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导读讲记(净界法师)▪P12

  ..续本文上一页在生长在一个物质非常丰富的时代,我们要趋吉避凶,你要注意,你做什么事要有节制,适可而止。

  我发觉我们佛弟子很多事情,遇到的灾难,全部把所有灾难都归纳说,这是我的业障,就把这个问题推给前生就对了,因为前生的我做得不好,所以我现在这样子。其实不完全,前生的业障占百分之五十,你今生的面对,你的努力占百分之五十。你没有好好地面对嘛!你就是放纵烦恼,就把这个业障加强了。所以其实我们很多灾难,都是因为今生的放纵产生的,前生的业障是固定的,但是你面对的心态可以使令它降到最低,也可以使令它扩大——就是你用智慧来面对,还是用烦恼来面对。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娑婆世界是对苦质的,它是一种相对的,所以我们处在娑婆世界,一定要经常保持警惕,做什么事要有节制。那么这个地方是把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作一个比较。

  好,我们回到经文来。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娑婆世界它是一个业力所召感的世界,所以它是二分法的,它苦乐是同时存在,那么极乐世界是弥陀的法身的本愿变现出来的,它是一真法界,它没有对立的情况。它不是说有苦就有乐,不是这个意思;它是一真法界的,它是绝待的,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当然这个不是业感的世界,是法身的世界。这个地方讲到正报的庄严。

  我们看下一段的依报的国土,又舍利弗,极乐国土,这个地方就讲到住处的庄严,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这个地方是讲到住处的外观。这个外观,我们先讲它的树,它有七重的宝树把它围绕;这个宝树的上面有罗网,这个罗网就是树叶当中有珍珠所串的罗网;而这个宫殿就挂在罗网的中间,这个珍珠所挂的罗网,好象蜘蛛网一样,宫殿就挂在罗网的中间;地上有栏杆作一个地标。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这个住处的外观的庄严。第二个我们看它的材质,那么这个宫殿是什么所做呢?是四宝周匝围绕,用金、银、琉璃、玻璃四种珍宝,把它围绕串连而成的,所以叫作极乐。这段的意思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依报当然很多了,山河大地了,但是因为我们一般人生活的空间大部分都在自己的家,所以他先讲出这个住处的庄严,是由宝物所成的一个楼阁,而这个楼阁是在树上。其实我们到经文的时候,极乐世界我们居住的环境是有两个:一个是在树上,一个是在地上,地上的下面会说明。当然这个地方的经文都很强调安乐的果报,其实极乐世界还一个清净的果报,是在后面。

  莲池大师说为什么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他在规划极乐世界,一定要把它规划成很安乐呢?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而且整个国土都是宝物所成呢?莲池大师讲出一个理由,他说身安则道隆,我们要使令道业成就,第一个你身心要安稳。你在修行的时候,身体又病痛,人事又干扰,天气又炎热,你没办法修行,所以从凡夫的角度,阿弥陀佛先提供一个正报跟依报的安乐是有需要的。那么到这个地方是一个简单的说明。

  我们看丁二、广释,这以下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就广泛地解释依报庄严。广释当中有两段,第一段别释所受,先个别地说明所受用的国土。我们看经文: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前面讲到是住处的庄严,这个地方是讲到我们受生的处所,当我们到极乐世界,我们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受生的地方,那个地方应该要描述一下,你才能够做一个观想。那么这个受生的处所有三段:第一个讲池水的庄严,有池水。那个地方有七宝所成的池,有八种的功德,我们把它简单念一次,八种功德:第一个澄清,第二个清冷,第三个甘美,第四个柔软,第五个润泽,第六个安和,第七个除饥渴,第八个长养诸根,八种功德。那么极乐世界的水都是具足这八种功德,而且数量很多充满其中,足够大家使用。而且在这个水的底部,有金色的沙,阳光照下去闪闪发光的,那么这个水的四边的阶道是四宝所成。诸位就要观想一下,因为这个是你的归依境,我们要到极乐世界,第一个先看到水,这个水呢地下有黄金铺地,四边有宝物所成的阶道;第二个楼阁,八功德水的旁边,上有楼阁,这个楼阁也是一个住处。我们前面说过,极乐世界的住处有两种,一个是树上的住处,一个是地面的住处,而这个地面的住处就是在这个游泳池的旁边,这个楼阁。那么这个楼阁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七宝所成,这个讲楼阁庄严;第三个是我们要知道的重点——莲花庄严。在这个八功德水中间,有很多的莲花象转轮圣王的车轮这么大,青色的放出青光,黄色的放出黄光,白色放白光,赤色放赤光,微妙香洁。

  这个莲花观当然在这个净土宗是很重要的,因为你到了极乐世界,第一个就看到莲花嘛。有关莲花我们讲一个《净土圣贤录》的公案给大家了解一下。在宋哲宗的时候,有一个王妃叫越国夫人。这个越国夫人经常带着婢女念佛共修。有一天,有一个婢女很懈怠,不来参加,借故不做功课。这个时候越国夫人就指责这个婢女。这个婢女有善根,一指责以后就善根启发,就很精进地用功,用功了三年,这个婢女在自己的寮房当中安然坐化,异香满室。不得了!念到异香满室。这个越国夫人到她的寮房一看,哎哟!安然坐化了。但是有没有往生?越国夫人也质疑。她就在这个婢女面前说,你修得很好,我知道;但是你要到极乐世界去,你晚上好歹托个梦给我。这个时候越国夫人讲完全以后,当天晚上这个婢女就来这个地方,就跟越国夫人顶礼说,夫人!承蒙您的教诲,我现在到极乐世界去了。那么越国夫人说,你到极乐世界去,你可不可以带我去看一看?虽然我读《阿弥陀经》,对极乐世界有所了解,但是看到真实情况更好。这个婢女就带着越国夫人的神识,她先经过一个半圆形的桥,那么当然就象这个地方所说的,很多的八功德水、莲花、很多的宫殿。它那个莲花,每一个莲花的地方都挂了一个人的名字,这个时候越国夫人说,有没有我的莲花?有啊!那一朵就是你的,挂着她越国夫人的名字。那么越国夫人她就问说,为什么有的莲花很大?有的莲花很小?有的莲花很茂盛?有的莲花枯萎了呢?这个婢女说,有些人发愿把目标设定了,但是他念佛懈怠,一懈怠的时候莲花就慢慢收缩,甚至枯萎;有些人甚至于目标都失掉了,莲花就消失了;有些人很精进用功,莲花就很大,光明也特别大。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在佛堂用功的时候,你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花。那么越国夫人她知道这件事以后,她回来又修习了一年。隔年的生日,她早上起床,斋戒沐浴,在佛前点香。她这个香一点,把香放在供佛的香炉上,她站着往生了,越国夫人她这个莲花都出来了。那么这个地方等于是说明了生处妙,我们在极乐世界受生的第一个处所。莲池大师说所有的依报庄严,最重要就是莲花的观想,因为它是最初的受生。

  好,我们依报的庄严先讲到这个地方。我简单地回答一个问题。

  请师父慈悲开示,弟子至诚地请问师父,如何看待佛教徒喂野猫之事?我们真正基于慈悲心来喂猫,并能做到奉公守法,把场地清理干净,不会对任何人带来负面的影响。谢谢慈悲开示。

  当然喂猫是一个善法,不过我们佛教徒的善法,我们知道菩萨道慈悲的背后一定要有智慧,不要说喂猫,放生也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你在做善法的时候,你必须要有观察力,所以菩萨要广学因缘法,广学因缘。你要做一个阿罗汉,你不要去管这个国家大事,什么都不要管,但菩萨一定要通达因缘。所以你在做的时候,要注意到环境的污染是对的,他等于是提醒大家这件事,你这个善法的背后最好是有慈悲的引导更圆满。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五卷

  《佛说阿弥陀经》。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在家菩萨,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八面,己二、结示佛力

  本经的经文,蕅益大师是分成三大科,我们现在讲的第大科是: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这一科的大义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从佛法的因缘观,佛陀告诉我们说,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从过去流到了现在,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那么大家就会问,这个生命的水流背后到底是什么力量来推动呢?从佛法的教育里面,我们知道这个推动生命水流的并不是上帝,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业力。如果我们今天有善的业力,这个水流就流到安乐的地方去;如果是罪业,就流到痛苦的地方去。所以我们讲: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我们面对这个生命的水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你选择随顺,第二个你选择改变。什么叫作选择随顺呢?就是说我们根本就不知道生命的真相,我们日常生活完全是活在自己的无明妄想,心中是一片黑暗,所以我们在生命当中,完全是跟着直觉、跟着感觉来活动,我们对于眼前的环境完全是随顺于感觉来活动。我应该遇到什么人,我就遇到什么人,我应该遇到什么事情,就是什么事情。所以我们今生的生命完全是由前世的业力决定的,这种人叫作活在过去,你今生的生命是由前生完全决定下来,这个是标准的生死凡夫,今生不能做任何改变的,只能够随顺。第二种人就是选择改变了。要改变当然,你必须要有佛法的正见,你知道所谓的业力是因缘所…

《佛说阿弥陀经导读讲记(净界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