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爸爸妈妈骂,“这么贵买得来,你一下子就折坏了。”这种苦冤枉不冤枉?拿佛法上的话来说,父母给孩子玩玩具不对机。
今天父母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快乐,强加到孩子身上,使孩子玩的乐趣越来越降低,而竞争的苦越来越增长,稍微想放松一点,爸爸妈妈就骂。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爸爸,我想跟你说》,这就说明父母对子女的心不了解,使子女遭受到很多的苦。所以人间的乐跟天上的乐都离不开苦,快乐越高,痛苦越增长,说得确切一点,痛苦增长,快乐就减少,那么人又追求新的快乐,新的快乐追求到了,苦又增长了,这是恶性循环。即使是最富裕的美国,他们精神生活也是痛苦的。在西方国家里,老年人的苦没办法消除。
明知是欲放不下,贪乐时惑,有惑所以迷
这种道理古时候也有人讲,现代也有人讲,不过讲的人越来越少了。既然这种道理在人世间还可以听得到,为什么人们不肯离欲呢?这要追根到前世,前世又要追根到前前世。欲界众生都是生活在欲里,无数世对于欲的追求已经是根深蒂固了,结果形成明知道这种追求必然会导致种种的苦,他也放不下。佛说贪瞋痴是三毒。放不下的人,好比在吸毒,明知道吸毒会毁灭自己,可是仍然放不下吸毒时的快乐。这就叫惑,因为有惑所以迷。
人世的追求无非是财与色,痛苦也由此而来
惑就是迷惑,社会上的人经常来看我,总希望我给他们讲讲人生道理,消除他们一些苦。往往是两种人,一种,事业上失败,赚不到钱,这是财。还有一种人,不好意思说,绕了一个圈子,慢慢才弄清楚,原来是家庭矛盾,丈夫外面有女人了;还有一种,也不大好意思说,年纪大了,没找到对象,也是苦,这就是色。人世间的欲无非是财与色,人世间的追求也是这两大类,痛苦也是由这两大类来的,可是放不下仍然跳不出苦。
禅乐要从离欲来,离欲生喜乐
我们无数世以来都生活在欲的环境,对欲,合又合不来,离又离不开,真好像是判了无期徒刑。所以我们想得到禅乐,这是不错的。你要想得到初禅的快乐,那就必须修“离欲恶不善法”。你心里对五欲没有攀缘了,你就不会受它们的干扰,心就定下去了。你心一放下就会产生喜乐,这是入定的准备,进而由喜乐而产生定,所以叫“离生喜乐定”,首先就要离欲。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33)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清净寺 2006.4.11
排除五盖的干扰,即能入定
提要:
■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苦因就在欲里
■ 贪欲的人如不修行,是决定下堕的
■ 人世间充满相互摩擦、勾心斗角,这是真快乐吗
■ 修行人入诸禅定,而受寂静之乐
■ 欲的念头一起来,寂静的快乐就破坏了
■ 觉悟被五盖盖住了,就会成没脑子的人
■ 排除五盖的干扰,就能入定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苦因就在欲里
佛说: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如果你离开欲,对你来讲,地狱就没有了,三恶道也没有了。“众生畏果”,可是他不畏因,菩萨刚刚相反,“菩萨畏因”,不造苦的因哪来苦的果呢?众生造苦的因就必有苦的果。苦的因就在欲里,如果你不想下地狱,那必须离欲。
贪欲的人如不修行,是决定下堕的
人世间修离欲为什么这么困难?这是因为我们世世等流,习气根深蒂固了,也就是说习惯势力很强。可不等于不能改变,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修行就是为了要改变,如果不能改变,修行也白修了。即使难,你每天动一点,总是在上升吧,就怕一动都不肯动,更可怕的是继续下堕。可惜有人今天动一点,明天又不动了,动的时候在上升,不动的时候在后退,连昨天起来的觉悟也被推翻了。所谓停止实际上就是后退,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一切法刹那刹那变,要么往好的方面变,要么往坏的方面变。你进一步退两步也是在加深这个泥坑,不过是加深的速度慢了一点,所以贪欲而不修行的人,是决定下堕的。
人世间充满相互摩擦、勾心斗角,这是真快乐吗
别看你现在通过种种的辛苦,得到一个快乐,好比给罪犯临死时一点快乐,这种快乐会起什么作用呢?过去死刑犯杀头前要给他喝酒吃肉,等待他的就是死刑。现在是让他跟亲人聚一聚,来一个告别,实际上这是永别。人世间的快乐,后面等待我们的就是死亡,可是世间上众生都是鼠目寸光,只看眼前。而且这个快乐也不一定真是快乐,好比菜场里准备卖出去杀掉的鸡鸭,在笼子里一面吃喝,一面还打架。人世间的快乐还不是这样,即使在快乐的时候也是贪瞋痴泛滥,烦恼很重,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摩擦、勾心斗角,是真的快乐吗?
修行人入诸禅定,而受寂静之乐
禅定呢?“修行人入诸禅定,而受寂静之乐”。破坏我们寂静快乐的就是欲。禅定全是在心里用功,为什么入不了定?因为心里不寂静,有干扰。五欲的烦恼干扰了我们心的寂静,起的念头无非是对五欲的贪求,所以欲称为贪欲。有欲的人必然会贪。贪求欲的人离不开痛苦,就好像酒鬼喝到了酒快乐,一会儿不行了,送医院,出来了,又喝酒了。家人跟他说:“医生说你喝酒再中风就没得命了。”他回一句话:“我宁愿死!”所以修行第一步就是观欲的危害,让你慢慢觉悟起来。你跳出来,也不吃亏啊,人间的欲说到底还是有苦之乐,你总得留点时间享受享受放下之后的无苦之乐啊,
欲的念头一起来,寂静的快乐就破坏了
有人说:我放下的时候确实感受到快乐,可是这个快乐不长啊。好比有的新来的人头一天快乐,第二天快乐,第三天又想回家了,为什么会这样啊?他的欲的习惯势力又冒出来了。欲的念头一起来,寂静的快乐就破坏了,所以要修好离欲恶不善法。十善的反面就是十不善,我们在求天乐时尚且要修好十善,要获得禅定的快乐,当然更要修得细致。即使十善业粗相修起来了,可是细的做得还不够。细的就是你的内心也要离开恶业。
觉悟被五盖盖住了,就会成没脑子的人
首先要离欲,然后离恶。恶就是五盖,五盖把你盖住了,你就出不了头。人世间已经够苦的,要是掉到了三恶道就更苦、更残酷。听说广东连猫也吃,蛇也吃,放在一起称为“龙虎斗”。还吃猴子的脑浆,把猴子抓在笼子里,笼子的顶上露出一个小洞洞,像盖子那样盖住猴子的头,去挖它的脑浆,真残酷啊!如果人被五盖盖住了,后来也会没脑子的,因为觉悟被盖住了。
排除五盖的干扰,就能入定
五盖是哪几种啊?贪盖,贪的人挖空心思赚钱享受,世间上认为他聪明有脑子,修行人说法刚刚相反:起贪心的人个个都没有觉悟的脑袋。第二是瞋恚,也就是气恼、怨恨。第三个掉举,妄想一直止不住,所起的全是世俗念头。如果不是世俗念头而是照佛法的理去思惟,那不叫妄想,那叫如理思惟。第四是昏沉。第五是疑悔,有人说,这个人信心倒没退,就是有时怀疑佛、怀疑法、怀疑僧、怀疑师,还怀疑自己。其实当他怀疑的时候,信心已经退了,仅仅没有退完罢了。悔也是一种烦恼,自己已经认错了,以后不犯就可以了,可是他心里一直内疚,形成了自卑,这也是烦恼呀!你要在修行路上大踏步地往前走,你必须要排除掉五盖。
其实入定并不难,难在你没有排除干扰,你只要有一分钟把欲恶不善法以及五盖的干扰排除掉,这一分钟就能入定。你有一分钟排除干扰的能力,你就能够入定一分钟。修行不是修入定,修行是修排除入定的干扰。我们晚上做梦虽然是控制不住,至少白天要把自己控制好,随时随刻在排除干扰。因为在佛的境界里一点都没有干扰了,所以佛每时每刻都在定中。今天就讲到这儿。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34)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2006.4.13
佛是以法度众生,
为的是度众生脱离生死苦海、解脱六道轮回
提要:
■ 佛是以法度众生,为的是度众生脱离生死苦海、解脱六道轮回
■ 没有法,怎能称法门?没有法就没有成就,因为法是根子
■ 我是鼓励大家皈依法了,要学法,不要学外道典籍
■ 不懂法的人在佛门里背了罪过,死了还得下三恶道
■ 众生能听法,十方如来都欢喜,如因不懂法而失去人身,是很可怕的
佛是以法度众生,为的是度
众生脱离生死苦海、解脱六道轮回
释迦佛讲法四十九年,目的就是为了要娑婆世界众生脱离生死苦海,解脱六道轮回,所以释迦佛是以佛法度众生的。不光释迦佛这样,十方如来都是这样,所以你们要想度众生或者度自己,不懂佛法是度不了的。就是往生他方净土,你还是要听释迦佛的话。不听释迦佛的话,你修行的路线不正确,你也去不了。
没有法,怎能称法门?
没有法就没有成就,因为法是根子
无论什么法门,都必须要有法,没有法,怎么叫法门呢?净土宗既然是一个法门,所以修净土宗的人必须要懂法。我年轻时候,净土宗的法师经常讲《佛说阿弥陀经》,还讲《普门品》、《普贤行愿品》,这些都是修净土必须要学的法。
我二十二岁进佛门,今年七十七岁了,五十五年佛门大变样,现在变成只要唸就能往生,那么法岂不用不着了?没有法就没有成就!因为没有根子。种子必须要生根才能开花结果,没有根是不可能开花结果的。
我是鼓励大家皈依法了,
要学法,不要学外道典籍
我鼓励大家听法,我不是鼓励大家听外国宗教的《圣经》、中国道教的《太上感应篇》,这些都是外道,听不得。因为我们是佛弟子,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就永不归依天魔外道。我是鼓励大家听佛法,学佛法。
不懂法的人在佛门里背了罪过,
死了还得下三恶道
从我年轻到现在,五十五年,想不到现在佛门普遍主张不必多听,念经不必求懂,这岂不成了求知的反对派?你怎么不叫你家里的孩…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30~3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