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世间上人也主张不要杀生,即使世间上人杀鸡杀鸭,可是他们也不主张杀人啊。别的宗教也不主张伤害别人。当然佛教主张不杀生,这个悲心要广大得多。
除了不杀生要做到,可不能忘记还有根本的一个不要杀,就是自己的法身慧命。
杀死法身慧命的是烦恼贼
可是今天的佛弟子很少听到这句话,而我们的烦恼天天在杀死我们的法身慧命。别人偷我们的东西,偷我们钱财,人们称为贼,他以不正当的手段来使我们受到损害,可是他仅仅偷一点身外之物,并没有害你的法身慧命,所以偷东西的贼对我们的危害还小,最大的危害,就是杀死我们法身慧命的烦恼贼。
对我们修行人来说,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烦恼把我们将来成就的根伤害了。进了佛门,在家居士尚且要断烦恼,何况是出家的比丘呢?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4)
傅老师讲于2004年5月28日清凉山佛学苑
说法有无功德,也要辩证看问题
提要:
■ 对于真正善知识的训斥,我们都要看成是他的慈悲
■ 佛对比丘不论是教育,是训斥,全是慈悲心
■ 能引导众生断烦恼、证圣果的善知识说法,有五种福德
■ 说法就是法布施,一切供养,法供养第一
■ 说法要鼓励大家从善,更要赞叹出世功德
■ 最坏是不清净,好比用尿桶盛菜汤
■ 说法有功德,也要辩证看问题
■ 把法说错,带着不正见形成谤法罪,会有功德吗?
对于真正善知识的训斥,我们都要看成是他的慈悲
还有一点,有的师父管徒弟非常严,人家就说这位师父火气大,这算不算他对自己没有断烦恼的要求呢?这就不能随便说话了。有种情况,你看他火气大,可他另一方面却非常慈悲。他所以对徒弟要求高,火气大,还是出于慈悲心啊。至于他训斥徒弟的时候,有没有把他自己的烦恼勾起来呢?只有他自己明白。
所以我们对一个真正的善知识的训斥,都要看成是他的慈悲,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的内心怎么样。
佛对比丘不论是教育,是训斥,全是慈悲心
例如有时候妈骂孩子,打孩子,一种情况,完全是出于教育,并没有丧失她对孩子的慈爱,还有一种情况,妈本来自己脾气就坏,在骂的时候,打的时候,她把自己的坏脾气也拉出来了,这种情况也有。所以看问题要冷静,这个善知识一向很慈悲,在某个时候,现出很严厉的威严,也是一种慈悲的表现,比如文殊菩萨化身大威德,大威德是忿怒相,可是大威德内心全是慈悲。所以,佛告诸比丘,不论这种“告”是教育,是训斥,全是慈悲心。
能引导众生断烦恼、证圣果的善知识说法,有五种福德
“贤者说法时有五福德”,贤者指的是善知识。证果的称圣僧,在证果的路上,努力在修的就叫贤僧,这里的贤者就是指贤圣僧,当然包括四众弟子在内。也就是说能够真正在断烦恼了生死路上修行的人,这样的善知识就称贤者。
说法就是法布施,一切供养,法供养第一
说法就是法布施。六波罗蜜,第一布施波罗蜜,普贤菩萨说,“一切供养法供养第一”。“贤者说法”才有功德。你不是贤者,自己没有好好修行,法还没有搞清楚,就好表现自己,好出风头;或者平时喜欢多说话,趁这个机会,名义上是说法,其实在胡扯,乱说一通,痛快痛快,自我陶醉,这种就不能称贤者。说法如果说错了,哪有功德呢?
说法要鼓励大家从善,更要赞叹出世功德
有的人说法在宣扬世俗名利,有的把出世法说成世俗法,不赞叹出世功德。世出世法各有各的要求,世间上以世间善事为要求,佛法的要求,既要鼓励大家从善,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在出世间法上勤修诸善根。
最坏是不清净,好比用尿桶盛菜汤
有漏法不等于都不好,而是说它有漏洞。比如,我们吃饭用一只桶来盛汤,这个桶有个漏洞,汤逐渐都漏光了。如果你用尿桶来盛汤,那就坏了,那就不卫生了。
说法有功德,也要辩证看问题
无漏法呢,无漏法就是佛法,连漏洞都没有了。我们既然赞叹有漏法中的善法,为什么不讲无漏法的善法,何况老是原地踏步,叫佛弟子只停留在求人天福报上,那他哪年哪月提高呢?所以,说法有功德,也要辩证来看问题。
把法说错,带着不正见形成谤法罪,会有功德吗?
尤其你把法说错了,引导错了,乃至其中带着知见错误及谤法的罪过,那还有功德吗?所以,说法有功德,是指善知识的说法。恶知识说法有功德吗?无知识也会讲东讲西,他能讲出什么佛法来呢?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5)
傅老师讲于2004年5月28日清凉山佛学苑
贤者说法即得长寿,是第一福德
提要:
■ 老是说这几句,也称不上善知识
■ 众生善根要增长,必需佛法作引导
■ 要指导众生断烦恼、发菩提心、修菩萨行
■ 贤者说法即得长寿,是第一福德
■ 没有喜欢听人骂“短命鬼”的
■ 有人想早点死,其实他还是在求不死
■ 只有想自杀或邪教痴迷者,才不想活
■ 如果长寿有坏处,佛为何要我们唸“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老是说这几句,也称不上善知识
以前,有位出家人在法会还没有开始前,跟大众居士讲一点规矩。有的话我还记得,说:“你们上厕所,应该说“方便”,你大便前要弹指三下,意思叫吃粪的鬼让开,否则大便到他头上,他就会冒火。”这增长一点知识也蛮好,后来他讲完了,我就赞叹他。假如他明天还是讲这几句,后天还是讲这几句,好比有的说法人说来说去,就几句话,这能叫善知识吗?
众生善根要增长,必需佛法作引导
尤其是现在有很多书,说来说去无非是三句话——唸佛,吃素,放生,其它没了。众生的善根正要生长的时候,不以无尽的法宝作引导,会把众生善根压住,也会使众生误解,以为佛门修行就是这几句话,其它没有了。这些话说一次二次够了,多多少少再升高升高呢。
要指导众生断烦恼、发菩提心、修菩萨行
所以应该由真正能说法的善知识来说法,要指导听法的人走向一条觉悟的道路,这才是法施。只有指导众生走断烦恼,发菩提心修菩萨法,这样一条道路,这才称善知识,他的说法才有功德。
贤者说法即得长寿,是第一福德
“何谓为五?”贤者说法时,有五福德,是哪五种福德?“其人所生,即得长寿,是为一福德。” 第一福德,这个人所生的这一世就能得长寿。就是说,他前世和今生说法所累积的福德,而使他得长寿。
没有喜欢听人骂“短命鬼”的
拿长寿来说,没有一个人不喜欢的。世俗人喜欢做寿,做寿的目的就是希望自己长寿。做寿的人都喜欢听好话,所谓“寿比南山”,寿要比南山还要高,至于南山多高,我也不知道,这是一种讨好众生心理的话。
封建社会的皇帝要别人称他万岁,娘娘称千岁,老百姓称长命百岁。说得人家不高兴,或者骂人,总跟长寿相反,“你这个短命鬼”(众笑)。
有人想早点死,其实他还是在求不死
末法时期的今天,佛门出现怪现象,某些人不喜欢长寿,喜欢快点死,把死叫往生。其实这种怪现象说到底是表面的,那些天天想早一点往生的人,其实他还是想长寿,仅仅是说不出来了,因为他再说“我不想早往生”,人家要取笑他。其实你既然想早点往生,生了病为什么要吃药?这还不是在求长寿吗?
只有想自杀或邪教痴迷者,才不想活
我从前在四川,有个上海同学,他很苦啊,是个老实人,儿子对待爸妈很凶,他们被儿子赶到马路上,后来还是佛门的同学给他想办法,老夫妻俩就到了寺院里,整天在刻钢板印经书,也算是个老修行了。后来吐血吐得很厉害,送进医院里,同学们回来在议论他,“吐了那么多血,他还想活呢。”所以不想活的人,只是说说罢了,除非痛苦得想自杀的人,除非像邪教那样痴迷者。
如果长寿有坏处,佛为何要我们唸“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再说,长寿有什么坏呢?拿我们修行人来说,多长寿一天,多修行一天,也可以多培一天福。如果长寿不好,佛经里怎么要众生求长寿?佛为什么要赞叹药师佛?叫我们唸“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就是叫我们得长寿。佛说:说法的人有五种福德,第一种长寿。长寿是你的福德呀,长寿不是你的灾祸,如果一个佛弟子的思想离开了佛经,观念跟佛说的不一样,那肯定已经受魔王波旬的邪说影响了。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6)
傅老师讲于2004年5月29日清凉山佛学苑
贤者说法,则得长寿大富,端正无比
提要:
■ 贤者说法,则得长寿,是为第一福德
■ 贤者说法,即得大富,是为第二福德
■ 今世得大财富,是过去世培福种下的因
■ 能修供养就是卖掉贫穷
■ 前生法布施,今生得大财富
■ 贤者说法,所生端正无比,是为第三福德
■ 端正也是福报所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贤者说法,则得长寿,是为第一福德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贤者说法时有五福德。何谓为五?其人所生则得长寿,是为一福德。”这一段经文昨天讲过了。这部经是佛对诸比丘讲的。贤者就是善知识,贤是佛弟子能断烦恼,在证果的路上,具足正知正见,像这样的善知识为大众说法,就有五种福德,哪五种?“其人所生则得长寿”。这个人所生的这一世,就能得到长寿,这是第一福德。
贤者说法,即得大富,是为第二福德
“其人所生即得大富饶财多宝,是为二福德。”贤者为大众说法,他所生之处就能得到极大的财富,这就是第二个福德。
今世得大财富,是过去世培福种下的因
供养是培福,一提到供养,我们头脑里的印象就是供养钱财,所谓财布施,或者供养饮食用品,这些都属于外施。以身外之物来布施,就能得到福报,越布施,福报越大。从因果来看,我们今生能够得大福报,做事…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