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律海十门》开示▪P8

  ..续本文上一页是利根。假如我去另一个地方,他们不认得我,我问:“像我这样,应该修什么法门好?”“你是钝根呀,当然念佛最方便了。”那么我到底是利根还是钝根?这种话都是没有根据的啦。

  钝根也可转利根,哪有不变的道理

  有句通俗的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整个佛法是一个“转”字,一切法性空,都能转的嘛,钝根也能转利根。怎么20岁的时候钝根,40岁钝根,60岁钝根,好像这个根啊,经过20年40年的学法修行,一动都不会动的,至少动一动吧。从前是钝根的下品,后来变了中品,40年下来,即使你硬说我钝根,也该是上品了吧。哪有不变的道理?不变就不是佛法,不变众生怎么能成佛呢?

  故弄玄虚是佛门的悲哀

  说听不懂,来居士林听法的大都是没文化的老太太。有次我问:“我刚才讲的话,你们听得懂吗?”回答说:“听得懂听得懂。”事实证明佛法是可以听得懂的,看你怎么讲啰,是你自己讲得别人听不懂。例如讲“如是我闻”,“如者,如如不动也,如者,法尔如是也,如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那么多话,本来是一句不懂,弄了十句都不懂。你要使别人懂呢?很简单,“我亲自听到佛那样说”,还是这样讲来得明白。你自己在故弄玄虚,似乎要是讲得大家都听得懂,就会被人说是幼儿园的水平。以不懂为高,那是佛门的悲哀啊。

  一步步学上去才是科学态度

  学佛法,一步一步上去,那是科学态度。刚进佛门的人学高了,底下没有基础,以后叫他补补基础,他就不乐意了:我已学得那么高,还要当小学生吗?其实他所学的也不规则,东抓抓西抓抓,一个完整的整体性也没有。

  好比旧社会洋行里的,从前叫茶房,专门给人泡茶,干杂务的,洋行里叫“boy”。你叫他来学英语,从头学起,A、B、C、D,他不肯学,我在洋行里这么多年,我讲也会讲了,还学ABCD……其实他只会讲那么几句:“Yes,sir”,“一块银元one dollar,24个铜板twenty four”,上海人称他洋泾浜。

  没有基础,不叫正规的人才

  所以,即使你是个人才,你这么搞也不叫正规的人才。现在这种情况很普遍,一学就学高,讲基础的法,没人爱听,这叫把自己架空了。没有基础,不是架空了吗?我是主张一年级到二年级,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

  经藏没有规定你必须全部学完

  有人说:“三藏十二部,叫我怎么学得光?所以不学了。”这话又错了,比方说想喝水的人听说那边有个水缸,过去一看说:“这么一满缸的水,我怎能喝得光呀!干脆不喝了。”那这个人是聪明还是笨蛋?没有叫你全喝光呀,也没有规定,不能全喝光就不要喝。又如看见一桶饭,心想这么多饭吃下去我不要变成饭桶了吗?就不吃了。如果有人说:“对,对,因为吃不光,所以你就别吃。”这种话叫诡辩,别上当了。吃饭是解饥,喝水是解渴,你能够解饥解渴就可以了,佛也没有叫你三藏十二部一学就要全部学完。

  戴上了自卑帽子,勤奋就发挥不出来了

  有人连深入都不懂。好比你在门口,脚还没有进门,你迈进门口就叫进门了,进门以后你再迈前一步就叫深入。说深入它没有一定的标准的,你在原来基础上再伸进去了,就叫深入,并非圆满,圆满就成佛了。所以把佛法搞得高高在上,又认为自己永远是钝根,这些话对修行人的影响太大了。一个人戴上了自卑的帽子,勤奋就出不来了。发明电灯的爱迪生说过:“天才99%是努力,”怎么可以在人们努力向佛法深入的发心中泼冷水?到底是不是好心?真正的善知识应该给佛弟子吹暖风,给他鼓励,让他上进,哪有泼冷水,吹冷风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佛的话,要深入经藏,要尽量努力,不学、不努力总是不对的。有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学习就是为了天天向上。学问是学来的,自然越学越明白。

  从前我家里来了一个身体魁梧的年轻人,他告诉我:“我从前又瘦又小,因为瘦小,同学、小朋友都欺负我,我打又打不过他们,所以我就练身体,我这个魁梧身体是自己练出来的。”原来瘦小的身体都能改变,修行哪有改变不了自己的道理?

  (2001.4.13第六讲未完)

  

  律海十门 (10)

  傅味琴

  

  

  小狮子怎么变小猫了

  小狮子怎么变小猫了

  佛弟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简单说是佛所生的。拿遗传来作比喻,释迦佛称狮子,佛弟子就应该是有雄心壮志的小狮子!狮子绝不会生出猫来的。是佛弟子自己听了那些卑劣的话变成小猫了。所以我们得到释迦佛佛法的法乳,得到释迦佛佛法的这种遗传的种姓,个个可以成为伟大的佛弟子,成就伟大的佛教事业。

  后世人自己制造了证果的困难

  末法时期是人自己制造出来的,一切法性空,时间本是假相。后世人证果证道很困难,很稀少,也是后世的人自己制造出来的。

  菩萨、尊者的论藏很重要

  论藏是辩论。有许多论是菩萨写的,弥勒菩萨、天亲菩萨、无著菩萨……,还有许多论是尊者写的,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法蕴足论》就是目犍连写的,《阿毗昙论禅定品》是舍利弗写的。为什么要有论呢?因为佛法甚深难于理解,要真正理解如来真实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通过佛弟子来论说论说,就能够更加明白,你的观点补充我,我的观点补充你,所以论藏很重要。

  辩论必须以法为准则

  但到了后世,尤其是现在,现在没有什么论,只有一个不像样的争论,而且越争越不像样。佛法还刚刚初学,经藏还没深入,就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争得激烈。最糟糕是带了一个我见,凡夫知见,搞片面,执着心很强。即使别人有道理,也认为自己不是没道理,要面子、不服气,那不是真正在法上辩论了,在搞烦恼斗争了。听到人家说些观点跟自己不合就讨厌,或者想“这两句是反驳我”,就生气,故意歪理十八条跟你闹,这叫胡闹。辩论必须以法义为准。

  回答错了,要笑就开朗的笑

  辩论是辩论佛法。哪个人对,哪个人错,要以佛法的法义为准,不能自说自话,自以为是。我有一年去拉卜楞寺,拉卜楞寺佛学院的学生正在辩经堂里辩经,辩得热烈!可惜我一句也听不懂,我听不懂藏语。如果回答错了,会引起哄堂大笑,奇怪,又没有话筒,他回答错了你这么远听得见?不是,他看见别人笑,他也跟着哈哈哈……但看看脸部表情,从来不生气,不是取笑,不是讥笑,是开朗的笑,要这样才对呀。

  对讲法的人不要讥笑

  有个现象应该要改:就是笑得不太好看,叫讥笑。讥笑看得出来:开朗的笑开嘴巴的,讥笑从来不开的,讥笑后还要向旁人看看,表示:“我说得对吧!”自己表扬自己。讥笑时看他只动一块皮,所以人称皮笑肉不笑,还自得其乐,自我陶醉。尤其是对讲法的人讥笑,这个罪过大。不恭敬已经有罪过,还要讥笑。

  听闻佛法,说“放屁”要受放屁报

  去年,有个新生脾气坏,不受教。同学告诉我,我讲课,她说“放屁”。坏了,这个人不能脱离生死了,因为要受放屁报的。狗也放屁,牛也放屁,人也放屁,即使天人也放屁,所以死了又会在另一道里继续放屁受报,能出生死吗?我们修行人成就法身,光明遍虚空,哪来屁啊?这还是说启发的话,真正的罪可重了,听到佛法,你说放屁,那不是成了佛法是放屁吗?即使知见不同,观点不同,你也不能说他讲佛法是放屁啊!我说法40年,到2001年才第一次听到说我讲法是放屁。但我一点没生气,因为我从前是研究精神病的。还看到一个现象,也很不好,听了几句与自己观点有点不同的话,这个脸部表情就不大好,微微摇头,微微地笑,可不是开朗的笑,是表示蔑视,瞧不起人家。

  直心笑是天真,四肢太活跃像舞蹈

  我们今后也要开展辩论。辩论时可以笑,不要讥笑。胡樱是天真关系,她心底没坏心,她笑是直心笑。那你忍不住也笑呗,忍不住偏要压(众笑),岂不把心肠压歪曲了?胡樱也要注意,你四肢活跃得太厉害了,就变成舞蹈了(众笑)。 

  灭法的人不希望再出三藏法师

  能尊重佛弟子,佛教就会兴起来

  经藏、论藏、律藏称为三藏,精通三藏称三藏法师。经藏是说法教化,论藏是辩论,律藏是制定戒律。你们说佛教出现三藏法师,好不好啊?三藏法师是越少越好,还是越多越好?玄奘法师全世界都尊重,不管你信佛教不信佛教,能够尊重佛弟子,佛教就会兴旺起来。

  知识分子的文化不一定能理解佛法的道理

  修行不仅是个人事情,还牵涉到千千万万众生的痛苦和幸福。拿现在世间的形势来说,最重要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佛教本就提倡和平,所以佛教的教义如果能够深入民间,普及全世界,这个世界就会好起来。再加上佛法能度众生出生死轮回,全靠法师给我们讲法,我们自己看经书是很难懂的,而且容易理解错误,所谓“依文解义”,知识分子的文化不一定能够理解佛法的道理。

  有人在努力今后不要再出三藏法师

  我们全班同学有没有希望今后的佛教不要再出现三藏法师?没有啊。别说全世界,全中国有没有啊?有啊!还不少呢!他们在宣传不要深入经藏,不要法,所谓“三藏十二部,留给别人悟,让别人去深入好了”,那么请问你说的别人是谁啊?当然是不同意你的人,或者反对你的人。当然,一个人说话总希望人家认可;一个人讲出一番道理来,总希望人家喜欢听;一个人总喜欢很多人都看他的书,所以说这些话的人总希望佛弟子全听他的话。那么让别人去深入经藏指的谁呢?那只有留给社会上的人去深入了,那佛门里就出不了三藏法师了!所以我刚才先问你们,三藏法师好不好?希望再出几位三藏法师还是不要再出三藏法师了?是使佛法兴旺起来,还是使佛法消灭?这是…

《《律海十门》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