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菩提心,女转男身 (30)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能破外道异论之心,才叫菩提心
提要:
·永离二乘狭劣之心
·能破外道异论之心
·发菩提心,要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佛教与外道是两条路
·学外道,破三皈戒
·师没把三皈戒讲清楚,造成皈依三宝的人愚昧无知
·能破外道诬蔑三宝之异论,你才能叫发菩提心
永离二乘狭劣之心
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永离二乘狭劣之心”,不能停留在自管自,了生死的小乘心上,一定要在出离法基础上继续行菩萨道。
能破外道异论之心
“能破外道异论之心”,异论就是跟佛讲法两样的言论,菩提心就是能够破除外道异论之心。发菩提心的人,要成佛,要度众生,念念不忘爱护众生,对一切众生我们都要引导他走向佛道,不能让众生的觉悟受外道的破坏和扰乱,不能让外道把众生引上歧途。你假如对外道没有破他邪见、跟他斗争的勇气,没有破除外道异论的心,你这只是口上说的菩提心,并不是真实的菩提心。
发菩提心,要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发菩提心,要永不皈依天魔外道。有人想,有的外道也挺好,也有好人好事啊。他做好人好事,咱们不反对,问题是他这个好人好事跟社会上的好人好事两样,社会上做好人好事是为了救济苦难,而外道是为了把众生引导到他们那边去。很多情况都是这样,跟外道一接触,一接受外道的帮助,几乎全信了外道。从前有人总是说气功挺好啊,气功能发功治病,你问他,“你学不学气功?”他学气功的。
佛教与外道是两条路
你让众生给外道引走了,这就麻烦了,这个众生就不能脱离生死轮回了。即使这个外道不是恶道,是善道,也最多升天。一听到升天的快乐,众生就迷掉了,他不知道升天不究竟。所以外道引路是引错了路,但是他们认为没错。比如信神的人,他们就是要把众生引导到天上去。释迦佛要我们不求人天福报,要我们了生死,要我们行菩萨道,成佛,与外道完全是两条道路。
学外道,破三皈戒
如今这些外道魔道在佛门里边已经很普遍了,有些信佛的皈依后马上破皈依戒,破了戒他还不知道,“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他去学气功,所有气功全是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他去听《太上老君感应篇》,“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外道都称邪众,他还跟外道做朋友,拉关系,经常到外道那里去,三皈戒全破掉了。
师没把三皈戒讲清楚,造成皈依三宝的人愚昧无知
原因就在他佛法不懂,愚昧无知。他认为这个人也很好,我虽是学佛的,跟他学气功也没关系,那个学道教的也很好,我也可以学学道教嘛。授三皈依的师父,也没有每次都好好地跟受皈依的人把三皈戒讲清楚,仅仅口头上唸唸,因为方言的关系,有时候还听不懂。
能破外道诬蔑三宝之异论,你才能叫发菩提心
如果外道认为佛教也好,他的认识也只是表面的,不然他为什么不放弃他的外道知见,成为一个佛弟子?像邪教*轮,完全是诬蔑释迦佛,扰乱正法辱骂僧宝,他说释迦佛不是最高的,说现在的佛法不顶用了,还说这些和尚,自己都度不了,还能度你们吗?像这样的人,能让他们在佛门里捣乱吗?邪教*轮,利用佛教的名词,胡说八道,如果你不懂佛法,你会以为真是那么回事。*轮,在佛法里讲经说法就叫转*轮,他却说在肚子里有一个“*轮”,天天在肚子里转。所以说你有破除外道异论之心,能护持佛法,你这颗心才能叫菩提心。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1)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菩提心,为三世中最胜心
提要:
·菩提心为三世中最胜心
·菩提心能除一切烦恼
·烦恼从我执来,发菩提心要为众生
·要満胸怀装着全众生,唯独没有自己
·不杂少许结习之清净心
·智慧中带烦恼就不清净
·悲心杂我就不清净
·自苦他安乐也叫大慈大悲
菩提心为三世中最胜心
“为三世中最胜心”,菩提心是三世中最最殊胜的心,称为无上心。我们过去世发了很多心,随便你发什么心,菩提心最殊胜;我们今世做人也经常发心,只有菩提心最殊胜;我们后世能够继续在人间修行,我们也会发心,以菩提心为最殊胜。你们出家的师父,你们这颗出家的心就很殊胜,可是如果你不发菩提心,跟出家了发菩提心的人相比,他比你殊胜。
菩提心能除一切烦恼
“能除一切烦恼”,一发菩提心,你烦恼就容易消除,如果你烦恼了,你现在这颗烦恼心就不是菩提心,如果你现在是菩提心,你就没有烦恼。菩提心是念念不忘众生,一切为了众生啊,连我都没有,还有什么烦恼。有句话,“无我即正觉”,发菩提心的人就要做到无我,只有度众生的菩提心,哪还有为自己打的小算盘。
烦恼从我执来,发菩提心要为众生
所有烦恼全都从我执来,所有烦恼全都是为自己打小算盘,一点不肯牺牲,一点不肯忍受,尽量地想自己舒服,骂有骂的舒服,吵有吵的舒服,讽刺人他也痛快。这样起烦恼从没有考虑过对方听到你的骂,挖苦的话,讽刺的话,会受不了。只管自己痛快,这根本就不是菩提心,菩提心要把一切众生都看成父母,把每个众生都要照顾好。
要満胸怀装着全众生,唯独没有自己
我年轻时学习过焦裕禄,有这么一句话,“满胸怀装着全兰考人民,唯独没有自己”。乃至病重的时候,他还硬撑着,为全兰考人民干好事。世间上的一个好干部,尚且有这样的胸怀,咱们信佛的人应该更伟大啊,信佛的人怎么可以经常为自己考虑,起烦恼,应该满胸怀装着全众生,唯独没有自己。这些都是讲菩提心的力量,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的利益。既然利益这么大,功德这么大,那么女人发了菩提心,转成男身就不成问题了,甚至可以转到成佛哩。
不杂少许结习之清净心
“不杂少许结习之清净心”,菩提心完全是清净心,一点杂质都没有。所以如果修行不往清净的道路走,不把一颗心修清净,不管你说菩提心也好,唱菩提心也好,唸菩提心也好,可你并没有真正在修菩提心啊。什么叫清净?没有我执,没有烦恼,没有自私就叫清净。
智慧中带烦恼就不清净
真正讲佛法的智慧,在你的聪明智慧里带一点世俗气,你就不清净。比如你能讲经说法,人们说:“你智慧很大。”你因此起了一点傲慢,你就不清净,因为在佛法的智慧里没有傲慢两个字,傲慢本身就是烦恼。智慧里夹杂着烦恼,这个智慧就不清净,也不完全是正知正见的智慧。
悲心杂我就不清净
再讲慈悲心,你虽然很慈悲,可是慈悲里还有一点为自己,你就不清净,这叫悲心杂我,要完全为一切众生,一点不为自己,那样才算清净。
自苦他安乐也叫大慈大悲
出家人就有这样一个规矩,骂不还骂,打不还打,这也是在家居士应该学习的。这两句话就是为众生考虑,人家骂你,当然有气了,当然受苦了,你还骂他,被你骂的人也更气,更苦啊,你怎么骂得出口呢?我们是修行人啊,何况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你骂我,我不气你,我把快乐送给你,所有的苦让我来受,这才叫大慈大悲,修忍波罗蜜就是这么修的。出家人穿的衣服叫忍辱衣,最庄严,一穿了出家的衣服就要忍辱。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2)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执着破坏智慧,自私破坏悲心
提要:
·世俗人关心你,原来是为了赚你钱
·执着破坏智慧,自私破坏悲心
·要清净菩提心才称宝
·贤圣僧称宝,世俗知见的凡夫僧、假和尚都不能称宝
·修行修颗清净心,出家人要走清净道
·参学是到善知识那里去学法,并不是到处乱走,把臭气带回来
·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不做经忏鬼
世俗人关心你,原来是为了赚你钱
改革开放前看病,医生看得多也拿这点工资,看得少也拿这点工资,那我又何必多看呢,自己想舒服一点就把病人推来推去,俗称踢皮球,搞得病人团团转。改革开放后,病人看得多,经济效益好,医院条件可以改善,还可以多分些奖金。结果两样了,大家都抢病人,看见病人真是态度好,细心关心,化验小便,化验大便,化验血,又要拍X光,病人很感动,但又觉得奇怪,自己没有什么大病嘛,等到帐单一来,1250元,(众笑)原来他是为了多赚一点钱对你关心,这就是悲心杂我。
执着破坏智慧,自私破坏悲心
一切烦恼都来自我执,我执必然自私。一执着破坏智慧,一自私破坏悲心。如果不听法,不懂法,修行根本就不会有力量,等到头发白了也拿不到修行上的成就,“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所以不懂佛法,是对佛弟子最大的危害。如果有人叫你不要多听,唸经不必求懂,这完全是在破坏你修行的邪见,这种话怎么可以听呢?
要清净菩提心才称宝
“不杂少许结习之清净心”,不能在菩提心里混杂少许结习烦恼的不清净的心,菩提心是完全纯粹,完全清净的,所以菩提心是宝。古时候把白玉称作宝,价值连城啊,有的国王宁愿拿十五座城来换块宝玉,那么这块白玉,宝贵在哪里啊?这块白玉连一点黑点都没有,有一点像灰尘那样小的黑东西就不值钱了。出家人将来证果成道都是贤圣僧,称僧宝。宝在哪里啊?宝在所求的智慧,所修的悲心里一点肮脏都不能有。
贤圣僧称宝,世俗知见的凡夫僧、假和尚都不能称宝
所谓贤圣僧,证果了称圣僧,在断烦恼证果这条路上修,还没有证果,叫贤僧。只有贤圣僧才能称宝,世俗知见,凡夫知见的凡夫僧就不能称宝,尤其假和尚,邪见颠倒,毫无羞耻,毫无惭愧,有的家里有老婆,有的外面有女人,他竟然口口声声“我是僧宝”,你宝在哪里啊?抽烟的烟宝,喝酒的酒宝。
…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