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P3

  ..续本文上一页“我”的心,心里充满着众生。小我不见了,留下来的就是大我。

  净呢?净就是如如不动。心一动就会迷。说这个我懂,我看到外面花花世界,心一动,就起了贪瞋痴,那么一看见众生就发菩提心,这算不算心在动呢?这个动跟那个动不一样。那个动你会跟着它走的,这个动,你发菩提心,心有觉悟了,犹如一面圆镜,镜子里的影子在动而镜不动。以讲法为例子,哪儿请你讲法,你就去讲法,但你心不动,不被什么动?不被烦恼动。如果讲法的人贪图大众对你的尊重恭敬,你心一动就起傲慢。讲法的人如果贪名闻利养,就是不清净心。讲法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动瞋心。例如听到人家给你提个意见,人家是好心,你偏要动瞋恨心,“我不懂你懂?你听法怎么没恭敬心?问这问那,问什么呀?”有时候讲法的人还有愚痴心,讲法中间夹杂种种世间上的世俗知见,世俗心态,世俗的话,讲这些世俗话就是愚痴心。所以,不管走东走西,也不管你到什么地方,坐什么车,心要如如不动,常住大悲心中。这是简单通俗地给大家举举例子打打比方。如果你真能达到常乐我净的境界,你就到了彼岸,你就重担已下,生死已了,达到涅槃的境界了,今天讲到这里。(回向)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2005.2.1

  (农历十二月二十二能海上师诞辰纪念日)

  颂:功德生源戒海广复深,

  多闻宝藏积聚善充盈,

  生死在握能仁主第二,

  恒常安住调伏所瓦德。

  能海上师说:佛法广大,勿厌多闻,虽不能多闻者,仅得“诸恶莫作”一偈,亦可成无学。然欲教化众生,则不敷应用。

  这几句话,能海上师把两面的情况都讲清楚,利根的人即使听得少,却悟得多,能触类旁通,你只要给他点一点,他就明白了就能做到。缘觉无师自通,是利根的人,现在有没有我不知道。佛弟子都是声闻乘,都是听佛说法以后,按照佛的话去悟去修去证果。

  在声闻弟子中也有利根钝根。最初佛度五比丘的时候,四谛法只讲了三遍,历史上称为“三转十二*轮”,五比丘就证果了,他们也是听了佛说法以后证果的,所以也是声闻弟子,但是跟今天的佛弟子来比,我们是远远比不上的。佛说法49年,说了那么多法,别说我们是不是真能够悟到,真能够修起来,可能学了也不好懂,还要通过这么讲,那么解说,这么举例,那么比方,才有点明白。你假如不去做到,那是不可能成就的。佛法必须亲证,亲就是亲自,证就是证果,亲自证到佛法里的一切境界。

  佛法既然如此广大,我们千万不要嫌听得多。修行人如果时久生疲厌,修行力量就减弱了。在日常工作中也看得到,一个人抖擞精神去干一件事情,他的力量很大,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如果他有点不起劲了,厌了,看他的样子,慢吞吞,软绵绵,就是一个简单的事,他也办不好。所以修行人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就是时久生疲厌,有的人因此就退心了,有的人还不会退心,因为他善根深厚,觉悟心大。

  例如我们清凉山佛学苑没有暑假寒假,天天不断地学法、修行,如果你在暑假寒假期间,有紧急的事情,可以请假回去两个星期。那么从修行上来说,请假回去的人,是不是有这种情况,这么长时间没出去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到底怎么样,出去走一圈,透透气。这就是时久生疲厌。其实这儿哪会闷气,四周树林这么多,空气这么好,他肺里倒是没有闷气,是心里在闷气。你不生气哪来气,肯定你平常在生气,想要靠财色名食睡去刺激一下,好比吸毒的人熬不住了,偷偷到厕所里吸毒去,痛快痛快,要知道你越吸毒中得越深啊。

  因为咱们这个地方属于僻静的山区,尤其是冬天,为了安全,必须要重视防火防盗。防火防盗是国家提出的要求,我们佛弟子的修行团体也要安全,也不能被火烧。因此我们提出每个人都要积极投入爱国爱教防火防盗的冬训学习中去。并且规定今年的冬天,一律不准请假。这也是我们爱国爱教的具体表现。

  这次冬训,你们确实得到了好处,精神面貌改变了,意志力增强了,工作中经常在自己检查有什么漏洞没有,而且能及时认错,及时改正,烦恼也少了。所以要想修行,就要接受管教。良马是怎样训练出来的?良马以往都是野马,性情暴躁,尽闯祸。训练前首先要把野马抓住,所以要有一种特殊的本事叫套马,内蒙古的牧民去抓野马的时候,用根绳子打个圈,骑着一匹马拼命地往前赶,赶到差不多了,绳子一挥过去,很准地把野马头颈就拉住了。不管它怎么个脾气坏,怎么个跳,一根绳子拉住,它就没办法了。

  我们的烦恼就是野马,这儿修行的规章制度就是一根绳子,但是人到底比马聪明,野马被套住了,它跑不了了,人被套住了,人还会扭过头来把绳子咬断,还是跑掉了。所以要驯成良马,你首先得抓得住野马,跑掉了就没有办法,跑掉了是他的天下。那些跑回家去的,老年人做奶奶的天下,高高在上,脾气古怪,年轻人是妈身上的一块肉,宝贝得不得了,像小皇帝那样,全是他的天下。小皇帝怎么产生的?放纵他,宠爱他。人越长大,脾气也越坏,你拿他更没有办法。

  所以我常告诉大家,我们这儿是把野马驯成良马的地方,非但能够为人类做贡献,而且他本人也会得到功德。我们这儿是断烦恼的天下,不是你烦恼的天下。

  这么几年来,我们都有一个感觉,我们有进步,但进步不快。首先我承认我管得少,因为我实在太忙,但我不承认我没有办法。我们有我们这儿的特殊情况,我们都是从零开始,白手起家,我年轻时候就是这个作风。我六岁死了父亲,哪有什么条件?我在社会上所干的一切,当然有我成功的地方,全是从零开始,白手起家,我也养成这个习惯了。去享受人家既有的条件,都是长不了的,而且还会磨光你的意志力,修行人就要自我奋斗才有志气。我说那些话,就是告诉你们,要靠自己的力量来转变一切。

  我们即使是钝根,但根是可以转变的。怎么样才能使我们转变得快?投入集体,投入大众,但这个集体大众可不能彼此宠爱,讲究享受,宠爱、享受会把人的意志磨光。修行的大众力量能够帮助你烦恼断得快。断烦恼断得最快的方法就是对境修,对着这个烦恼的境来断自己的烦恼。什么地方烦恼最容易起来?就是在大众中。至于你一个人在房里,有时候也会发脾气起烦恼,第一,这是你过去世的种子发作,第二,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今天想想又冒火了,就说明你的烦恼太厉害。一般来说一个人谁也没有惹你,你不大会起烦恼,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各有各的性格、脾气、习惯,就容易起摩擦。

  这个摩擦是不应该有的,如果我们都照佛的话去做,就能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因为我们还没有学好修好,既有烦恼,又有觉悟,一面起烦恼,一面在修行,是这种状态。可要知道,起烦恼了正是你断烦恼的时候。

  断烦恼还要有断烦恼的方法,做工的人没有工具,他怎么做器具?将军到了前线没有士兵,他怎么打仗?不是你自己想一套就顶事,修行要讲究实力。自以为是地想一套,不是佛经里的一切唯心造,这是世间法上讲的“唯心论”。你以为想成这样就会成这样,那么你拿鸡蛋去碰石头,你把这只鸡蛋想成是铁的鸡蛋,你怎么地想,还不是鸡蛋碰得粉碎?所以发愿只是第一步,真正去完成要靠实力。

  我有两个优点你们也可以学学。我年轻时在上海,认得的居士,都说我很纯,又说我是实力派。我信仰佛教信得很纯,脑子里只有佛教思想。现在一般信佛的,脑子里还有儒教思想,道教思想,有的还有旁门邪道思想,这些我全没有,也不跟他们来往,可以说我是一门心思学佛法。

  因为是实力派,所以我到今天还没有倒下去。你们有时候看我年老了,年老难免就会想到无常要来,总想抓紧自修了。你们常鼓励我,说:“老师啊,现在要请你去弘法的地方很多啊。”那么你们想想,为什么请我去啊?就因为我是实力派,因为你有实力,所以才来请你啊。

  我们修行就是为了打败烦恼,断烦恼可不能空想啊,方法在哪里?方法就在佛法里,佛法的智慧就是针对我们的烦恼说的,我们常说增长一分智慧,断一分烦恼,所以我们要多闻,佛法广大,我们就要广大地学。说一句风趣话,你们男同学中有个人个子高,有武功,谁看见都会抖三抖,修行人就要修个子高,模子大,要多吃佛法的营养。你没有佛法的法乳哺育,你能长得大吗?所以说“佛法广大,勿厌多闻。”

  也有虽然不多闻的人,仅仅得到“诸恶莫作”这一偈,就可以成为无学,那是利根。现在有没有这种人,我不知道。我不敢说现在末法时期没有修行修得好的人,也不敢说没有菩萨再来。即使是菩萨转世,即使是个有成就的修行人,他在哪里?他在千千万万的人中间,你能碰得到吗?你也没办法找啊。我们常说,十六位大阿罗汉常住生死林,他们一直在人间,全世界人口可不止十六亿呀。真正要给你碰到了,那你这个福气可不得了。

  就拿能海上师来说,是我们非常敬仰的根本上师,你们也没碰到啊。其实当年能跟能海上师学法的也没有多少。我还是个居士,一会儿上五台山,一会儿又下来了。就像来这儿小住的人一样,虽然在这儿学习,一会儿回去了,一会儿又来了。也有的既不常住,也不小住,说:“我是来看傅老师的。”那么我就坐好了让你看吧,一会儿又回去了,以后就不来了。所以说末法时期众生修行三心二意,要想证果成道是极难极难,不是没有法,是你这个人不好,人不好就要改变啊。整个佛法就是叫我们怎么样去变。

  无学就是证阿罗汉果了,在了脱生死上他成功了,用不着再学了。像这样听得一句一偈也能够成为无学,确实有啊,以往拘那含牟尼佛、毗舍佛就不广讲经法,也不结戒说戒,只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弟子们照样证果,因为那个时候的人根机利啊。后世的众生根机就差了,光说这几句话是证不了果的,可是佛已经涅槃了,谁也不可能再广大地讲佛法了…

《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平等爱徒的乐趣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