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修行修颗清净心,出家人要走清净道
修行就是修一颗清净心,尤其是出家人,走路应该走清净道。释迦佛非但在理论上这样教导,而且还有具体的形象化教育,据说出家人走路,脚不能踩在肮脏的地上,出家人的脚只踩在清净的地方,这就是形象化教育。
参学是到善知识那里去学法,并不是到处乱走,把臭气带回来
所谓参学,真正去参学,应该到善知识那里去听经,到善知识那里去请他给你指导。你又不学,全国跑一圈,到处乱走,反而把有些地方的邪道、魔道、不清净的影响和习气带了回来。心要有清净心,脚要踩在清净道上。打着参学的旗号到处乱走,这个地方不清净你也走进去,等你出来的时候,满身臭气。
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不做经忏鬼
释迦佛要我们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偏偏现在,明明是一个恶知识,明明是一个邪道,还徒弟特别多,这些都是钻进佛门来的魔道,你竟然去亲近。发菩提心的人能往不清净的地方走吗?如果你参学到的是歪风邪气,为名为利,慢慢你也变成了经忏鬼。佛弟子不听释迦佛的话,还像佛弟子吗?要听释迦佛的话,发清净心,走清净道。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3)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放不下就成结,切不断,就缚在生死上
提要:
·放不下就成结,切不断,就缚在生死上
·习气比烦恼细,难断能断才成佛
·禅定把心磨细,能断极细习气
·出家人不能穿白衣,不能有世俗习气
·在家要身不出家心出家,不染着家的烦恼
·不亲近善知识,烦恼就顶不住
·解结要经过修行的磨练,才能松开
·相互摩擦才成圆,舒服里没有成就
放不下就成结,切不断,就缚在生死上
结是什么?结就是缚,把你绑起来的这个缚要全部切断不能有一点保留,如果你样样放不下,到后来你放不下的心就会成为一个结,就像打结那样把你扣死了。比如不肯修忍辱波罗蜜,一听到几句不高兴的话,心里就怄气,会怄一天两天,心量小的人会怄气一两个月,事情早就过去了,但总觉得心里有点难受,好像有块什么东西,这就是结。
习气比烦恼细,难断能断才成佛
“习”是习气。烦恼是粗的,习气是细的。烦恼容易看得见,习气不容易看得见,断尽烦恼就不会生死流转,就证阿罗汉果,阿罗汉还有习气。可是今天讲发菩提心,那就不同了。发菩提心的目的是成佛,成佛前连金刚习气都要断掉,金刚习气是最坚固最微细的习气。
禅定把心磨细,能断极细习气
这样坚固微细的习气,唯有在禅定中才能断。因为修禅定的人,他能够把心越修越细,越修越细。断金刚习气,必须入金刚喻定。要有极其细,极其坚固的定力才能断极其细极其坚固的习气,所以修菩提心一直要修到连极细的一点习气都不保留,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极其珍贵的圆满的菩提心。
出家人不能穿白衣,不能有世俗习气
世俗观念太重的人,总是离不开世俗。出家人要染衣舍俗,一出家一切世俗东西全丢光,里里外外不能穿在家人的衣服,在家人叫白衣,出家人不能穿白衣,要染衣。出家人没有头发了,还照什么镜子?有的黑眼镜一戴,望出去全是幽冥世界。(众笑)
更要舍掉心里的世俗气,出家出家,家就是世俗,出家不想家,一想家心就不清净。世俗人爱花美,摘下来闻闻,这就是世俗气。出家人连花都不能有爱心。
在家要身不出家心出家,不染着家的烦恼
在家居士有个苦恼:我没有出家,是修不好喽。如果能懂佛法肯听佛的话,也能修得好,但至少也要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要不染着家里的烦恼,要出离家庭的世俗气,还要亲近三宝,要在清净修行的环境里接受影响,接受熏陶,还要亲近善知识,经常听经学法,做到这些你才能身不出家心出家。
不亲近善知识,烦恼就顶不住
善知识非常重要。以前我在苏州时,有个人,世俗气很重,后来他跟我学佛法禅定,又过一年我在隆昌寺主持僧伽培训班,这个人夫妻两个也来听我讲法,我问他的夫人,他学了佛以后怎么样?她说,“好啊,人变了。从前他吃东西尽挑好的吃,现在反过来了,他吃坏的,好的全留给我们。”这就是学佛法的好处。可是后来他因为没有经常亲近善知识,没有经常听法,我竟然听苏州的同学说,“老师,你快到苏州来讲法呀,某某人说”,某某人就是他,“我顶不住了,老师再不来我要喝酒了”。(众笑)这就是善知识的重要性。
解结要经过修行的磨练,才能松开
人的烦恼、习气,时间长了,执着得更牢固,就像打死结那样,最后成了一个决定你生死流转的结。比如橡皮筋,打了死结,要把这个死结解开来,可不容易了。有一个奥妙,你把橡皮筋打的死结放在手心里这么磨,磨到后来,松掉了,就能解开了。从来没有一个人自己解不开,却对着死结冒火,骂“橡皮筋不是人。”同样,烦恼习气结成的结磨磨就松了。在哪儿磨?在同学中间磨啊,在磨的过程中,你必然不舒服。但是不磨你怎么会松掉?不磨你怎么会成圆?
相互摩擦才成圆,舒服里没有成就
我58年在北京一个医学院讲心理方面的课。有一天中午我去早了等开门,我就在胡同里看人们做煤球,他把地上晒干的煤泥块铲在匾里,把匾摇来摇去,一摇,煤块本来有方形的,有三角形的,都不圆,在相互的磨擦中,就把不圆的角都磨掉了,最后都成球了。有的学生来了,看见我就问,“老师你看什么呀?”“看他们做煤球。”“做煤球有什么好看?”我说:“挺好看,你来看看嘛。”他看来看去看不出奥妙,我说:“你看原来煤块不圆,怎么后来圆了?”
没有同学,你休想修得好。同学天天捧你哄你,只助长你的傲慢。只有同学跟同学之间摩擦,你才能把烦恼磨光。修行想成就,你别想舒服,舒服里从来没有成就。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4)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末法在搞歪风邪气、图名图利的人身上
提要:
·成就都是从苦难里滚出来的
·安定团结是从漫长的过程里磨出来的
·放下我执,才能做到恒顺众生
·一想到年青人离开了父母来学法,我的慈悲心就起来了
·对烦恼,要“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
·末法不在时间上,末法在搞歪风邪气、图名图利的人身上
成就都是从苦难里滚出来的
修行的成就都是在苦难里滚出来的,要想断烦恼就得在烦恼里滚。所以说照顾你的同学是亲人,给你找麻烦的同学也不是冤家,也是亲人。如果没有这些同学,你的傲慢怎么去得掉,你的我执怎么去得掉?从前阿底峡尊者在印度的时候,他就跟下面人说,你们去给我找个经常要找我麻烦的人。徒弟问他,你现在的侍者不是挺好嘛,又恭敬又照顾。他就说,“一点没有给我添麻烦,我修行怎么修啊?”他偏要找一个天天给他找麻烦的人在身边来磨掉他的习气,这才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安定团结是从漫长的过程里磨出来的
说“老师,你这些学生都是大学生,而且工作起来全是高科技”,我可不认为这些学生多么了不起,他们我执很重啊,女学生容易对同学使性子,男的脾气好一点,却个个像木头,一闹矛盾,“报告傅老师”,把我搞得焦头烂额。别看现在我的学生基本上都安定团结了,那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磨平的,否则我怎么会高血压?(众笑)怎么会头发脱光啊?(众笑)
放下我执,才能做到恒顺众生
说你的学生既然这样,你还跟他们在一起干什么?舍不得啊。如果没有他们,也没有我的今天。他们的我执就把我的我执磨掉了,所以我现在非常恒顺众生,只要你不出事,只要你的意见不坏,虽然比不上我的好,我也说:“好好,就依你的。”结果试下来,“哎呀,老师,还是你的办法好。”让他们自己觉悟,不要强加于人,他们也容易接受。恒顺众生,我就是这么磨出来的。
一想到年青人离开了父母来学法,我的慈悲心就起来了
我从前火气很大,好着急,干事情快,他们这样慢吞吞我不要冒火吗?但我一想到他们离开了爸爸妈妈到我这儿来,他得不到父母的爱,我应该给他呀,这么一想慈悲心就来了。所以有的人对我有意见,“老师爱学生我可以理解,但是你太爱学生了。”我不爱他谁爱他?你们都是辞亲出家,同学不相互爱护,又从哪里得到爱呢?
对烦恼,要“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
有烦恼就不清净,没烦恼就是清净。能断烦恼叫修行人,不断烦恼不叫修行人,连一点点的烦恼也要断掉它,否则你证不到阿罗汉果,这叫“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哪怕再细也要把它断掉。
末法不在时间上,末法在搞歪风邪气、图名图利的人身上
有人会想,末法时期了,哪能证阿罗汉果?我烦恼这么重,就是努力去断,也不见得断得掉啊,算了算了。末法在哪里?末法不在时间上,末法在人上。谁不听释迦佛的教导,谁不依教奉行,谁搞歪风邪气,谁图名图利,末法就在他身上。如果你听释迦佛的教导,依教奉行,修清净道,努力断烦恼,末法就不在你身上。很简单的道理。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5)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佛弟子希望被扑灭了,所以自暴自弃
提要:
·佛弟子希望被扑灭了,所以自暴自弃
·受了邪师邪说影响,所以烦恼重、业障重、修不好
·要走在没有砂子的琉璃地上,要进入圣人之流
·佛弟子哪有硕士博士,这是搞世俗一套
·发菩提心,哪能不听法
·佛弟子不“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从哪里来
·把法搞错了,就叫邪见,路走错了,修行就没希望
佛弟子希望被扑灭了,所以自暴自弃
释迦佛一再说,法无定法,哪可以绝对地说。佛教不是定命论,1949年还圆寂了一个世界公…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