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导读讲记(净界法师)▪P37

  ..续本文上一页娑婆世界享受荣华富贵,把今生的善业全部投资到五浊恶世,这个是错误的投资。你要有可能把这方向改变一下,我所有的善业庄严净土,往这个方向走,那么这个生命的方向调整,唯一的方法就要发愿。所以诸位我们知道,佛号是一种资粮。佛号没有方向的,诸位知道,佛号有可能会变成来生你变成大国王,也可能会让你长得更庄严,也可能到净土去。所以佛号它是一种善业,可以召感安乐的果报,但是这个佛号产生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跟你的愿望是有关系的。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赞叹发愿的功德,这个地方是绝对不能忽略的。你的发愿我跟大家讲,你不是只有在念完佛的时候,一天发愿一次,一天发愿一次是肯定不够的,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在这个修行的地方,大乘佛法有一个叫转逆缘成菩提道。大乘佛法在修行很强调“转”,就是一切法不决定,它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坏。在修圣道法门的时候,逆缘是刺激,因为圣道法门你要得到禅定,一定要有一个安稳的环境。我跟诸位讲,净土宗,你逆境越多越好,对你是越好。因为那个逆境的刺激,你刚好是正使我发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净土宗很怕什么,知道吗?身体很健康、子孙很乖、福报很大,这个非常怕,非常怕。你的修行要比别人加倍,否则你更困难,也就是说你这个环境会让你产生颠倒,常见。净土宗,福报越大,越难修行。因为你会产生迷惑,你以为永远是这样,你不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因缘,所以你会被眼前的因缘产生迷惑和陷进去,而忽略了发愿。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要提醒自己,你来生的目标在哪里,要不断地提醒自己。

  好,那么这个是讲到发愿。我们看第三段。前面是赞叹信的功德、愿的功德,这以下讲到行,行动。这个行动当然,净土宗的行动,在本经就是执持名号,强调持名的功德。这个当中两段,我们先看第一段,诸佛转赞,看经文: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稀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我们把这段经文消释一下。那么这个时候佛陀招呼舍利弗说,如我释迦牟尼佛,我在这个地方,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诸佛能够去弘扬净土法门,这的确是不可思议.那么当我在称赞诸佛的时候,六方诸佛也对他们自己的弟子们赞叹释迦牟尼佛有很多殊胜的功德。那么身为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到底有什么殊胜的甚难稀有的功德呢?这以下讲出两种的特点:第一个在自利方面,他能够在这个娑婆国土,五浊恶世,这个浊的意思就是污浊的意思,这个污浊怎么体会呢?莲池大师说,你拿一个干净的杯子,你丢上泥土,再把它搅拌一下,这个杯子的水就变成污浊了,而且变成障碍,流动力没有那么顺畅,叫污浊。

  那这个五浊包括了第一个劫浊,这个是个总相了,众浊交错,三灾具足,这个时候人寿从八万岁一直降到两万岁的时候,人开始有三种灾难,第一个,刀兵劫,开始有战争;第二个,有疾病;第三个,有饥饿,好,这叫劫浊。那么见浊,人跟人之间,开始有很多的邪知邪见。烦恼浊,众生的贪嗔的烦恼开始躁动不安。众生浊是讲果报卑劣,这个果报,身体健康差了,所以现在医院很多,就是病痛很多。第五个命浊,这个讲寿命短暂,有很多死亡的因素出现。那么在这么多障碍当中,娑婆世界选择了难行道来成就无上菩提,这件事情是甚难稀有,因为障碍太多了。第二个从利他的角度,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他能够在这五浊恶世弘扬佛法,这件事情也不可思议。诸位看《法华经》,在法华会上,佛陀开权显实使令阿罗汉发菩提心以后,到了流通分的时候,有一品叫作《从地涌出品》,从地涌出大菩萨。那么这个时候佛陀问阿罗汉说,你们跟目犍连尊者,你们都发菩提心了,我灭度以后,你们谁愿意在娑婆世界弘扬《法华经》呢?目犍连尊者就出来说,佛陀,我们愿意到他方世界弘扬《法华经》,不敢在娑婆世界。那么为什么呢?智者大师说,因为娑婆世界个性非常刚强,很难教育,而且一代一代,这个五浊恶世,一代比一代严重。所以诸位你如果今生不往生,你要有心理准备,它是一代比一代严重。你看你儿子不顺眼,你父亲看你也很不顺眼,就是说我们整个世界是往堕落的方向在转。很多人说,明天会更好,其实我都不相信。从佛法的角度,这句话不合乎佛法的道理。你现在是个减劫嘛,佛陀只在减劫出世,佛陀不在增劫,因为增劫是怎么样?增劫是现代人比古人好,他是后后超胜前前。所以说你生长在增劫,你不看古人的东西,因为古人比较笨。但是减劫不一样噢,古人比较聪明,他是一代不如一代,他是减劫,他是一代一代差了。所以你来生的环境、你遇到的人心,来生肯定更恶劣。所以这个地方呢,它的意思就是说,这件事情是非常困难的。

  看第二段,教主结叹: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陀告诉舍利弗说,前面是六方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能够走难行道,这件事情是不容易的。那么这个地方是释迦牟尼佛,对六方诸佛的赞叹,他表示同意,他赞叹的是对的。他说,我当初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没有净土法门好选择,我只好走难行道。那么这件事情在五浊恶世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五浊恶世,面对苦恼众生来积功累德,这件事情的确是是为甚难,我表示同意。那么六方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完全没有谦卑地接受,这当中有深意,看澫益大师的注解,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会完全同意呢?看下一段,看最后的附表。当然,身为释迦牟尼佛,他不会说炫耀自己的能力,他是要告诉我们所有的弟子一件真实的相状,他说,若不深知其甚难,将谓更有别法,可出五浊,熢火孛宅里,戏论纷然。假设你一个净土的人,你心理上没有一个心理准备说,在秽土修行了生脱死是困难的,你以为还有其它法门可以出五浊。那么这样子在这个熢火孛,就是火烧炽盛的房子的山宅当中,每一个人等于谈玄说妙,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因为没有人能够离开三界。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只有你在因地的时候,你深信了生死的困难,你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你才肯死尽偷心,宝此一行,对阿弥陀佛通身靠倒。这个是释迦牟尼佛在经文当中,一再强调稀为甚难的一个主要理由。

  我们对佛号的归依,就是在这个困难的地方建立起来。我觉得一个人,当然学佛很多选择了,你今天学佛只是成就人天福报,那是不难,但是你要了生死就很困难。你看,有些人学佛以后,他个性变得很奇怪,都不跟他讲话,也不跟他往来,这正常的。他心理上在对治烦恼,没那么容易啊。如果说你在家的时候,你以前没有学佛,很快乐,你学佛以后还是很快乐,不正常,你根本没有在学佛,你这叫修习福报,因为你根本没有在对治嘛!所以真正在对治烦恼的时候,这个是困难的。所以你一定要深信困难以后,你对佛号才产生强烈的归依。我们之前讲过,善导大师对归依的标准是什么?第一个,你相信你自己没有能力能够出离三界;第二个,你相信阿弥陀佛可以救拨你往生净土。如果你在念佛的时候,你心中还存有一个观念,我没有佛号我还是办得到,那么佛号对你来说是可有可无,这样子不是叫一心归命,不是。

  所以在这个地方讲难的意思就是说,你真实能够想要了生脱死,而你知道所有的方法都不可能,唯一的方法,这个时候你对佛号才能够死尽一切的偷心,好好地念这句佛号,这个是释迦牟尼佛说困难的主要因素。

  好我们回到讲义,第十六面。这个地方等于劝行,因为我们凡夫有一个毛病,就是说,得来太容易的地方就会不珍惜。我们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又得到阿弥陀佛传承的住世,那么有时候我们就会对这句佛号,就会比较不珍惜。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在经文最后的时候告诉我们,其实这句佛号是非常重要的,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你好好利用的话,那么无始劫的生死的痛苦,会因为这句佛号而解脱。劝行是这个意思。我们看最后的结劝: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那么,佛陀讲完这部经,把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内涵交待以后,很多的天人、很多的声闻、菩萨都欢喜地作礼而去。我想你听完这部经以后,你对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意思,应该有更深层的了解。

  好我们看最后的总结。那么总结,结示劝修,我们分成两段:第一段,先把前面的修学法要作一个结示。那么净土宗它是一个本尊相应法门,所以你一定是刚开始设立一个本尊的功德,就是阿弥陀佛的圣号,那么把这个圣号放在心中,当作你一个本命元辰,通身靠倒。你要告诉你自己,你今天要离开五浊恶世,这是唯一的选择,这个叫作生起不共的归依,没有第二条路了。那你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以后,你就有资格可以修行了。那么在修行当中我们分两段,第一个,静中修,对这个佛号都摄六根,一句弥陀念诵听,产生专注力,那么把这个点状的力量再净念相继,十句成片三三四,产生一句佛号的一个力量出来,这个叫作一心。那么什么叫不乱呢?就是你在历缘对境的时候、妄想生起的时候,你能够转念念佛而调伏妄想,使令妄想消灭,佛号独存为止。

  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这个地方前面都说过了,我们在临终的时候,有两种力量,第一个叫随业往生,业力的因素不可忽略。所以临终的时…

《佛说阿弥陀经导读讲记(净界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