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课
思考题
1.既然万法唯心,而心又不存在,那我们应怎样对待当下一念心?
2.在了知无染无净的般若实相后,你打算在生活中怎样实践它?请举例说明。
3.在了知缘般若稍微行持即成大福德后,请谈一谈自己发愿缘般若作什么样的法行,以及如何克服行持过程中的违缘和障碍。
4.了知拥有无缘大悲境界的菩萨是一切众生的应供处有何重要意义?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讲说无量佛法的大师?知晓此理后你有何感想?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讲《般若摄颂》,现在正在宣说内摄持,即般若波罗蜜多。其中,断除成为染、净不合理之争议中的真实意义已经讲完了,今天讲它的比喻。也就是说,以比喻来了知般若的甚深意义或空性的道理。
申二、其比喻:
如顾虑想引发毒,毒未入内而昏迷,
凡愚执我许我所,我想非真念生死。
这里用比喻的方式说明,一切万法在本性中是空性的道理。有些人这样认为:你们说实有的外境法不存在,但是,如果外境不存在,那执取它的分别心怎么产生呢?因为它必须依靠外境才可产生。而分析的时候,外境又好像不存在,但无论如何分别心也应该存在,所以外境也应存在。下面进行回答,也就是说宣讲分别心及其对境都不存在。
比如说,一个人很顾虑地想:我已中毒了,或毒已入于自己的身体,尽管外面任何毒药都没入于他的身体,但因妄想、分别、执著太强烈,以此所引发,内心就极其恐惧、非常害怕,最终昏倒在地或昏厥过去。在世间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果在胆子比较小的人面前说:魔鬼来了、敌人来了、别人准备杀你,虽然外境上并没有仇人、敌人、魔鬼来危害,但他内心的恐惧却极其强烈,甚至身体上也能发现种种恐惧的表现。可见在世间中,外境虽然没有,但由内心引发的现象却相当多。
佛教认为万法唯心造,有关经论讲过这样的故事: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妇女,她观想自己的身体是老虎,后来确实变成了真正的老虎。龙猛菩萨的一位弟子观想自己头上长角,后来人们亲眼目睹其头上长出角来。诸如此类的公案相当多。
以前,有一个东北人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已经得了肝癌。从此之后,他就卧床不起、精神失常。听说在四十天中,就瘦了二十斤。后来他觉得病情越来越严重,就到北京再次做诊断。专家说:这是误诊,根本没有得癌症。一听到这话,他马上就有了精神和力气。在医学界,这样的误诊时有发生,有些没有得癌症,却在癌症的恐惧感中死亡。
世间中经常有人得恐惧症,其心理作用也相当大。以前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叫马丁·加德那,他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美国630万例癌症病人中,80%的人都有这种病,即他们经常生活在恐惧中,最后自己把自己吓倒,甚至吓死。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名判死刑的人躺在床上,告之将被处以死刑,然后用木片在他的手腕上划一下,接着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个水龙头打开,让它向床下的容器滴水,伴随着由快到慢的滴水节奏,那个死囚就昏了过去。有些心理学家在做此类试验时,有人竟然真的死了。其实血根本没有流,但他们认为:现在正在执行死刑,身上的血全部流完了,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可见,心理作用的力量非常大。
这里也说了,任何一件事情并非在外境真实存在;如果真实存在,凡夫人的认识就是正确的,但确实不存在,所以各种执著很有必要破除。世间上所有没有通达人无我和法无我的凡夫众生首先对我执著,即五蕴聚合中本来不存在我的实体,但他们偏偏执著我存在;有了我的执著以后:这是我的家庭、这是我的财产、这是我的身体……进一步产生我所执。依靠这种颠倒妄想——与真理相违背的我与我所的执著,众生就无始无终地流转或漂泊在三界轮回中,从而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入中论》中也说:“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如水车转无自在。”其意是说,我们这些凡夫众生,根本不存在我而执著有我,依靠我的妄想就执著我所法,这样就得不到自在,一直流转在轮回中。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在实相本体中,所谓的我和我所绝对不存在。虽然不存在,但众生却去执著,这就很可怕。或者说,本来没有任何事情,一去执著,就变得非常严重。因为一产生烦恼,整个生活状况就开始改变,也就是说,一瞬间的念头就可改变一切。悟和迷之间的差别确实很大,但却是一念之差导致的。所以禅宗经常说把握当下一念,其原因也在这里。
前几年,台湾有两个大学生在读大学时谈恋爱,两三年中互相非常执著。后来女朋友要求分手,但男的一直不愿意。当他发现女朋友跟另外一个男的在一起时,心中就愤愤不平。有一天,他为了观察他们,就开车去寻找。他看见那个男的骑着摩托车,女朋友紧紧抓着他,他们准备到学校去。他当即就生起极大的嗔恨心,也就是说怒火中烧,于是开车一直尾随,最后加足马力向他们撞了上去,两人顿时被撞飞到二十多米远的快车道上。然后他往前开了约两百米,回转到快车道上。看见两人都没有死,他的嗔恨心也没有消,尤其特别生那个女人的气,于是又开车从女的身上压了过去。然后掉转车头,准备把那个男的也压死,但他已经躲起来了,所以没有成功。他再准备辗女友时,就被其他人挡住了。后来警察把他抓了起来,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他说:我对她太执著了,看到这种情景实在忍无可忍,一念间怒气冲天,就干出了这种蠢事。
现在世间很多人,一念间就将自己的一生,甚至来世全部毁坏。实际上外境并没有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但因心没有转为道用,就没办法理解或接受。可能一辈子都会后悔,但也没办法。
当然,转为道用也有很多好的公案。在宋朝时,有一位文殊思业禅师,他在家时每天都不断地杀猪。后来有一天他看见猪非常痛苦,就不忍心再杀了。产生悲心后他当即就放下了,同时也生起了出家的念头。出家不久就大彻大悟,也就是说,他不但是一位出家人,还是一位开悟者。后来他对佛教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出家时,他曾写过这样一个偈颂:“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其意是说,昨天像夜叉一样是个屠夫,心非常残暴,今天却显现成菩萨相,即庄严的出家相,而且心也极其慈悲,其实菩萨与夜叉一条线的间隔也没有。
在座很多道友以前都无恶不作,即在社会上时,为了生活干了很多坏事,所以现在一想起来都恶心。就是在学习等方面悟性非常不错的法师等,一想起来不学佛或学外道时,在社会上干的各种坏事,也深感无知。或者说,当这些情形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时,根本无法接受。但实际上,在真正开悟时,原来的分别妄念当下就可断掉,就像阳光照射大地一样,悟性马上就会出现。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心中,迷可以很快转为悟,而且前后境界迥然不同,差别非常大。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三界轮回中的众生之所以如此迷茫、痛苦地漂泊,就是因为没有悟性。如果他们懂得一点点心的本性,或一切万法无常变化的自性,就不会如此追求、贪执、执著,也不会在得不到的时候,或欲望不能满足时极其懊丧,或感受其他各种痛苦。所以,学般若法的人始终都要有悟性。禅宗有些书里说:所谓的开悟指的是成佛,但我觉得也不一定要那么高,而应先对名言、空性方面的道理有所认识,之后再将这种认识不断升华。
拿无常来说,如果真正认识了万法都是无常的,对包括自己身体在内的万法就不会那么执著。因为他知道,当把死后的身体拿到殡仪馆,过一会儿就会变成烟和灰,不需要一个小时全部都没有了。而人死后,有些地方放三四天,有些地方放七天,有些地方一天都不放,处理完遗体后,所有人都像完成了任务一样。既然每个人迟早都会这样永远离开世间,那活在人间时还有没有必要什么都去执著呢?想必智者都清楚。
据经典记载:有一个人说:我拥有财产,我拥有妻子,我拥有地位……佛陀说:你真的拥有吗?请好好想一想。就拿人们经常说的“我的房子”来讲,实际上它不一定是你的房子,因为起火时,火焰一下子就把它吞没掉了,所以不是你的房子。所谓的“我的财产”也不一定是你的财产,因为在盗贼等将之全部偷光时,就已成了怨敌的财产了。通过对很多事情的分析就能了知,实际上我和我所根本不存在。
当然我讲得比较简单,否则太深了,恐怕很多道友都听不懂。因为这次讲般若的对境,大多数都是刚学佛的居士和知识分子,他们对佛教术语都不是特别了解。不过要讲得让大家都明白,也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每个人的口味都不相同:有些人喜欢白味,有些人喜欢其他味道;而有的连字都不认识,有的研究生、博士生都读完了。作为演讲者,要让全部人都心满意足、法喜充满,我觉得除了圣者以外,一般的人都很困难。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即愿意解除自己的痛苦,也想得到快乐,应该说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这种避苦求乐的目标。所以,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大家应该共同学习般若法门,这很有必要!
申三、如是宣说之结尾:
如是执著说染污,无我我所说清净,
此无成为染与净,菩萨证悟智慧度。
前面已经作了分析,在胜义实相中,不管是我也…
《般若摄颂释 第三十九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