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三禅开始,我们就进入了舍的阶段。只有不执著,你才能舍,你一执著,你就不肯舍。比方你喜欢烧香拜佛,因为其中有快乐,可你不听法,天天烧香,到老也不可能变成有智慧的人。这不是叫你不要烧香,是叫不能别的都不要,只是烧香。
成佛就成大乐,你修舍,进入三禅的妙乐,就在往大乐上走,这个乐是智慧的乐、觉悟的乐、清净的乐,不包含一点点的世俗杂质。进入三禅了,就必然会得到三禅的自在。四禅叫舍念清净,非但要没有妄想的念、没有世俗爱好的念、连没有烦恼的念也要舍掉,该舍掉的全部舍光,心里只有智慧和觉悟。
没有广,不可能专,
没有基础的圆满,都是海市蜃楼
要圆满才能成佛,要广大才能圆满。经常听到一个名词,叫“专修”,还有一个名词“一门深入”,听起来都不错,可具体怎么做呢?如果得到了一个法就专门修这个法,别的法都不学,那这个法圆满不圆满呢?说这个法非常精要,可以广开成很多的法。那么修的人对法的广大含义明白了没有?会不会广开啊?如果修一个法就够了,如来何必提出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要知道没有广就不可能专,你必须要有广的基础,你基础打好了,为了要成就,然后你再专一专。否则都是海市蜃楼。
只有一句,戒定慧都不学,法就灭了
还有有人说:只要一句,就叫专修。佛没有这么说过,佛说的是要法门无量誓愿学,你不广学,就不会解如来真实义,哪来的专?九十年代初期我主持一个僧伽培训班,刚发了课本《戒定慧基本三学》,年轻的出家人高兴地捧着下楼。有个没参加培训班的,年纪比较大,问:“是什么经书呀?”一看是《戒定慧基本三学》,丢了一句话:“只要把佛号念好,戒定慧都在里边喽。”那么他唸佛唸了几十年,肯定得到戒定慧了。假如请他来讲讲《律海十门》,请他来教教禅定,请他来讲讲《金刚经》,他讲得出来吗?有位法师讲法的时候就讲过,“你们只要一句,戒定慧都不学,三藏十二部都不要了,你们这是在参加灭法的工作,要把法灭掉。”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3)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5.2
放不下,就因为念无常没修好,
说肯定要来的人不见来,一打听,死了
提要:
■ “什么都没有”是大般若成就的境界,在空里成就才是真成就
■ 在家居士想成就,该怎么修?第一要念无常
■ 时刻念无常,哪有时间说闲话起烦恼?不念人生无常,遇境就去关心其他
事情了
■ 放不下,就因为念无常没修好,说肯定要来的人不见来,一打听,死了
■ 在家怎么修行:第二要止妄念
“什么都没有”是大般若成就的境界,
在空里成就才是真成就
慧,要成就必须在大般若的智慧里成就,《大般若经》又称佛母经。大般若到底修些什么?就是修不要执著,修放下。广般若是利用语言文字给你阐明深般若,深般若就是叫你证空性,你只有修空才能成佛。佛法里有二十空,二十空修好了,你就是佛了。要空就得放下一切有,一执著你是放不下的。
能海上师圆寂的时候,最后一句话,“什么都没有。”侍者师特别提醒我,“这是大般若的成就”,他怕我弄错了,以为十年动乱,经书都烧掉了,什么都没了。大般若就是成就什么也没有,成佛就是这个境界。可是今天我们的生活不能离开有啊,那么记住一句话,有是假有,空是真空。在有里求成就,是假成就,在空里成就才是真成就。
在家居士想成就,该怎么修?第一要念无常
前几个月有位学生的父亲来看我,他很有智慧,也经常跟居士们讲法,他特地来问我:“我们居士也想成就,可是到老师这儿来学,有困难。在家居士到底应该怎么修啊?”我给他说了三点,居士修行想成就,第一点,应该念无常。随时随刻都要想到有情决定死,谁能打保证你明天不死啊?我二十二岁进佛门,听法听得多了,人生无常懂是懂,想是想修,可这样事情那样事情一来,又把精力拖过去了,结果一转身,自己要修的东西就忘记了。一直到今年七十七岁了,才切实感到生命短促。
时刻念无常,哪有时间说闲话起烦恼?
不念人生无常,遇境就去关心其他事情了
人生无常你们修了没有啊?如果你们真的爱惜生命的时光,想修行的话,你还说什么闲话?修行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了,还要赚什么大钱?还起什么烦恼呢?真正念起无常,哪还有时间起烦恼呢?所以我们今天并没有真正在修,一碰到事情注意力就转移了,就去关心这些事情了。
放不下,就因为念无常没修好,
说肯定要来的人不见来,一打听,死了
你们什么都放不下,就是念无常没有念好。有人常说:“我来这儿非常欢喜,我今天要告别了,过一个时期肯定来的。”结果怎么不来呢?一打听,死了。(众笑)我经常在想,今天我躺下去是不是半夜里会死掉?很多人都是半夜里死掉的。从前祖师说过:今天脱下的鞋,明天轮不轮到你穿还是个问题。说一句风趣话,奉劝你们鞋不要买得太多,谁知道这双鞋轮不轮得到你穿?
在家怎么修行:第二要止妄念
居士在家修行,第二个要点:要在止妄念上用功。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喜欢想,当然也有好处的一面,想得多了,可以讲得很全面透彻。可是在修止上就很欠缺,遇到问题我会一直想下去,止不住啊。从前我年轻时常去居士家,他们有的话我实在听不进去,我有的话他们也不同意,总有观点不同,讲了很长时间我就回家了。一面走一面心里还在想,我话还没说完呢,要不是硬是忍住,我会跑回去再跟他们说去。
前几年我得了高血压和失眠之后,我才翻然醒悟,这样不行。一想问题就失眠,一失眠,血压升高,血压升高更加睡不着。后来发现我修止没有修好。所以从这个觉悟开始,我天天修止,每天上午经行一次,下午经行一次,要走两个小时,干什么?你别看我在散步,其实我在修止。
你们同学爱护我,怕老师一摔跤会中风,因为我又有脑动脉硬化,所以跟在我后面保护我。你们要保护我,也要离开远一点。因为你离得我近,我发现后面有个人,我修止修不好了。我是一面走,一面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要求自己做到每念两个字,这两个字就不打妄想。这是给你们介绍介绍供你们参考。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4)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5.2
空不了,有个方便,不是由有入空,
也不是由空入空,应由幻入空
提要:
■ 不止住妄念,修定很困难,佛说比丘不得定,应修安般
■ 有个想富的人爱打妄想,没变富就死了
■ 在家怎么修行:第三点要修如幻,人世间变化无常,修行人吃口苦饭就
可以了
■ 人生相聚也如幻,人去楼空,实在不是滋味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能这么观就是般若智慧
■ 空不了,有个方便,不是由有入空,也不是由空入空,应由幻入空
不止住妄念,修定很困难,
佛说比丘不得定,应修安般
你们也得止止妄想,否则你修禅定是很困难的。妄想打习惯了,会喜欢打妄想,听了这么多法,知道打妄想不好,等你警觉了,你已经打了二十分钟妄想。那么后来干脆先打半个小时妄想,再修定。
在平常生活中,怎么止住妄念?走路你就想我在走路,不要想别的念头;或者你观自己的息,吸气的时候明白我在吸气;吐气的时候明白我在吐气。罗睺罗问佛,“比丘不得定怎么办?”佛回答“修安般。”安般就是观息。你吃饭,心就只想吃饭,想吃菜就去夹菜。别想:昨天这个菜,怎么今天还是这个菜?(众笑)烧火,你就一心一意烧火,不要打妄想:这么热的天叫我烧火,不烧又不好意思。一不小心,火烧着手了。所以禅宗说,吃饭睡觉都是用功,就是这么用功的。
有个想富的人爱打妄想,没变富就死了
千万别像故事里的人,躺在床上想:一只母鸡,一天生一个蛋,一百天生一百个蛋,孵出一百只小鸡。小鸡长大又生蛋,蛋又变小鸡,多少年我就变了富翁了。可能你还没有变富翁,你就死掉了。
一个人不可能没有念,也不可能没感觉,这么多的居士,你看见了,微笑一下,合合掌就可以了,别再打妄想,“黄居士你前一个时期没来嘛,是不是你的媳妇生孙子了?你的女儿结婚啊?”
在家怎么修行:第三点要修如幻,
人世间变化无常,修行人吃口苦饭就可以了
人要过群居生活,家庭有家庭的事,公司有公司的事,你必须去办啊。所以第三点要修如幻。世间上一切的一切,变化无常,犹如天上的白云,不要太认真了。富人会变穷,穷人会变富,富人也会要跳楼自杀。修行人吃口苦饭就可以了。有人说,“我穷了,老师你能保证我吃饭吗?”你到这儿来,这儿吃饭不要钱,十年以后你是老师了,你的学生一大片,你会饿肚子吗?你不干,这也不能勉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啊。(众笑)
人生相聚也如幻,人去楼空,实在不是滋味
一切如幻,人生相聚也是如幻,不要太执著了。相聚时快乐,离开了就痛苦了,比如我1956年开始办学讲心理疗法,到1957、1958年全国各地来的年轻人很多,听我讲课高兴啊。可是一期完了,总要分散,都来向我告别,“老师我要走了,非常感谢你啊,祝你快乐。”来一个说一个,人走光,人去楼空,我一个人呆在里边,不是滋味啊。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能这么观就是般若智慧
一切如幻,人生相聚犹如天上的白云,分散了什么时候再相聚,谁也不知道。要珍惜相聚的时光,今天我们的相聚是修行的相聚,是觉悟的相聚,是智慧的相聚。我们修行,将来决定能成佛。所以观人生如幻,这是修行最好的办法。
那一次我跟学生爸爸谈话归纳起来就是这么三点:念无常,止妄念…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0~10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