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
宗教文化研究院問答
(2010年6月24日下午)
(一)問:我是北京大學電子系的研究生,非常榮幸得到堪布的攝受,並聆聽您講法。我有個問題想請教:我感覺自己做事優柔寡斷,但讓勇猛心不斷增上的話,又擔心變得莽撞沖動、不計後果,給自他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這該如何用智慧去辨別呢?
答:我們做任何事情,首先都要用心觀察:“做它的後果怎麼樣?做的過程中會不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違緣?……”現在好多人沒有這種概念,不管是辦企業、做事情,只看好的一面,對不好的一面,卻從來沒有心理准備。甚至有些人連想都不敢想,比如自己死了怎麼辦?突然生病怎麼辦?這些表面上看起來不吉祥,但卻是每個人必須要面對的,想逃避也是不可能的。
我們作爲佛教徒,平時在處理問題時,不但會看事情的正面,對負面也考慮得比較多。這樣一來,提前若有最壞的打算,將來一旦事情真正發生了,到時也有面對的勇氣和能力。
因此,不論你做什麼事,首先詳細觀察很重要。藏地著名學者薩迦班智達根嘎嘉村也說:“智者愚者之差別,事後觀察即愚者。”一個有智慧的人,在事情發生之前,必定會冷靜分析:“我成辦這件事的後果如何?期間違緣大不大?用什麼途徑才能成功?最後的效益怎樣回饋社會?……”諸如此類的問題要先考慮清楚。有了這個前提之後,做事既不會優柔寡斷,也不會不計後果,而是會走中道。
(二)問:我是北大哲學系的博士,今天聽了您的講法,感覺特別受用。我有一個問題是:中國的佛教、儒教、道教,都是向內求得精神安甯,對物質沒有過多希求。但現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如果只有中國變得很和諧,凡事都能看破、放下,那其他國家拿飛機大炮掠奪我們怎麼辦?難道就對其聽之任之嗎?
答:所有的中國人全部看破、出家,這也是不可能的,也不需要這樣。我所強調的角度是,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這個時代,一定不能忽視倫理道德、傳統文化。尤其是你們的傳統文化,如老子、孔子、孟子的學說,現在了解的人越來越少,而在韓國、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其他國家,這些道理卻被運用得極其成功,令無數人受益無窮。這對中國人來說是相當可悲的,因爲它的來源就是中國。還有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傳入漢地、藏地及歐美國家之後,印度本土就被婆羅門教占據了,如今反而是藏地大德去那邊弘揚佛法,這種現象也令人唏噓不已。所以,你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傳統文化,否則再過幾年,中國去請美國人、朝鮮人來彌補這個傳承,這是非常可恥的事情。
當然,我並不是要求所有人都放下物質追求,任憑其他國家來肆意掠奪。你們作爲在家人,生意可以做,錢也可以賺……但有一個前提是:不能采用非法、不合理的手段。不然,現在世界各國都在與時俱進,你們如果天天內觀自心,什麼都不做,那很可能就被時代淘汰了。可是在極力發展物質的同時,對內在的精神也要重視,不能將目標一味地盯在金錢上,而應在二者之間尋找個平衡點。
問:不同人有不同的信仰,但信仰在帶給我們精神安慰的同時,不同信仰之間又會産生沖突,如中東那邊的戰爭。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答:不同的信仰之間互相沖突,甚至宗教徒跟非信仰者之間也有沖突,這些現象如今確實比較常見。但我作爲一名佛教徒,多年來一直研究佛教,卻從來沒有發現佛教挑起過任何一場戰爭。
2009年,日內瓦“國際聯合宗教會”召開了一個會議,會上世界五大宗教爲主的各大團體,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一致表決佛教是“世界上最好的宗教”。頒獎之後,有人對參會人員進行了采訪,一位國際聯合宗教會的研究主管說:對于佛教能得到這個獎項,他並不感到驚訝,因爲在過去的曆史中,並沒有一場戰爭是以佛教名義而産生的,這是與其他宗教明顯不同的地方。
所以,佛教是以非常廣闊的心,平等對待一切衆生。當然,有些佛教學得不好的人,也存在內在沖突和不如法行爲,但這是他個人的過失,並不代表整個佛教。因此,不同信仰之間有沖突,只是少數宗教的行爲,不能說全世界的所有宗教都是如此。
(叁)問:我是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的研究生,現在已經工作了。我想問您一個問題:在過去30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人的精神領域十分荒蕪,現在國家對個人信仰慢慢放開了,那麼中國有十幾億人,就存在一個龐大的信仰市場。我看過一個報告說:此時幾千種邪教也盯住了中國,並通過各種方式滲入進來,甚至很多書店都有他們大量的書在賣。那我們用什麼簡單的方法能較快地識別正教與邪教呢?
答:現在的中國,大多數人心理比較空虛,以至于許多宗教都想利用這一點,占據這些人的信仰領域。但一般來講,如果是邪教的話,跟人們的心態不合、道德相逆,即使在你的生命中出現了,甚至已滲透到你的心靈中了,但它存留的時間也不會太長,最後注定會被人類曆史所淘汰。
如今世界上的幾大宗教,古往今來,一直在東西方文化中不斷發揚。從大的方面來講,這些宗教之間應當和睦相處,國外很多佛教大德也提倡這一點,不管是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都應該尊重彼此的宗教儀式,這也是宗教信仰不斷向前發展的標志。所以,宗教與宗教之間,不能互相抵觸、互相排斥,假如你聲稱“只有佛教是正教,其他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邪教”,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那麼,正教與邪教該如何區分呢?概而言之,對人的生理和心理不起任何作用,甚至有害的這種教,就可以叫做邪教。然而,現在世界上很多宗教,不僅對人類沒有危害,反而有特別好的向善作用。像儒教,對人倫道德有極好的規範;還有基督教,在各地建醫院、修學校,做了很多福利事業,這都是值得贊歎的。我以前也講過天主教的特蕾莎修女,她雖然是個非常平凡的教徒,但從12歲開始就幫助可憐人,短短6年時間中,便收留了6萬多棄嬰。這種行爲非常不可思議,包括我們大乘佛教徒,有時在她面前也覺得很慚愧。
當然,各大宗教在互相團結的前提下,各自的觀點沒必要混用,同時,用教理建立自己的宗派也是合理的。我們藏傳佛教就有很多派別,如甯瑪派、格魯派,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觀點,闡述正確的理論,而不能認爲一個是真的、一個是假的。
在過去的曆史上,由于人們了解、認識得不夠,以致發生了很多醜惡現象,宗教徒之間互相排斥、殺戮,這都是智慧不夠的表現。其實,凡是對人類有利的宗教,就是正教;凡是對人類健康、發展無利的,就是邪教,這一點是最根本的原則。當然,具體應當如何辨別,這要通過智慧進行剖析,不可能由我一人斷言誰是正教或邪教。
(四)問:我是中央民族大學大叁的學生,在學佛的過程中,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自己的心越來越收縮,越來越緊張,沒有以前那麼活潑、放松了,我該如何對待這種現象呢?
答:那怎麼辦啊?這樣我也有點緊張了。(衆笑)
你的心之所以不能放松,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因爲前世的業力。《俱舍論自釋》中講過,假如你前世把小蟲亂抛,讓它在恐懼中死掉,那今生心態就會不正常,始終有一種恐慌之感。這種情況,看病、吃藥也不起作用,讓別人念儀軌也不一定起作用,因爲有些業力必須要自己承受,依靠其他外緣則很難改變。倘若你屬于這一種,就應該多念忏悔文,慢慢消除這些業力。
二是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外境的變化,心情也會起起落落。這種現象不僅僅是你一個人,其實很多人都經曆過:在一段時間內,自己心情很不錯,但過了不久又特別低落。這種時好時壞的現象,通過調整生活也可以改變,若能如此,慢慢地,你的心態就會像以前一樣放松、自在了。
(五)問:我是北京大學軟件學院的研究生,現已畢業,是某公司的軟件工程師。我有一個問題是:我引導父母信佛的過程中,講善惡有報、六道輪回的道理時,善惡有報他們比較接受,但六道輪回,他們卻非常排斥,說這輩子過好就行了,不用去管下輩子。對此我十分苦惱,因爲對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引導他們信佛,可我覺得自己的力量很不夠,這該怎麼辦?
答:很隨喜你的發心!確實,孝順的兒女想對父母報恩的話,按照大乘佛教的觀點,引導他們趨入佛門、行持善法是最好的方法。這跟世間人的想法大不相同,他們認爲給父母買棟房子,令其吃穿不愁就可以,卻不知這些用幾年就沒有了,所以,你用這種方法報父母恩,是非常令人歡喜的事。
你父母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容易接受,但他們也許只承認今生的善惡報應,卻不一定承認來世的。我以前曾分析過,中國很多娛樂明星、文學巨匠,他們說是信佛教的,但也只承認今生做點善事,馬上就能得到保佑,而不相信來世存在,甚至覺得來世怎麼樣都無所謂,這種想法就不合理。爲什麼呢?假如你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只顧今天而不管明天,那爲什麼又去買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爲自己的晚年做打算呢?因此,對來世根本不考慮的人,完全是一種鼠目寸光的做法。
當然,一下子要改變父母的觀點,可能也有一定困難,但只要你長期努力、毫不氣餒,相信遲早有一天可以感化他們。在我的印象中,有些兒女不僅僅用一年、兩年,而是通過十幾年的努力,最後讓父母也成了非常虔誠的佛教徒。所以你要不斷地努力,加油!
問:我在做技術工程時,發現公司在日本那邊的網站,放了一些黃色圖片,就跟同事說這會毒害青少年。但他們不認同我的觀點,說日本人是不會被毒害的,而且這些可以吸引流量,流量就可以轉變爲錢。我不知道該怎樣認識這個問題?
答:每個人的價…
《北京大學 宗教文化研究院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