断然地牺牲现世的安乐。因为今生是暂时的,你是为了未来而活的。这是我们在修持盗戒的时候,你要注意,你今天得到一时的便宜,你以后会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因为你未来的财物会变成非常的不坚固。不管你修再大的布施,你得到一定会失掉。这个就是我们未来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好,我们看第三条戒,丙三的淫戒。淫戒的基本定义就是以染污心来做身体的交媾,这个地方包括一男一女,也包括两男、两女,都在淫戒的范围。我们看丁一的戒文内容,请合掌: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好,我们看这个表解的地方。若佛子,身为一个发了菩提心、受持菩萨戒法的佛弟子,首先应该断的犯罪事缘。所断的犯罪事项有三个,自淫,这个淫欲的行为是你自己去做,犯重。第二个教人淫,这个教人淫,什么叫教人淫呢?就是你劝别人去做,那么这当中就牵涉到媒嫁,就是媒人。受菩萨戒你不能做媒人,因为做媒人正是教人淫,促成淫欲的行为。但是教人淫犯轻罪,因为你没有自己去做,但是也犯了轻罪。所以你做媒嫁,在淫戒里面是犯轻。乃至于一切女人不得故淫。这个地方的女人是指的出家菩萨,在家菩萨你正式的夫妻是可以开缘的,所以菩萨戒有在家菩萨跟出家菩萨,在十重里面其它的九条是完全一样,在淫戒就有所不同了。在家菩萨断的是邪淫,保留正淫,出家菩萨是邪淫、正淫统统要断。

  看它的犯罪因缘。我们看丁二的犯罪因缘。

  首先这个淫罪的成立必须有贪爱染污之心。也就是说,你是被强迫的,在整个过程当中都没有快乐的感受,不犯。必须是一种主动的追求,而且是有贪爱心。 淫缘,你在犯淫欲之前的助缘,就是你有种种的眼睛的观看,乃至于有种种的身体的跟随等等。在整个过程当中有身体的摩触跟口中的称叹,它的一个过程方法。

  最后它的淫业的成就是两根交接,我们一般说是男根入女根乃至于像芝麻一样的深度,这个叫犯重,我们待会儿再说明。我们看整个淫戒的范围,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这个淫戒的对象是很广泛的,包括你跟畜生行淫,包括你跟诸天、跟鬼神,鬼神有时候也会变现成人的样子来行淫。乃至于非道行淫,非道行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正式的夫妻,你受了菩萨戒,也不能在非时、非处的情况下行淫。什么叫非时呢?就是菩萨的六斋日。六斋日菩萨要受八关斋戒,你受了八关斋戒行淫,正是犯到非道行淫,这是时间不对。第二个处所不对,那么除了小便处以外的处所统统不对,包括口道,包括大便处,都不能当作正式的处所。所以非处也当作非道行淫。

  那么淫戒我们值得一提的就是说,我们前面的杀罪、盗罪构成重罪的条件是它的对象是人。你杀害人、偷取人的东西,犯重,其它都犯轻。淫戒不同,淫戒是不管任何对象,他是一只狗也好,是一个人也好,是一个鬼神也好,只要男根入女根,统统犯重。所以淫戒是没有简别对象的,它是判定是不是有入道,这个地方要注意。 前面是讲到菩萨所应断的事缘,这以下讲菩萨应修的。身为一个菩萨应该生起常住的孝顺心跟慈悲心来救拔一切众生,怎么救拔呢?净法与人。我们要劝勉众生来修学戒定慧,来清净他的身口意,这是菩萨应该修学这种梵行之行。我们看总结,菩萨不但不修习梵行,也不劝人家修习梵行,而反而自己生起淫欲心,来跟一切人淫,乃至于跟畜生、鬼神等等,乃至于跟母女、姊妹六亲行淫。这种情况就表示你的菩提心被你的烦恼所遮蔽,那么你也失去了整个菩萨的功德,就犯到波罗夷罪。

  …

《《菩萨戒修学法要》讲记 第四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