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话?!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25)
─────────────────────
傅味琴 讲于1998.11.17
东方好,西方也好,
自私心不以法利益众生不好
提要:
■ 大乘佛法就是修一个菩提心,利益众生才能度众生
■ 东方好,西方也好,自私心不以法利益众生不好
■ 佛弟子不应该往同一方向去
■ 厌下界粗苦障,羡上界净妙离,走的可不是菩萨道
■ 佛门里有排外情绪,以及吵吵闹闹,都是不应有的事情
大乘佛法就是修一个菩提心,
利益众生才能度众生
“利益诸众生”,以法为众生谋利益才叫法供养。大乘佛法就是修一个菩提心,广度众生。比如说人家新发心来听法,你让个座,你也是利益众生,你听如来话,就是依照法供养如来。哪有口说大乘却不为众生,心里自私狭隘,这能修法供养吗?
东方好,西方也好,自私心不以法利益众生不好
什么法门都好,佛法是平等法门嘛!我从来不说“东方净土好,西方净土不好”,也不说“西方好东方也好,不过东方比不上西方好”,那是修不平等心!有人到处这么讲,当法师的竟然还会对佛、对佛的净土起分别心,还影响这么大,使众生心里都失去平等。
我从前遇到专修药师法门,发愿往生东方琉璃世界的,我也说好;我对你们专门唸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我也说好;不管你往生哪方净土都好;不往生,留在娑婆世界度众生也好。你不这么认为,就是没平等心。娑婆世界是释迦佛的净土有什么不好啊?肮脏是众生的业力造成的。心里不肮脏的人,娑婆世界会肮脏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要菩提心求往生,不要自私心求往生。菩提心力量最大,往生的莲花也大;自私心力量最小,往生的莲花也最小。什么最错?不听经、不听法、不懂法最错。不是我说他错,他自己都做错了。什么法门都好,但不要忘记利益诸众生。有一口气在,就要给众生做好事。
佛弟子不应该往同一方向去
真正做到法供养,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把众生摄引过来,用你的慈悲心,用你种种的智慧,引导他们修行,无论走到哪儿,就在哪儿生根开花结果,释迦佛就是这么教导弟子的。释迦佛规定:两个弟子出门,你往东,他就往西,不要走在同一条路上。每个地方的众生都要有人度,佛法要传布开去,释迦佛自己就是游化诸国的嘛。
释迦佛可没有叫佛弟子只往一个方向走啊!上一次你们请求我讲《药师经》。《药师经》里说,“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愿生彼佛世界,”我照经文讲,你别听不进去,也别在背后说我闲话。
厌下界粗苦障,羡上界净妙离,
走的可不是菩萨道
你们说说,你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什么?一种是享受极乐世界黄金铺地,吃饭不要买洗烧,(众笑)衣服一想就披上,多好啊;一种是想跟阿弥陀佛修行度众生。你们到底发什么心啊?天天听到极乐世界好,这儿苦,其它话没了,那还不是去享受?就好比外道说“天堂好啊,快去啊”,外道就是厌下界粗苦障,羡慕上界的净妙离,叫你一直想:下界做人苦啊,上面好啊,就这么想想,想上去了。
到极乐世界去无非是为了修行度众生,那么琉璃世界众生也要你度,所以你就不应该说他人求生琉璃世界的闲话,同样的道理,南方北方也应该去啊。
再比如回向文,都是回向法界众生。法界当然包括东方,也包括南方、西方、北方。所以利益诸众生,是利益十方众生,回向要回向整个法界。
佛门里有排外情绪,以及吵吵闹闹,
都是不应有的事情
我前一个时期听到一句话:傅老师不是本地人,本地人只给本地人,还像佛门吗?如果这句话有道理,那么阿弥陀佛为什么要欢迎娑婆世界众生到极乐世界去呢?
前一个时期我讲经的时候,你们装了小喇叭,对面的邻居也听见了。邻居说“这位老师讲得真好,佛法有道理,我以后也要信佛法。”可是过了一个时期,又说“哎哟,你们佛门吵得这个样子,我不想进佛门了。”佛弟子在给佛门制造丑事!好不容易有个人对佛教产生好感,他要把人家踢回去,“你别来吧,你真的敢来,我再吵一次给你看看,把你吓走。”(众笑)这算大乘吗?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26)
─────────────────────
傅味琴 讲于1998.11.17
摄受有情要修好智慧辩才,
身口意三轮功德修好,能超凡入圣
提要:
■“摄受诸有情”要欢迎众生进佛门,要与众生乳水相融
■ 摄受有情要修好智慧辩才,身口意三轮功德修好,能超凡入圣
■ 要以悲心摄受众生,要引导众生走上正法的路
“摄受诸有情”要欢迎众生进佛门,
要与众生乳水相融
“摄受诸有情”,众生来了,总要有个欢迎态度。我年轻时,福州居士陪我去鼓山涌泉寺。当家师陪我们参观,从里边走到外边,走到山门口,看到山门口一尊弥勒菩萨,他给我介绍,“弥勒菩萨坐在山门口笑嘻嘻,意思就是说“欢迎欢迎,欢迎你们来参观。”所以利益诸众生,摄受诸有情,第一步就要欢迎,你一欢迎,众生就往里边走了。
比如大头针乱七八糟,只要用吸铁石一吸,四面的针都会过来。吸铁石能摄受针,佛弟子也要学会摄受有情的本事。这种本事,你们一方面要学,一方面也是功到自然成,有许多东西,往往不是学能学到的,而是自然出生的,所以进步不能停止。
我年轻时像马那样到处跑,有一次到一个生活很苦的地方,跟学生家里的老大爷一起吃油麦面窝窝头、小米粥,还吃得喷香。有一天下大雨,我的学生跟我说,“老师,我爸很想跟你说几句话,每天晚上挤满了人,他挤不进来。今天没人来,能不能让他进来跟你谈谈?”我说:“好啊。”他爸问我:“老师,你是哪儿人啊?”我说我是浙江省宁波人。“我怎么看来看去,你是我们本地人。”你看我摇身一变,就变成本地人。摄受有情有你想得那么容易吗?你要跟他同吃同住,跟他生活得一模一样,他吃窝窝头,你也要吃得香,可不能皱眉头。他们那边对待客人的礼节,你也得尊重。北方人是以包饺子来招待客人,而且最好的饺子是韭菜馅的,我照样吃下去,结果小便臭得不得了。(众笑)也不能说话,所以他说我完全是本地人。
你要是挑剔,能度得了众生吗?打个比喻,菩萨到猪堆里去度猪,他照样跟猪一起吃,否则的话猪不听他的,“你不像猪,(众笑)不是猪族。”我在五台山照样吃油麦面,我到新加坡照样吃西餐(众笑),他们学禅宗,我照样跟他们讲禅宗的话,听得他们高兴呀。我照佛法讲净土法门,有的人反而不要听了!
摄受有情要修好智慧辩才,
身口意三轮功德修好,能超凡入圣
有些时候你想摄受众生,可不容易啊,你们要挑重担,不能少一样东西——语轮功德要修好。修好语轮功德不仅仅会讲话,而且讲得有智慧、有辩才。修文殊法将来能得智慧辩才,有了智慧辩才,世间上做工作也有利益,自己修行断烦恼也有利益,度众生也很方便。语言的力量很大,两句话会使人生气,两句话会使人高兴。听说从前英国首相邱吉尔很聪明,能把英国大词典背出来。有一次他把话讲错了,他照样有本事把讲错的话,转一个圈子转过来,国际上都钦佩他的口才。有句俗话,能够把死人说活,可不要把活人说死。(众笑)身轮语轮意轮都要修啊,身口意三轮修好,将来就能超凡入圣。
有一次我上了火车,放茶杯的桌子上放了一只大皮箱。我为了不浪费时间,一坐下就写东西。旁边一个年轻人跟我说:“刚才来两个北方人,皮箱放在这儿,我叫他们皮箱拿上去,可他们不听。”我说“没关系。”这时那两个北方人来了,看见我要写字,连忙把皮箱拿掉,放在上面行李架上,还连说“不好意思”。旁边的小青年见我在编禅定的资料,就说“我也懂禅的。”我因为写东西,没时间跟他谈话,就拿本书给他看看,他翻了翻,又还给我,“太浅了。”“啊?我师父写的东西,你还说太浅了。”(众笑)
那两个北方人也跟我聊几句,小青年也跟他们聊上了,“像你们这样就不能修禅,修禅的人必须没有火气,我刚才叫你们把这只皮箱放上去,你们火气这么大。”我马上说:“你说错了,你不了解,你是南方人,他们是北方人。南方人有南方人的性格,北方人有北方人性格,这不是火气,这叫豪放。”(众笑)说得两个北方人高兴了,马上掏出名片,“老师,这是我北京的地址,如果你到北京来讲课,一定要通知我,我来听课。”你看,被我摄受了。像他那样就把众生赶出去了。
要以悲心摄受众生,要引导众生走上正法的路
所以摄受众生要有慈悲心,要有智慧辩才,还要有正法的力量,才能够引导众生走上路。要以法去摄受众生,不能以邪知邪见乱说一通,也不能以花言巧语去哄人骗人,那样就不是佛弟子啦,今天讲到这儿。(回向)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27)
─────────────────────
傅味琴 讲于1998.11.18
继承佛菩萨的事业, 念念不忘
众生,才是对佛菩萨最好的纪念
提要:
■ 父母生日,应以恭敬为孝顺;儿女生日,不应为儿女消福背罪过
■ 继承佛菩萨的事业,念念不忘众生,才是对佛菩萨最好的纪念
■ 抛弃八大菩萨,一人蛮干,实是颠颠倒倒的凡夫
■ 修弥陀法门要兼修药师法门才稳当
■ 八大菩萨中文殊菩萨为上首,无论修什么法门,都有助于你往生极乐世界
父母生日,应以恭敬为孝顺;
儿女生日,不应为儿女消福背罪过
今天是药师佛的圣诞,大家唸了《药师经》。对佛菩萨圣诞,我们要有个明确的认识。比如我们父亲生日那一天,应该做些什么呢?有人说吃一顿,再讨个红包包,那消耗福气了;一不高兴,跟父亲吵两句,那更消耗福气了。孝顺父母第一要恭敬,父母欢喜了,你…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20~37)》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