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30~39)▪P3

  ..续本文上一页子,“唸书不必懂”,这样能考出成绩来吗?所以讲佛法的人要讲得没错,才能指导你、帮助你稳稳当当往生极乐世界。你不懂佛法,你也不会明白极乐世界在哪里、极乐世界是怎么个模样,也就找不到极乐世界。不懂佛法的人在佛门里背了罪过,死了还得下三恶道。

  众生能听法,十方如来都欢喜,

  如因不懂法而失去人身,是很可怕的

  我是照释迦佛话讲的,假如你不懂法,认为释迦佛也讲错了,这不是谤佛谤法又是什么?谤法的人罪很重啊,非但去不了极乐世界,而且要下地狱,那不是跟你的愿望相违了吗?有因必有果,否定了因果就不是佛教。所以大家喜欢听法,这是十方如来都欢喜的事。

  经书上说“人身难得”,咱们在六道里不知道轮回了多少世,总算今天得到人身,这是一个极大因缘,是过去多少世修来的。我们过去世的父母、亲人、朋友,今世就不一定得到人身。释迦佛打个比方,他从地上抓一点土,说:“死了以后还能得到人身的,就好比我手上的土,得不到人身的就像大地土。”由此可以知道,死了以后能得到人身那是非常少的,可能万分之一都不到,这想想就非常可怕。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35)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2006.4.13

  

  不懂佛法的人很吃亏,

  掉在贪、瞋、痴、昏沉、妄念里也不知道

  提要:

  ■ 只信佛不懂法的人,对佛讲的话也会起怀疑,懂法明因果的人对佛的话就

  相信

  ■ 懂了法能发起菩提心,修行就快了

  ■ 阿弥陀佛成就妙观察智,我们也要从法上来观察一切。观细观正、不颠倒,

  才叫妙观察

  ■ 不懂佛法的人很吃亏,掉在贪、瞋、痴、昏沉、妄念里也不知道

  ■ 学佛是学佛的法,应该要努力的学,厌多怕难而不学是不对的

  只信佛不懂法的人,对佛讲的话也会起怀疑,

  懂法明因果的人对佛的话就相信

  不懂佛法的人以为:我在人世间没有干坏事,难道我死了下三恶道?难免不信,还要怄气。这种人往往只信佛而不信法,所以佛讲的话,有时候他也不信。他只懂得世间苦,赶快进佛门培福求保佑,其他佛法道理,他都不懂得,因为他不听法。但是懂佛法的人,如果好好的修,对世间上一切众生,尤其是对自己种种的造业,都能看清楚,就会很害怕。我们如能细细地观察,就能发现我们的心很肮脏,很不清净。所以越懂佛法越能明白因果,对释迦佛的话就越相信。

  懂了法能发起菩提心,修行就快了

  如果修行人对娑婆世界苦恼众生,发不起菩提心来,这就不对了。极乐世界是净土,净土都是佛土,佛都是发菩提心成佛的,你发菩提心才能跟佛土相应,不发菩提心就不相应。懂了佛法,觉悟就提高了,就能发得起广大的菩提心,那样修行就快了。

  阿弥陀佛成就妙观察智,我们也要从法上来

  观察一切。观细观正、不颠倒,才叫妙观察

  阿弥陀佛智慧圆满,最突出的智慧就是妙观察智。我们的本师是释迦佛,但是释迦佛又叫我们同时要归依十方佛。修阿弥陀佛法门的,也要归依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妙观察智,我们也要有智慧。你没有智慧没有觉悟,看问题都看错了,那你妙观察智怎么来呢?要以法上的智慧来观察一切,而且要观察得很细、很正确,不能观察错、不能颠倒,这才叫妙观察。

  不懂佛法的人很吃亏,

  掉在贪、瞋、痴、昏沉、妄念里也不知道

  懂了法,才能观得细,才能明白什么叫贪,什么叫瞋,什么叫痴,什么叫傲慢,什么叫疑,也可以懂得什么叫禅定,什么叫妄想,什么叫昏沉,这些我们都懂了,然后才能修得起来。

  如果你什么都不懂,一面唸佛一面打妄想,或者一面唸佛一面在昏沉、打瞌睡,妄想昏沉养成了习惯,你临命终时能一心不乱吗?即使有人在给你助念,你在昏沉中也难提得起正念。所以不懂佛法很吃亏啊,即使你想用功,却没有用功的方法,不知道用功的标准,一辈子白忙。

  我是照经书讲,讲的都是实话,要一心不乱才能往生。打妄想昏沉,随便你一天念多少万,都不起作用。

  学佛是学佛的法,佛法应该要努力的学,

  厌多怕难而不学是不对的

  还有人唸佛,听人说唸得越多越好,年纪大了,来不及了,唸四个字可以多唸一点。因为想多,多必须快,心里着急,高血压中风了咋办?

  我是高血压,到现在还没有好,所以我现在还在修不着急。临终哪怕是小中风,也往生不了,因为中风的人意识模糊。中风死是最坏的一种情况。所以没有法会造成盲修瞎练,很危险的。

  有人说,“三藏十二部这么多,咱们一辈子也学不完,”这句话也不错,人生很短,把三藏十二部学通。除非是特殊聪明的人,悟得快才行。有人说,“学不完就别学了,让别人去悟”,这话就错了,应该是学不完也要学,学多少算多少。学佛是学佛的法,应该要努力的学,厌多怕难而不学是不对的。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36)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2006.4.13

  

  要赞叹佛法僧三宝,

  赞叹了佛,更要赞叹法

  提要:

  ■ 修极乐净土的至少要学好三本经,就能起到修止修观,不犯无间罪和不谤

  法的作用

  ■ 法是一切成就的基础,谤了法罪很重,要赞叹净土,但不能引错路

  ■ 要赞叹佛法僧三宝,赞叹了佛,更要赞叹法

  ■ 要赞叹贤圣僧,反对假和尚,真假分不清,结果真比丘受欺负,假和尚受

  恭敬

  ■ 能亲自走上三宝这条路,功德更大,要有志气成佛,要弘扬佛法,要修清

  净行

  ■ 修行要自己解脱自己,善知识给你加持,好比把你扶起来,路还是要自己

  走,至少要把戒定慧学好

  修极乐净土要学好三本经,就能

  起到修止修观,不犯无间罪和不谤法的作用

  因为如今修唸佛的居多,所以我对你们修念佛法门的比较关心,出发点还是想帮助你们。净土法门的三本功课你们要学好,一本是《佛说阿弥陀佛经》,一本是《佛说无量寿经》,一本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三本经典都重要。

  《佛说阿弥陀经》主要是要你止住妄念。要你命终前准备七天,至少要准备一天,一心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起一个妄念就叫一心不乱。为什么要七天呢?七天一心不乱最稳当。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叫你修十六观,止修好了就要修观。止是排除妄念干扰,观使你认识清楚,要通过修止修观往生极乐世界。

  《佛说无量寿经》告诉你不能谤法。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点,一面求往生一面谤法。有的人《佛说无量寿经》唸了三千卷,仍然在谤法。《佛说无量寿经》里有说:谤法的人跟五无间罪的人除外,这两种人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法是一切成就的基础,谤了法罪很重,

  要赞叹净土,但不能引错路

  有人说:五无间罪还可以忏悔。(当然忏悔也不容易)谤了法忏悔也忏悔不了,因为法最重要,法是一切成就的基础,连阿弥陀佛也把你除外了,因为带不动你。

  净土法门应当赞叹,因为你要往生的是佛土。我年轻时就发心,有时间要把净土三本经,好好跟大家讲一讲。我是根据经文讲的,不离开经文讲就不会错,这样讲法就有作用了。离开经文讲往往讲错,引路人引错了你还有啥希望?

  要赞叹佛法僧三宝,赞叹了佛,更要赞叹法

  赞叹佛、赞叹法、赞叹僧都有功德。一般人喜欢赞叹佛,很少有听到赞叹法,有些人受了邪的影响还讨厌法,说反话,“越听多越不好”,这岂不是在说佛法不好?这样就有谤法的嫌疑了。

  要赞叹贤圣僧,反对假和尚,真假分不清,

  结果真比丘受欺负,假和尚受恭敬

  我们应当赞叹僧,僧宝就是贤圣僧,我们批评的是假和尚,这些人喝酒吃肉、养女人,犯根本戒。批判假和尚,为的是要保护真正的出家人,假和尚打着出家人的牌子,就好比魔王波旬化现比丘相。假的跟真的混淆,会使我们真假难分,结果真比丘到处受欺负,假和尚却处处受恭敬。

  能亲自走上三宝这条路,功德更大,

  要有志气成佛,要弘扬佛法,要修清净行

  赞叹三宝有功德,如果你能够拿出行动,亲自投入到三宝里去,走上这条路,你的功德更大。要得到这个功德,必须要发菩提心。你自己恭敬佛,佛希望你成佛,你也发心成佛,走上成佛的路。释迦佛说了四十九年法,度娑婆世界众生,你将来也弘扬佛法,你能自身学法、弘扬法,这是真正的恭敬法。清净的比丘僧,一心为断烦恼、了生死、到彼岸、证阿罗汉果,恭敬僧要恭敬这样的比丘僧,而不是为名为利搞钞票的假和尚。

  对清净比丘僧我们都要赞叹,假如你把佛法学懂了,头脑里完全是正法,你再发心出家,参加到比丘僧团里去,你也成为清净的比丘僧,你这个功德极大。

  修行要自己解脱自己,善知识给你加持,

  好比把你扶起来,路还要你自己走,至少要把戒定慧学好

  有人信佛为求保佑,这也很起作用,但修行要自己解脱自己,自己救自己。佛菩萨、善知识给你加持,好比你摔倒了,把你拉起来,拉起来了,路还是要你自己走啊。你们至少要把戒定慧学好。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37)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2006.4.13

  

  涅槃是功德圆满,烦恼寂灭,

  度出生死到彼岸的意思

  提要:

  ■ 人间有三乐,天乐、禅定乐、涅槃乐

  ■ 涅槃是功德圆满,烦恼寂灭,度出生死到彼岸的意思

  ■ 没有男女爱心就不会投胎,没有生就没有死,所以涅槃不等于死

  ■ 持五戒保人身,修十善能生天,天人福报大,所以快乐多

  ■ 十善就是身不作杀盗淫,口不作四恶业,意不作贪瞋痴

  人间有三乐,天乐、禅定乐、涅槃乐

  修行是为了离苦得乐,有三种快乐:一是天乐,六道中天道福气最大,天人快乐比人间大,享受比人间多。…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30~3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