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八集▪P3

  ..续本文上一页管用。真用上了,好处真多,会给你带来一生的幸福快乐,会跟以前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从前生活在苦恼之中、迷惑之中,现在生活在快乐当中、幸福当中,前途一片光明,那怎么会一样!「脚踏实地,躬行实践」,一定要认真做到,做到就是在生活上,在穿衣吃饭、在工作、在待人接物,点点滴滴都是般若 波罗蜜,那你就真的会了。

  【法相、非法相皆不执著,是用功之要诀。】

  因为法相跟非法相都不执著,就是前面龙树菩萨所说的,「一切法不生,般若 就生」。法相、非法相都不执著,就是一切法不生。稍有执著,你心里头还没有完全放下,障碍般若 现前。那个障碍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业障,你有业障。所以般若 波罗蜜消业障非常之快,只要两边不执著,业障就消除了。多少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不晓得事实真相。消业障怎么消?去拜忏,拜梁皇忏、拜水忏,种种忏悔法,结果有没有把业障忏掉?我看是愈拜愈多,业障没消掉,愈拜愈多!为什么会多?分别执著愈来愈多,那个业障就愈多。怎样消业障?分别执著都放下,没有了,业障才消掉。拜忏的确是能消业障,拜忏的时候要空有两边都不著,才能消业障。我们一般拜忏是著有,那怎么能消业障?空有两边不著,才行!

  所以《金刚经》上所讲的基本的原理原则,这个重要。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要用这个原理原则去修,就能够得真正的利益,如果与这个原理原则相反,你决定得不到效果。念佛也是如此。前面跟诸位说过,为什么很多人念佛不能往生?他执著,著有,他没有放下,妄想、烦恼都没有放下,所以那个佛号只能说种善根而已,不能在这一生当中成熟,这一生当中不能往生。所以两边不著,是用功的秘诀,这个「要」也很好,重要的秘诀。这一段从正面说,底下一段则从反面说。

  经【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这从反面说,说明你心里只要著相,取相就是著相,著相就是执著;只要你有分别执著,必定四相都起来了。诸位要晓得,四相是虚妄的,换句话说,你的生活都在虚妄之中。在虚妄境界里面生活,苦恼无尽,祸害无边,这就是六道轮回。佛不为我们说出,不说得这么清清楚楚,我们迷在这里面,根本没有法子觉悟,没有法子看出事实真相。这就是佛的慈悲,佛对於众生的恩德。我们看注解:

  【无我人等相,我执空也。无法相,法执空也。】

  无非法相,空的观念也没有了。我空、法空、空的念头都没有了,那叫真干净了。

  【是名三空】

  这个三空,大小乘经典上都说,在佛学名相术语里面称之为「大三空三昧」,就是说的这个,大小乘统统都有,但是它的内容、境界,当然大小乘不一样。

  【由见三空,从此精进,净念相继,便证清净法身。】

  由此可知,般若 会上的菩萨,确实跟一般菩萨不一样,那就是他的修证是以大三空三昧做基础。像我们盖大楼一样,我们今天修学以什么为基础?以地面为基础。他们已经盖了十层、二十层,从那个基础上再往上盖,这个味道,他这个水准高。那个净念相继,跟我们现在讲的净念相继当然不一样,净念相继也有等次不相同。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大势至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圆通章》上说「我与五十二同伦」,这句话的意思也是明显给我们说出来,净念相继的等次有五十二,五十二个阶级。每一个阶级功夫、境界都不相同,但是都是净念相继。所以我们要明白,我们听到净念相继,并不是很单纯的、功夫都一样的,不一样!里面有浅深程度不相同。

  又如我们讲功夫成片、一心不乱,功夫成片里面也是分很多层次,亦不相同。如果要是都一样,那往生哪里会有九品!功夫成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里面有三辈九品,这意思就很明显,功夫成片最低限度要分九个等次,这不是很清楚了吗?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亦复如是。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里面也有九品;这就说明事一心不乱里面,功夫层次不相同。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头还是有九品;这就说明,实报庄严土至少也有九个等级不相同。这些我们都要知道,都要明了,自己用功才晓得把自己的功夫不断的向上提升。正如同我们走路一样,我们去旅行,去走路,走到什么地方,我们晓得到了某一个目的地,一站、一站往前走,这个走得很自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说每天走路到哪里不晓得,那就糊里糊涂的,糊涂就会生烦恼。方向清楚、目标清楚,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清清楚楚,这才能生欢喜心、生法喜。

  这个底下也说,也有讲到一心不乱。到证清净法身,净念相继要到证清净法身,这是高段的功夫。像我们刚才讲的念佛的功夫,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还不行,还到不了这个功夫;要到理一心不乱,证得法身了。理一心不乱跟禅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同等的境界,见性就是证法身,这是净念相继高层的功夫,高等的功夫。「故曰,得无量福德。」这个无量福德是当然的,为什么?性德现前了。佛告诉我们,真如自性之中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佛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个相就是福德。

  如来的智慧德相,我们怎么知道?佛在《华严经》上说了,《无量寿经》、《观经》、《弥陀经》上也说了,不及《华严》讲得详细。《华严》是经文长,讲得详细,所以古人常说,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读《华严经》的人不多,因为经太长,现在人没有耐心,看到部头太长,不想念了,看都不想看了。可是我们在座的同修,净土三经,我相信多半都读过。净土经里面虽然不及《华严经》讲得那么详细,但是它所描绘的,也足以让我们赞叹。我们看到西方世界依正庄严。正报,身是清净身,金刚不坏身,永远不会变、不会灭;身体是透明的,没有污秽、没有肮脏。身是清净的,大地也是清净的,真的是佛在大乘经上常讲的「心净则土净」。心清净了,身清净,身是透明的,像琉璃一样;身清净,土清净。西方极乐世界的地,不是我们这边的泥土、沙石,不是的,它的地是琉璃的,佛经典上讲的琉璃,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翡翠,绿色的玉,在玉里面可能价值还很高的,我们称为宝石。我们这个世间的翡翠是最好的宝石,拿到西方极乐世界一比,一文都不值,那个质料差远了,差太多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大地是琉璃,透明的,从地面可以看到地心,看到底下。你们在经上看到黄金为地,那个地是马路。琉璃地上,黄金铺的马路,不要人工去铺,自然现出来的。福德不可思量!不是人工设计的,不需要人工去铺设,自自然然变现的境界,自然变现的。

  如果你要是不以为然,不能相信,认为这是神话,我举一个例子。你们有时候作梦也做到美梦,梦中境界非常好,那个梦中境界呈现出来了,里面也有好多好境界,谁设计的?谁去造的?你没有看到人设计,也没有看到人在那里建设,为什么梦中境界现前,马上就有了?你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就不难体会到,那是真的,佛讲的不假。是从你心性里面自自然然显现出来的,华藏世界、西方极乐世界都不是人工造的,都没有自己在那个地方去打妄想、去分别执著在设计,没有!所以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我们这个地方是用生灭心去建筑的,都市种种建设,天天在那里分别,在那里执著,在那里去想,设计建筑,用生灭心,所以时间久它就坏掉了。年代久了就变成废墟,有生有灭,是因为你生灭心建筑的。西方世界,佛心清净,大众的心清净,清净心里面显示出来的。清净心没有生灭、没有念头,所以显示出来依正庄严也是不生不灭。依报跟正报的关系,如此的密切。我们冷静观察、冷静的思惟,还是佛讲的有道理,我们可以采信。这是讲得无量福德。

  也许有人要问,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在我们这个世间,天天还去托钵,每天打著赤脚,鞋都没得穿,过出家人那么苦的生活,我们看到,都不愿意过那个日子,他的无量福德在哪里?必须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到我们这个世间来,是应化身来的,不是他的报身,不是他的净土,释迦牟尼佛有净土,释迦牟尼佛有报身,《梵网经》上就透了一点消息,毗卢遮那佛是法身,卢舍那佛是报身,千百亿释迦牟尼佛是化身。这透了一点消息,释迦牟尼佛的本身是卢舍那,「卢舍那」是谁?《华严经》上的毗卢遮那佛,那是释迦牟尼佛的真身。由此可知,《华严经》上所讲的依正庄严,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佛到我们这里来,要度我们这些烦恼的众生,《普门品》上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身相。我们众生烦恼、习气、业障重重,释迦牟尼佛也要现出那个样子,才能度我们。释迦牟尼佛如果要度一群猪,他要现一个猪身,到猪里面去投胎,天天跟那些猪在一起,也跟它们讲经说法,度它们;现个人身就不能跟那些畜生讲话、讲经说法,就不行。应以什么身得度,示现什么身。所以,世尊有他的净土,这个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所以真的是福德不可思量,无量福德。他能够现无量无边的身,像《楞严经》上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种能力我们现在人讲神通,也是他无量的福德,他能现,以无量无边的应化身帮助一切众生。佛帮助一切众生,最主要的是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真正帮助众生解决了问题。

  「此即是理一心不乱境界」,在我们净土宗,这个境界是属於理一心,就是以三空三昧做基础,再精进,净念相继。净念相继这一句,我们也要把它看活,不可以死板板的看作这是净土宗。你这么看,不能说你错,但是这个意思不圆满。任何一宗、任何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无论修什么法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它的总纲领就是修觉正净。法门再多,所修的无非是觉正净而…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