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导读讲记(净界法师)▪P13

  ..续本文上一页生的,所以它的本性是空寂的。也就是说,既然我们的心能够创造业力,我们的心也能够改变业力,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所以这个时候它从这样的一种因缘观的理解,开始设定一个未来的目标。比如说,你可以设定你来生要做一个大国王,或者大富长者。你心中可以规划一个愿景,我希望来生呢,拥有很多的财富,很多的眷属,具足广大的权利;依止这个愿景,你开始修学五戒十善,使令你生命的水流,慢慢地流向那个愿景,人天乘的法门。你也可以规划我来生要到涅槃的地方去,到一个不生不灭的、空寂的涅槃去,你修习无常无我的智慧,趋向涅槃,二乘法门。

   从本经的角度,它所设定的目标是来生成就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所以,既然你是设定这个庄严,你必须要了解,到底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你才能够在心中规划一个愿景。从本经的说明,我们大概知道,第一个,你要规划一个莲花。就是你刚到极乐世界,第一个受生的地方就是在八功德水,在上面很多的莲花;当这个莲花开放以后,你就产生一个果报体,这个果报体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这个果报体,它开始生起以后,你就可以飞到天上的宫殿去,或者到地上的楼阁去安住,你有所谓的住处的庄严。所以说前面的经文,广陈彼土依正妙果,就是使令一个有志于求生西方净土的人,你必须设定你心中的一个愿景,它的正报是什么相貌?依报是什么相貌?就像你画图一样,你必须要有资料来参考,我们前面讲到了三种庄严:第一个,生处庄严,你受生的处所——莲花;第二个,你果报的庄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第三个住处的庄严,有种种的宫殿。当我们心中已经规划这样的愿景以后,我们应该使令自己怎么修行,使令我们生命的水流趋向于这个愿景呢?

  第一个,你要建立信心,你相信你做得到。第一个先建立信心,就是你这个愿景出现了,你来生的一个方向出现了,目标出现了,第一个你要先建立一个真实的信心,你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就,应该怎么样建立信心呢?我们这段经文就有详细的说明,我们看经文的地方,大家请合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段经文的内涵在后面的经文有四次的重复,这是第一次的出现。我们先把这个文字作一个表面的消释,然后再讲它深层的义理,先作表面的消释。当佛陀前面介绍了三种庄严——生处庄严,住处庄严,还有果报的庄严,佛陀就告诉舍利弗说,这个极乐国土,它这种庄严是约着果地的功德来说。前面说的三种庄严,这个庄严是由功德所成就,这个功德是因地。一切法因缘生,你没有因地,就不能有结果。那么这个功德指的是什么呢?是三种力量所成,就是当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我们的心把佛号现出来的时候,这个时候在宇宙间会产生三种强大力量的和合:一个是佛力、一个是法力,一个是心力。也就是说,你在念佛的时候,这三种力量就引导一个有情众生,慢慢慢慢地趋向你所规划的一个西方的净土,就是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三种功德之所庄严,这个是一个简单的解释。

  我们看《附表第四》,我们把这三种功德作比较深入的探讨。《附表第四》就是《补充讲表》第三面。我们要相信,我们所规划的净土的依正,我们是可以成就的。应该怎么建立信心呢?第一个就是相信佛力不可思议,约佛,我们看蕅祖的开示: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

  这段,我们对佛力的信心就是说,你要知道,前面所说的住处庄严,宫殿楼阁的庄严跟生处的庄严,七宝池八功德水,怎么会有这种庄严呢?是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他做了两件事:第一个,他发了《四十八愿》,这个四十八这个广大的愿力,这是一种很大的力量;第二个,他用尘点劫的时间去修六波罗蜜,来填满这个愿。这种依止愿来修行的叫作称性功德,称合清净的本性所成就的功德。这简别不是我们现在,虽然也能够布施、持戒,但是因为我们活在我们的妄想当中,所以我们不能够成就功德庄严。阿弥陀佛他是从法身开始,依止清净心发起愿力来修六度,这个叫作称性功德。这种功德从阿弥陀佛的自受用来说,他成就了四种净土,就是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跟常寂光土,这个是他自受用。第二部分,他把这个净土也开放给十方的众生来同时跟他受用,普摄十方一切众生, ,使令大家往生,来共同受用他所成就的净土。

  这个地方我们必须把净土的来由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在《维摩诘经》里面所讲到净土是说,一个净土的成就,必须是菩萨要先成就法身,他必须要先成就初地;在初地的清净心当中,发起一个广大的愿力。比如说,这个菩萨,他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他的色身很多病痛,他深受病痛的折磨,他就想:假设我以后成就一个净土,我希望我国土的众生不能有生病的情况,无有众苦。这个菩萨看到众生的水质太差了,染污的水太差了,我发愿:以后我国土,里面所有的水都必须具足八种功德。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可以规划出他未来净土的相貌,他必须先发愿。当然这个时候,因为这个净土是他自己要成就的,所以他怎么发愿都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佛国品》说:你发的愿越困难,你要成就这个净土所花的时间就要越多,因为你这个国土的成就越困难。就像你盖大殿一样,你要这个大殿盖得怎么样?要很复杂?你筹集的这个资金就要越多。所以我们们经常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当然从诸佛的法身来说,清净法身,我空法空的真理是没有差别的。为什么分出第一、第二呢?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他规划的净土,他特别地用心、设想周到,我们往后面的经文读你就知道,他这个净土的确是有很多地方,一般的净土做不到的。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今天根据经文,规划出一个我们未来生命的愿景。你首先告诉你自己,这个地方的国土是佛陀的本愿所成就的。

  我们在规划愿景的时候,诸位要知道,如果你今天是走自力法门,你靠你自己的戒定慧去成就一个净土,你不用参考《阿弥陀经》,因为你自己要成就的嘛!你要怎么样发愿都可以。但是你是去到别人的净土,你到阿弥陀佛的净土,那你就没有选择权利了。你只有依据本经来规划,因为你是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去。所以,我们要首先知道就是说,我们所规划的净土不是我们自己要成就的,是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净土,而这个净土是弥陀《四十八愿》所成就的。所以你第一个要相信,弥陀的愿力不可思议,他这个四十八愿的力量创造了这个净土,佛力不可思议。修净土的人他如果不相信弥陀的本愿摄受力,这个人就没办法修行了;因为你所规划的愿景,你心中所规划的这些正报、依报的庄严,都是佛陀成就的,它的背后是靠《四十八愿》支持的。所以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你在把这个景象规划出来的时候,你要相信佛力不可思议,所以有这个愿景,这是我们要了解的第一个。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问题就是着众释。大家就开始问第二个问题了:我今天是到弥陀的净土去,我画出一个西方的净土,这是弥陀成就的。那么阿弥陀佛成就的净土,怎么能够转成我自己可以受用呢?为什么呢?是什么道理呢?这当中就是有一个名号当中间的桥梁:我是业障凡夫,我的心是苦恼的,弥陀成就一个净土,我的心要到净土去,必须要靠阿弥陀佛圣号的加持。所以着众,我们看第二段: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前面是约着佛陀自己创造的净土来说明他的力量,这个地方是约着众生的受用。当然这段的开示是不容易了解的,如果你这段的开示了解,你就终于知道什么叫作阿弥陀佛四个字,这句话的意思,什么叫无量光、无量寿你就了解了,我试图解释看看。

  那么当佛陀创造了这样的一个依正庄严的净土以后,他怎么样来摄受众生往生呢?他必须要创造一个桥梁,所以佛陀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圣号。他是怎么创造这个圣号呢?佛陀把他过去生的《四十八愿》的力量来当作众生的善根之因,以六波罗蜜的功德当我们福德之缘。我们常常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的善根从哪里来?我们的福德从哪里来?其实就从这句佛号来。因为阿弥陀佛他创造了净土以后,他同时把他的多生多劫的愿力跟善根加持在这个佛号上,加持,就是把他的愿力转成无量光,把他的波罗蜜的善法转成无量寿。当我们这个苦恼的、妄想的心接触这个佛号的时候,就带动了佛号的灵动,他那个无量光、无量寿的力量就启动。这个时候就使令一个念佛的人,他虽然在佛堂当中,心中忆念他的佛号,但是他的生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什么呢?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你看这个人他什么事也没做,就到佛堂当中创造一个佛号,一句佛号念诵听,创造一个佛号听回去,创造一个佛号听回去……感觉上,什么事都没有做,其实他的生命产生很大的变化,他的生命的水流已经开始在改变了。因为当他在忆念佛号的时候,他已经跟弥陀的大愿产生一定的感应了。所以说,他心中所规划的愿景,哦!依报正报庄严,这个时候已经是念念地、点点滴滴地成就。而这个成就是怎么回事呢?都是已经成就的,不是现在才成就,也不是当来才成就。这个地方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话就是在讲这个果地教,他力门、果地教。我刚刚讲过,菩萨成就净土有两种方式,第一个自力成就,我不要靠别人,我自己创造净土,三大阿僧祗劫…

《佛说阿弥陀经导读讲记(净界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