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导读讲记(净界法师)▪P15

  ..续本文上一页种力量产生的时候,就触动了佛力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在修净土的时候,当然你首先要先规划出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然后你要相信你可以成就。所以这个地方讲,舍利弗,你要相信极乐国土是依止三种功德力之所庄严——心力、法力、佛力,这件事情你要先相信。这个地方等于是在建立信心的第一段,它有四段的地方要你建立信心的。

  我们看第二段,合释能受所受。前面是单独约着所受用的国土来说明,这以下把能受用的众生跟所受用的国土,把它合起来说明。这个能受所受总共是有两段,我们看第一段约五根五尘明受用。前面的依正庄严,它的规划都是单一的,莲花、宫殿,果报都是单一的,这个地方是广泛地讲到五根,五根当然是能受用了,所受用的是五尘,把这个遍及到五根五尘。这当中有两段,第一段正名,我们看经文: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这段经文我们是从两方面来解释:第一段是讲到这个胜妙五尘,殊胜的胜,微妙的妙,胜妙五尘,先讲到这个所受用的五尘;第二段是讲到能受用的众生,讲到五种神通。我们先看所受用。佛陀这个时候又招呼了舍利弗,又讲出极乐国土的一个相貌,来方便我们末世众生在心中能够规划出一个愿景。这个地方他讲出三种庄严:第一个,常作天乐,这个地方古德是把它判作虚空的庄严。虚空,我们虚空很多的噪音,但极乐世界的虚空很多的天然之乐,天乐就是天然之乐,微妙天然之乐,很多悦耳的音声,这个叫虚空庄严。第二个叫作大地的庄严,前面讲虚空,这边讲大地,我们大地当然很多的垃圾或者是泥土。极乐世界的大地是怎么庄严呢?黄金为地,这大地庄严。第三个是中间的庄严,虚空跟大地中间,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不管白天晚上,经常有白色的莲花,缓缓地降下来,这是中间的庄严。这三种庄严古德是把它判成五尘的庄严,怎么说呢?常作天乐是声尘的庄严,音声,你在极乐世界所听到的音声都是悦耳的;黄金为地是色跟触,颜色,颜色当然黄金是最好的;触,极乐世界的黄金是柔软的,所以它的触感特别好,色、触;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呢?是讲到香跟味,它有香跟美好的滋味。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极乐世界的胜妙五尘,这个地方大家也可以加以规划。这个地方是讲到所受用的庄严。

  这以下讲能受用的根,那么是谁来受用呢?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能够受用的众生,就是在清旦(清旦就是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叫清旦),这个时候极乐世界的众生就拿着这个衣裓(衣裓是以布作成的袋子,就像我们的僧袋一样,用布作成的袋子),把这个袋子装了很多曼陀罗花,干什么呢?供养其他世界的十万亿尊佛,供养以后还来得及到极乐世界吃早餐,乃至于做种种的经行。当然这个地方有很深的意思,这个地方有很深的意思。说是极乐世界能够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它表示什么意思?我们看蕅益大师的开示,《附表第五》。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在本经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景象。当然我们对极乐世界的了解越深透,我们的信心、我们的愿力、我们念佛的行动都会加强。那我们怎么理解这段经文呢?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个地方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呢?

  蕅益大师分成三层的意思来解释,我们先看第一段:明其神足不可思议,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回还也。我们从这个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我们得到一个理解,就是这个地方很清楚地知道,我们可以肯定,极乐世界的众生是有神通的,有神通,他若没有神通就不能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种神足通是怎么样的相貌呢?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也就是说他的果报体在极乐世界,但他的分身遍满到十方世界去,这种叫作意生身,意是第六意识的意,生是生命的生,意生身。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到极乐世界,我们很清楚,我们是为了成佛、为了菩提道而到极乐世界去,我们不是到那个地方享受的。极乐世界的果报体,他为了提供众生方便于成就佛道,这个神足通是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在成佛的过程。你看你要上求佛道,你要下化众生,这个神足通是很重要,我们讲这个交通工具。你要亲近哪一个佛陀,你要破除这个距离的障碍,你要度化众生你也是要靠神足通。所以说,极乐世界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我们肯定极乐世界它提供一个很重要的交通工具,使令我们很快地能够去供佛,乃至于度化众生,这第一个理解。

  我们看第二段。此文显极乐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跨步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前面是讲到正报,这个地方讲依报。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它第二层意思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可以知道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也有它的特色,就是极乐世界的国土,它的声音、它的每一个色尘,乃至于它的整个五尘的状态,跟十方世界是贯彻无碍的。贯彻无碍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套一句现在话来说,极乐世界的资讯是特别的发达。你可以从极乐世界宝树当中的树叶,看到十方诸佛弘扬佛法的情况。你说我现在要学《药师经》,你就知道哪一尊佛在讲《药师经》,你才能够用神通过去。你说你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你怎么知道那个地方有佛呢?你一定要有资讯。所以说,我们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我们可以知道你虽然是往生在极乐世界,但是你的资讯跟十方的佛世界是相通的,所以讲极乐世界跟十方三宝是贯彻无碍的,他彼此间是可以贯穿的。你看我们在娑婆世界,其他佛世界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不知道,我们错过很多增上的机会。所以说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你一定是先知道那个一地方有佛你才能够供养。所以从这段经文,我们得到第二个理解,极乐世界可以当下地去通达十方诸佛的相貌。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再往下讲。

  

  第六卷

  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第五面,《附表第五》供养他方十万亿佛

  在本经当中对净土的描述,讲到极乐世界的人民,能够随心自在地到十方世界供佛。当然这句话的意思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就是神足通不可思议,第二,极乐世界的资迅跟十方诸佛是相通的。根据前面的两点,澫益大师就作出了总结,我们看这样的一个总结:又显在娑婆,则浊重恶障,与极乐不隔而隔,生极乐功德甚深,与娑婆隔而不隔。那么到底供养他方十万亿佛,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呢?就是说我们一个资粮位的菩萨,我们对来生的规划有两个选择:第一个你规划继续在三界求增上生,第二个你到净土去亲近阿弥陀佛,乃至于亲近十方诸佛。那么你做出这两个不同的规划,会有两个什么不同的结果呢?

  我们先看第一种情况,假设你来生是求增上生,当然你又来到了娑婆世界。身为一个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是什么相貌呢?浊重恶障,你内心还没有成佛之前,肯定很多的烦恼业力会不断地干扰你,内忧;恶障,你跟十方诸佛有很多空间的障碍,你虽然喜欢忆念归依十方诸佛,但是你没办法去亲近他们,外患。你内心深受烦恼业力的干扰,但是又苦于找不到良好的善知识,所以跟极乐世界是不隔而隔。换句话说,你今天身为资粮位的菩萨,你很想要上求佛道,你想要亲近十方诸佛,但是在娑婆世界你是做不到的,你只能够亲近佛像。亲近佛像,不能亲近真的佛,那当然差很多了,因为佛像不能为你说法。那么假设你来生选择到极乐世界,那就不同了。极乐世界它提供每一个众生的果报体,它的功能是不可思议的,功德甚深。你说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多人说哎呀,你们这些人真狭隘,十方诸佛有很多世界你都不去,到极乐世界。但诸位要知道,你刚开始是锁定极乐世界,但是你看结果不是。你刚开始是锁定到极乐世界;但到极乐世界以后,你到十万亿个世界,所以讲功德甚深,所以说与娑婆隔而不隔。

  你今天以一个资粮位的菩萨,能够到了极乐世界,成就这样的一个意生身,你能够供养十万亿佛,你的善根是不是能够急速地增长?所以我认为,在我们的成佛之道,当然你有很多选择,但是你做出明确的决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判断错误,你要付出很多不需要的代价,这是事实。当然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但是我们从经典跟祖师的开示,我们也慢慢知道一个消息。当然莲池大师的意思就是说,供养他方十万亿佛的重点在于什么,诸位知道吗?他说极乐世界的人民能够积集广大的福德资粮。在所有的布施当中呢,佛陀是最好的福田,田是很重要。就像说你这个种子,你洒在一个干枯的泥土,它就长不出水果出来;你这个种子洒在一个肥沃的土地,这个种子能够长出很多水果。所以你说同样布施,你供养一个畜牲,供养一个法师,供养一个阿罗汉,供养佛陀,是有差别的,为什么?田是不同的。就是说,小乘的学者跟大乘的学者,同样修学空性,但是大乘佛法有不共于小乘的地方,大乘的菩萨必须要积集广大的福德资粮。在唯识学《摄大乘论》说,身为一个菩萨你不能堕入到一个贫穷的状态,为什么?因为菩萨要利益众生,你没有福报,你讲话没有人要听的。你要是阿罗汉,听不听随便我,反正我又不想住持正法,续佛慧命,你不需要福德资粮;但是你要在一个众生的世界,这种苦恼躁动的世界建立佛法,福德资粮非常重要。

  我们讲一个公案给大家理解一下。佛灭度以后才一百年,有一个阿育王,阿育王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转轮圣王,因为他的武功,他的武力很强大,就把整个印度统一了。当然统一印度也就杀了很多众生,一定是用军事统一嘛。那么他杀了…

《佛说阿弥陀经导读讲记(净界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