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导读讲记(净界法师)▪P10

  ..续本文上一页有亏,所以在他成佛之道当中,他会以卑贱的果报来学佛,就是说他会比一般人辛苦,他为这个果报所累。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善根,但是他的烦恼重、罪业也重,所以他是在苦恼的环境、在卑贱的环境中学佛,为什么呢?因为他福德有亏损,他的持戒、布施有亏损,这叫作根利遮重。所以你看佛陀说法的时候,你看蟒蛇都能来听法,他为什么用蟒蛇身呢?就是福德有亏损。但是他这个人有善根,你看蟒蛇也来听法,这是善根。第二个根利遮轻,善根强、烦恼又淡薄,这个是最好的了,这种人大部分都是以声闻众、菩萨众、天人众来听法,他善根深厚,而且他的烦恼淡薄,福德没有亏损。第三种人是根钝遮轻,遮轻就是没什么烦恼,这是世间上的好人,做了很多的慈善事业,但是他对佛法完全没有兴趣。这种人他会得到天的果报,但是不会来听法。他不会来听法的,所以他没有解脱的因缘。第四种人是最糟糕的,根钝遮重,他到三恶道,他也不想听法,永远没有出离的因缘。所以我们从智慧跟福德这个地方,一个是安乐之本,一个是解脱之门,这四种的差别就知道为什么佛陀说法,会有这么多人以不同的果报出现。这种人都是有善根的,但是因为福德的不同,所以现出不同的果报。这个地方是讲到听闻《阿弥陀经》大会的一个情况。

  现在我们看第二个:别序,叫发起序。这个别序就是不同,个别了。每一部经,这部经是在什么因缘之下宣说的?你看《观无量寿佛经》,那是因为阿阇世王杀父害母,这个时候佛陀才讲这个《观经》。那么本经是在什么因缘之下宣说呢?是在什么因缘之下来启动佛陀宣说本经呢?这叫发起,发起一部经的因缘。我们看经文: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这部经的其中一个特色,就是它的无问自说。所有的经典,一定是弟子的修行有障碍了,向佛陀请示,佛陀才说法,譬如因病与药,有病痛了才开药,没有说是你都好好的,佛陀主动为你说法,没有这种事情。但是本经的特色就是,事实上是没有人请说,大家集会在那个地方的时候,陀就主动地长老舍利弗。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法门三根普被、万病总治,所以不必要去简别对象,也就不需要有人请说。这个时候佛陀告诉长老舍利弗两件事情,他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这个是就是娑婆世界,佛陀告诉舍利弗说,从我们娑婆世界的距离有十万亿佛土,那这个地方有两个事情是存在的:第一个,有一个依报的国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有一个国土,这个国土叫极乐;第二个,有正报的佛陀,那么这个国土是谁住在那个地方呢?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这段经文澫益大师说,是标出了整部经的纲要,其实后面的经就是在解释,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就讲到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

  那么关于这段经文,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去解读它?我们看澫益大师的开示,看《附表第二》,补充讲表第二面,总标极乐依正二有。澫益大师他是用信、愿、行三资粮来配套这段经文,他说二有、现在劝信序也。说极乐世界是如何使令大家起信呢?因为它有二有,这个有者存在的意思;这个二呢,指的是,有世界名曰极乐,一个依报的存在,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又是一个正报的存在,那么这两个是存在的,这表示一种空间上是有这个东西存在。其实这个现在表示一个时间相,他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是现在。那么诸位知道,当一个法有它的空间的存在,有它时间的存在,表示这个法是存在的,因为它有它的时空。那么这个地方的意思呢?古德说,它是来表明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它不是一个天方夜谭,它是一个存在于真实的法界。

  你看禅宗有人说,极乐世界是不存在的,那是一种内心的假想:你看你一念的迷惑,你就是在娑婆世界;你一念的觉悟,你当下就是极乐世界。当然这句话有它的教理根据,但是不能够因为这样否定这个法界的存在。因为我们要知道,佛陀在说话,四个字——不增也不减。佛陀在描述一件事情,他不会增加一点点,也不减少一点点。所以当释迦牟尼佛身为一个大智慧光明的觉者,他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的时候,这个是真实存在的一个法界。那么这个是佛陀亲口所说的,有两个东西是存在的,是存在于现在世的,那这样子呢就是起信了。第二个有世界名曰极乐,从极乐的这句话,就启动我们的发愿。身为一个有情,我们的本性是想离苦得乐,你看一只狗它都知道去找东西吃,找一个洞来住。所以我们想离苦得乐,这个是我们的共同愿望,而这个极乐世界的名称刚好叫极乐,所以这个地方有一种启动我们愿望的意思。第三个,佛号阿弥陀,那么整个净土宗的修学的纲要,就是执持名号,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名号,所以,标出了这个名号,就是说明了这个持名妙行,使令我们当我们设定目标以后,我们知道应该如何来安住这一念心,那么这个是信愿行。

  我们看最后一段,今现在说法者,简上依正二有,非过去已灭,未来未成,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听法,速成正觉也。为什么标明现在呢?这表示前面极乐世界的依报跟正报的佛陀,它不是发生在过去的,这个曾经有一尊佛,也有一个极乐世界,但是现在消失了,不是过去;也不是说有一个菩萨,他发愿要创造一个国土,但这个国土还没有成就,当来要成就,也不是未来,而是一个存在于现在世的国土,存在于现在世的佛陀。当然这段经文在本经当中,是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历代的祖师对这段经文都有很大的开示,我们引用莲池大师作个总结。莲池大师说这段经文有两个功能:第一个,破除我们心中的疑惑,那么这段经文它讲到两个有,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两个有。这个有在佛教里面叫存在,这个存在对我们是意义重大。你看这个讲堂,盖得很漂亮、灯光也很好、空调也很好,它有很多功德,有光线的功德,有庄严的功德,有空调的功德,我们在这个地方安住下来非常地舒适。但是诸位要知道,这个讲堂所有的功德必须有一个条件:这个讲堂必须存在;如果这个讲堂消失了,它的功德就全部消失了。就是说,比如你今天亲近一个老和尚,这个老和尚很慈悲,又有智慧,他有很多功德;但这个老和尚他的功德要存在啊,要发挥作用,有一个条件——他要存在。所以这个地方,从存在的角度启发我们的信心,破除我们的疑惑,这第一点。

  第二个,我们看这段经文,今现在说法,现在这两个字,前面讲到存在,现在讲到现在。现在这两个字,莲池大师说破除凡夫的懈怠。我们一般人很多人容易相信净土,但是很少说做好往生的准备,讲说不急嘛,对不对,来生再说嘛,今生先结结缘嘛。那么这种情况就会产生一种悠悠泛泛耽误时间的情况。这个今现在说法,就是说你要把握现在,因为来生是不可测的,你来生要到三恶道怎么办?到天上怎么办呢?到天上也没办法学佛。诸天太过于快乐,三恶道太过于痛苦,都没办法学佛。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存在是很特殊的因缘,你一定要得到人身,讲一句白话来说,就是说你现在还有选择的机会,你现在可以选择去或者不去;等到你死亡了,你就没有选择机会了。你死掉以后,你来生变成天人的时候你就没有选择机会了,所以你选择机会不多。如果你今生没有去,而你到天上去,或者堕了三恶道,那么几次的打滚你得到人身的时候,遇到佛法的时候,极乐世界已经消失了;那你要等到另外一个菩萨再发愿,那就要等很久了。所以说呢,刚好有这样一个因缘,这部车在走动,你不搭上去,那以后你得要靠自己走路了。今现在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你要破除凡夫的懈怠,你以为拖对你有好处啊,拖了以后对你是更糟糕。所以这段话我们有两句话值得注意的,有,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第一个有;第二个现在,这两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回到经文。这段经文是叫作发起序,就是佛陀在没有人请示的情况之下,把这部经的大纲把它发起来,佛陀主动地告诉舍利弗,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名称。

  当然这以下的正宗分就是在解释这段经文,我们看正宗分的地方。正宗分,澫益大师是用信愿行三资粮来贯穿整部的正宗分。

  我们先看第个,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我们的信心怎么建立呢?就是从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建立信心。在依正二报当中,我们先看依报的国土。依报国土的庄严,这地方有简单的解释,跟广泛的解释。先看征释,先有一个征问,看征问的地方,我们看经文: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在整个经文当中,佛陀在描述极乐世界的一个表达方式都是用问答的方式,就是先提出一个问,再回答,而这个问答都是佛陀自问自答。佛陀就问舍利弗说,舍利弗,我前面把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的名称标出来了。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这个极乐世界的国土,是什么样的因缘才有资格安立作极乐?他就问舍利弗这个问题。这边我们讲一下,不管是佛陀也好,不管是佛陀的国土也好,只要佛陀安立这个名号,那是全是一个真实的功德,名以昭德,你看我们拜南无普光佛,南无普明佛,南无普净佛。佛陀的名号不是随便安立的,他的因地有这个功德。你看我们凡夫的名称随便安立,这个人叫长寿,可能四十岁就往生了,是不是?所以我…

《佛说阿弥陀经导读讲记(净界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