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清净比丘僧,将功德回向给你父母,父母就能够出三恶道。这部经就是讲的这个意思,这部经是佛亲口讲的,所以叫佛说。
念佛人真的把《西游记》的猴子当作佛了
佛不是神,现在把佛看成神了,佛教变了神教了,把神佛放在一起,所谓“仙佛”。有的地方更无知,一只猴子也称佛,还跟阿弥陀佛供在一起。《西游记》说这个猴子最后成正果,叫战斗胜佛,那是神话小说啦。竟然念佛的人真的把猴子当作佛了,三圣殿出现了一个猴子佛。现在迷信泛滥,就因为不懂佛法呀!
神也是凡夫俗子
有人恭敬佛像恭敬神那样,有人像恭敬皇帝那样。有人礼佛像礼神仙,除了磕头还要作揖;有人礼佛像礼皇上,像封建朝庭的三跪九叩。对佛像对神那样恭敬,是把佛贬低了!神只是天道的众生,还在生死流转,神救不了死了堕三恶道的苦难众生,神更不能使人脱离生死轮回,神也是凡夫俗子。
佛是彻底觉悟智慧圆满的人
佛不是神,佛是人。佛有三个身体,法身、报身,咱们都看不见的。我们今天看见的佛全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释迦太子的身体,那么太子是不是人?佛是印度话,拿中国话来说,叫觉悟者,彻底觉悟的人。说:释迦佛是人,并不是把佛说成人,佛本身就是人,一个头,两个臂膀,一个身体,两只脚,也吃饭睡觉。同样的人啊,我们也是人,只是智慧太差,觉悟太差,释迦佛也是人,但是一个彻底觉悟、智慧圆满的人。
老师变不出三头六臂来
你们同学都是人,老师是不是人?也是人吧,我现在说的是人话,如果我说狗话,你们听不懂的。我跟你们一样是人呀!有什么两样呢?可是称呼就两样,你们称学生,我称老师,老师懂的,学生不懂,老师就讲给学生听,就是那么点区别。你也不要把我看成神,我摇身半天也变不出三头六臂来(众笑)。
皈依佛是皈依释迦佛
释迦佛以智慧和觉悟唤醒众生的迷梦,纠正众生的错误,使众生能脱离苦海。他是我们的老师,我们都是释迦佛的学生,从前叫弟子,释迦佛是我们根本的老师,所以称本师。经题中的“佛说”指的是释迦佛。我们听不到东方药师佛讲的法,也听不到西方阿弥陀佛讲的法,我们听到的都是娑婆世界释迦佛讲的法,所以释迦佛对我们恩最重。没有释迦佛来最苦的娑婆世界度众生,咱们今天也不懂佛法,更不知道东方有琉璃世界,西方有极乐世界,连什么叫三恶道,什么叫生死流转都不懂。
十方都有佛,亲娘就是释迦佛
佛讲大乘的时候,讲到有十方佛,十方佛好比都是我的亲人,虽然亲人这么多,可不能忘记亲生父母。小时就知道外婆好,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好在哪里?“糖一包,糕一包。”(众笑)无论怎么说,不要因为有了叔叔、婶婶,忘了自己的爹娘,那就是忘本了。没有亲娘,叔叔、阿姨哪里来啊?真好像有支歌:“没有天,没有地,哪有我?”所以我提醒大家:当你知道有十方佛,要皈依十方佛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咱们的亲娘释迦佛。
佛说盂兰盆经 (4)
◎ 傅味琴讲于福鼎佛协文教部
2000年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罪太大,要靠大众的力量
提要:
■ 照佛指的路走,就能走到彼岸
■ 佛非常了解我们众生的心理
■ 不能以一种法来治所有的烦恼病
■ 大神通没法救母亲
■ 罪太大,要靠大众的力量
■ 吃了睡,胖了;用功的,瘦了
■ 忏悔就是认错、改过
■ 佛最欢喜弟子认错改过
■ 众生就怕说到自己头上来
■ 忏悔了也叫清净
■ 供养清净比丘僧能报父母恩
照佛指的路走,就能走到彼岸
释迦佛亲口讲经给我们听,消除我们的愚痴,给我们智慧,让我们觉悟起来跳出苦海。经的意思就是路,每本经都给我们指出一条路,佛给我们指的路绝对没错。我们照着经书里讲的法去修,照着佛指的路去走,就能够走到彼岸,离苦得乐。
佛非常了解我们众生的心理
“经”印度话称“修多罗”,翻译中文就是“契经”,为什么加个“契”字呢?经是佛亲口说的,所以跟佛甚深微妙的道理是契合的;佛非常了解我们众生的心理,也了解众生受的苦,所以经里每句话对娑婆世界的众生都能契合,众生会感觉到佛每句话都没有错,很喜欢听,这叫“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机宜。”
不能以一种法来治所有的烦恼病
为什么佛要说那么多法?众生多呀,众生多跟说法多有啥关系?百姓百姓一百条心呀!每个众生生活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思想不同、个性不同、理想不同,所以佛就不能说一种法来治所有的烦恼病,而要以很多法门来广度众生。
大神通没法救母亲
《盂兰盆经》的缘起,就是佛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用天眼看到自己的母亲掉在饿鬼道,他没办法救母亲出来。佛告诉他:“你母亲恶业太重,必须依靠十方清净大众比丘僧的修行力量才能拔得出来。”好比小朋友拔大红萝卜,一个小朋友去拔,拔不出来,又来一个,抱着前面的腰,两个人还拔不出来,又来了小狗、小猫、小兔子,一长串,也帮忙拔,结果拔出来了,因为萝卜太大,非一人之力能拔得出来。
罪太大,要靠大众的力量
罪太大了,连目犍连尊者的大神通都没办法,要靠大众力量啊!所以供养大众功德最大,力量最大。有的出家人喜欢住小庙,就得不到大众加持了。在僧团里虽然有摩擦,也摩擦不到哪里去的,舌头跟牙齿碰一碰就算了。僧众自身能清净,这个力量就更大了。
吃了睡,胖了;用功的,瘦了
四月十五开始到七月十五圆满,这三个月在寺院里好好用功修行,称安居,安居期内就划个范围不准出界。有时难免要出去办一点事情,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出去,开许也有范围。记得年轻时在上海,有的寺庙七月十五安居圆满,还得秤人,胖了,是多吃多睡,没好好用功;瘦了,是用功的,挺有趣!
忏悔就是认错、改过
圆满那天要举行羯磨,羯磨就是开会,什么会?用现在的话说叫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自己作检查,也接受人家批评,忏悔就是认错改过。在这一天,允许你对每一个僧众提出意见,指出错误,本人也要请求大家指正,我有哪些地方做错了。犯戒了要当众忏悔,忏悔就是表示改过,再做就罪加一等,前一次忏悔也等于欺骗。
佛最欢喜弟子认错改过
佛最欢喜的是弟子有错能认错、改过还净,所以这一天称“佛欢喜日”。现在人大多有个习气,掩盖错误,或者鸡毛蒜皮露一点,还有的找理由来解说:“这不能怪我,因为这样,所以这样。”
众生就怕说到自己头上来
还有众生,没有错也喜欢反弹。随便说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说:“我笔没了,你看见吗?”“我没拿。”文不对题,又没说你拿,就怕说到自己头上来,众生这种反弹的习气厉害呀!
忏悔了也叫清净
一个人没犯错误,一个人犯了错误能改过,佛欢喜哪一个?佛更欢喜能认错改过的,因为他有认错、改过的事实。那个虽没错,也许以后发生错了呢?谁知道他肯不肯认错改过啊?也许他不改正呢?所以到了十五圆满那一天,安居的僧众个个自我批评,互相认错忏悔,改过了就没事了,忏悔了也叫清净。
去年的七月十五,整个文教部同学举行过一次大忏悔,有的在大众面前忏悔;有的在师面前忏悔,边说边哭的。那个时候如果能拍录像,放出来真感动人啊!
供养清净比丘僧能报父母恩
盂兰盆法会供养三宝,为什么功德这么大?因为你供养的这些比丘僧通过忏悔改正,个个清净!所以供养清净的比丘僧能报父母恩,威力很大。不仅仅是报已经亡故的父母,还能够使现世父母长寿健康,少病少痛,心情安乐,知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快快觉悟,好好修行。已亡故的父母在恶道中得到佛、菩萨、十方圣众的威神之力加持,能出三恶道。
佛说盂兰盆经 (5)
◎ 傅味琴讲于福鼎佛协文教部
2000年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祇树给孤独园
提要:
■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 “闻如是”和“如是我闻”同样意义
■ “一时”有这么个时候
■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 给孤独长者以金铺地,祇陀太子供养树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经题下有行小字:“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印度文叫梵文。从梵文翻译到汉文,是法护法师翻译的,他是印度的天竺人,这位法师精通经藏、律藏和论藏。“经”是佛亲口讲的或在场认可的佛法的道理,“律”是讲戒律,“论”是佛弟子和菩萨所说的,“藏”是聚集的意思,所以称“三藏法师”。三藏法师了不起啊!自古以来就很少。 “西晋”,西晋在三国以后,刘备、关公、张飞就是三国时代的人,三国时代以后司马炎做皇帝了,称晋武帝,就是晋朝。
“闻如是”和“如是我闻”同样意义
“闻如是”,一般经上都是“如是我闻”,“闻如是”跟“如是闻”一个意思。“闻如是”,我听到佛是这么说的,“如是闻”,我是这样听佛说的,“如是我闻”也一样。“如是”,这样的话,“我”是我,“闻”,亲自听到,这样讲就听得懂。有人讲:“如”者,如如不动也,“如”者,法尔如是也,“如”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听不懂,听不懂等于白讲,何必在一个“如”字上翻那么大的跟斗呢?“如是我闻”跟“如如不动”、“法尔如是”又没有关系。譬如你去作客,或者客人来到你这儿,一到,说:“我来了。”就可以了。不用说:“我即是傅味琴,来就是到也,此到非颠倒之倒,而是来到之到。”罗嗦不罗嗦啦?(众笑)弄得听的人团团转。
“一时”有这么个时候
“一时”,某一个时候,为什么不写明白?因为佛法要传布全世界,各个国家年份都不同,你写明白了反而不宜,所以就写有这么一个时候。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佛在舍卫国祇…
《《佛说盂兰盆经》讲记(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