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宗教文化研究院问答
(2010年6月24日下午)
(一)问:我是北京大学电子系的研究生,非常荣幸得到堪布的摄受,并聆听您讲法。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我感觉自己做事优柔寡断,但让勇猛心不断增上的话,又担心变得莽撞冲动、不计后果,给自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该如何用智慧去辨别呢?
答: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都要用心观察:“做它的后果怎么样?做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违缘?……”现在好多人没有这种概念,不管是办企业、做事情,只看好的一面,对不好的一面,却从来没有心理准备。甚至有些人连想都不敢想,比如自己死了怎么办?突然生病怎么办?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不吉祥,但却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想逃避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作为佛教徒,平时在处理问题时,不但会看事情的正面,对负面也考虑得比较多。这样一来,提前若有最坏的打算,将来一旦事情真正发生了,到时也有面对的勇气和能力。
因此,不论你做什么事,首先详细观察很重要。藏地著名学者萨迦班智达根嘎嘉村也说:“智者愚者之差别,事后观察即愚者。”一个有智慧的人,在事情发生之前,必定会冷静分析:“我成办这件事的后果如何?期间违缘大不大?用什么途径才能成功?最后的效益怎样回馈社会?……”诸如此类的问题要先考虑清楚。有了这个前提之后,做事既不会优柔寡断,也不会不计后果,而是会走中道。
(二)问:我是北大哲学系的博士,今天听了您的讲法,感觉特别受用。我有一个问题是:中国的佛教、儒教、道教,都是向内求得精神安宁,对物质没有过多希求。但现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如果只有中国变得很和谐,凡事都能看破、放下,那其他国家拿飞机大炮掠夺我们怎么办?难道就对其听之任之吗?
答:所有的中国人全部看破、出家,这也是不可能的,也不需要这样。我所强调的角度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这个时代,一定不能忽视伦理道德、传统文化。尤其是你们的传统文化,如老子、孔子、孟子的学说,现在了解的人越来越少,而在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其他国家,这些道理却被运用得极其成功,令无数人受益无穷。这对中国人来说是相当可悲的,因为它的来源就是中国。还有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入汉地、藏地及欧美国家之后,印度本土就被婆罗门教占据了,如今反而是藏地大德去那边弘扬佛法,这种现象也令人唏嘘不已。所以,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传统文化,否则再过几年,中国去请美国人、朝鲜人来弥补这个传承,这是非常可耻的事情。
当然,我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放下物质追求,任凭其他国家来肆意掠夺。你们作为在家人,生意可以做,钱也可以赚……但有一个前提是:不能采用非法、不合理的手段。不然,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与时俱进,你们如果天天内观自心,什么都不做,那很可能就被时代淘汰了。可是在极力发展物质的同时,对内在的精神也要重视,不能将目标一味地盯在金钱上,而应在二者之间寻找个平衡点。
问:不同人有不同的信仰,但信仰在带给我们精神安慰的同时,不同信仰之间又会产生冲突,如中东那边的战争。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不同的信仰之间互相冲突,甚至宗教徒跟非信仰者之间也有冲突,这些现象如今确实比较常见。但我作为一名佛教徒,多年来一直研究佛教,却从来没有发现佛教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
2009年,日内瓦“国际联合宗教会”召开了一个会议,会上世界五大宗教为主的各大团体,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一致表决佛教是“世界上最好的宗教”。颁奖之后,有人对参会人员进行了采访,一位国际联合宗教会的研究主管说:对于佛教能得到这个奖项,他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在过去的历史中,并没有一场战争是以佛教名义而产生的,这是与其他宗教明显不同的地方。
所以,佛教是以非常广阔的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当然,有些佛教学得不好的人,也存在内在冲突和不如法行为,但这是他个人的过失,并不代表整个佛教。因此,不同信仰之间有冲突,只是少数宗教的行为,不能说全世界的所有宗教都是如此。
(三)问:我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的研究生,现在已经工作了。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在过去30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的精神领域十分荒芜,现在国家对个人信仰慢慢放开了,那么中国有十几亿人,就存在一个庞大的信仰市场。我看过一个报告说:此时几千种邪教也盯住了中国,并通过各种方式渗入进来,甚至很多书店都有他们大量的书在卖。那我们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能较快地识别正教与邪教呢?
答:现在的中国,大多数人心理比较空虚,以至于许多宗教都想利用这一点,占据这些人的信仰领域。但一般来讲,如果是邪教的话,跟人们的心态不合、道德相逆,即使在你的生命中出现了,甚至已渗透到你的心灵中了,但它存留的时间也不会太长,最后注定会被人类历史所淘汰。
如今世界上的几大宗教,古往今来,一直在东西方文化中不断发扬。从大的方面来讲,这些宗教之间应当和睦相处,国外很多佛教大德也提倡这一点,不管是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都应该尊重彼此的宗教仪式,这也是宗教信仰不断向前发展的标志。所以,宗教与宗教之间,不能互相抵触、互相排斥,假如你声称“只有佛教是正教,其他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邪教”,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那么,正教与邪教该如何区分呢?概而言之,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不起任何作用,甚至有害的这种教,就可以叫做邪教。然而,现在世界上很多宗教,不仅对人类没有危害,反而有特别好的向善作用。像儒教,对人伦道德有极好的规范;还有基督教,在各地建医院、修学校,做了很多福利事业,这都是值得赞叹的。我以前也讲过天主教的特蕾莎修女,她虽然是个非常平凡的教徒,但从12岁开始就帮助可怜人,短短6年时间中,便收留了6万多弃婴。这种行为非常不可思议,包括我们大乘佛教徒,有时在她面前也觉得很惭愧。
当然,各大宗教在互相团结的前提下,各自的观点没必要混用,同时,用教理建立自己的宗派也是合理的。我们藏传佛教就有很多派别,如宁玛派、格鲁派,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观点,阐述正确的理论,而不能认为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假的。
在过去的历史上,由于人们了解、认识得不够,以致发生了很多丑恶现象,宗教徒之间互相排斥、杀戮,这都是智慧不够的表现。其实,凡是对人类有利的宗教,就是正教;凡是对人类健康、发展无利的,就是邪教,这一点是最根本的原则。当然,具体应当如何辨别,这要通过智慧进行剖析,不可能由我一人断言谁是正教或邪教。
(四)问:我是中央民族大学大三的学生,在学佛的过程中,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自己的心越来越收缩,越来越紧张,没有以前那么活泼、放松了,我该如何对待这种现象呢?
答:那怎么办啊?这样我也有点紧张了。(众笑)
你的心之所以不能放松,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前世的业力。《俱舍论自释》中讲过,假如你前世把小虫乱抛,让它在恐惧中死掉,那今生心态就会不正常,始终有一种恐慌之感。这种情况,看病、吃药也不起作用,让别人念仪轨也不一定起作用,因为有些业力必须要自己承受,依靠其他外缘则很难改变。倘若你属于这一种,就应该多念忏悔文,慢慢消除这些业力。
二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境的变化,心情也会起起落落。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你一个人,其实很多人都经历过:在一段时间内,自己心情很不错,但过了不久又特别低落。这种时好时坏的现象,通过调整生活也可以改变,若能如此,慢慢地,你的心态就会像以前一样放松、自在了。
(五)问:我是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研究生,现已毕业,是某公司的软件工程师。我有一个问题是:我引导父母信佛的过程中,讲善恶有报、六道轮回的道理时,善恶有报他们比较接受,但六道轮回,他们却非常排斥,说这辈子过好就行了,不用去管下辈子。对此我十分苦恼,因为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就是引导他们信佛,可我觉得自己的力量很不够,这该怎么办?
答:很随喜你的发心!确实,孝顺的儿女想对父母报恩的话,按照大乘佛教的观点,引导他们趋入佛门、行持善法是最好的方法。这跟世间人的想法大不相同,他们认为给父母买栋房子,令其吃穿不愁就可以,却不知这些用几年就没有了,所以,你用这种方法报父母恩,是非常令人欢喜的事。
你父母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容易接受,但他们也许只承认今生的善恶报应,却不一定承认来世的。我以前曾分析过,中国很多娱乐明星、文学巨匠,他们说是信佛教的,但也只承认今生做点善事,马上就能得到保佑,而不相信来世存在,甚至觉得来世怎么样都无所谓,这种想法就不合理。为什么呢?假如你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只顾今天而不管明天,那为什么又去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为自己的晚年做打算呢?因此,对来世根本不考虑的人,完全是一种鼠目寸光的做法。
当然,一下子要改变父母的观点,可能也有一定困难,但只要你长期努力、毫不气馁,相信迟早有一天可以感化他们。在我的印象中,有些儿女不仅仅用一年、两年,而是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最后让父母也成了非常虔诚的佛教徒。所以你要不断地努力,加油!
问:我在做技术工程时,发现公司在日本那边的网站,放了一些黄色图片,就跟同事说这会毒害青少年。但他们不认同我的观点,说日本人是不会被毒害的,而且这些可以吸引流量,流量就可以转变为钱。我不知道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
答:每个人的价…
《北京大学 宗教文化研究院问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