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P2

  ..续本文上一页路上的八种歧途三

  第三个呢?愿不深广,徒言惭愧自卑。

   这样的人也非常多,问他:你相信不相信有极乐世界?有没有阿弥陀佛?说:相信。那你有没有发愿去成佛啊?他说:“不敢不敢,很惭愧,阿弥陀佛!我只求往生好了”。有没有见到这样的人啊?这是个错误的信号。如果一个净土行人,你没有发起菩提心,(所谓菩提心--就是深广的大愿,深就是我要成佛,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目的就是要成佛,不为别的。要有承担的心,这叫深度。广呢?就是要度一切众生,我一定要普度九法界众生都成佛,这叫广。)他的愿不深也不广的时候,障碍就来了,这是很多人的问题,你没有承担的精神啊!

   在三皈依时,要发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渡,烦恼无尽誓愿断。师父告诉你,你现在心里要想:你要度一切众生。我们大家就想:哎呀,我哪有这个能力啊!错掉了,他是让你发愿,愿是一种希望,并不是说你现在有这个能力啊!你现在没有能力,你总可以这样去想吧。这个愿让我们在心里生起一种非常稀有的愿望,这种愿望可以成为我们修行很好的保护动力。因为你有了这个崇高的志愿,在很多境界现前时,就知道我的目的在哪里。

   如果你的愿不深也不广,修行起来心量就很弱,很弱是什么?你看这几个字:给自己暗示--惭愧。常常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好,更要命是自卑,觉得我不可能成佛度众生。你就局限了自己的心态。佛法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真心就是佛啊!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跟佛心是无二无别,只要你当下能够完全承担下来,一切无明妄想就可以当下了断。就像天上乌云密布,但乌云拨开了,马上就能见到太阳。乌云有时候是半天或者一天,有时候绵绵细雨要几十天才能看到太阳。原因在哪里啊?力度不够!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给自己的心封闭,封闭了也就是暗示自己:我可以做得简单一点。特别是提到净土宗的方便这一点啊,因为可以带业往生,你平时没有修行不要紧,你平时没有功德不要紧,你平时做的坏事太多不要紧,只要你当下能转过来信阿弥陀佛,一心念佛就能往生。所以我们就想:哦,好了,那我们就做个坏人,到时候能带业往生,下品下生,也比娑婆世界要好多了,这种心态是要不得的。

   要知道,如果以这种心态去念佛,恐怕你临终连带业往生的机会都没有。古人说:取法其上,得其中也;取法其中,得其下也。希望那么高,其实得到的很低啊。如果你希望往生极乐世界要成佛,那你有可能是中品、上品往生;如果只是希望到极乐世界下品往生,你就不可能往生。明白这个道理吗?

   严重的是什么呢?我们很容易原谅自己:嗯,我是业障深重的凡夫,我就是这个德性,我几十年来改不过来,我不象你们善根深厚,我善根浅薄。这些都不是理由也不是借口。

   不管你说你能不能听懂佛法,你只要能够生起来深广的大愿,你自然就知道自己的责任在哪里。你看历史上有很多象慧能大师,一字不识成为祖师的。净土宗也有很多大德坐脱立亡的,并没有多少知识学问啊!原因在哪里?他的信心至诚恳切、愿力深广。

   惭愧是什么?就是自己平时做的不好,感觉有点后悔,我不该,这叫惭愧。如果你这种自卑和惭愧影响到你了,就不可以了。更严重是你把它挂在嘴里,暗示自己:我是一个不行的人,是没有能力的人,这样子你就永远进步不了。

   在净土宗念佛也是这样,今天回去你就试试看,每天念佛一小时下来有没有受用?有没有身心轻安的感觉?有没有念佛妄想很少啊?甚至妄想来也不会影响你啊?假如你都没有的话,你要检讨自己了:是否是先把自己局限住了,有些人在用功过程中老是给自己暗示:我这个妄想很多,随便念吧,念几句算几句,那你这一座肯定坐得不好。

   所以你要想念佛得受用,就一定要生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渡无边的众生的愿。整部《无量寿经》的核心就是八个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真正的发菩提心。

   愿不深广的人很容易使自己变得自卑。诸位在念这句阿弥陀佛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这并不是一件没有文化的人、老太婆做的事情,而是你要成佛的资粮。你要懂得这个道理。

   人家说:哎呀!念佛很容易哦,三岁小孩子也会念。好像很容易,实际上不容易,这是第三个歧途。

  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四

  第四个歧途是什么呢?愿有他力,自不用心修持。

   目前这个观念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有些地方很流行,原因是由日本的本愿法门所引起。本愿是什么?就是我愿意往生就可以了,我已经发愿往生了,那这个事情已经交给阿弥陀佛去做了,阿弥陀佛不是要接引我吗?我相信阿弥陀佛已经救我了,我现在就可以吃喝玩乐,不用修行了。

   特别是对道理有些研究,习气又很重的人,他觉得净土完全是靠他力往生,自己又可以带业往生。他知道阿弥陀佛讲:“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抓住了这么一个理由,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我在临终时总会往生的,所以现在该吃的吃,该玩的玩,自己就不用心了。甚至认为禅定、证悟、明心见性,开悟这一切不用在我们这个世界去了解,往生以后自然会明白,悟到这些道理。然后你现在对这些禅定、念佛三昧就不感兴趣。这个问题在是有文化的人中很容易出现。有些人一听到这个法门,像本愿法门,就想只要发愿就可以往生了,然后他身心很快乐。就是相当于有人告诉大家说:你现在听到了这个法门,就相当于你的生死已经交给阿弥陀佛了,你就不用再管,这时他就很开心。其实净土宗的信是要绝对相信阿弥陀佛、相信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引我,我的整个生命的归宿就是极乐世界。他一高兴啊,就随自己的烦恼习气去转,就不去修行了,这就又进入了歧途。

   如果你生起这种坚定的信心,接着继续用功修行,这就对了,怎么继续用功修行呢?就是你在打坐或者念佛的时候要专心。

   带业往生,这个话是很好,因为把极乐世界最方便的地方点出来了,但我希望大家不要想既然带业可以往生,我现在就不要去消业了。这个心态是不好的。我们要想到:你如果想带业往生的话,就只能到下品下生,而且还要十二劫看不到阿弥陀佛。一劫是多少年呢?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他要十二劫以后这个莲花才能开、才能见到阿弥陀佛!你在那个莲花里面干什么?就是在那里消除你的习气!

   如果你在这生就下点功夫,把业障习气消除掉,恐怕就是花三五十年的时间把业障消除了,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中品或者上品。你到极乐世界莲花就马上开了,甚至不用到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莲花就开了。在娑婆世界莲花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活的时候也可以往生,就是你活在这里的时候业障消除了,你的心花开放了。所谓心花开放是什么?就是你见到真心了,就是禅宗讲的开悟、净土宗讲的证得念佛三昧。

   证得念佛三昧以后,你整个身心都融入了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里面。虽然看你好像还在这里,跟大家一样的生活,但是你的心灵世界里面完全是极乐净土。这种人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没有来去。因为他已经感受到极乐世界的庄严,娑婆和极乐没有什么差别。

   如果我们不想用功,你的进步就很慢。如果你在这里用功呢?修一天就等于在极乐世界修一百年,有人是这样说的。但这个数字我认为不太确切,因为修行有精进和有不精进,是由各种环境的因缘铸成的。大概的意思是说这个世界太苦了,要真用功的话,你的心力会很猛烈。比如说我听过一个居士说他想要出家修行,要学佛,他就不顾一切。因为此生遇到佛法太难得了,再失去这个人身将会万劫不复,像大海淘沙,什么时候才能捞到我这颗沙。所以此生要赶紧用功修行,这样子你的力度就非常强,而且打坐的时候就能够忍受腿的痛苦,心态就变得平缓广阔。

   反过来说,在极乐世界修行的人,他是一切痛苦都没有,他没有那种强烈的对比,力量就不够。也就是说我们在几十年人生,路比较平顺、没有经历大风大浪的,你修行起来进步会慢一点。经过大风大浪受过很多苦的人,他再来修行就什么都能放得下,很容易就能放下,很容易跟清净心相应。在极乐世界他生活太舒服了,他怎么想就能怎么实现,一切如意啊!所以他念佛和不念也一样,所以他就可能就不念了。

   我们大家也一样,你没有什么病痛烦恼,生活很好的,你就不会很向往去极乐世界。如果你在家里很烦恼,你跑到庙里散散心、大家念念佛,身心感到很安宁后你会想:还是念佛好啊!是不是这样?

   所以我们这种依他力往生,求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在这个基础上一定要自己深入地用功。要明白:你要求往生,不是死了以后往生,而是活着的时候就可以往生,现在你的心在极乐净土你就是往生净土了,这是第四点。

  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五

  第五个歧途:行不入理,执着事相。

   净土宗的三资粮,它要信事信理。理是什么?就是佛法的道理、真理。理是看不见的,用心能够体会得到,我们叫理会。比如说不生不灭是一个理,但在事相上看不出哪一点是不生不灭。看到、想到的这一切都是有生有灭的。那不生不灭是什么呢?我们体会不到!娑婆世界有生死轮回苦,极乐世界没有生死轮回。没有生死轮回是什么?我们体会不到!

   所以对修净土宗的人来说,进步不大主要是因为行不明理。行不明理,在相上执着。比如说想着念佛,拿着念珠每天非念两万、三万、五万不可。更有甚者,用嘴巴喉咙喊出来,但是心很乱。行住坐卧,衣食也…

《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