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40~49)▪P2

  ..续本文上一页的好心

  不论你是修出离乘,不论你是修菩萨乘,应该有个统一的观念,你是希望佛教继续发扬下去,还是希望你死后,佛教就用不着了,佛法可以灭了?当然应该要让佛法继承下去,让以后的众生都能够接受佛陀的教育,都能够离开苦海。就不说菩提心,也应该有这么一颗好心吧。

  持戒要念念不忘众生

  所以受戒、持戒、学戒到底为什么?为了你自己升天?为了你自己证果或者为了你自己到极快乐的地方去?众生就不管了?你不管众生,你从哪儿来的?你是父母生下来的,众生都是父母嘛,要念念不忘众生。

  学戒学法都是为了使正法久住

  没有佛法,再富的富翁也被烦恼搞得痛苦不堪。所以如果我们有一颗菩提心,希望一切众生能够出离烦恼的痛苦,能够离开生死流转,我们的受戒学戒持戒,我们的修行学法,都应该是为了使正法久住。

  令正法久住是最大的菩提心

  释迦佛涅槃了,释迦佛当年证果的大弟子也涅槃了,历史上的高僧大德也灭度了,但是不能使法灭掉,法一灭掉,传灯传不下去了。传灯可不是把油灯传来传去,“令正法久住是最大的菩提心。”法不灭才能度众生,只有佛没有法,是度不了众生的,否则佛当年何必讲49年法,何必叫佛弟子依教奉行?没有法你整天烧香磕头,到老成了烧香老太婆,边唸佛边说媳妇的坏话,回家还要受媳妇的气。

  不学法自然会掉在烦恼苦海里

  有人说“这个娑婆世界苦啊。”“我是苦恼人啊。”难道法救不了苦了吗?真好比说,“我病得厉害,病真苦啊。”谁叫你不吃药的?你不听法,自然掉在烦恼的苦海里。说,“有人叫我不要听,有人叫我不要学,有人叫我唸经不要求懂,有人叫我不必深入经藏”,这些人为什么跟释迦佛说的话两样,难道是释迦佛的反对派?你听他的,所以你苦啊,佛弟子要听释迦佛的话。

  佛门被污染,要以释迦佛的法来整顿

  以前我在九华山办佛学院,有一次宗教会议上有人说:“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就要依释迦牟尼佛的法来整顿。”连佛门外的人都懂法的重要性,佛弟子竟然不懂,还要反对法,排斥法,那当然更谈不上令正法久住了。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43)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持戒不能喝酒,出家人不能穿白衣

  提要:

  ·弘法要引导众生走持戒清浄的路

  ·持戒不能喝酒,出家人不能穿白衣

  ·受戒,戒条要明白,学戒为令安住戒中

  ·供养有功德,授戒收钱不如法

  弘法要引导众生走持戒清浄的路

  我22岁走进上海佛教青年会,后来就到上海金刚道场,在清定上师那里学法,看到大殿里挂上了二条横幅:一条是“正法久住”,一条是“*轮常转”。要正法久住,必须*轮常转,*轮常转才能使正法久住。今天咱们讲法,既然讲到律海十门,咱们要大大地讲戒的功德,戒的必要,戒的作用。释迦佛说如来涅槃后以戒为师。戒定慧、以戒为首,没有戒你变了没有师,没有头的人。能不讲戒吗?你们将来出去弘法,一定要引导众生走持戒清净的道路。

  持戒不能喝酒,出家人不能穿白衣

  只要你能持戒清净,我是尽我所有作供献。你假如要喝酒,我愿以一百瓶的可口可乐给你换。从前我在成都昭觉寺佛学院讲课,这些年轻出家人还不知道出家不能穿白衣,加上天热,买来的汗衫全是白的,我叫人给他们去买深黄土黄的汗衫。结果黄色没有,好不容易买到红色的,我说红色也行,于是我在课堂里说:“今天允许大家有贪心,你们交上来一件白色的汗衫,换我两件新汗衫。”他们很高兴,都拿出来换了,而且新汗衫里还有一个红包包,更加高兴。(众笑)只要你能够持戒、学戒,戒律清净,有困难跟我说,我尽我所有作供献,为了什么?我还不是为了你不要下三恶道,能够修行到彼岸。

  受戒,戒条要明白,学戒为令安住戒中

  为了把这种风气发扬广大,使正法能够流传后世,佛弟子应该安住于各自的律仪,居士安住于五戒,比丘安住于250条戒。“佛弟子应安住自己于律仪,安住他人于律仪”,要自己安住于律仪,还要让他人安住于律仪。你要引导他,还没有受皈依的,不要马上拖人家去受皈依,人家连什么叫皈依也不懂。说:“是拜师父嘛。”还说“你准备准备啊。”“啥个准备?”“要给师父红包包呀。”最好不要说这样的话,供养要自发的,勉强不好。可以在说法时大大赞叹供养功德。还有的更勉强,“包多少啊?我包两块钱可以吗?”“什么?你给叫花子啊?二十元打底!”从前的二十元是很值钱的,吓得他哭不出,笑不出,磕了头还要给二十元。还有的被拖去受戒。“受什么戒?”“五戒。”“哪个五戒?”“我自己也不懂,去了再说吧。”法师问了,“能持否?”“他问什么?”“你说呀,说呀。”“说什么呀?”“说能持。”“哦,能持。”(众笑)说了五个“能持”,到下午全犯光,不听佛法,尽开玩笑。还以为这么做有功德。什么叫安住?安住就是非但要引导他,而且要跟他讲清楚,要关心他,要提醒他,“你受了戒,这个事情你不能做。”如果犯了还要告诉他,赶快忏悔,这样才能使他人安住于律仪中。

  供养有功德,授戒收钱不如法

  从前我在上海,有人想受八戒,可是没地方受。他们来问我,我说最好在出家人面前受,如果实在没地方受,你自己在佛前受。那个时候我就想,有皈依的,有授五戒的,怎么不给人家授八戒呢?有一年清定上师到龙华讲《药师经》,讲完就给大家授皈依,一个老太太问我,“皈依要多少钱啊?”我睁大了眼睛,“什么?皈依要钱的啊?”真是进佛门几十年头一次听到,她说,“是啊,现在有统一价格的。”这叫买皈依,不如法,不清净。后来又听到有些寺院受五戒要200元,受八戒的就更多了。前两天庆祝释迦佛圣诞,这儿早上有授八戒,外地的居士跟我说,因为别的地方,授八戒一戒要一百元,这儿不要钱所以他们跑到这儿来了。

  你们作为居士,供养三宝是应该的事情,但是受戒不应该讲钱啊。你们出家同学将来当师父,给人授戒要订标价吗?(下答:不要。)假如居士供养你要不要?(下答:要。)(众笑)对了,如果说居士供养,“我不要”,也不对。你饿死了还能修行吗?居士供养你是供养你道粮啊,是供养你发菩提心去做 度众生的事业。当然要了,而且有菩提心的人不能不要,因为要让众生培福。有人就怕消福,“不要不要,我不敢消福。”居士说,“师父慈悲,我可要培福呀。你不要就丢给你。”(众笑)出家人可以接受供养,不要定标价,也不能叫人家丢钱,要安住于律仪。

  佛门清净,能增长菩提心功德

  提要:

  ·边地五僧,中国十僧,持律传戒正法久住

  ·在家人不能搞超度取财,更不能给人剃度

  ·佛门清净能增长菩提心功德

  边地五僧,中国十僧,持律传戒,正法久住

  佛涅槃的时候有训导,“边地五僧,中国十僧,持律传戒,正法住世。”边地就是文化比较差,佛法比较少的地方,中国是指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边地有五位僧人,中国有十个僧人,能持律传戒,正法就住世了。 日本维新改革后,对佛教改变方针,中国僧去时,日本老比丘垂泪说,现只有二十人,又死了一个,只有十九个,大哭。因比丘渐缺,戒无人继承。

  

  日本维新改革以后,对佛教就改变方针了,当中国的僧人去日本的时候,日本的老比丘流着眼泪说,他的寺庙里,现在只有20个人了。那天又死了一个,剩下19个人,比丘逐渐逐渐少了,戒无人继承了,正法要灭了,所以痛哭。

  在家人不能搞超度取财,更不能给人剃度

  从前在一个佛学苑讲法,其中有一个学生,她穿比丘尼衣服。佛教协会不承认她是出家人,因为给她剃发的是一个带着头发披着袈裟的女的在家人。可是那个地方去的人可多啊,你去了,必然会口袋空空地回来,她有这么点本事。跟你这么说,那么说,你为了家里平安,超度死鬼,钞票全超度光了。所以她富得手带金戒指,满身珠宝气。一个居士看不惯,问她:“你是修行人,为什么还要戴金戒指啊?”

  佛门清净能增长菩提心功德

  为使正法久住,为使佛门清净,个个持戒,好好修行,功德无量,不光累积了我们解脱的功德,而且还累积了菩提心的功德。(第十二讲完 2002.5.21)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44)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修行要关五欲的门,并不是关菩提心的门

  提要:

  ·末法时期,有人把开好的门关了起来

  ·你不吃医生的处方,死了向谁喊冤

  ·法既是个门,就应该要开

  ·修行要关五欲的门,并不是关菩提心的门

  ·“稽首礼诸佛”是起头,“令正法久住”是圆满

  末法时期,有人把开好的门关了起来

  律海十门共有十个门,制戒缘起是第一门。度众生要有门,有门才能走得进来,没有门怎么进来啊?可现在末法时期,有人把开好的门还要关起来。关起门来怎么度众生呢?如果众生得不到佛法的智慧,就会变得非常愚蠢,非常自私,尽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容易受蒙蔽,容易把事情搞错。

  你不吃医生的处方,死了向谁喊冤

  比如说,医生给病人开方子,处方里有一味莱菔子。邻居却跟你说:你身体虚,要补要吃人参。如果你不吃医生开的药,去吃人参,结果会被人参所害,你能向谁喊冤?吃人参吃坏的很多啊。以前上海永安公司老板,刚刚开放时四个女儿从美国包一架飞机来看他,女儿买了人参孝敬父亲,据说一吃就死掉了。

  从前有一家从印度尼西亚回来的华侨,生了孩子,…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40~4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